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布迄今為止最「高清」太陽照片:像流動的黃金

2020-12-14 騰訊網

大數據文摘出品

作者:牛婉楊

1月29日,世界上最強大的太陽望遠鏡——夏威夷Haleakala山頂上4米高的Daniel K. Inouye太陽望遠鏡(DKIST),拍下了迄今為止太陽表面最高清的圖片,為科學家們提供了重要的細節。

高清圖像裡,太陽仿佛是流動的黃金,展現出太陽作為等離子體複雜的結構,呈現出細胞狀的結構。DKIST捕捉到的細節精確至30公裡(18英裡)寬,每個「細胞」都相當於德克薩斯州那麼大。為人類認識太陽和預測太陽活動,提供了更進一步的素材。

此圖像覆蓋36,500×36,500公裡(22,600×22,600英裡或51×51弧秒)

這些細胞樣結構是太陽劇烈運動的標誌。太陽表面翻滾著等離子,這些等離子構成的湍流,將太陽內部的熱量傳輸到太陽表面,冷卻後再通過黑暗通道下沉,構成一種對流。

這臺強大的新型太陽望遠鏡拍攝的第一批光線圖像是有史以來從地面拍攝到的最詳細的圖像,暗示著未來的發現。

「這是自伽利略時代以來人類從地面研究太陽能力的最大飛躍,對於人類來說至關重要。」夏威夷大學天文學研究所(IfA)的Jeff Kuhn說道。

兩個強大的儀器將在未來幾個月安裝。重達2噸的低溫近紅外光譜偏振計將測量恆星可見圓盤之外的太陽磁場,而有限衍射的近紅外光譜偏振計將聚焦於磁場的極端細節變化。

Kuhn表示:「這些儀器採用靈敏的紅外技術和複雜的光學器件,可以揭示黑子和小的磁性特徵,以及它們的磁力如何進入太空。我們希望藉助這些新工具來學習太陽與地球的相互作用。」

太陽每秒都要燃燒約500萬噸氫燃料。將鏡頭直接對準這樣一個表面溫度為6000攝氏度的星體,顯然存在挑戰。

DKIST總監Thomas Rimmele表示:「望遠鏡鏡面的焦點有極大熱量,能在短時間內熔化金屬。為了解決這些熱量問題,我們每天晚上都在遊泳池中裝滿冰,為白天的光學器件和結構提供冷卻。」

據悉,為了保護望遠鏡,科學家們製作了一個專門的冷卻系統,通過11公裡長的管道將冷卻劑分配到整座天文臺,用於白天降溫。望遠鏡的穹頂本身則被冷卻薄板覆蓋,內部還有提供陰影的擋板結構。

DKIST的突破及對未來的影響

總的來說,DKIST這次的突破就是在解析度上。圖中所示,在巨大的太陽面前,DKIST的拍攝範圍在中間的白框內,放大之後可以看到類似細胞的組織,每個「細胞」有德克薩斯州那麼大,而「細胞」間最小的亮點,也有曼哈頓島那麼大。

DKIST可以分辨小至30公裡的太陽表面特徵,與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鄧恩太陽望遠鏡(Dunn Solar Telescope)相比,其解析度提高了5倍以上。

視頻中左邊是來自DKIST的拍攝的第一幅圖像;右邊的圖像模擬了鄧恩太陽望遠鏡在指向太陽的同一位置時所觀察到的情況。

知乎上天文學話題的優秀回答者Pjer在帖子中寫道,「DKIST可以看到前所未有的細節,不僅可以把以前就能看到的米粒組織看的更清楚,還可以看到以前看不清的米粒組織之間的亮斑。」

「邊沿黑色的網絡是磁場集中的位置,而黑色網絡中的亮區,有可能是磁場變化最活躍的位置。因為太陽大氣中都是等離子體,太陽活動太陽爆發歸根到底都是電磁力主導的磁流體動力學過程,磁場可以決定有沒有爆發,磁場也能決定爆發能量有多大。深入的研究這些精細結構的磁場,就有可能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太陽磁場,磁場如何發展演化?它們如何存儲和釋放能量?回答這些問題幫助我們顯著提高對於太陽爆發的預測能力。」

