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目犍連拜師傳奇,一首偈頌,打開心門,走向解脫

2020-12-10 龍哥說

佛陀的弟子,有在家與出家之分,在家的弟子,千千萬萬,其數之多,很難用數目去統計!

出家的弟子,光是證得阿羅漢果的常隨眾比丘,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之多,其它分散在各地的以及後來出家證果的尚不算在內,在這些弟子中,更有最突出的所謂十大比丘弟子。

其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和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最令人注目。

他兩個在皈依佛陀前就是很要好的朋友,當時在王舍城的一著名苦修大師那裡學習。他們互相承諾,誰先證得大道,就要第一時間告知對方。

一天舍利弗在王舍城看到了乞食的馬勝,便立刻被馬勝的安祥儀容所懾。他想:此人似乎已證大道。我一定要問問他的老師和他們的教義是什麼。

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他走上前去,恭敬地問:您全身散發著平和穩定。您的德行和人格魅力從您走路的姿態、臉上的表情和您的一言一笑都表露無遺!請問您的老師是誰?在哪裡修行?而您老師所教的方法又是什麼?

馬勝親善地微笑著,他說:我在喬達摩大師門下修習,他又被稱為「佛陀」。他現在居於申怒波林廟宇附近。

他的教義是什麼?您可以和我分享嗎?

佛陀的教理深廣絕紗,我也未能全部掌握。你應該親身去聽教於佛陀。

舍利弗繼續請求馬勝:求求您,說一字半句也好,請您與我分享佛陀的教誨吧。它對我猶如珍寶。我晚此時間一定會親臨受教的。

馬勝微笑著,誦出了一首很短的偈頌:

諸法因緣生,

諸法因緣滅,

我師大沙門,

常作如是說。

舍利弗頓覺心開意解,內心泛起一片強光,完美無瑕的佛法在那裡一閃而過。他向馬勝鞠躬行禮後,便立刻去找他的好友目犍連了。

當目犍連看到舍利弗的滿臉光彩,便問道:我的兄弟,什麼讓你如此興奮?難道你已找到了真理大道?趕快告訴我吧!

舍利弗把事情一一說來,當他說出這四句偈頌,目犍連也覺像一道強光點亮了他的心懷。他仿佛看到宇宙如一個交織兼容的羅網。此是因彼是,此生因彼生,此非因彼非,此滅因彼滅。

在明了緣起法之後,萬物有始創者的念頭自然消失。他現在明白怎樣可以中斷生死輪迴,解脫之門在他眼前實時開啟了!

此刻目犍連非常迫切地想見到佛陀了,舍利弗雖然也想這樣,但提醒目犍連。我們還有視我們如長老的二百五十名兄弟們,我們要告訴他們我們的決定,然後還要請求老師允許我們離開拜佛陀為師。

他的那些兄弟,聽到這個消息,都表示,沒有他倆的引導,們們都沒有信心維持下去,因此他們也希望追隨他倆,成為佛陀的弟子。

他倆又去見了他們的老師。老師懇求他倆說:只要你倆留下,我便會將教團交由你們掌管。他重複說了三次,但舍利弗目犍連都沒有答應。

他們說:敬愛的老師,我們起初求道的目的是希望得到解脫,而並非想做宗教領袖。如果我們不懂真理正道,又怎麼領導別人呢?我們一定要拜訪喬達摩大師,因為他已找到了我們一直以來尋找的大道。

