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比能力、資源更重要的,是你的態度

2020-12-19 慧翔天地PMP

(11月19日)是「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先生誕辰111周年的紀念日。

回顧這位管理學大師的一生,他的思想傳播、影響了130多個國家,他的幾十本著作,被翻譯成三十餘種文字,總銷售量超過1000萬冊……20世紀80年代,德魯克思想被引入中國,造福了無數中國企業及其管理者。

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來自德魯克先生培養的第一批博士畢業生——威廉·科恩教授,如今93歲高齡的他已撰寫了50多本專著,德魯克先生在世時,始終與他保持著亦師亦友的關係。

文中威廉·科恩教授回憶了自己眼中的導師,並以此總結出了德魯克先生通往事業巔峰的方法——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以下,Enjoy:

常識君|有話說

作者:威廉·科恩

來源: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

成果是通過利用機會獲得,而不是通過解決問題獲得的。表現好的人往往熱愛自己的工作。

——彼得·德魯克

德魯克是一位管理思想家,他關注各種積極因素。他知道,在很多時候,個人的態度可能比能力、資源、過往的成功更為重要,有時甚至比其他一切都重要。

此外,他還發現,熱愛自己工作的人都會表現不錯。這對個人的自我發展和自我管理、克服困難及在自己所做的事情取得成功都極其重要。

這顯然意味著,如果你並不喜歡所從事的事業或工作,或已經不再享受,你就應該離開,去做些別的事情,或者到其他地方去做。

01

德魯克的積極人生

德魯克曾幾次離開他正在進行的職業生涯。他的留職或改換職業都有據可循。

起初,他在一家棉花貿易公司做學徒,一開始,他非常熱衷於在這類公司工作。但與此同時,他還獲得了漢堡大學的法學學位,這可能是為了實現他父母的願望,他同時還博覽群書,涉獵廣泛。

大量的閱讀和嘗試其他活動激發了他的欲望:從事研究工作並成為一名教授。

一年後,他結束了學徒生涯,在夜校獲得了法學學位。但他從未做過法律工作。相反,他前往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了國際法博士學位。

因為喜愛寫作,德魯克還同時從事新聞工作。不過在希特勒上臺後,他就放棄了在科隆大學做教授和研究員的目標。

他十分清楚在希特勒統治下會發生的事情,這迫使他做出決定,移民到英國。

這限制了他的研究工作,阻礙了他的寫作,直到他掌握了英語,情況才有所改觀。

經濟上的需求迫使他成為一名經濟師。當時,他在銀行和保險公司工作過,不過他對此並不感興趣:可是,即便是德魯克也是要吃飯的!儘管他多次改變策略,但他從未放棄過成為教授的目標,於是他離開英國,移民到了美國。他堅信,相比在英國,他在美國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教學崗位。

後來,他在美國從事過寫作、政府僱員等臨時工作,還意外地做過諮詢工作,這些工作經歷的交織使他成為紐約大學的教授。

1969年,他終於被授予了紐約大學最高榮譽「校長獎」。 他專注於思考他所說的社會生態學,並就此撰寫文章,他創造出的社會生態學這個話題(如果不是創造了整個領域的話),關注的是人和所處的環境之間的關係。

德魯克認定它是自己的終生工作,這是教書、寫作、諮詢、演講或其他事情所無法比擬的,他熱愛這份工作。

有傳言稱,德魯克在生命最後幾十年時間裡,放棄了自1946年寫下《公司的概念》以來一直從事的工作。有人說,因為企業管理者在道德及其他各方面都無視他的指導,於是他拋棄了這些人,把自己的才學奉獻給了非營利事業。對此我表示疑惑。

研究營利或非營利問題屬於社會生態學的範疇。此外,德魯克對企業運營的眾多見解之一是,偉大的進步可能來自把一個行業的創意經調整後使用到另一行業。

從事非營利機構研究多年以後,他分享了自己的見解:領導對待付薪員工要和對待無償勞動的志願者一樣,因為在自由社會,知識工作者總能在另外地方找到工作,並且這會頻繁發生。

02

你的態度積極嗎?

