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導演、演出和分鏡,三個職責的區別是什麼?

2020-12-04 動漫小站

原創T哥小站2020-12-03 23:30:31

很久沒有寫關於動畫的科普了,這一次接納了私信留言問,動畫的職員表會寫著「監督、演出和分鏡」三個職務,這三個職務到底對於動畫製作過程來說有什麼區別。

動畫導演

在日本稱之為「監督」,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導演。動畫導演其實是對於動畫的整體的每個項目都負責的職務。就相當於總經理。動畫導演要管到所有的項目,包括對整體進行分鏡設計,作畫層面的效果是否達到要求,音樂、影響方面是否達到要求,當然還有後期攝影是否滿足要求,導演可以提出建議和具體的意見,有權利改變作品的風格,或者某些具體的畫面,是動畫製作中,權力相當大的人,能在導演以上的權力者,應該只有製片人了吧。

但是呢,導演既然負責所有的項目,就往往沒有時間和精力做到面面俱到,尤其是長期連載的作品更是如此。好比連載個100集的動畫片在日本也是比比皆是,每一集都負責導演會被逼瘋的,於是,需要有演出來輔助導演。

演出

日本動畫製作中的「演出」職務,可以說是單集的導演。這個職務要完成的任務,是把導演繪製的分鏡,按要求來實現成具體的畫面,把導演的意圖傳達給作畫人員,好讓作畫人員可以創作出需要的畫面。演出往往是有原畫經驗的,不如說有原畫經驗的話,可以輕而易舉地修改原畫,直截了當的傳達自己的意思給原畫師。

分鏡

分鏡師要做的事情,是把文字的劇本變成一個畫面組成的設計稿。和演出一樣,他們都需要把分鏡的意圖傳達給作畫人員來完成導演想要做出的效果。有的時候演出和分鏡是同一位來擔當,不如說,演出和分鏡由同一個人擔當的情況,對製作出理想的畫面來說更加有利。

導演會不會畫分鏡

會。在連續劇動畫中(TV動畫),導演一般會負責一些比較重要的集數的鏡頭分鏡,例如第一集,最終集等。另外片頭曲的分鏡也往往會由導演來完成。

而就算導演親自畫分鏡,因為也不可能全集全部鏡頭一個個給原畫們安排,因此還是需要演出來完成傳達作畫意圖的工作。所以演出很顯然是導演的得力助手。

演出和作畫監督的區別

那有朋友會問了,演出是傳達作畫意圖的,那麼和作畫監督有什麼區別?問的好。作畫監督是負責美術上,作畫是否符合要求的職位,而演出負責的是是否滿足分鏡的意圖層面,或者說效果層面的要求。打個比方,差勁的原畫師把笑成了哭,但他理解了分鏡的意圖,只是拙劣的畫技讓他把原畫畫成了哭,這就是作畫層面,美術層面上不符合作畫要求;而如果原畫師沒有理解分鏡的意圖,把本該笑的畫面畫成了哭,那就是演出來負責,又或者說哭畫得不夠傷心,笑畫得不夠開懷,這就不是作畫監督負責,而是演出來負責。

據說厲害的演出,也就是原畫基礎本身就很強的演出,會在給出非常詳細的修正,退回去讓原畫師重新畫的時候就能獲得非常詳盡的參考,而順利完成作畫的修正工作。

其實原畫師就分兩種,往演出方向的畫師最終會升為演出或者導演,而往美術、設計、作畫方向發展的畫師,最終會升為角色設計師或者總作畫監督,他們的任務都是畫出漂亮的畫面,但他們的職責是不同的。

