近幾年隨著私房烘焙的興起,加上做烘焙門檻確實不算高:有一些比較簡單的烘焙產品比如餅乾、牛軋糖、蛋黃酥等等這種類型的小糕點不需要太多專業知識和技能也能做的很好,朋友圈就成為了這些「手工食品「的主要戰場,基本靠朋友之間的信任以及口碑來進行推廣。
我自己做了8年多的私房烘焙了,如果從廣義上來說,我也屬於這些製作手工食品中的一員,區別只是說有的朋友沒有專門的門店,在家裡進行製作而已。家庭製作的手工產品確實有一些問題的存在先拋開幾乎所有的私房、手工食品都號稱的「材料健康、新鮮,用料實在」,因為我覺得這是做食品最基本的一個要求,不是一個賣點,幾年前私房不多的時候還能作為一個噱頭,現在私房都做濫了,顧客的嘴巴也被調教得越來越刁,誰敢用不好的材料?1、在家製作的手工食品,很多朋友就是當作一個副業,並不會像專門開店一樣的是主業,銷量不會太高,這裡就涉及到一個成本問題。
當然,有一部分朋友是為了自己興趣,有做得多了的,分給親戚朋友一些,但是如果涉及到買賣的,或多或少都是為了要掙錢的。私房用料確實用的都是好料,奶油黃油用動物的那是基本配置,新鮮水果肯定也是要買的,算下來材料成本就不便宜,再加上一些損耗,要想真正掙錢,不批量生產是沒法做的。雖然材料可以少量買,但是必然存在一個材料流通較慢的情況,可能家庭製作一盒1L的奶油都得用上兩天,門店一天得用好幾盒奶油呢,根本不存在剩下的情況嘛。2、家庭製作有一些無法被監管的灰色地帶幾年前外送平臺可以隨便上,某寶也可以隨便開店賣食品,這幾年對食品監管是越來越嚴,當然是一個好事,但是對於家庭製作來說,卻是沒法被法律監管的。
絕大部分家庭製作的手工食品,製作者得憑自己良心做事,衛生條件、製作者本身的身體狀況、食材用料的安全,都要靠賣家自己監管自己。如果有衛生問題,是沒法投訴和獲得賠償的。有朋友會說外面有法律法規監管的店難道就不會出現衛生問題嗎?我看外面查出來有衛生問題的店有一大堆呢,不過你要知道,至少這些店一旦出了問題是能走法律渠道來解決的。3、家庭製作者的素質參差不齊前面說了,烘焙的門檻是比較低的。很多朋友最開始都是興趣,然後慢慢才開始售賣的。我自己也很清楚,不做專門的培訓和學習,理論基礎其實是很薄弱的,僅限於會做這些東西,而其他的比如每種材料的儲存、用途、保質期,以及專業的食品製作流程規範,運輸方面的衛生安全問題,也很難不出一些紕漏。
我常常聽這些朋友說,我做的比外面乾淨多了,我的環境也衛生,用料也講究,我的東西我自己家人都吃,怎麼不是安全的呢。作為你的朋友,可能會相信你,因為畢竟對你的性格、習慣都有一定的了解,也吃過一些你做的東西,但是對於一個陌生人來說,這樣的保障就顯得蒼白無力了,所以朋友圈這些手工產品還是只能在熟人之間買賣就好。你信它乾淨,它就乾淨~4、我希望家庭手工食品製作還是最後要往規範的路上走我自己也是從最初的愛好走到了職業上來,入了這一行才發現,家庭製作跟正規門店的製作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我認為越是大的店,出問題的概率會更低一些(不是說沒有,而是概率低),因為畢竟有監管部門看著呢,要是一旦出了問題不把自己名聲搭進去了嗎?所以在衛生安全方面要比我們想像的嚴格,對原材料的控制、對員工的培訓、規範化的流程,都是家庭製作無法比的。
一旦升級為門店,就得去辦理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流通許可證、員工的健康證,一樣都不能少,而且還經常會有監管部門來進行檢查。如果大家覺得有了證件有了監管一樣還是出問題,那麼沒有證件、沒有監管,是不是更容易出問題呢?當然,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了,朋友圈賣的產品也不一定就是家庭製作的啊,確實,我也時不時發一些蛋糕產品在朋友圈,這個就需要大家自行判斷了,有門店和正規證件的,比家庭製作的,我認為要靠譜一些。以上就是我對「朋友圈手工食品」是否安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大家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討論。
希望用淺顯的語言跟大家聊聊烘焙那些事兒,讓烘焙不再無聊不再神秘。關注我,獲取更多有趣的烘焙知識和免費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