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自夏壩仁波切《隨念三寶經講記》
當時,舍利弗和目犍連二人聽說有佛叫喬達摩,專門前來觀察,如果殊勝的話,就拜他為師;否則,他們就離開。這兩個人學問非常好,每個人皆有六百多個弟子跟隨,一起來到了王舍城。當時佛陀晝夜六時,普遍觀察,由神通力了知此事,知舍利弗和目犍連慧根極勝,便觀察由誰出面調伏這兩位,知道由馬勝以清淨調柔的形象來調伏比較合適。所以,當他們來到王舍城,發現了很奇怪的現象。在其它城裡託缽化緣時,當地總是有很多人圍繞著他們,求問道理,對他們非常敬仰。可是進入王舍城以後,他們自己和眾弟子周圍都沒有人圍繞,於是便找當地人詢問原因。當地人告訴他們,釋迦牟尼佛就在這裡,老百姓都追隨釋迦牟尼佛去了,不會有人追隨他們了。
有一天,佛陀安排馬勝去調伏舍利弗和目犍連。馬勝穿著袈裟,非常莊嚴,故意來到二人跟前。因為馬勝的行為非常調柔,誰看到馬勝,都會生起非常強烈的恭敬心,他無論走到哪裡,眾人都圍繞著他供養。舍利弗和目犍連一看,以為是佛,便問當地人,當地人告訴他們,這不是佛,只是佛的弟子之一而已。二人心想,這位比丘如此行為端正,威儀具足,身性調柔。弟子尚且如是,那佛應該是什麼樣呢?他們不由自主地對佛產生了非常強烈、深厚的信仰,便去問馬勝:「你所修何法?如何修?」馬勝給他們做了回答,這兩位是大智者,他們曾經也問過許多外道,但是回答都無法令他們滿意。聽了馬勝的話,他們立刻生起了非常強烈的信心,於是歸依在馬勝那裡。然後,二人對弟子們說:「你們不願意跟我們一起出家的,就回家去;願意跟我們出家的,就在這齣家吧。」弟子們沒人回家,都跟著舍利弗和目犍連一起出家了。馬勝就帶著他們到了釋迦牟尼佛那裡。這就叫隨機調伏眾生。
因為佛知道,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方式,由什麼人去調伏和度化最合適,這叫世間智,也叫世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