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可怎麼爬18層」?老樓要停電梯急壞居民,多方協調終解決

2020-12-27 北青網

12月10日,一則來自朝陽供電公司中央商務區供電服務中心的停電通知,貼到了芍藥居9號院10號樓的樓門口,居民們看到通知上的一字一句頓覺心急萬分。由於該樓產權單位拖欠2020年1月至5月份電費多達21萬餘元,供電單位擬於12月17日依法採取停電措施,這意味著這棟18層老居民樓的電梯將無法正常使用。這次欠費將相關各方都拖入了尷尬境地,一邊是要依法辦事卻不忍心看老人爬樓的供電單位,一邊是不知道是否真要停梯天天等信兒的居民。記者現場走訪急切關注事態進展。截至12月23日,這一問題終於有了徹底的解決辦法。

目擊 一部老電梯卻是居民「心頭肉」

12月17日,原本是芍藥居9號院10號樓停電停梯的日子,記者接到居民反映後急忙趕往現場。好在當日樓裡的電梯還在運行,居民尤其是老人們暫時鬆了口氣。

記者在樓內看到,這棟老居民樓原本有兩部電梯,其中一部已經無法正常使用,面板按鈕都不見了,只剩下一個窟窿。居民們告訴記者,這部停運的電梯是樓裡的「大梯」,因為沒有通過去年的年檢而無法再繼續使用。現在居民們出行全靠著樓裡的「小梯」。

正值晚高峰,10號樓「小梯」門前,居民們排起了長隊。記者注意到,與現在常見的對開門電梯不同,這部老電梯仍是側開門的,進入電梯,發現轎廂地板磨損痕跡比較嚴重。反映停梯問題的居民住在該樓15層,在樓層面板上記者卻怎麼也找不到15層的按鈕,仔細尋找才發現,面板上有兩個負一層按鈕,其中一個便是替代15層按鈕的。

「你看看這電梯都爛到什麼地步了,按鈕都不全了。」對於這部老電梯,居民們頻頻詬病,一位居民指著電梯門旁邊的一個塑料卡槽告訴記者,這個卡槽是用來放電梯年檢標識的,不知道什麼時候連標識都沒了,居民們都擔心這部電梯是不是也沒過年檢。「這電梯有時候噪音很大,每次也就是打打電話,維修人員來修修,一直將就著。」

說了「一筐」電梯的毛病,可回到正題,一說這電梯要停,居民們真著急。居民王女士說,芍藥居9號院10號樓是由國營單位的宿舍轉化而來,住在這裡的大部分是退休職工,「七八十歲的老人『一把一把』的,電梯真停了,這18層的樓可怎麼爬?」

居民曾先生告訴記者,這棟樓的產權單位是北京百鍵開發建設有限公司,但多年來居民樓都是失管的狀態,因為產權單位沒交電費,供電單位要依法停電可以理解,但居民們對多次催交的前期情況並不了解,只知道馬上要停電梯,措手不及。

講述 供電單位不忍停梯

時間回溯到在記者趕往現場的幾個小時前,朝陽供電公司中央商務區供電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其實已經來過小區了,停電的事情暫緩,居民們暫時鬆了一口氣。但樓裡的老人們也告訴記者,只是暫緩,「過兩天沒準還得停電,真難受。」

12月18日,記者從供電單位核實到,對於芍藥居9號院10號樓的電費問題,他們已經多次向該樓產權單位送達了《電費催交通知書》,該樓產權單位拖欠2020年1月至5月份電費21萬餘元。此次停電所依據的是《電力法》第29條、《電力供應與適用條例》第39條、《供電營業規則》第67條以及《合同法》等相關規定,流程合法合規。此次停電只涉及樓內的電梯用電,暫時確保居民家中正常用電。12月17日工作人員來到芍藥居9號院10號樓,原本是要和芍藥居第三社區以及10號樓產權單位共同協商解決辦法,爭取能夠不停電,但產權單位遲遲不到場。因為考慮到居民的實際困難,當日停電事宜暫緩了。「我們希望產權單位能來一起想想辦法,不能讓居民遭罪啊。」

