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有人送給袁世凱一把玉壺,結果卻是一把尿壺

2020-12-15 雙槐堂主

文:林華玉

袁世凱一直想做皇帝,在大清滅亡之後的1915年,經過手下謀臣的一陣策劃,他如願以償的坐上了皇帝寶座,並把國號改為中華帝國,年號洪憲。

但是袁世凱做皇帝之後,心情卻一直不好,就是因為他違背了當年宣誓效忠的共和制,他成為了革命黨聲討的對象,雖然袁世凱派軍隊經過一番彈壓,確實也殺害了不少革命黨,但是形勢卻不容樂觀,反袁勢力此起彼伏,大有星火燎原之勢,為此袁世凱心情整日寢食不安,得了嚴重的神經衰弱,御醫幾番診治,都收效甚微。

這天,末代皇帝溥儀的叔伯弟弟溥博求見,袁世凱以前與他有過交情,就召他晉見,溥博手中拿著一個黃布包,裡邊不知是什麼物件,他一見袁世凱,就行起了三跪九叩大禮,口稱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見昔日皇族對自己這麼謙卑,袁世凱就覺得心裡像三伏天吃了冰塊一樣舒坦。

溥博行大禮之後,說:「臣聞聽皇上龍體欠安,心裡惶恐,特地獻上寶貝一件。」說完打開了那個黃包,原來裡邊是一隻玉壺,看得出,壺體系滇緬上等玉石做成,壺把是用純金打造,上面還嵌著一顆顆的小寶石,玉壺表面還雕著八仙過海的圖案,栩栩如生,精美極了,袁世凱文:「這是什麼寶貝?」溥博說:「這是康熙爺泡茶用的茶壺,此壺的神奇之處在於,常年飲用此茶水,能令人神清氣爽,延年益壽,滋陰壯陽,故而先皇康熙爺高壽八十幾,子嗣眾多!」袁世凱一聽半信半疑,說:「果真有此奇效?」溥博說:「皇上如果不信,可以試一下,如果沒有療效,到時可以看我的腦袋。」袁世凱見他說得這樣肯定,就信了,他正為精神頭嚴重不足,沒有精力料理國事而煩心呢,這個物件來得正是時候,就賞了溥博不少銀子。

袁世凱的得此物件,每天都會拿他泡茶飲用,自我感覺精神日益好轉,身體日漸結實,伺候起那些妻妾來也生龍活虎。

這天,袁世凱正在後花園涼亭內喝茶,忽然他的謀臣楊度前來求見,袁世凱讓他進來後,楊度說:「明公好心情呀!」楊度是袁世凱最重要的謀臣,兩個人親如兄弟,無話不談,一見他來,袁世凱忙說:「皙子(楊度的字)快坐,與我一起品茶!」

楊度上前,正要開口說些什麼,忽然看見了袁世凱面前的壺,就不說話了,他小心翼翼的拿起那把壺,仔細的端詳著,然後他說:「這玉壺是誰人送給的明公?」袁世凱就說了壺的來歷。

楊度的臉忽然漲的通紅,說:「這壺,這壺……」袁世凱看著他的神色,說:「皙子認識這壺?莫非,這人獻的是假貨?」楊度說:「這玉壺倒不是假貨,但是用途卻……」袁世凱見他吞吞吐吐,著急說:「你我雖未君臣,但是卻情同手足,你但講無妨。」楊度聽他這麼說,就給他講起了一個故事。

清時,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寵臣,但是太子顒琰卻一直不喜歡他,後來顒琰上臺做了皇帝,這就是嘉慶帝,他上臺的第一件事就是捕捉和珅,並派親信大臣吳熊光查抄他的家產。

一個月後,吳熊光前來復命,當朝呈上了登記著和珅家所有家產的清單。嘉慶當眾打開清單,越看越是心驚:沒想到和珅竟能搜刮這麼多民脂民膏,自己身為一國之君,其中許多珍寶也是聞所未聞。

嘉慶帝為了以儆效尤,特地辦了一個和珅查抄物品的展覽,他親自帶著群臣前去觀看,眾人為裡邊眾多的奇珍異寶驚嘆不已,這其中就有一件玉壺很是惹眼,嘉慶不知它是做什麼用得,就拿與群臣看,群臣紛紛猜測,這個說玉壺是盛酒的酒器,那個說玉壺是放香料用的,各執一詞,爭論不休,觀賞完畢,嘉慶帝就命人將這些贓物充進國庫,卻叫人將那件玉壺帶進宮裡細細把玩。

