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祖龍:秦始皇

2020-12-11 三餘無夢生doctor

提到秦始皇,有很多名詞形容他,「千古一帝、暴君、奇貨可居、長生不老」等,有褒義也有貶義,但不可否認,他是一個開創性的君王、奠定了兩千多年來中華帝國的根基,中華民族盡享其餘澤。

秦始皇

很多歷史學家將秦朝的建立、郡縣制的實施稱為封建社會的開端,總拿西方那套學說來解釋中國歷史,但在我看來,郡縣制領先西方何止百年千年,西方學者的「封建社會」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王室成員、王族和功臣分封領地,而這種情況中國在商周就存在,而秦朝的郡縣制更如同西方社會的州縣制,而我們現在的省市縣鎮制度仍是對郡縣制的承襲,因此秦始皇開創如此先進的制度是多麼的偉大,它徹底終結了中國諸侯林立的時代,給中華民族注入了大一統的種子,其後兩千多年來不管經歷多少戰亂及朝代,中華民族始終能形成一個統一的王朝,否則今天的中國就是現在的歐洲。

其次是「書同文,車同軌」,在現在看來仍是理念超前,將人們長期凝聚在一起的,不是制度,是相同的文化,統一的文字能逐漸將文化不同的七國人民聚合到一起,最終形成統一的中華文化,從而走向了文化的統一,中華民族在多次外族侵略下仍能屹立不倒,甚至同化外族,就是因為強大的中華文化。

而修建萬裡長城護佑中華,更彰顯了秦始皇超然的戰略眼光,在橫掃六國後,獨立山巔,已是天下無敵的秦軍,修建萬裡長城並不是當時所需,而是立足千秋,在其後兩千多年裡它無數次保護了中華民族免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使中原大地長治久安。