DKIST的研究人員希望通過放大那些細胞狀的結構,了解導致太陽向太空發射強大的耀斑,從而對地球的衛星、電網和通訊造成潛在破壞的原因。科學家們希望在獲得新數據後能更好地預測這樣的事件,並提早發出預警,而不是事發前的幾分鐘才知曉。

研究人員還希望最終能夠解決困擾人們半個世紀的兩個難題:

為什麼日冕(溫度超過100萬攝氏度)比太陽表面熱那麼多?

為什麼太陽風可以從初生太陽風的10km/s加速到300km/s?

在這方面,DKIST將得到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於2018年啟動,用於探查太陽的大氣層)和歐洲航天局的太陽軌道飛行器(將於下個月啟動,以在高緯度地區對太陽進行測量)的幫助。

更多DKIST信息請見:

https://www.nso.edu/telescopes/dki-solar-telescope/

相關報導:

https://astronomynow.com/2020/01/29/daniel-k-inouye-solar-telescope-dazzles-with-first-light-images/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1/world-s-largest-solar-telescope-takes-its-first-shot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8782371/answer/991835990

點「在看」的人都變好看了哦!

相關焦點

  • 迄今為止最「高清」太陽照片發布:像流動的黃金
    &nbsp&nbsp&nbsp&nbsp1月29日,世界上最強大的太陽望遠鏡——夏威夷Haleakala山頂上4米高的Daniel K. Inouye太陽望遠鏡(DKIST),拍下了迄今為止太陽表面最高清的圖片,為科學家們提供了重要的細節。
  • 全球最大太陽望遠鏡發布最「高清」太陽照片:像流動的黃金
    來源:IT之家 作者:騎士2020 年 1 月 30 日,位於夏威夷的太陽望遠鏡 DKIST 捕捉到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太陽表面圖像。高清圖像裡,太陽仿佛是流動的黃金,展現出太陽作為等離子體複雜的結構,呈現出細胞狀結構,每個結構約為德克薩斯州大小。也為人類認識太陽和預測太陽活動,提供了更進一步的素材。這些等離子構成的湍流產生於明亮的太陽中心,將太陽內部的熱量傳輸到太陽表面,冷卻後再通過黑暗通道下沉,構成了一種對流。
  • 人類拍到迄今最清晰的太陽照片:像流動的黃金?
    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位於夏威夷的Daniel K Inouye太陽望遠鏡(DKIST)捕捉到了迄今最清晰的太陽表面照片。  報導中指出,全新的圖像揭示了太陽作為等離子體令人驚訝的表面顆粒結構像黃金一樣,每個顆粒面積與法國國士面積相似。
  • 全球最大太陽望遠鏡發布最「高清」太陽照片:翻滾的等離子體
    當地時間1月29日,位於夏威夷毛伊島的世界最大太陽望遠鏡DKIST發布了首張照片。這是人類歷史上最細緻的一張太陽圖像,表面翻滾著等離子,呈現出細胞狀結構,每個結構約為德克薩斯州大小。這些等離子構成的湍流產生於明亮的太陽中心,將太陽內部的熱量傳輸到太陽表面,冷卻後再通過黑暗通道下沉,構成了一種對流。DKIST望遠鏡拍攝的太陽表面細節DKIST位於毛伊島最高峰Haleakala,有意思的是,海拔3028米的Haleakala在當地意為「太陽之家」,目前還在初期測試階段,計劃在今年7月全面投用。
  • 最強太陽望遠鏡,捕捉最清晰的太陽表面,每一塊都是一個青海省!
    一簇流動閃爍的黃金碎片?不,它們都不正確,讓我們把鏡頭拉遠,你便會恍然大悟,原來這是太陽表面的高清結構攝影!太陽表面細節 在這片流動的黃金原野上,暗色的絲狀物將之分割成無數的小塊。
  • 像蜂蜜也像橙子 美觀測站發布史上最清晰太陽黑子照片
