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酸湯子」中毒事件,造成9人中毒身亡,令人震驚。為此,國家衛健委提醒公眾,慎吃酵米麵類食品。
我是南方人,以前都不有聽過「酸湯子」。但是,小時候上學時,每天要經過一家扎粉廠,對扎粉的製作記憶猶新。扎粉,也應該算是酵米麵類食品吧。
我讀小學時,那時還是生產隊大集體。但是,生產隊除了從事農業生產,也會搞一些農副產品生產經營,以增加收入。在我們那個生產隊,就有一家扎粉廠。扎粉是我們這裡的知名風味小吃,歷史悠久,那是上了志書的。
因為小時候上學要從那家扎粉廠旁經過,放學後經常要到扎粉廠裡玩耍,有時也會撿一些碎扎粉放到口裡吃,一來可以充飢,二來也是好玩。
製作扎粉,先要將米放在到水池裡長時間浸泡,可能目的就是讓米發酵。因為米大水池中浸泡時間長,可能要一個星期吧,水池中的大米會發出惡臭味,這樣經過長時間浸泡的大米,撈出來碾粉,再用火蒸熟,然後扎製成扎粉,反倒有一股清香味。
很多人都說,看過製作扎粉,可能就不會喜歡吃扎粉了。因為,作為扎粉的原料,那水池中長時間浸泡的大米,惡臭味實在是令人反胃。
扎粉的製作工藝,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我說不好。但是,我至今對水池中浸泡大米的惡臭,還有深刻印象。
有些傳統食品的製作,或許就是這樣。因此,說起食品的乾淨衛生,有一句話是「眼不見為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