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裡一種小雜魚,20年前太多沒人要,今5元1條很多人撈,快絕跡了

2020-12-10 騰訊網

導讀:河裡一種小雜魚,20年前太多沒人要,今5元1條很多人撈,快絕跡了

文/農夫也瘋狂

如今手機是人手一個,就連農村很多的老人也用上了智慧型手機。通過手機能了解天下事,沒事的時候也會盯著手機看得不亦樂乎。

手機不光是能給我們帶來歡樂和便利,同時還能讓我們了解到很多的新鮮、熱門事件。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刷小視頻,相信就看到過不少新奇的事物。也是藉助於手機這個平臺,很多的事物和人物能夠快速走紅。

筆者喜歡釣魚,就常看釣魚相關的視頻。而在前幾天就看到一個視頻,有人在野外捕撈小河魚,其中有一種20年前沒人要的小魚,如今成為了「網紅魚」,居然最低要5元錢一條,可是很多網友卻一個個搶著要買,這是咋回事呢?

菩薩魚的小科普

這種成為新晉網紅的小雜魚,就是過去河溝裡很常見的菩薩魚。它是在我國南北方都有分布的一種小型魚類,也叫天堂魚、鬥魚,學名叫中國鬥魚。因為不光是我國有,在國外也有這種小魚,為了區分開來,所以就叫中國鬥魚。

菩薩魚是一種很漂亮的小型魚類,它基本上長不大,普遍也就是3-5CM長而已,有些個頭大的能長到8-9CM,但是這樣的極品是非常罕見的。菩薩魚的生命力很頑強,身上有各種顏色的魚鱗,顯得非常的漂亮,並且有一個特性就是很好動,也很好鬥。

在過去,農村的水溝、池塘、河流,甚至很多的水稻田裡面也能見到這種小魚,到河裡一撈就能有十幾條。不過在20年前它被農民是為垃圾魚,是沒人吃它的。一般撈到了要麼就是直接扔掉了,要麼就是拿回家裡餵鴨子、餵貓了,沒人吃菩薩魚的。

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是這種魚很小,沒啥肉,細小的骨頭很多。第二個是這種魚生長在一些水溝、汙水池裡面,不乾淨不說,並且還吃起來很苦,所以就被人嫌棄。

菩薩魚的價值

可是,就像是古人說的那樣,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菩薩魚如今也迎來了春天,它的身價暴漲。鯉魚在我們這裡都是三四元一斤,而一條小小的菩薩魚就要賣到5元,最貴的時候能賣到十幾元一條,足足能比得上好幾斤鯉魚的價格了。

其實如今菩薩魚成為寵兒,受到眾多網友們的追捧,主要還是因為它的顏值高。菩薩魚的特點就是生命力強,容易養活,並且長得很好看。而現在城市裡很多人家裡都有魚缸,裡面會養一些漂亮的寵物魚。菩薩魚無論是在顏值,還是養殖難易程度方面,都是要比絕大多數的寵物魚有優勢的,所以就收到了追捧。

在農村可能它不起眼,但是城裡人卻把它當成了寶。有些人一次性就要購買十幾條,而有些農民發現了商機,就專門去農村的小溝、池塘和小河裡面捕撈菩薩魚,然後快遞賣給城裡人。也就是這樣簡單一撈一賣,有些人一天能盡掙幾百塊錢。

結束語

可是受到了環境的汙染,在農村大量施用農藥,使用化肥等,還有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導致了農村的環境受到了汙染,尤其是前些年有些人電魚、藥魚所致,菩薩魚的數量是越來越少,有些地方都快要絕跡了。一天也捕撈不到幾條了,因此有些農民就開始大量養殖,再把它賣給寵物店、水鳥市場等。畢竟這種魚養殖技術比較簡單,市場需求大,也是掙到了不少錢。