這天,嘉慶正在欣賞玉壺,只見吳熊光疾步前來,說他已經找到了認得玉壺的人。嘉慶大喜,趕緊吩咐大臣們上朝。不一會兒,君臣齊聚,只見吳熊光帶上來一個中年漢子。嘉慶問:「你是何人,怎會認得這件玉壺?」

那漢子自稱唐三,是和珅家一個下人,這玉壺他每天都會見到,因此熟知用途。嘉慶帝忙道:「快說,這玉壺到底是何寶物?」唐三說出玉壺的用途之後,嘉慶和一班文武都大跌眼鏡。

原來,唐三在和珅府上是專門看茅廁的,這玉壺不過是和珅夜裡內急時用的一個尿壺而已。

楊度講完,袁世凱的臉色已經大變,他說:「以你的意思,這件玉壺就是當年和珅用的尿壺?」楊度點了點頭,說:「當年我在光緒皇帝身邊助他維新時,無意間見過這把壺,雖已經十幾年,但是因其用途荒唐,故而印象深刻,絕對不會記錯。」

袁世凱氣急敗壞,一把將那把玉壺摔了個粉碎,大叫道:「匹夫安敢欺我哉!」然後命令侍衛去把溥博捉來。一會功夫,侍衛們回來,說溥博一家人見了蹤影,侍衛們在他家客廳的桌子上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袁氏慰亭(袁世凱的字),背叛共和;堪稱民賊,萬眾可誅;送壺一隻,喝我便溺。

後來袁世凱經過一番調查,才知道原來溥博竟然是同盟會的成員,與孫中山私交甚好。

此時,反袁大軍已經逼近京城,原先支持袁世凱稱帝的外國列強見事情不妙,也紛紛改口反對袁世凱,袁世凱處於四面楚歌的境地,再加上這一氣,袁世凱就病倒了,並且很快就一命嗚呼了。