我們總會時不時地感到壓抑,有時好,有時不好。你會如何改善?

亞伯拉罕·林肯曾說:「多數人都會幸福,只要他們下定決心這麼做。」 但林肯自己卻飽受抑鬱困擾。

其實,林肯總統的說法不算牽強。當今對心理學方法和技術的研究產生了同樣驚人的結果。

諾曼·文森特·皮爾的著作《積極思考的力量》曾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近4年之久,迄今為止已售出500多萬本。其實,他的方法就是保持積極心態,逆境中仍然要相信自己能夠實現任何目標,並持之以恆。

我自己就曾見過並經歷過許許多多看似無望卻最後成功的案例,在我看來,儘管你可能最終未能實現期望目標,但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最後會取得成功,那你就註定會失敗。

但我們能不能在需要時立刻就高興起來?或許可以,德魯克很可能掌握了這個本領。

皮爾的書出版4年之後,杜克大學的霍內爾·哈特博士出版了著作《自動調節》。 哈特所用的基本方法就是進行兩分鐘的自我管理測試,他稱之為「情緒測量儀」。

這種方法看似有點過於簡單,卻十分奏效。德魯克對此深表贊同。

想嘗試這種方法,你只要簡單地讓身體各部位都處於完全放鬆的狀態,把注意力首先要集中到手和手指,然後轉向全身,直到抵達雙腳和腳趾,從而將自己帶入催眠狀態。

一旦完全放鬆下來,你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你想做的任何事情上,不論是獲得快樂、控制疼痛還是完成其他事情。

結束整個催眠過程以後,在心裡慢慢從1數到10,從而讓自己完全清醒過來。

自皮爾以來,已有數百種方法被引入進來。德魯克自己沒有運用過,也沒直接向任何人推薦這些方法。不過,他的行動表明他曾用過某些具體的方法來提升自我。

我們可以用他的閱讀習慣舉例。他的妻子曾透露,德魯克沒有深入仔細地閱讀過管理類書籍,只是快速瀏覽。但他閱讀歷史書籍卻極為認真。

我相信,他運用了在其他領域的過往研究成果,從而發展了管理學理論,並對其進行檢驗和加以運用。通過這種方法,他得出了自己的理論,即任何行業的巨大跨越都源自某些在完全不同的行業中最先實踐的東西。

德魯克似乎常常保持著積極樂觀的性格。在考博士之前,我問了不少教授應該看些什麼書,或在準備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只有德魯克先生叮囑我:「不要閱讀或學習額外的東西。你已經為綜合考試做足了準備。」

儘管我聽取了他的建議,但我還是得繼續使用各種方法進行減壓。

德魯克認為,挖掘機會和獲取更多成果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其意圖在鼓勵我們積極行動,而不是消極應對。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遭遇困難和消極事件,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我們該做些什麼。

03

從我自身的經歷談談

積極態度

很少有人知道,德魯克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曾遭遇嚴重的健康問題。他從未公開透露過,僅僅向一位來訪者袒露,說自己並不在意晚年能活多久,卻對安詳離世更有興趣。

儘管無法控制自己行動不便的手腳,他晚年依然成果豐碩,成就斐然。

相較之下,我遇到的困難就小多了,但也算是個挑戰——約兩年前,我得了嚴重的中風,身體左側完全癱瘓,失去了說話能力。這對於一個以演講為生的人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

我積極開展訓練,說話能力在幾天內就基本恢復,但我講得不是很流暢。幾個星期以後,情況才有所改善。

我幾乎不能自理,甚至小小的事故也會造成巨大影響。比如,我曾從助行器上摔下來,右肘擦破了皮,還露出了骨頭,傷口近兩個月才癒合。

我疼痛難忍,每次睡覺最長睡4個小時左右,就會被疼醒,卻找不到有效的止痛藥。這是因為我在服用預防中風或心臟病的藥物,血液已經變得非常稀薄。即使一片阿司匹林也會讓我的血液變得更稀,如果服用,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