    據外媒報導,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觀測站最近發布了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片,在紅色和橙色的暖色調下,人們可以看到太陽黑子活動的細節。在美國夏威夷,世界最大的太陽望遠鏡——井上建太陽望遠鏡(DKIST)仍在建造中,但它於2020年1月28日拍攝的第一張太陽黑子照片,已經是人們能看到的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像了。
  • NASA公布太陽最近距離照片,照片中出現神秘物體,疑似水熊蟲
    【ALENG 自媒體】7月17日早間自媒體專稿,水熊蟲堪稱是地球上生命力最強的生物,這種大小只有1.5毫米的生物,因為其強大的生命力,被科學家津津樂道,甚至有人戲稱:「太陽不爆炸,水熊不會掛。」可見其生命力之頑強,儘管如此,最近發生的一件事,仍然超出了民眾乃至科學家的想像:美國宇航局和歐空局(ESA)剛剛公布了太陽軌道器拍攝的第一批太陽圖像,就在這些照片中,有細心的網友就發現,在其中幾張太陽照片中,居然出現了一個神秘的物體,其形態與水熊蟲非常相似,難道這種地球上最為強大的生物,居然都能夠在太陽表面生存?或者,如果不是水熊蟲,照片中這個神秘物體,究竟為何物?
  • 「蓋亞」發布了迄今為止銀河系中最詳細的恆星目錄
    根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絡最近的一份報告,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公布了迄今為止銀河系最詳細的星表,——。歐洲航天局(ESA)「蓋亞」空間天文臺發布的第三個關於恆星位置、運動、亮度和顏色的數據還包括太陽系加速度的第一次光學測量結果,這有助於科學家進一步揭示銀河系的演化。
  • 美國宇航局發布3張木衛二最清晰照片:表面細節驚人
    ,在這些照片上,歐羅巴表面混亂不堪的地形特徵,給科學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也進一步支持了關於歐羅巴地下海洋中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猜想。NASA發布的最清晰照片木衛二也被稱為歐羅巴,是木星的4個伽利略衛星中最小的一個,其直徑約為3100公裡,比地球的衛星月球略小,但是比冥王星要大。
  • 迄今為止最精準的銀河系全貌圖公布,地球太幸運了,恰好在宜居帶
    地球之所以能夠進化出生命,除了地球本身優越的條件之外,外部條件也非常的重要,首先我們來看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這個位置恰當好處,不冷也不熱,太陽的溫度到達這裡,剛剛適合動植物們生長繁衍,而這個位置被科學家們稱之為宜居帶
  • 有史以來最接近太陽的照片曝光 微小的太陽耀斑點綴太陽表面
    今天上午,歐洲航天局和美國航天局公布了太空飛行器拍攝的最接近太陽的圖像。它們新近發射的太陽軌道器太空飛行器拍攝了高解析度照片。這些照片已經揭示了太陽上奇怪的現象,我們從未見過如此詳細的現象。多虧了這些圖像,科學家們發現了看似相對 "微小 "的太陽耀斑,遍布在太陽表面。這項任務背後的科學家們將這些小耀斑稱為 "營火",因為它們比周期性地從太陽上爆發的大規模、高能耀斑小數百萬到數十億倍。在太陽軌道器相機的視野範圍內,任何時候都可以看到幾十個這樣的營火。耐人尋味的是,它們似乎一直在太陽上的各個地方發生。目前還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小型耀斑。
  • 地球為何有大量流動水資源?它是從何而來?科學家告訴答案!
    地球為何有大量流動水資源?它是從何而來?科學家告訴答案!水是生命之源,無論地球上的人類還是其他生物都離不開水,如果地球上沒有大量的水資源,也不會有生物的出現。在尋找其他適宜人類生存的第2顆星球時,得了解有沒有大量的流動水,是來衡量生物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地球上70%左右被海洋佔領著,讓人比較的鬱悶,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為何會產生如此許多的水呢?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小「太陽」,只有土星大小,億萬年後仍在發光