各位朋友們,在你的家鄉還有這種小魚嗎?如果有的話,可以撈幾條用來當寵物魚哦,好看又好養,還是很不錯的。

相關焦點

  • 身體扁平沒啥肉,農民撈來餵鴨子,今靠顏值走紅,5元1條少見了
    導讀:身體扁平沒啥肉,農民撈來餵鴨子,今靠顏值走紅,5元1條少見了文/農夫也瘋狂如今喜歡釣魚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但是在古代的時候釣魚卻被人說成是不務正業卻不知它的經濟價值很高,現在更是靠顏值走紅,如今賣到5元一條卻很少見了,它就是被很多人當成小雜魚的——鏡魚。鏡魚的小科普鏡魚在我國的南北方都有分布的,是一種過去十分常見的小型淡水魚,它在不同的地方名稱也不一樣,比如四方皮、彩圓兒等,而它的學名叫鰟鮍。
  • 窄窄一條人工河裡,撈起幾百斤魚,十幾斤一條,哪來的?
    令人目瞪口呆的是,沒一會功夫,幾位捕魚人就從河裡撈起滿滿幾車魚來,大的十多斤,小的幾十斤! 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條人工河屬於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這些撒網捕魚的人,是學校食堂工作人員。
  • 此魚叫聲像鴨子,身上卻有3根毒刺,過去一撈幾十斤,如今30元1斤
    導讀:此魚叫聲像鴨子,身上卻有3根毒刺,10年前河裡很多,如今30元1斤 我國南北方的飲食有很大的差異,其中北方愛吃甜的,而南方則更偏愛吃鹹的。就拿吃魚來說,鯉魚在北方很受歡迎,可是在南方卻並不吃香,很多人不愛吃鯉魚。另外在南方有不少的淡水魚,北方人也吃不習慣。
  • 農村田溝裡隨處可見的「小雜魚」,如今價值不菲!
    小時候在鄉下的田間走過,在兩邊的小水溝的常常能看見一些不知名的小魚四處遊竄,因為水渠不寬,經常用網抄可以撈到很多。小時候常常撈來玩,有時也會給大人用來抄一盤小魚做成菜餚。毛毛魚也有食品廠家做成零食,也就是小時候經常5毛錢買來吃的「毛毛魚」了。在隔海相望的日本,這種「小雜魚」卻搖身一變成為了價值不菲的觀賞魚。
  • 我國農村河裡常見的10大野生魚,味道鮮美,外觀漂亮,價格不菲
    在我國農村的旁邊幾乎都會有一條河,河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魚,小時候沒人把它們當好東西,逮到往往都是做成飼料餵雞鴨了,如今這些野生魚可成了稀罕物,不僅成為了觀賞魚,有些還是餐桌的美味,一斤難求,而且價格還很貴,有些種類品質上乘的野生魚,一條就要幾百元,下面就來看看我國農村河裡常見的10大野生魚,味道鮮美,外觀漂亮,價格不菲!
  • 撈「五條人」,也是撈獨立的自己
    最近,「又得去撈五條人」成了微博熱議的話題。作為《樂隊的夏天2》中的寶藏樂隊,五條人樂隊登場就被淘汰,被觀眾投票復活後又第二次被淘汰,卻絲毫不影響他們受到大眾的熱捧。從某種意義上說,「撈五條人」成了一種文化現象,成了綜藝節目等文化產品工業流水線化的一種反諷,也擊中了很多觀眾的內心:撈五條人,何嘗不是去撈那個反叛獨立的自己?五條人像是天橋下公園門口的賣唱藝人,因此喚起很多人內心的懷鄉情結。
  • 酷似食人魚,1年能長3斤,常被誤認成名貴海魚,5元1斤少人吃
    導讀:長得像食人魚,1年能長3斤,常被誤認成海魚,5元1斤少人吃文/農夫也瘋狂大海,總是讓很多人充滿了嚮往。就算是站在海邊,也不敢把腳伸進到海水中去,可能是童年看食人魚之類的電影太多了吧。其實在我國有一種魚,長得就很像食人魚,並且也有些農民就是稱它「食人魚」,它的生長很快,一年能長3斤。是一種名副其實的淡水魚,可是卻常被人誤認成名貴的海魚,在市場上5元一斤很少人買。
  • 老漁民都當寶的小雜魚,在菜場看見可千萬別錯過
    總有些小魚,漁民不會特意抓,數量不多都留著自己吃;就算抓多了,拿去賣,沒吃過的,你也不敢買,也或者太小,看不上。只有個別知道箇中滋味的,才會毫不猶豫下手。作為小漁民一枚,某些小魚,我向來都是留著自己吃的,雖然它們個頭小,處理起來也麻煩,但我還是經常樂此不疲,精心處理,大快朵頤。今天就把我壓箱底的小雜魚清單貢獻給大家,希望大家且吃且珍惜。
  • 為什麼很多人不吃鯰魚?那是不會做,這樣做,比海鮮都要鮮
    說起這魚的品種來,那可真的是太多了,鯽魚、鯉魚、黑魚、胖頭魚等品種多多,用它們做的菜也是很多的,水煮魚、嫩炒魚片、清蒸魚、沸騰魚等,每一種做法都是非常好吃的,但是讓人奇怪的是
  • 山坑魚為什麼越撈越貴了?農民氣憤:看看這些人都幹了什麼
    在生活中,魚是我們飯桌上的最常見的食物。魚肉高蛋白低脂肪,口感細嫩營養豐富,不管是用來做成清蒸魚,紅燒魚還是燒成魚湯,每種烹飪方法都盡顯魚肉之鮮美。經常吃魚可以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有利於預防老人骨質疏鬆,促進兒童骨骼和大腦的生長發育,即便是減肥的人吃魚也不用擔心多長肉。