據網絡消息報導,中風倖存者往往容易抑鬱,自殺率很高。這一點我能理解。

以前,我身體很健康,為自己的強壯而自豪。但終究還是得了嚴重的中風。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但我清楚,自己的身體條件和積極心態給康復帶來了巨大的幫助。

我決定重拾工作。我曾是一所獲得MBA認證的研究生院的院長,現在重啟了領導藝術研究院,開展國際培訓,儘管我說話還不利索。

第一個大目標是能夠上樓,那裡有我工作時會用到的電腦。

首先,我得學會自己從輪椅上起身,站到助行器前,然後再坐回到輪椅上。

理療師不來的日子裡,我會在護工的幫助下,自己練習使用助行器,每天1個小時。

幾個星期後,我的上半身和腿部就恢復了力量,可以用雙臂放在單邊樓梯扶手上,拉著自己上樓、下樓時,也可以把雙臂放在樓梯扶手上慢慢放鬆下樓,不過需要有根安全帶,讓人拉著以防我跌倒。

理療師感到很驚訝,她不敢相信我這麼快就能做到這一切。我知道,人們通常能做到的比自己想像的要多得多,並且我覺得自己比那些在戰場負傷的士兵境況要好得多。畢竟,我「只是」得了中風。

我還開始在晚上和妻子外出吃飯,她充當我的護工。這有助於改善我的精神狀態。

我日益好轉,從開始時的輪椅,到助行器、寬座手杖、普通手杖,最後到了今天,我根本不需要手杖支持就能走路。

剛開始在電腦前工作時,我的精力只夠每天寫作半個小時左右,我慢慢地延長時間。

我在電腦前做什麼工作呢?首先是寫作。我有兩個計劃,其中之一就是運用德魯克教給我的自身發展方法寫一本書,名字就叫《德魯克的自我發展智慧》。德魯克用這些方法登上了他在管理思維職業生涯的巔峰。我想他會為此感到欣慰,他的思想仍在幫助著人們。

我擬定了一份出書計劃,邀請了多家出版商來審閱,最終LID出版社的編輯和我達成共識。

我還是7家紙質和在線出版物的聯合專欄作家,他們每月推出一期探討德魯克思想的專欄,每月讀者多達100萬,遍布4個國家。我已經提前寫好了夠幾個月使用的材料,所以儘管中風了,我沒有耽誤過一篇專欄文章。

我的另一個目標就是做一場現場演講。我重新學會了開車,接到邀請給來自加州高級管理學院的學生和老師們做了1小時的演講。

我擔心站1個小時可能會很累,就要了一把椅子。但我還是站著講了1個小時,並覺得如果有必要,我還可以繼續站著講下去。

朋友和同事都認為我是個奇蹟。我的護工告訴我她之前護理的中風患者都得了偏癱,誰的恢復程度都沒能達到我的水平。儘管理療師努力幫助他們,但只要理療師不在,他們就不會多做額外的訓練。他們從來不想回去工作。

顯然,他們像接受判決那樣接受了自己的狀況,那就只能這樣了。

我做了哪些什麼與眾不同的事呢?

我擁有不同的認識和態度。我制定一系列目標,並持續努力去實現它們,我有強烈的欲望和意圖去實現自己的目標。我希望你們在遭遇困境時,亦能如此。

他們說,給人提建議的人應該「以身作則」。我想我做到了。我現在並沒有完全康復,但一天比一天強壯。我每周有幾天都會練習舉重,身體看起來已與中風之前無異。

有人說我是奇蹟,或是勵志人士。我也認識一些曾克服更大困難的人,他們都是鼓舞著我的榜樣。

我知道自己很幸運,還有很多人對我施以援手。但有人告訴我,我之所以恢復得這麼快,態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風時,我已經79歲,因此年齡不是你拒絕康復的藉口,生活終究還得繼續。

