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弟子,有在家與出家之分,在家的弟子,千千萬萬,其數之多,很難用數目去統計!
出家的弟子,光是證得阿羅漢果的常隨眾比丘,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之多,其它分散在各地的以及後來出家證果的尚不算在內,在這些弟子中,更有最突出的所謂十大比丘弟子。
其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和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最令人注目。
他兩個在皈依佛陀前就是很要好的朋友,當時在王舍城的一著名苦修大師那裡學習。他們互相承諾,誰先證得大道,就要第一時間告知對方。
一天舍利弗在王舍城看到了乞食的馬勝,便立刻被馬勝的安祥儀容所懾。他想:此人似乎已證大道。我一定要問問他的老師和他們的教義是什麼。
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他走上前去,恭敬地問:您全身散發著平和穩定。您的德行和人格魅力從您走路的姿態、臉上的表情和您的一言一笑都表露無遺!請問您的老師是誰?在哪裡修行?而您老師所教的方法又是什麼?
馬勝親善地微笑著,他說:我在喬達摩大師門下修習,他又被稱為「佛陀」。他現在居於申怒波林廟宇附近。
他的教義是什麼?您可以和我分享嗎?
佛陀的教理深廣絕紗,我也未能全部掌握。你應該親身去聽教於佛陀。
舍利弗繼續請求馬勝:求求您,說一字半句也好,請您與我分享佛陀的教誨吧。它對我猶如珍寶。我晚此時間一定會親臨受教的。
馬勝微笑著,誦出了一首很短的偈頌:
諸法因緣生,
諸法因緣滅,
我師大沙門,
常作如是說。
舍利弗頓覺心開意解,內心泛起一片強光,完美無瑕的佛法在那裡一閃而過。他向馬勝鞠躬行禮後,便立刻去找他的好友目犍連了。
當目犍連看到舍利弗的滿臉光彩,便問道:我的兄弟,什麼讓你如此興奮?難道你已找到了真理大道?趕快告訴我吧!
舍利弗把事情一一說來,當他說出這四句偈頌,目犍連也覺像一道強光點亮了他的心懷。他仿佛看到宇宙如一個交織兼容的羅網。此是因彼是,此生因彼生,此非因彼非,此滅因彼滅。
在明了緣起法之後,萬物有始創者的念頭自然消失。他現在明白怎樣可以中斷生死輪迴,解脫之門在他眼前實時開啟了!
此刻目犍連非常迫切地想見到佛陀了,舍利弗雖然也想這樣,但提醒目犍連。我們還有視我們如長老的二百五十名兄弟們,我們要告訴他們我們的決定,然後還要請求老師允許我們離開拜佛陀為師。
他的那些兄弟,聽到這個消息,都表示,沒有他倆的引導,們們都沒有信心維持下去,因此他們也希望追隨他倆,成為佛陀的弟子。
他倆又去見了他們的老師。老師懇求他倆說:只要你倆留下,我便會將教團交由你們掌管。他重複說了三次,但舍利弗目犍連都沒有答應。
他們說:敬愛的老師,我們起初求道的目的是希望得到解脫,而並非想做宗教領袖。如果我們不懂真理正道,又怎麼領導別人呢?我們一定要拜訪喬達摩大師,因為他已找到了我們一直以來尋找的大道。
他們啟程找到了佛陀,一起伏在地上求佛陀收他們為比丘,佛陀為他們宣說四聖諦之後,接納了他們加入僧團。
只因四句話,舍利弗和目犍連由原來的老師座下,帶領二百五十名弟子,重新拜在佛陀的足下,皈依了佛陀,從而在世間留下大名和許多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