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到了1944年,日、美海軍力量已經有了極大的差距。在經歷了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第二次所羅門海戰、聖克魯斯海戰和馬裡亞納海戰,曾經強大的,不可一世的日本聯合艦隊的航空母艦或被擊沉,或被重創,日本海軍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反觀美國一方,憑藉著其雄厚的工業實力,在1943年末其太平洋艦隊的戰力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遠遠地超越了日本。
1944年,原本大和級戰列艦信濃號改裝成航空母艦,標準排水量是6.2萬噸,滿載排水量7.2萬噸,比中國最新的遼寧號還大一圈,直到1960年美國小鷹號服役前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不算美國產航母,依然是迄今為止世界上造出的最大的航母!
其動力裝置為主鍋爐12座,4臺蒸汽輪機,主機輸出功率15萬馬力,最大航速28節,續航力18節時10000海裡。信濃號航空母艦計劃在舷側配置八九式127毫米高射炮8座16門(左右各弦4座)、九六式25毫米高射機炮141門(單裝、聯裝、三聯裝合計)、120毫米28連裝火箭炮12座作為對空火力。最初設計為搭載38架「烈風」式戰鬥機,18架「流星」式攻擊機,9架「彩雲」式偵察機,一共65架。
信濃號航空母艦在當時無論從規模,還是裝備的武器、飛機,都算是世界超一流的,日本法西斯對其充滿了期望,意圖改變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頹勢。
1944年11月28日剛剛試航的信濃號就被美國射水魚號潛艇盯上,開始潛艇無法追上信濃號,可幸運之神幫了射水魚號大忙,就在它們距離漸漸拉開的時候信濃號返航了!第二天凌晨3點射水魚號向信濃號射出六枚魚雷其中四枚擊中信濃號。信濃號艦長阿部俊雄認為武藏號中了12枚魚雷和無數炸彈後才沉沒的,四枚魚雷對於信濃號算不了什麼。但是他錯了!因為此時的信濃號水密倉還沒完全做好,再加上都是新的水手缺乏補損經驗,到了當天上午十點多,這艘當時超一流的航母不可挽回的沉沒了,隨同沉沒的還有日軍最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