相關焦點

  • 袁世凱賞家僕十塊錢,只因他發現一怪事,促使袁世凱決心稱帝
    這其中關鍵人物就是袁世凱,有人將之和漢末的董卓對比,不過袁世凱更猛些,他真的當了皇帝。袁世凱發跡前有雄心,可沒機會。作為官宦人家的子弟,靠著父祖輩人的餘蔭,一路走來,貴人真是不少。袁家祖上平定捻軍有功,在他父親那輩時已經是世家了,可謂是個地方名門。唯一缺點是袁家的男人少子短命。
  • 南京出土一文物,卻被專家誤認是尿壺,看到壺上刻字才知是國寶
    尿壺這東西,在古代有個學名叫做「夜壺」,顧名思義就是夜裡才用的壺。而比較文雅一些的家庭,也會稱其為「褻器」,這是小便用的。而解大便用的容器又叫做「清器」。同「圊」字,也就是廁所的意思。於是到了戰國時期,一種關於尿壺新的稱謂就出來了——虎子。因為這時候的尿壺,全部都做成了小老虎的形狀。主要是因為當時人們的一種圖騰崇拜心理作祟,因為老虎為猛獸。他們便認為強者就應該徵服這種猛獸,讓老虎服服帖帖地為自己服務。再有就是尿壺多是在晚上使用,而入夜之後有虎形的尿壺在側,意為由虎子值守夜間,有驅邪避鬼的效用在裡面。
  • 千古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是什麼?玉壺又是什麼?
    說起王昌齡,可是唐朝非常了不起的詩人,他有許多頭銜,有人稱之為「詩家夫子」,夫子是對年長而有學問的人的尊稱,相當於老師,就是說他的詩寫得非常好,稱得上所有詩人的老師,自然有誇張成分,但也能證明王昌齡在詩歌方面的造詣之高;又因擅長作七絕,被人稱為「七絕聖手」,有唐一朝,七絕詩執牛耳者;他也是盛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
  • 袁世凱有九房姨太,三分之一都來自青樓,風塵女子為何吃香?
    袁世凱有九房姨太,三分之一都來自青樓,風塵女子為何吃香?袁世凱一妻九妾:三人出身青樓,原配不受寵,七姨太被毒殺!曾經有句很流行的塵世俗語:「每個成功男人的身後,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性。」沈氏系江蘇崇明人,原為蘇州名妓,兩人的相識,正是袁世凱屢試不第的落魄時期,於是,落魄書生與多情名伎間的老套故事便在二人之間上演了。沈氏資助袁世凱去獵取功名,並備酒送行,袁矢志決不相負。同戲文中那些負心漢不一樣的是,袁世凱果不負言,發跡後,就將沈氏迎娶進門,雖然身份為姨太太,但是,地位卻是崇高的——袁世凱在朝鮮期間,沈氏扮演的就他的正牌夫人的角色。
  • 瀘州民間故事:這個故事比小紅帽更有看頭,瀘州熊家婆
    這個是江陽沽酒客瀘州民間故事中壓箱底的精華,瀘州民間故事種類繁多,而且各有趣味,但是沽酒客認為傳播和影響力最廣的:一是《二十四個望娘灘》,另一個就是《熊家婆》。瀘州民間傳說《熊家婆》完全可以比美《格林童話》裡小紅帽狼外婆的故事,但是沽酒客覺得,瀘州人比他們更具智慧和幽默感,這篇傳說絕對是瀘州人智慧一大結晶,腦洞開的不要不要的。
  • 使用了半個世紀、高達七億枚的「袁大頭」,袁世凱的一大貢獻
    清廷不肯改,有人幫著改。西洋的銀元適應形勢,大量湧入中國。最有名的有三種:鷹洋(墨西哥銀圓)、西班牙本洋、英國站洋。銀元的優勢:含銀量統一、重量統一。銀元和銅錢結合,商品交易非常容易。不再需要反覆稱重甚至切割銀兩,更不需要考慮銀兩的成色。
  • 明朝一武將,三百年後竟被袁世凱追認為皇帝,他是誰?
    一、袁世凱的發跡和登基袁世凱原本是晚清臣子,屬於北洋軍閥,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雖然發跡於小站練兵,但開始顯露才能卻是始於平叛朝鮮。當時的朝鮮是大清的屬國,當發生政變後,末代君主請求清國出兵幫助平叛,結果日本人不請自來,顯然不懷好意。
  • 一己之力顛覆洪憲帝國,袁世凱死不瞑目,此人才是無雙國士
    一己之力顛覆洪憲帝國,袁世凱死不瞑目,此人才是無雙國士 1915年12月,袁世凱宣布自稱皇帝,此舉遭到各方反對轟轟烈烈的護國運動爆發,內外交困的狀況下袁世凱憂憤成疾很快就因為尿毒症不治身亡。袁世凱的皇帝夢僅僅維持83天,袁大頭也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 民間故事:獵人打獵回家,聽見背後有人叫他,他隨口一答卻失了命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56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文/小田如果在大晚上,四周無人,忽然背後有個陌生人喊你的名字,你會答應嗎?或許你的本能會讓你馬上轉身,甚至你會做出回應。今天筆者要講的這些民間小故事便與此有關,筆者謹以此故事,提醒大夥:走夜路的時候,不要理會陌生人的殷勤招呼,切記!話不多說,民間小故事這就開講了:古時候的滄縣,有一個王姓老漢。老漢平時除了打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外,只要有閒暇時間就會去老林子裡打獵。
  • 民間故事:訟師戲弄船夫沒文化,卻被嘲笑吃「米田共」