有居民向記者提供了北京百鍵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的聯繫電話,記者多次撥打始終無人接聽。問題眼看陷入僵局。

調查「頭痛醫頭」難解根本問題

記者調查發現,一部電梯因產權單位欠費可能導致停運,僅僅是個「線頭」,所拽出來的卻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責任主體不清一直困擾著芍藥居9號院。

記者從屬地朝陽區太陽宮地區辦事處了解到,院內共有7棟住宅建築,分別為4、5、6、8、9、10、11號樓。當前4至9號樓住宅產權單位為中建一局,物業管理企業為金坤物業公司;10號樓產權單位為北京百鍵開發建設有限公司;11號樓產權單位為北京房地集團,物業管理單位為房修一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產權單位、物業單位紛雜,這意味著遇到「沾錢」的事時有麻煩。以電費問題為例,9號院(包含附屬建築)所有建築共用一處變壓器,為單一繳費用戶,用戶是北京百鍵開發建設有限公司。9號院此前電費繳納由金坤物業公司與百鍵公司輪流承擔,雙方籤有電費繳納協議。一方拖欠電費,可能使各方的利益都受到損害。

進展 電梯不停遺留問題也有解了

針對停電問題,12月22日,太陽宮地區辦事處組織召開了芍藥居9號院物業綜合問題協調會,朝陽區城管委、規自委朝陽分局、房管局、朝陽供電公司、芍藥居第三社區、北京百鍵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參加。

記者從太陽宮地區辦事處了解到,此次會議研究討論並形成決議,不僅要解決眼前的停電問題,更要找到突破口,徹底解決小區的遺留問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會議決議,朝陽供電公司暫緩對芍藥居9號院10號樓採取停電措施,由朝陽區城管委協調應急資金申請渠道,並組織朝陽供電公司實施供電線路改造,為用電戶分線分表,釐清繳費主體責任,保障用戶利益不受損害,同時通過法律途徑及時完成欠費的收繳,保障電力企業合法權益。同時,由區房管局指導北京百鍵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儘快完成電梯公維基金申請事宜,對樓內電梯進行維護。

解疑 這部「小梯」按時通過年檢

「住在5層的一位老人,因為不信任現在的電梯,自己爬樓結果不小心摔倒了。」在停梯問題得到解決的同時,記者就居民質疑電梯年檢的問題進行諮詢,經太陽宮地區辦事處核實,芍藥居9號院10號樓正在使用的「小梯」,已經通過了今年的年檢。

辦事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梯」因北京百鍵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拖欠原維保單位相關費用,導致電梯長時間沒有得到有效維護。後經辦事處協調,百鍵公司為10號樓「小梯」重新安排了一家維保單位,並籤訂了維保合同,從而確保了維護。

今年8月,「小梯」按時通過年檢,運行未受到影響。未懸掛年檢標識的原因是,百鍵公司於今年8月在網絡平臺申請電梯檢測後,特檢所已赴現場完成檢測,但網絡平臺上的檢測申請並未通過。後經維保單位與特檢所溝通,得知百鍵公司需要在網絡平臺上重新進行一次申請,即可申請領取合格證。但目前百鍵公司尚未重新申請。

記者手記

違停抓拍探頭停用、小區電梯停用,一個涉及公共運輸,一個涉及小區管理,兩個問題看似唯一的關聯只有「錢不到位」,調查追蹤時記者卻感到,這兩個問題有更深的關聯,而且與錢無關。

接到市民的投訴反映,記者初步了解問題後,卻一度陷入兩難境地——這兩個選題到底應不應該報導?違停抓拍探頭的問題一旦報導,是不是會讓人發現方莊地區的探頭不好用,違停現象會更嚴重?小區電梯的問題一旦報導,供電單位會不會因社會輿論遭到「道德綁架」不敢依法辦事,真正的責任方卻鬆了口氣?