    例如,夜晚星空中最明亮的恆星天狼星的就比太陽大。天狼星的質量是太陽的2倍,體積是太陽的5倍。而位於獵戶座的參宿四體積更大,它大約有7億個太陽那麼大。目前科學家發現的體積最大的恆星叫做盾牌座UY。它足足有45億個太陽那麼大。而目前人類已知的質量最大的恆星叫做R136a1。它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265倍。
  • 太陽天文臺發布了最新黑子圖像,這是目前最詳細的太陽黑子圖像
    現在,藉助嶄新的太陽天文臺發布的最新圖像,可以看到令人著迷的細節中黑子的瘋狂活動。在夏威夷,丹尼爾·K·伊努耶(Daniel K.Inouye)太陽望遠鏡(DKIST)仍處於完成的最後階段,但它於2020年1月28日拍攝的第一張太陽黑子圖像(不是11月下旬出現的太陽黑子)已經是我們看到的最詳細的了。
  • 美觀測站發布史上最清晰太陽黑子照片
    中新網12月14日電 據外媒報導,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觀測站最近發布了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片,在紅色和橙色的暖色調下,人們可以看到太陽黑子活動的細節。太陽黑子照片。
  • 地球65億公裡外傳回照片,上面的內容,突破科學家的認知!
    這是人類目前擁有最快速度的人造飛行器,它在2006年1月19日發射時的速度高達16260米/秒,與能脫離太陽引力的逃逸速度或者說第三宇宙速度(16700米/秒)非常接近,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發射的速度最快的太空飛行器,到目前為止,人類發射的太空飛行器中超過太陽逃逸速度的只有5艘,分別是旅行者1號、2號,先驅者10號、11號(已停止運行)以及新視野號,它們最終的目標都是前往星際空間
  • 美觀測站發布史上最清晰太陽黑子照片(圖)
    中新網12月14日電 據外媒報導,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觀測站最近發布了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片,在紅色和橙色的暖色調下,人們可以看到太陽黑子活動的細節。 太陽黑子照片。圖片來源:美國國家太陽天文臺官網 在美國夏威夷,世界最大的太陽望遠鏡——井上建太陽望遠鏡(DKIST)仍在建造中,但它於2020年1月28日拍攝的第一張太陽黑子照片,已經是人們能看到的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像了。
  • NASA公布有史以來最接近太陽的照片:微小耀斑點綴太耀眼
    據外媒報導稱,今天歐洲航天局和美國航天局公布了太空飛行器拍攝的最接近太陽的圖像。它們新近發射的太陽軌道器太空飛行器拍攝了高解析度照片。這些照片已經揭示了太陽上奇怪的現象,我們從未見過如此詳細的現象。多虧了這些圖像,科學家們發現了看似相對 "微小 "的太陽耀斑,遍布在太陽表面。
  • 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照片出爐,專家解讀「微型耀斑」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近日,由歐洲航空局主導、美國宇航局參與的太陽軌道飛行器(又稱為環日軌道器)任務發布了「在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照片」。照片顯示,日冕中充滿了成千上萬的小型太陽耀斑,極紫外成像儀首席科學家稱之為「營火」。照片中的明亮微型耀斑能說明什麼?
  • 爆發等級或達到「X級」,太陽要爆炸了?科學家:可能性不大
    這是某位紐約市民用特定濾鏡鏡頭的相機,在這兩天拍攝的太陽照片,看起來十分美,豔麗的陽光普照整個城市。但如果你細心,會發現照片清楚地顯示了一個大黑子和一個小黑子。這兩個太陽黑子被命名為AR2786和AR2785。雖然照片上黑子只有芝麻粒大小,但是實際寬度卻是地球的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