    他錢財賺了不少,偏偏生了個尿頻的毛病,坐不上一袋煙工夫,就要上一次廁所。出門呢,隨身備一個錫打的小尿壺。冬天夜長,一夜上上下下要十幾趟。他老婆埋怨:「你這個男子漢,也真煩,被窩還沒睡暖。爬起爬落沒個完,忍一泡尿有那麼難?」訟師趕緊說:「噓,小聲點。只因銅鈿賺來不乾淨,才有這個毛病。補藥吃了不少,這短命的尿還這難禁。」
  • 袁世凱57歲,只做了83天皇帝就猝死而亡,背後原因是什麼?
    關於他的死因,民間傳得紛紛揚揚,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有人在考察史料之後,推斷出袁世凱在後期患上了尿毒症,這個病症如果發現得早,及早醫治的話,是不會威脅到生命的。但是,他的兩個兒子對於這個病症有很大的爭論,大兒子認為可以採取西醫的方式進行治療;二兒子對西醫的治療方式感到不滿。而袁世凱是封建時期的人,他最後選擇了中醫保守的治療方法。但是並沒有醫治好他的病。
  • 河南一市,是袁世凱家鄉,項羽家族受封地,漢光武帝劉秀留下故事
    文/史間一壺酒西楚霸王項羽,作為秦朝末年起義軍領袖、傑出軍事家,名存千古。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們的封地便是今天的河南省項城市。當地有一八角井,據傳當年劉秀被王莽兵追逼,投匿井中,因有蜘蛛網其上,秀得脫,今存殘跡。另外,劉秀還在當地留下了晾馬臺、跑馬嶺、扳倒井、白果樹等一段段傳奇動人的故事。劉秀登基後,又專程幸南頓,免三年賦稅,並在南頓故城北側築光武臺,建光武廟以示紀念。
  • 「關門皇帝」袁世凱為何至死都沒正式登基?
    「知子莫若父」,反之亦然,袁克定為了促成老頭子稱帝、以圓自己的「太子夢」,竟然不惜偽造了一份專門刊登一些鼓吹帝制、擁護袁大總統做皇帝之類消息的假《順天時報》,並每天偷梁換柱地送給袁世凱看,這就不得不說是一樁奇談了。據袁世凱最寵愛的三女兒袁靜雪回憶說:「假版的《順天時報》是大哥(袁克定)糾合一班人搞出來的,不但給父親看的是假版,就是給家裡其他人看的也是假的。
  • 鬼滅之刃番外:鬼舞辻給了玉壺一個任務,玉壺聽完徹底無語了
    在劇情還未揭露鬼舞辻的這一角色身份時,我們對他充滿了好奇,但是當他的一切已經基本通過漫畫完完整整地向我們展示後,我們卻絲毫對這個大反派喜歡不起來。這倒並非是因為他實力不夠,而是因為他缺乏強者擁有的品質,說難聽點,就是說一個無能之人卻掌握了非常厲害的實力,這確實讓人看了很頭疼。
  • 民間故事:鬼怕惡人
    方不同感覺脖子上涼涼的,有人在吹氣,方不同冷汗都下來了,扭過頭看見一張青色的臉,驚叫一聲就昏死了過去。次日,方不同迷迷糊糊地醒來,在自己身上摸了摸大喊:「我沒死,我沒死。」方不同連忙跑出了屋子,一刻鐘也不想在屋子裡待了,總感覺有人在角落裡看著自己。
  • 袁世凱生命最後時刻:一頓飯頂秘書十天飯量,像只鴨子般搖搖晃晃
    今天的故事,要從中國歷史上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開始說起,而這個人物最具爭議的地方,不在於他的功過是非,而在於涉及到了一個很嚴肅的歷史遺留問題——中國最後一個皇帝究竟花落誰家?
  • 袁世凱偶遇一農家少女,姿色平平,卻讓他覺得碰上了寶
    他不禁略略生出一絲妒意。喝完了主人敬獻的茶水,免不了拉了一會兒家常。袁世凱忍不住問「員外在哪裡找的管家,竟能把家治成這個樣子。」楊員外道:「哪裡能僱得起管家,前些年一切都亂得很,這兩年小女成人了,幫我照顧,才成了現在的樣子。如今我倒享了清福,一切事情都由她來操辦。」
  • 民間故事:盜墓賊心存僥倖,貪戀古墓中的財寶,結果竟遇到了殭屍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12期,盜墓賊心存僥倖,貪戀古墓中的財寶,最後竟被殭屍害死,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奇聞趣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 袁世凱的十六次婚娶
    洪姨太既會博得袁世凱的歡心,又會左右逢源,舉家上下對其反應頗好。隨衰世凱20年不失寵。有一天,一女傭不慎將袁世凱一件最心愛的寶物-朝鮮王妃送給他作紀念的一隻古花瓷杯打碎了。洪姨太知道後覺得事情嚴重,後想出一條妙計,教女傭用另外的一隻花瓷杯裝上參湯,再將古花瓷放入碎放入放入放入其中,乘袁世凱午睡未醒時端到其床前,突然驚叫一聲跌倒在地,杯碎湯翻,驚醒袁世凱。
  • 鈞窯瓷玉壺春瓶一件
    窯瓷極其珍貴,這在民間有眾多的說法,比如"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鈞瓷無對,窯變無雙","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掛紅,價值連城,鈞不掛紅,一世受窮「等等。對於鈞瓷的商業價值,當地民諺說:"進入西南山,七裡長街現,七十七座窯,煙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進鬥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