相關焦點

  • 動畫裡的演出、分鏡到底是什麼?90%的人都不知道
    正好最近開始關注和研究起動畫製作的STAFF表,慢慢從動漫首陀羅進化為婆羅門,所以今天來淺談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簡單解釋一下分鏡是什麼——分鏡又叫故事板。而演出的工作,則是在拿到分鏡稿,和負責分鏡的人員進行深入的探討之後,在深刻理解腳本的基礎上,聯想和補充畫面的細節,並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並將其解釋給原畫人員,方便他們更好的理解作品和分鏡的意圖,進行作畫。
  • 動畫中的「演出」指的是什麼?核心愛好者的必備知識!
    評價動畫可以從多種角度入手,普通觀眾最關注的是劇情和製作,近些年作畫方面的知識也被普及開來,在評論區中也能經常見到中村豐、松本憲生等人氣原畫師的名字了。但即使是在核心愛好者的群體中,討論「演出」的也寥寥無幾。本文將從動畫賞析的角度,介紹「演出」這項充滿魅力的工作。動畫的「演出」是什麼?
  • 如果說動畫是藝術創作,那麼到頭來,動畫為什麼要畫分鏡?
    我們已經科普了不少關於動畫製作的知識,包括作畫是什麼,演出是什麼,鏡頭的基本構成,等等,當然也介紹了分鏡的重要性。不過你可能會思考,電影也好動畫也好,都是藝術創作,尤其是動畫,基於的是「畫」,繪畫不都是把腦海裡的影像製作成具體的畫面的過程嗎?
  • 如果說動畫是藝術創作,那麼到頭來,動畫為什麼要畫分鏡?
    我們已經科普了不少關於動畫製作的知識,包括作畫是什麼,演出是什麼,鏡頭的基本構成,等等,當然也介紹了分鏡的重要性打個比方,Youtube上有很多的Youtuber上傳了一些題為「Cinematic」的Vlog,意思就是「有電影感的畫面」,也就是說,如今隨著製作門檻的降低,連一些普通人創作的Vlog(視頻日誌)也可以擁有電影一般的畫面,這種電影感,不僅僅來源於設備帶來的畫質,更強調的是電影一般的運鏡,在日文裡說法,就是「演出」,也就是說哪怕不是一個導演,只要運用了電影裡場景的運鏡和拍攝手法,哪怕是用手機也可以創作出
  • 日式動畫的精修師,作畫監督,是如何還原導演的分鏡的?
    之前我們討論了對於限幀的日式動畫在畫面上的表現與美式的手繪動畫的區別,而今天就要來詳細說說,日式動畫中,作畫監督對於畫面期待的作用。日本的動畫往往會要求一個角色無論是正臉、側臉,背面,都符合角色設計的樣子,很多細節也會有著硬性的追求,例如眼睛的高光落在哪裡,眼睛的畫法有什麼規矩,這些都有規定,會在人設中體現,因此日本動畫對角色還原的要求,我認為是遠高於美國的手繪動畫的;但問題又來了,不同的畫師肯定因為個人不同的習慣,有著不同的風格和特點
  • 動畫造型分鏡臺本
    主要任務是根據解說詞和電視文學腳本來設計相應畫面,配置音樂音響,把握片子的節奏和風格等。 動畫分鏡臺本——是導演對影片全面設計和構思的藍圖 內容包括:鏡頭號、景別、攝法、畫面內容、對話、音響效果、音樂、鏡頭長度等。
  • 武本康弘被導演《蠟筆小新》?99%動畫觀眾不知道什麼是動畫監督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動畫」這個職位,甚至不了解動畫監督具體負責什麼,才會有「武本康弘導演《蠟筆小新》」這樣的「謠言」。「動畫」的任務是將原畫描一遍,再根據需要添加中割(中間禎),讓動畫看起來流暢,我們看到畫面實際上是由「動畫」所畫。
  • 動畫製作揭秘 · 第八期|演出
    演出是在動畫中後期負責內容的職位,需要熟讀分鏡,按照整體流程提前理解各個鏡頭的主題,然後與分鏡、製作進行、導演、編劇等人開會,明確每一個分鏡的含義和需要的效果。之後再開作畫會議,把內容傳達給原畫師,並檢查之後回收的原畫是否準確表達了分鏡內容,從而確保作品質量。
  • 你知道什麼是分鏡嗎?
    一部成功的電影,一個精緻的廣告,一本成功的漫畫,一臺華麗的演出,一場驚豔的視覺體驗,都離不開一個成功的分鏡創作。【1】分鏡又叫做故事版,來源於早期電影製作,在電影拍攝之前根據導演的要求,用圖表的方式來說明影像的構成,以連續的畫面以一次運鏡為單位作分解,並且標註運鏡方式,時間長度、對白、特效等等。現代分鏡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比如有漫畫分鏡,舞臺表演分鏡。在早期漫畫製作中,分鏡稿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包括分配頁數,定製每頁內的格框劃分及漫畫內容等,漫畫中也叫分格。
