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痛苦是孤獨,就是你還在,其他人都不在了,你還記得的事情,人家都不記得了,或者說記得的人都已經不在了,仿佛陷入了一種怪圈,明明身邊充斥著來來往往的人,但是又與他們相隔的甚遠,仿佛觸手可及,可是伸手觸摸時眼前的人又消失了。
突然間覺得原來活著也不是一件易事,活的越久,經歷的事情越多,心卻越滄桑。筆者想在我們努力生活下去的時候需要為自己找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做,讓自己在世間有一個活下去的信念,當身邊親近的人一個一個離開自己時,還有事可做,不至於覺得生無可戀。
我們生而為人,有我們自己的壽數,這是大自然的饋贈,在我們生命沒有到達極限時,都應該努力活下去,比起那些朝生暮死的浮遊,作為人的我們實在是太幸運了,我們擁有充足的時間過我們想過的生活,完成我們想做的事情,因此我們要感恩生命,正確地面對生活。
鳳凰縣中的長壽人
念起田龍玉這個名字時,突然想到了大海變桑田的場景,可能與這位老人的壽命有關,她活了127年,中國從建國到至今也不過七十多年,這位來自湖南的長壽老人不僅見證了中國的出生,也還見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
雖然歷史總是會有人記錄,但是總覺得那些都是冷冰冰的文字,當這樣一個經歷過百年歷史的人存在時,立馬覺得過往生動形象起來了。
田龍玉是土家族人, 1893年6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鳳凰縣官莊鄉新民村,她是農村人,嫁的是一個農村小夥子,雖然生活不富裕,但是丈夫勤勞,日子過得也十分美滿。
農村中流行多子多福的思想,因此每家每戶都十分注重生育後代,一家有十幾個孩子在當時都十分常見,她這一生也曾生育過13個孩子,但十分可惜的是她的孩子都沒有繼承她長壽的體格,每一個還沒長到18歲便夭折了,對於一個母親,這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她也執著過,但是到頭來她依舊留不住她的孩子,痛苦也曾伴隨著她,幸而她是一個堅強的人,最終還是走出了悲傷,悲傷不可怕,因為我們的心是肉長的,我們的親人離開我們時,我們要緬懷他們,這是我們能為逝去的人所做的唯一的事情了,讓他們明白我們心中有他們,但是不能沉溺其中,逝去的人已經逝去,活下的人依舊要活下去。
後來,她也明白有些事情強求不得,否則就會像捏在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快,我們一味追尋那些難以實現的願望時會使我們變得面目全非,該放下的事情就應該放下否則怎麼對的起自己,對的起陪在自己身邊的人,後來她與丈夫不在強求孩子的事情,收養了一個女孩,撫養其長大。
時間飛逝,一晃幾十年就過去了,她的丈夫也去世了,或許是因為經歷了十三個子女去世的事情,也或許是因為時間的沉澱,她已經可以坦然面對生死,陪伴了自己一生的人不在了,雖然傷心,但是她依舊樂觀地活著。
長壽的秘密
田龍玉和我們的偉人是同一年出生的,但偉人去世多年後,她依舊還在,她的長壽令人驚訝,更讓人驚訝的是她的身體狀況,一點都不像我們認為這個年紀的樣子。
她只是稍稍有些發胖,聽覺沒有因為年紀變大而退化,思維敏捷,面色紅潤、頭髮竟然還是半黑的,皮膚細膩,沒有一點老年斑,剩下的牙齒中有六七顆還很結實,根據了解這與她平時健康的生活習慣有關。
她愛攀登,每天堅持爬臺階,因為她住的房間在房子的二樓,一樓通往二樓有十六級臺階,她每次要爬十多級臺階才到達臥室,不需要他人的攙扶,一天進進出出要走七十多級臺階。
與大多數女人一樣,她愛逛街,平時沒事就愛到熱鬧的鳳凰古城逛一逛,每次出門都要買一些小零食回來,買東西時還喜歡與小販討價還價,好似很享受這種樂趣。
她在鄉下生活了一百多年,直到2006年,才搬到了縣城,在她這一生中,「勞動」這詞一直伴隨著她,小的時候她就在家幫父母幹活,結婚後,她不僅在家操持家務,還在外幫人做工,八十多歲高齡時,她還給人當了幾年保姆,就算如今搬到城裡,她也經常幹點瑣碎家務。
我們的生活環境總是影響著我們,當你一生都在做一種事情,就算最開始並不喜歡做,只是被動接受,當你一做就做了很多年,會發現做這種事情成為了自己身體的一種本能,那麼你這一生可能就離不開這件事。
勞動對于田龍玉應該就是這樣的存在,直至老年,她依舊不忘勞動,她屋子旁邊有一個傍山的露天小院,每當春天來臨她就在小院裡種上辣椒、小蔥之類的蔬菜,有事無事經常給這些蔬菜澆水;她喜歡吃清淡的食物,比如蔬菜、豆腐,很少吃肉。
她的性格開朗,喜歡動物和外出散步,還十分樂於與別人聊天。除了以上這些原因外,家族遺傳可能也是她長壽的原因之一,在她生活的新民村,並沒有其他百歲以上的老人,但是她的弟弟和妹妹都還健在,這兩位老人也都接近百歲了。
長壽老人的心願
2007年春,田龍玉因為高壽,被湖南省馬王堆療養院邀請擔任健康長壽形象大使,當有人問她有什麼心願時,她說:「我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去韶山主席住過的地方看一看。」
或許是因為她與主席同年出生,感覺有一種特殊的情結,於是2007年秋,她在親人的陪同下,來到了韶山主席故居,在遊覽主席少年時代在韶山住過的幾間茅屋後,她高興地說:「毛主席年輕時和我們住得差不多,這輩子能來韶山看看毛主席住過的地方,也是值了,我最大的心願如願以償了。」
人總是要有一個心願,可以是我們一生的嚮往,也可以是一個隨便的想法,畢竟我們這一生太容易產生遺憾了,不論我們多麼強大,終究有許多不可抗力的事情存在,遺憾時不妨在心中許下個心願,為自己留下一個念想,確定一個方向,努力去實現,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它或許會給予我們力量,指明我們前行的方向,讓我們堅強地走下去。
小結:
看完田龍玉的一生,雖然十分羨慕她活了127年,但筆者認為壽命不可強求,它自有定數,人與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與她終究是不一樣的,自然也不祈求生命的長度能與她一樣。
筆者推崇的是她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在她在漫長的時間裡送走了一個又一個至親至愛的人,一次又一次經歷這種生死離別之苦,悲傷、痛苦與孤獨都曾環繞在她身旁,別人很難體會這種心情,但是她依舊平凡樂觀地活著,這便是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吧,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如此心態。
有人悲傷所以滿目皆悲,悲傷之事雖然各異,但歸根到底只是因為心中所期盼的事情不能得償所願。世人會讚美悽涼的愛情故事,但是卻不願意這種悲傷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
但是想到容易,做到卻艱難,樂觀是一種豁達的態度,但是卻要一個勇敢的人經歷很多事情才能體會,就像蓮花是從淤泥中長出,因為它經歷過汙濁並戰勝了汙濁,所以才能開出潔白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