  • 水中精靈寬鰭鱲,釣魚人經常把它和馬口魚傻傻分不清楚
    一般個體約14釐米,最大個體可長達20釐米,一般個體體重25克,50-100克重的甚少。其個體雖小,但較肥壯,含脂量高,產量也較高,為普通食用雜魚之一。在南方省份山區形成一種特殊的小漁業,為山區的主要經濟魚類之一。
  • 「燒火佬」魚,食譜外卻「躺槍」減少,曾送人沒人要,今10元一條
    小時候,農村水溝裡有一種很漂亮卻不能吃的魚,我們四川這邊把它叫作「燒火佬」,不過也有的地方稱其為「菩薩魚」、「花姑娘」、「粗糖魚」等等的。還記得在過去,一到下雨天,農田缺口處,排水渠裡到處都是這種魚,但因其體型小、肉少又粗糙,基本上是沒人吃的;不過有些人可能會將其抓回去餵豬、餵鴨子等等的。不過在絕大多數的地方都很難看見這種魚兒了,多半是給農藥、化肥害的!
  • 飼主「殺死了」很多條魚
    飼主淘汰了之前的內置過濾,看到很多魚友提問發的照片和視頻,也想換一個上濾的視頻是不是過濾系統會好很多,因為內置過濾的過濾槽有限,要頻繁的換洗,想偷個懶。 飼主網購了一個1.6米魚缸的標配上濾,意料之中,配備的過濾器有2個大問題: 1、水管過長 水泵的管分3段,一段連著泵機,一段是中間管,一段是花籃柵(防止魚被吸進過濾) 2、水泵攻略太小 正常使用時,水泵噴氣的氣量很小,而且越使用越沒有氣泡
  • 河裡打撈出一輛車,撈出來個「鯰魚窩」,網友:買一送一!
    我國是一個愛面子的國家,每到春節期間到來很多人選擇租豪車回家過年,但是今年疫情的影響,有人一天800元租的奔馳就砸到了自己的手裡,出不去村子,面對著日益高漲的租車費還是焦頭爛額。即便是老司機也不能夠保證在汽車路段萬無一失,當人操控機器的時候,如果是腦子不靈敏或者機器不靈敏很容易發生事故。最近這條河裡面進行清淤的時候,卻撈到了不少存貨和寶貝。我們先來看看撈出來的車,一輛廢棄車就這樣被開進了河裡,而且竟然不知道什麼時候開進去的。
  • 河邊一種「怪草」,扔河裡能捕魚,一撈一筐,你們用過嗎?
    摘要:河邊一種「怪草」,扔河裡能捕魚,一撈一筐,你們用過嗎?今天與一位四川好友交流中,得到了一種非常珍貴的植物,不知道大家認不認識,但筆者敢保證很多讀者們的家鄉都是有生長的,而且也基本都有見過,甚至還可能常被農民朋友們當雜草給除掉。
  • 非洲有一種魚,生命力極其頑強,卻快被非洲人吃光了
    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有一條名為「杜茲河」的河流,由於它長期乾涸,河裡面也沒有生存著太多的生物,加上該地區只有每年秋季才會有短暫的降雨,導致此處的氣溫最高可達到42攝氏度。按理來說,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是不適宜生物生存的,但在這條杜茲河裡,卻生長著一群神奇的魚類,就是杜茲肺魚。實際上,它正確的學名是叫東非肺魚,杜茲肺魚的名字來源於文學作品《一條忍著不死的魚》,後來人們為了好記,這類魚又生長在杜茲河,因此俗稱杜茲肺魚。
  • 最強死神,「雜魚收割機」山本元柳齋:能吃我兩招的雜魚都很強
    怠忽正義之人,老夫是不會寬恕的——山本元柳齋。山本元柳齋重國,《死神》中護廷十三隊總隊長。1000年前尸魂界動亂,在中央四十六室和四大貴族的支持下創建十三隊。觀反派雜魚,能在「一招超人」山本老頭手上活過一招的屬實不多。
  • 以前被當作觀賞魚引進我國,如今在農村河裡泛濫,至今沒有天敵
    該人士介紹,2004年,在嘉陵江北碚的一條支流裡撈起了一條「怪魚」,經西南農業大學專家鑑定,就是「清道夫」,當時這條魚已經達到了500克左右。 2005年7月,涪陵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接清溪鎮水利站報告,清溪碼頭發現兩條「清道夫」,兩條魚分別長約35cm和40cm,體重分別為450克和500克。
  • 曾是河裡的禍害,脾氣暴躁出水就死,如今百元一斤成為極品美味
    導讀:曾是河裡的禍害,脾氣暴躁出水就死,如今百元一斤成為極品美味以前農村生活不好,農村娃們基本上都沒什麼玩具,所以每當放假的時候,都會約上幾個小夥伴去野外找些好玩的野草來玩,或是去捉好玩的小昆蟲,又或者去沒過腳踝的小溪邊、河邊摸魚、捉蝦子,可以說那時候雖然貧苦,但是能玩的東西太多了
  • 翹嘴魚泛濫?肥西河道現大量翹嘴魚群,有人一天捕上百條
    翹嘴魚本是一種數量稀少掠食魚,然而前不久在安徽肥西的一些河道裡,卻出現大量翹嘴魚群,甚至有人一次捕撈上百條……河水渾濁,但水下卻有大量翹嘴魚出沒,不時有人釣起、捕獲翹嘴魚上岸——為何這些肥西河道裡,出現如此數量的翹嘴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