  • 《四驅兄弟》分鏡、腳本、監督綱野哲郎:優秀的動畫分鏡與腳本是如何誕生的? | 對話日本動畫大師·第二期
    就如何處理原作作品和腳本之間的關係?漫改劇場版如何創作出全新的內容?原創動畫電影在腳本創作上又能有什麼突破?對於中國腳本師的挖掘和培養,日本又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30分鐘動畫番劇分鏡腳本成本約25~30萬
  • ...郎:優秀的動畫分鏡與腳本是如何誕生的? | 對話日本動畫大師...
    小埋》、《屍鬼》等經典作品中擔任監督、腳本和分鏡工作,對於很多人來說,綱野哲郎幾乎承包了他們的童年。  此次,數娛夢工廠對綱野哲郎進行了一次專訪。就如何處理原作作品和腳本之間的關係?漫改劇場版如何創作出全新的內容?原創動畫電影在腳本創作上又能有什麼突破?對於中國腳本師的挖掘和培養,日本又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分鏡」對動畫的影響有多大?《刀劍神域》原畫師分享珍貴資料!
    《刀劍神域 進擊篇》宣布製作的消息,原畫師鹿間貴裕突然在主頁上發了好幾張《刀劍神域 序列之爭》的分鏡。經常有人問,分鏡都畫好了,還要演出幹啥,這裡能體現出演出的作用。鏡頭67,怪物進入景框之前,在地面上出現了它的影子,增加了緊迫感。至於周遭的光線是否能產生這樣的影子,以及這個模仿主觀視角的鏡頭為什麼這麼穩定之類的話題,都可以看做是演出做出的取捨。
  • 原來繪製動畫分鏡和攝影的構圖是通的!談談鏡頭的活用
    之前筆者有文章專門講述動畫製作中,不同鏡頭景別之間,對畫面的影響,而這一次,我們要來說說,不同的(焦段)的鏡頭,對於動畫畫面構圖效果的影響;動畫分鏡的設計,其實和美術、攝影這些學科的「構圖」是有著密切的關係的,動畫分鏡設計的基礎,其實就和美術、繪畫、攝影中的「構圖」有著相當多的共通點。
  • 成為京阿尼頂梁柱的存在,石原立也導演!
    根據石原立也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腳踏實地從中割到原畫,然後走演出方向走來的動畫導演,因此基礎功紮實,目標明確如果要我說他的演出風格,那就是一個詞,「穩」。所謂的穩,就是利用自己的鏡頭,準確地表達角色的情感,和故事的氛圍。例如《吹響!
  • 「徒有其表的美」並不是美術,動畫的美術在追求什麼?
    這還要從動畫製作的具體流程說起。美術人員的職責:動畫中的美術可以的理解為「背景」,但美術工作不僅僅是設計和繪製背景,更重要價值在於它構建起了故事的舞臺。商業動畫製作需要多個部門合作完成,觀眾們可能對導演如數家珍,對原畫師的風格了如指掌,但很少有人去主動了解美術崗位。動畫的美術部門可以具體分為,美術設定、美術監督、背景三個崗位。
  • 說說靠眼神和視線傳達的動畫演出效果
    有的時候,感情到了,靠著視線就能表現,有的時候,不需要話語,就能傳達豐富的感情;動畫的演出技巧中,就有僅僅靠著眼神來傳達豐富的感情的手法,角色甚至不需要出聲,感情,已經傳達了……今天筆者就用京都動畫的TV動畫作品,《吹響!上低音號》,來為大家說明這些區別。
  • 看過他們的分鏡後,個個都是被導演這個職業耽誤的漫畫家!
    看過他們的分鏡後,個個都是被導演這個職業耽誤的漫畫家! 很多人都能自稱是導演,隨隨便便拍了一個小成本電影,或者是不入流的網劇,就能自稱是導演了。
  • 鏡頭與人物的默契配合,《22/7》OP分鏡深度解析!
    「22/7」是由八位成員組成的「虛擬偶像」企劃,雖然沒關注過偶像本人和她們的歌曲,但動畫版的《22/7》我還是挺感興趣的。建立在深崎暮人、渡邊明夫等人物原案基礎上,又被堀口悠紀子修成京都臉的幾位主角,真是越看越討人喜歡。
  • 動畫和漫畫的分鏡有什麼不同?
    適合閱讀收藏轉發本文的人群有動漫迷、影迷、遊戲迷繪畫小白、繪畫進階、和在成為ACGN領域大觸邊緣試探的每一個人《進擊的巨人》是一部可以媲美大電影的優秀動畫,畫面製作精良,打鬥場景流暢,氣氛渲染得引人入勝,在中日享有同樣火爆的熱度。
  • 《你的名字》分鏡和完成稿對比 A卡和N卡的區別?
    近日原作者新海誠曬出了作品女主角的分鏡稿與完成搞的對比圖,網友笑稱「A卡與N卡的區別」。下面兩張分鏡分別為日本漫畫家今敏以及日本動畫監督今石洋之的兩張分鏡稿,這兩位的分鏡也基本代表了兩個極端的表現,新海誠這張分鏡並不算多麼的好,甚至角色走形,但也算是良心,想要表達的畫面內容很容易的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