如果你願意採取德魯克的方法,保持積極的態度,你一定會為自己所能做到的事情而感到驚訝。

04

一些不予推薦的

改變個人態度的方法

還有其他辦法可以改變個人態度。德魯克既沒用過,也沒推薦過。我也不會推薦。

有些方法的效果過於短暫,還可能造成傷害。另一些則會讓人上癮,甚至可能將人帶向自我毀滅。

例如,得到某些東西有什麼不好嗎?感覺不好嗎?為自己買一串昂貴的珠寶或一輛新車,或吃點巧克力,你會感覺好些嗎?當然會。但這種良好感覺又能持續多久?不會很久,稍縱即逝。

有些人試圖通過獲得財富來改變自己的態度,但這似乎需要越來越多的財富來維持期望的變化。這種做法除了會導致人際關係的破壞,還常常讓人做出糟糕的個人或商業決策。

德魯克嚴守個人準則,成功地避開了這些陷阱。他的個人道德準則建立在全面調查、分析和嚴格遵守的基礎之上。這在德魯克的個人生活中很容易就能看出來。

德魯克曾經很富有,但他並不會到處炫耀,也沒有把積累財富作為人生目標。他生活在一個普通社區的一棟簡樸的房子裡。

他從來不佩戴昂貴的珠寶,也不穿價值數千美元的西裝。他不開過於昂貴的豪車,也不追求富貴出名的生活方式。

他的力量來自他本人,儘管他積累了不少財富,但從不刻意炫耀。他對所有認識他的人,包括他的學生,都很坦率和誠懇。

05

結 語

在觀看冬奧會時,無論從運動員的成績,還是從他們在賽前和賽後的採訪中所展現出的態度,我都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能力、表現和其他重要因素都受到個人態度的顯著影響。

正如德魯克所展示的,這一切都在我們很好的掌控之下,並且在我們努力實現目標的時候十分重要,不論是疾病之後的康復,還是在通往巔峰的路途中,都一樣重要。

沒有人會永生,但如果荒廢一年光陰,面對困難而不採取任何行動,我們會過得更好嗎?我想不可能。

這就是德魯克通往巔峰的方法,也是我的訣竅。我希望它也會成為你的方法。

關於作者:威廉·科恩,彼得·德魯克參加共建的博士項目的第一批畢業生。曾在美國空軍晉升到少將軍銜。撰寫了50多本專著,與德魯克保持了終生友誼。如今,他是一家國際培訓與諮詢公司領導藝術研究院的院長。