他們啟程找到了佛陀,一起伏在地上求佛陀收他們為比丘,佛陀為他們宣說四聖諦之後,接納了他們加入僧團。

只因四句話,舍利弗和目犍連由原來的老師座下,帶領二百五十名弟子,重新拜在佛陀的足下,皈依了佛陀,從而在世間留下大名和許多傳說。

相關焦點

  • 佛陀的十大弟子,目犍連和舍利弗他們出家的因緣是什麼?看看吧
    舍利弗就上去問說:請問這位師父你是修什麼法門的?我為什麼看你這麼自在?馬勝比丘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這是我師父說的。舍利弗聽到這個偈頌之後,一下子醍醐灌頂,他說:你師父是哪一個?他實在是太了不起了,一語道盡了人世間的一切,道破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師父還說了什麼?那馬勝比丘又說:諸行無常,是法生滅。生滅已滅,寂滅為樂。
  • 是什麼讓舍利弗和目犍連決定拜佛陀為師?
    節選自夏壩仁波切《隨念三寶經講記》當時,舍利弗和目犍連二人聽說有佛叫喬達摩,專門前來觀察,如果殊勝的話,就拜他為師;否則,他們就離開。這兩個人學問非常好,每個人皆有六百多個弟子跟隨,一起來到了王舍城。當時佛陀晝夜六時,普遍觀察,由神通力了知此事,知舍利弗和目犍連慧根極勝,便觀察由誰出面調伏這兩位,知道由馬勝以清淨調柔的形象來調伏比較合適。所以,當他們來到王舍城,發現了很奇怪的現象。在其它城裡託缽化緣時,當地總是有很多人圍繞著他們,求問道理,對他們非常敬仰。可是進入王舍城以後,他們自己和眾弟子周圍都沒有人圍繞,於是便找當地人詢問原因。
  • 佛教人物系列之六:釋迦牟尼佛大弟子舍利弗
    舍利弗,源自梵語音譯,又叫「舍利子」,出生於王舍衛城附近一個婆羅門教家庭。父親是婆羅門教的大學者。舍利弗自幼受家庭教育的影響,精通婆羅門教。成年後與他的道友目犍連志同道合,一起在鄉裡傳道受業,各自擁有數千門徒。
  • 佛教:目犍連尊者,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孝慈救母開創盂蘭盆法會
    生而容貌端正,自幼即與舍利弗交情甚篤,同為刪闍耶外道之弟子,各領徒眾二百五十人。嘗與舍利弗互約,先得悟解脫者必以相告,遂共競精進修行。舍利弗後因逢佛陀弟子阿說示,而悟諸法無我之理並告目犍連,目犍連遂率弟子一同拜謁佛陀,蒙其教化,時經一月證得阿羅漢果。
  • 目犍連一輩子碌碌無為,卻因做了這件事,成為佛陀身邊的大弟子
    昌樂法師講述《淨土探微》63我們這一講來講目犍連。目犍連尊者也可以說是僧團當中神一樣的存在。目犍連出身於豪門,佛的大弟子當中,很多都是身出豪門,這裡的豪門,經典裡面常常說的就是四大種姓當中的婆羅門。而婆羅門在印度,它實際上是專門研究宗教、專門研究文化的這個階層。像現在美國的幾大高科技公司的CEO、主管很多都是印度人。它這裡的印度人是印度的婆羅門族,從小就接受很好的教育,然後著重地去培養這樣的一些人。
  • 佛陀十大弟子中的著名建築師:舍利弗尊者
    長青靈巖寺千佛殿羅漢:舍利弗尊者(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舍利弗尊者: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羅,舍利子,新作舍利弗多羅,舍利富多羅,舍利補怛羅。舍利弗言詞清晰,義理周詳,語驚四座,折服了所有的人,受到人們的讚嘆。國王對他很欣賞,當即賜給他一個村莊。二十歲時拜六師刪惹夷為師,與同學目犍連為知友,經過一個時期學習,對刪惹夷的學問不滿,想另投高師。恰巧一天遇到馬勝比丘為說:佛所教導的修行法語,「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使其頓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和目犍連一起帶領二百弟子到竹林精舍皈依了佛陀。
  • 因果是不能避免的:釋迦佛的親族遭難 目犍連的母親墜入餓鬼道
    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目犍連是神通第一,他具有六種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神足通。他曾一腳踏在地球上,另一腳踏上梵天,搖動須彌,震撼了天地,眾比丘無不嘆服。在他證得阿羅漢果位時,最先具備的是天眼通。
  • 《法華經》舍利弗得成佛授記
    (第四十六段)【爾時佛告舍利弗:吾今於天、人、沙門、婆羅門等大眾中說,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為無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長夜隨我受學。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舍利弗!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謂,已得滅度。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為諸聲聞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舍利弗!
  • 開悟故事:益友直言,守戒解脫,緣起性空
    敢於指出你錯誤的朋友要珍惜神通第一的目犍連還沒出家時,家中富有又有地位,結交很多朋友。其中有一位名叫陀然的梵志,與他成為莫逆之交,感情有如兄弟。目犍連出家以後,他和陀然幾乎沒有連絡,雖然偶爾也想起老友,但因為忙於在外布教弘法,東奔西走,一直沒有機會回去探望。
  • 靈籤佔卜:選一個鑰匙扣,測打開你心門的鑰匙是什麼?
    靈籤佔卜:選一個鑰匙扣,測打開你心門的鑰匙是什麼? A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 A:任何事情都可以打開你的心門 向來你都是無拘無束的生活,幽默、率真,喜一切美好事物,哪怕人生跌跌撞撞對於你來說都是一種享受
  • 亓效亮:和南懷瑾先生《金剛經三十二品偈頌》敬步原韻
    和南懷瑾先生《金剛經三十二品偈頌》敬步原韻亓效亮《金剛經三十二品偈頌》為南懷瑾先生昔年(1943-1945年)於四川峨眉山大坪寺掩關專修時,研讀《金剛經》一夕之作,於每品經文後題七言偈頌一首,提綱醒目,叮嚀後學,確甚有功。
  • 她用美色誘惑佛陀十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結果卻出人意料
    有神通力的目犍連尊者,非但不會給有魔力的弊魔所害,就是美色也動搖不了他的道心。有一次,目犍連在託缽歸來的途中,經過一座園林,園林中有一位中年的女子在等著他。這個女子,雖然已有三十多歲,但年齡掩飾不了她的美麗。她嬌媚的眼珠,輕盈的體態,很能吸引一般男子的心。她見到目犍連走近她身旁的時候,就站起來微笑著向目犍連說道:「尊者!
  • 佛陀要我們透過所有佛經佛法的文字 去領悟到覺悟解脫的真諦
    上一章,我們已經了解佛陀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是要我們把金剛經乃至所有經文,包括自己內心別的所有念頭,都要全部去除,才能實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才能獲得最終的覺悟解脫。不僅讓讓橋陳如等五人和舍利弗、目犍連、迦葉、阿難等十大弟子得到了覺悟解脫,也讓他的千二百五十名弟子,百千萬弟子得到了解脫。乃至佛陀圓寂,五百年以後,2500多年以後,無數的眾生都得到了覺悟解脫。佛陀所說的脫離每個人內心痛苦,擺脫所有人生煩惱的佛法,還將永續地延傳下去,繼續幫助天下的更多眾生,得到覺悟,得到解脫。
  • 輝夜大小姐:石上打開心門,被他們拯救
    在動畫白銀御行找到石上優的鏡頭中我們可以看到,白銀御行將門打開後,原本陰暗無光的房間被光線佔據了一大半,處於房間陰暗角落中的石上也被光照到了部分身體,而在白銀向石上告知了渣男和大友京子現狀,並代其寫了「閉嘴吧白痴」的寫謝罪文之後,門外的光全部投射到了石上熱淚盈眶的臉上,這個鏡頭正象徵著石上打開心門重獲救贖,動畫組對畫面的設計真的非常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