因此秦始皇文治武功皆為歷代中華君王之最,無愧於千古一帝之稱。

相關焦點

  • 秦始皇名號為什麼叫祖龍
    秦始皇給後代留下了無數謎團,先是他的名號就非常怪異,跟後代皇帝諡號不同,稱為祖龍。甘肅天水伏羲廟大門上的「祖龍」匾額,秦始皇生前,給自己起了一個奇怪的稱號叫「祖龍」。漢語中,「祖」指已經死了的人,活著的時候是不能稱「祖」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六年,今年祖龍死!」
  • 一神秘人說:祖龍今年死!秦始皇聽後沉默良久,說了這樣一句話
    只因秦始皇、李斯等人操之過急,遂導致天下百姓「苦秦久矣」,終於當秦始皇駕崩不久,便有陳勝、吳廣起義,自此天下又迎來了一個亂世。 因言曰:「今年祖龍死。」使者問其故,因忽不見,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聞。 翻譯成白話文大概意思是秋天,秦朝使者夜走華陰平舒道,突然有一神秘人手持玉璧攔於使者身前曰:「幫我送給滈池君(滈池君即水神,秦國重水德,影射秦始皇)」,並加了一句話:「今年祖龍必死無疑」。使者問其緣由,此人倏忽不見,將玉璧丟在地下飄然而去。使者感到奇怪,奉玉璧見秦始皇並告知其事。
  • 秦始皇別名為何叫「祖龍」?因為他幫人族找回,丟失了八百年的尊嚴?!
    本名,嬴政, 別名,秦王政、秦政、趙政、始皇帝、秦始皇、祖龍 其它都好理解,為何突然冒出「祖龍」兩字?聽著不像是人名啊~ 秦王掃六合,匡天下,乃「千古一帝」!
  • 祖龍秦始皇為什麼被稱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四大著名君王第一人呢?
    祖龍為什麼被稱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四大著名君王第一人呢?歡迎大家討論扶正作者,我願與您一同努力更加進步,原創文章禁止抄襲。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四大著名君王。秦始皇焚書坑儒,窮兵默武為什麼還名列其中呢?是他結束亂世,一統天下的豐功偉績嗎?不見得。
  • 祖龍娛樂、華夏視聽港股首秀均漲超50%;孩子王衝刺A股
    更多詳情:渤海銀行今日港交所上市:市值827億港元祖龍娛樂港股|7月15日港交所上市據IPO早知道消息,移動遊戲開發商祖龍娛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祖龍娛樂」)今日(7月15日)早間正式以「9990」為證券代碼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發行價為每股
  • 為什麼說祖龍是始皇?可能牽扯到宮廷角鬥
    祖龍魂死秦猶在,祖龍是誰?幾千年後,又一位人物與他遙相輝映。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龍魂死業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多行秦政治,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暫先不提這首詩詞的句子,姑且說說「祖龍」是什麼意思?
  • 他才是秦始皇嬴政的軍師 助祖龍一統天下 不是李斯
    大浪淘沙,我華夏人才濟濟,忽然就冒出了一個人給秦王嬴政出謀劃策,幫其制定了一統天下的戰略方針,打開了封建王朝的歷史篇章。秦國一統天下後,秦王嬴政確定了皇帝這個稱號,也論功行賞了,給那些有功的將領和文臣封侯拜相,可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除了魏繚剛開始的獻策,天下一統後,他再也沒有出現了,他似乎是完成了使命,就退隱江湖了,並且兵書《尉繚子》也不確定是他自己寫的,還是後人撰寫的,說他師承鬼谷子也無法論證,真的是天降軍師給祖龍。
  • 夏商周都是大一統的國度,為何說秦始皇第一次統一了華夏
    我們華夏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漫漫的歷史長河裡,有一位歷史人物彪炳千秋,幾千年裡無出其右者,他就是秦始皇。他的歷史功績就是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自封為始皇帝。在秦帝國以前,我們華夏大地也有過大一統,分別是夏商周三朝,但後人卻單獨把秦始皇列為華夏大一統第一人,這是什麼原因呢?
  •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因為祖龍真的很冤枉
    秦始皇,一個爭議很多的歷史人物。就拿「焚書坑儒」這件事來說,爭論了二千多年,有人以此認為秦始皇是個暴君,不尊重讀書人;也有人認為,秦始皇很冤枉,焚書坑儒被後人誤解,根本談不上暴政,不能讓他再背黑鍋。那麼,歷史上的「焚書坑儒」,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捋一捋。
  • 歷代皇帝愛攀龍始於黃帝 秦始皇被稱為「祖龍」
    歷代皇帝愛攀龍始於黃帝 秦始皇被稱為「祖龍」 又有所謂五帝是五龍的傳說:正式把皇帝稱龍是秦代,如說秦始皇是「祖龍」,到漢代又有劉邦是龍體感應其母而生。漢以後歷代最高統治者總是把自己和龍聯繫在一起,從漢到明各朝代僅以「龍」作為年號的就有20個。同時,不少封建帝王還不斷加強對龍紋的壟斷,不允許民間使用龍紋,而皇帝、皇室卻幾乎把一切都與龍聯繫起來,什麼「龍顏」、「龍體」、「龍行」、「坐龍廷」、「龍馭賓天」、「龍子龍孫」。
  • 秦始皇:朕回來了,黑龍旗所到之處,皆為大秦
    秦始皇一統天下,書同文車同軌,被稱為千古一帝,秦!有著致命的誘惑,今天為大家帶來大秦的故事。 《先秦多元宇宙帝國》
  • 最終「滅六國」徹底實現華夏統一,是漢武帝完成的,而不是秦始皇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是我們學歷史都需要熟知的常識。但是秦朝國祚短暫,秦始皇去世短短幾年後,龐大的秦帝國就被重生復闢的六國力量推翻。很明顯,所謂的「六國」根本沒有被消滅。「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復闢和分裂力量,生命力極為頑強,實際成為了華夏統一進程的對抗者和顛覆者。
  • 悲哀自大又幸運的祖龍――秦始皇
    秦始皇秦始皇給我的感覺是很幸運的! 第一、秦始皇在小的時候,是和他的父親秦莊襄王一起,作為秦國的人質生活在趙國的。雖然在逆境中也是歷盡了折磨和艱辛。但是隨著他爺爺繼位成為秦孝文王。秦始皇所以秦始皇此時不但有六代君王積累的雄厚國力支撐,還有文臣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武將攻必克,戰必勝,以及六國已經不能和秦國相抗的天下大勢,這一切的醞釀、鋪墊,到秦始皇這裡,剛好開花結果。
  • 秦始皇臨終前發生3件怪事,千年來無人能解釋,果真是天意難違?
    就好比說我們今天要說的關於秦始皇在臨死之前發生的3件怪事,幾千年前過去了,結果還是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解釋,難道當初真的是天意難為嗎?秦始皇在我們華夏歷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是因為他的存在,我們才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大統一,開始使用了統一的貨幣還有度量衡。
  • 他說秦始皇為了華夏,真的不讓王翦勤王嗎
    他告訴大家秦始皇派遣王翦帶領40萬大軍南徵百越,也就是現在的廣東、廣西一帶。在王翦臨走前,秦始皇拉著王翦的手,真切地囑咐他:如果秦國有難,你不準班師回朝勤王。
  • 偉人評孔學: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無論是秦始皇敢於開天闢地裡夾雜的獨斷與暴虐,還是孔學企圖馴化萬民的過於理想化,千年歲月裡,人們一直在苦苦尋找保持朝代經久不衰的秘方。在一片推崇孔學貶低秦朝暴虐的聲音裡,我們眼光獨到的主席卻發出「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的感慨。
  • 祖龍到底是條什麼龍?
    祖龍是最強的龍?在一個就是大家對於「祖龍」這個詞也有誤解,有人認為祖龍是神話傳說中最強大的龍類,有人認為祖龍說的就是秦始皇,其實這兩種說法都對,因為是這樣的,在《太玄金鎖流珠引》中說到過:「東方青龍祖孟章, 姓孟,名章。是青龍將軍,龍之初祖。後有龍之子孫,各以分姓,以依於人姓名。
  • 秦始皇到底是雄主,還是暴君?歷史上真正罵他的,基本都是漢朝人
    其實查了一下資料,絕大多數說秦始皇是暴君的,都是漢朝的學者們,比如賈誼就說他「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用事實來說話,秦始皇從未殺過任何一位功臣,這一點比漢高祖劉邦強多了吧;至於後面所說的,秦朝以法治國,有功賞,有過罰。
  • 中國歷代帝王小傳(一)——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 ,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
  • 華夏三大神器,有兩個可能給秦始皇陪葬,另外一個下落不明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大國,在這五千年裡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在中華大地上面的奇珍異寶數不勝數,不過要說華夏最有名的三大神器只有這三件,而其中兩件可能在給秦始皇當陪葬品,另外一件下落不明。據說這個鼎被秦始皇鑄成十二個金人,而這十二個金人現在很有可能藏在秦始皇的陵墓裡面。第三件:玉璽在秦朝統一六國的時候,秦始皇曾經名人雕刻一枚玉璽,而玉璽是用和氏璧雕刻的,玉璽上面是秦朝宰相李斯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後來秦始皇帶著玉璽在洞庭湖中,忽然狂風大作,秦始皇就將這枚玉璽丟在了湖中。八年以後秦始皇再次南巡,有個人拿著這枚玉璽站在湖邊等待著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