項目管理工具模板合集需要的同學可留言

相關焦點

  • 德魯克:卓越領導者,都具備這4項特質
    2.德魯克發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企業的領導力問題比任何機構都更重要,而且難度更大。3.德魯克指出來領導層的效率是現代企業的最大問題之一,這也涉及到了領導力。基於以上三點,德魯克才將領導力問題視為這三個相互依存問題中的決定性問題。
  • 問道德魯克|管理思想精髓的17個關鍵詞
    如果你有這個念頭,請你把它放一下。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機器暫停,就是停了;人如果暫停,思考和創意才會真正開始。越是想從德魯克的思想當中得到啟發,越需要我們把有些功利的念頭稍微放一放。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標誌,就是創業家能夠從從「明星帶領一群助手」,到「建設和依靠管理團隊」,是追求卓越的創業家最艱難、最關鍵的一次蛻變。德魯克提醒創業家說:你要當心,打造管理團隊,不要等到你『覺得』他們已經能夠成為高管的時候再做。因為你永遠都會覺得,他們離高管、離你的要求還差一些。
  • 問道德魯克:管理思想精髓的17個關鍵詞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標誌,就是創業家能夠從從「明星帶領一群助手」,到「建設和依靠管理團隊」,是追求卓越的創業家最艱難、最關鍵的一次蛻變。德魯克提醒創業家說:你要當心,打造管理團隊,不要等到你『覺得』他們已經能夠成為高管的時候再做。因為你永遠都會覺得,他們離高管、離你的要求還差一些。
  • 德魯克的最後誘惑-虎嗅網
    那就是他在試圖扯掉自己身上民權運動「愛豆」的標籤,向更具有探索性和潮流性的搖滾樂轉變時,他成了民謠的叛徒。在邁克·瓊斯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民謠在60年代美國的民權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民謠向來被視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屬於人民音樂。
  • 職場中:是我們的態度重要,能力重要,還是學歷重要?
    另外,職場上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每個人在工作中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成長,如果一個人工作了十幾年,知識水平、能力還跟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那他的職業生涯就是失敗的。而一個職業人學習、成長的動力,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他的工作態度。也就是說,不管你從事什麼工作,你自己是什麼學歷、資質,認真敬業的態度是必須的。光有態度還不行。
  • 吳伯凡最新演講:德魯克終其一生,只為做一件事
    德魯克又發現,建立美好的社會有個很重要的、可行的路徑,就是通過完善管理來達到社會繁榮、社會平等。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實現?德魯克的答案是,通過卓有成效的管理。這個管理分成兩部分: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這兩者結合起來,你就能夠像「鍊金術」一樣讓財富不斷地湧現出來,除了德魯克相信這個思想,還有一個人也相信,他叫熊彼特。
  • 麻爪爪創始人於學航:如何用德魯克思想找到自己的事業?(上篇)
    第二個故事,關於要事的資源配置問題。我們很早就認識到選址很重要,並配置了兩個人專業做這個事情。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因為歐陽老師的引導,我帶著身邊的朋友一起讀德魯克的《為成果而管理》這本書,讀到成本結構分析時,我們就把公司的成本結構梳理了一下,驚訝的發現選址的投入只佔到了營業額的0.5%。
  • 管理大師德魯克60句經典名言,建議最少讀3遍
    德魯克思想幾乎涉及了管理學的方方面面,我們熟知的營銷、目標管理、人力資源和知識工作者等許多管理理論和概念都是他首先提出來的。可以說,沒有一個著名學者和成功的商界領袖不從他那裡汲取養分。英特爾總裁安迪•格魯夫、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通用電氣傑克•韋爾奇、中國海爾的張瑞敏等企業家都深受德魯克的影響。英特爾主席安迪·格魯夫說:「德魯克是我心中的英雄。
  • 德魯克:像志願者那樣對待員工,照顧好自己人
    你可能不喜歡某個人,但你仍需公平誠實地對待他們,尊重他們。德魯克說,雖然管理者無法百分之百成功,但這種遺產都會對後來者產生重要的影響。難怪德魯克認為,照顧好自己人對取得成功非常重要,這一條也位於他自己通往成功路上的必做事項清單的前列。05 通過培訓分享收穫分享的收穫並不一定必須是自己的股權或者獎金。
  • 上海大學師之灼見 | 高傑:從德魯克經典理論透視疫情危機下的中小...
    一次突發的疫情迎來了黑天鵝,人們忽然發現諸多行業尚不具備任何「反脆弱」的能力;大家都覺察到的經濟下行「灰犀牛」,居然奔來得如此暴虐異常,寫出《十裡春風不如你》的醫學院畢業生馮唐甚至給出了GDP受損超過一萬億美元的演算邏輯。