但是隨著採訪的逐漸深入記者意識到,這些難題之所以得不到解決,是因為背後遺留著機制不銜接、法治意識弱,甚至群眾觀念淡漠等深層次問題,如果不逐一破解,這些遺留問題將永遠遺留下去,年復一年甚至會越積越重。所以,這些問題不僅應該被報導出來,而且必須要引起相關方面的高度關注,共同推動直至徹底解決。記者也會同市民一道,持續關注。

(原標題:18層老樓電梯將停居民心急萬分 多方協調暫不停梯 遺留問題將一一解決)

責任編輯:朱佳琪(EN042)

相關焦點

  • 安慶老樓居民盼「早」圓電梯夢
    他所在的居民樓一個單元共7層14戶,居民基本上都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他向記者描述著大家上下樓的情形——3樓的老太太八十多歲,上樓要拽著欄杆一步一步上;4樓的老夫妻倆上下樓要互相攙扶,顫顫的,爬半層就得停下來喘口氣;5樓兩個老人都有心臟疾病,每次上樓都是歇一會兒、爬幾級,歇一會兒、爬幾級
  • 爬鋼筋上下樓?廣州小區居民每天上下樓爬鋼筋:電梯壞了
    自從電梯出現後,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就連住在高層的居民都不會覺得上下樓有多麻煩,但每棟樓的居民都會如此嗎?據12月5日新華網的報導,廣州一個小區的居民竟然每天爬鋼筋上下樓!這是怎麼回事呢?近日,一段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是一處正在裝修的居民樓,樓內滿是鋼筋結成網狀爬行梯,人們也會看到一個人順著鋼筋爬上爬下。根據爆料人的爆料,這個鋼筋,就是大家上下樓的工具!據悉,這個小區為廣州南浦長大公司小區,因為樓裡要修電梯,所以步梯就先拆了,大家每天只好用鋼筋代替步梯爬行出門。
  • 舊樓加裝電梯困難重重?這4棟樓歷時2年終於要圓「電梯夢」了!
    林老說出了老舊小區裡大部分老年人的心聲。樓內居民對於電梯的需求十分迫切。通過區規劃部門的審批,高低層業主又因為補償問題產生了利益糾葛。加裝電梯確實會損耗低層業主的一些權益,在採光、通風、噪音等方面帶來一定負面影響,而高層房價則會上漲,因此,在獲得加裝許可後,如何協商解決低層補償問題十分重要,否則加裝電梯會拖延、甚至流產。
  • 18部電梯完成維修改造,1400戶居民乘上放心電梯
    困人、突然下墜、噪音大,電梯頻繁故障令洪山區關山街康園教師小區居民苦不堪言。武漢市作風巡查第七組將該問題納入2020年市級督辦項目,督導街道及相關職能部門完成小區18臺電梯的隱患改造。16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走訪該小區,居民們表示:現在電梯運行平穩,上下樓不再提心弔膽。
  • 老樓加裝電梯「私人訂製」 圓了廣州街坊電梯夢
    2018年,廣州各區陸續發布了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具體補助方案,極大加快了老市區老樓加裝電梯的進程。在兩年的推進過程中,因為場地的限制,鄰裡的反對,很多舊樓無緣傳統的標準電梯,這反而促進很多「私人訂製」的智慧電梯以及異型電梯的誕生,圓了街坊們「一鍵上下樓」的電梯夢。
  • 故障頻繁電梯完成維修改造 1400戶居民乘上安全放心電梯
    央廣網武漢12月20日消息(通訊員 張伶)困人、突然下墜、噪音大,多年來,電梯頻繁故障令洪山區關山街康園教師小區居民苦不堪言。武漢市作風巡查第七組將該問題納入2020年市級督辦項目,督導街道及相關職能部門完成小區18臺電梯的隱患改造。
  • 一票否決VS雙2/3,青島老樓裝電梯如何破局?