  • 德魯克說領導力的本質是營銷,但這並不是讓你賣東西
    因此,德魯克得出結論認為,領導實踐就是營銷。這個結論對於這兩個商業類學科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領導力的本質是營銷,那麼營銷也是領導力。認識到上面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領導者可以把營銷領域的研究成果應用到領導實踐中去,而營銷者也可以把領導力領域的研究成果應用到營銷實踐中去。
  • 總結「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的63條管理經驗,絕對受用!
    德魯克思想幾乎涉及了管理學的方方面面,我們熟知的營銷、目標管理、人力資源和知識工作者等許多管理理論和概念都是他首先提出來的。 13、你要僱傭一個人的手,就得僱傭他整個人。 14、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時,會先考慮某人能做些什麼,而不是考慮職位的要求是什麼。 15、有效的領導者對人的任命和提拔都是以能力為基礎的,用人不是為了克服人的弱點,而是為了發揮人的長處。
  • 洛克菲勒教導孩子:與太陽下所有能力比,與人交往的能力要更重要
    與太陽下所有能力相比,我更關注與人交往的能力。——洛克菲勒經商需要資源,而龐大的資源往往就在我們身邊,那就是無數的「人」。不能和人很好相處,沒有人脈的人註定難有大作為。放眼世界,大凡成功的人都很注重交際,而人脈資源正是這些人事業有成的有效武器。
  • 《平凡的榮耀》:比學歷更重要的,是對工作的態度
    《平凡的榮耀》劇本即將面臨尾聲的時候,最先獲得同事們羨慕的眼光,和離成功更近一步的是誰呢。但現實中哪有那麼容易,一個剛出來工作的年輕人,在公司坐著投資分析員的工作,人家憑什麼相信你,和你籤約。即使每天不停的工作,到處跑去找項目,但依舊沒人願意相信他,和他籤約。
  • 文章:如何精進業務能力?
    ——彼得·德魯克以下,Enjoy:作者:威廉·科恩來源:華章管理(ID:hzbook_gl)你可能會認為,精通業務是最普通不過的要求。可不幸的是,有些人對精通業務達不到應有的要求這件事並不在意。德魯克發現了這一點。的確,有些對自己成為專家、或者專業大牛這件事並不重視,但是他們更重視自己事業上的成功。
  • 比實際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看待你自己
    如果你堅持,你就會成功。 2、採用「成長心態」建立自信 金斯伯格關於建立韌性的第二個「C」是「信心」,即相信自己的能力。這裡有一個有趣的事實。即,你看待自己能力的方式比你實際的能力更重要。
  • 書單|人力資源管理:從入門到精進
    如果你今天還閒在家裡,那麼不如看看書,給自己充充電。今天這篇文章為你推薦了 18 本從基礎入門到養成專屬於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視角的書籍,希望能為你的職業發展助一把力。本書單主要是普及基礎HR知識與意識。不涉及HR具體模塊,未來有機會,我會再針對招聘、培訓等單一模塊推薦好書。
  • 《時間思維》:「時間商」是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能力
    「時間商」最早是在2003年由美國學者斯蒂文·赫爾提出——時間商是你對待自己時間的態度,對待別人時間的態度,以及運用時間創造價值的能力。斯蒂文·赫爾認為,時間商和情商、智商一樣,是一種對自己和別人時間價值的認識,以及用時間創造更大價值的能力。
  • 你必須要明白:比一個圈子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能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這麼認為,只要進入一個優質的圈子,自己也會成為那樣的人,殊不知,比一個圈子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能力。因為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友誼都是講究旗鼓相當和勢均力敵的,只有你能力和價值足夠強大的時候,不管是人脈還是圈子,都會對你笑臉相迎,這就是所謂的:你是誰,就會遇見誰。與其我們費盡心思、絞盡腦汁的努力擠進別人的圈子裡面,不如先做好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有很多人都希望活在一個圈子裡,但我希望你不是其中之一。
  • 德魯克:把員工當自己人照顧,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你可能不喜歡某個人,但你仍需公平誠實地對待他們,尊重他們。 很多精於算計的大公司經理都說,福伊爾施泰因應將保險金揣進自己口袋,即使不打算退休或拿錢跑路,也應在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南方或國外重建工廠,這才是明智的商業決策。 而福伊爾施泰因則說:「為什麼我要冒著可能失去現有優勢的風險,去泰國建廠,而只是為了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