    「出門第一步,回家最後一程」,老樓加裝電梯,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民生工程。對於老年人來說,這更是緩解「爬樓難」的新思路。可這樣的好工程,卻往往卡在「樓上日思夜想、樓下堅決不幹」的死結裡。如何破局?
  • ...住建部門同意了,可就是安不上!哈爾濱這些居民加裝電梯卡在了哪?
    家住哈爾濱市道裏區河松小區一期207棟3單元的居民平均年齡超過了60歲,每天上下樓都是負擔。日前,他們想利用老舊小區改造的契機,給老樓加裝一部電梯,從社區街道辦到市區城建部門都非常支持。居民老孫和鄰居們從5月份張羅到現在,電梯買了,地質勘探、樓體安全檢定了,燃氣管道也挪了,可是審批件卻遲遲拿不到。馬上要入冬,居民想早日把電梯裝上,方便出行。
  • 四個電梯壞了仨 上樓下樓要靠爬?
    高層住宅的電梯,是為了方便住戶出行,但電梯出現故障,整棟樓的居民就跟著遭罪。最近,南京市秦淮區一小區市民反映,他們的住宅樓本來有四部電梯,最近壞了三部,長時間沒有修好,給居民的出行帶來不便。
  • 1層到6層,25秒!昌平又一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了!
    如今,咱們昌平的老人 感受到這種「爬樓」的輕鬆了 不僅平時上下樓不費勁 而且拎著年貨回家也沒問題 當然這並不是吃了什麼「特效藥」 而是老舊小區加裝了電梯
  • 老房漏雨,多方合力為92歲老人緊急搶修解困
    西城區紅蓮中裡16號樓建於上世紀80年代,迄今已有近40年樓齡。房屋設計之初,為了樓體美觀,整棟樓的雨漏管「藏」在了樓房的內部,從居民家的廚房貫穿而下,直達地下室。5月下旬開始,本市連續出現強對流天氣。5月21日的一場強降雨,終於讓「老邁」的雨漏管難堪重負,5層、6層居民家中開始漏雨,雨水順著鑄鐵管道的砂眼不斷噴出。
  • 廣州荔灣區西村街:老樓是怎樣裝上新梯的
    原來,經過近兩年的努力,該樓電梯安裝工作預備進入施工階段。  「年齡越來越大,出行也越來越難,電梯已成為老人日常生活的『剛需』。」西村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小平說。  樓上樓下訴求不一,老樓加裝電梯難  西村街位於廣州市荔灣區北部,面積約1.4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6萬。超過30年樓齡的有156棟,老樓居民人數佔全街人數的一半以上。
  • 濟南一小區電梯故障惹民憂:主板損壞致電梯停運,老人四天沒下樓
    四天的時間裡,居住在高層的住戶備受煎熬,一位七旬老人一直沒有下樓,還有一名5歲男童在走步梯時不慎踩空摔傷。電梯停運 老人四天沒下樓據了解,山師北街8號院只有一棟居民樓,事發單元樓共有11層,劉剛家住在9層。「元旦那天,我兒子到單位值班,上午10點多出得門,他剛進電梯就出問題了。」
  • 小電梯大民生: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難在哪?
    也成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一大難題。 在北京市勁松北社區的居民議事會上,老樓加裝電梯的資金問題也是居民們討論的焦點。 勁松北社區居民:安一部電梯吧,比如按90萬,一個樓就有18戶人家,那麼平均下來的話,就不算地下室和一樓,一家也得五六萬,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 5、6樓想加電梯,1、2樓不同意,提出2個要求,大家都沉默了
    所以小李只好到處周轉借錢,最終也是不夠買一套好房,無奈選擇了一套6層的頂樓房,19年前,電梯房還沒有普及,只有豪華酒店才配置電梯,民用商品房住宅90%以上是多層建築。六樓的優勢很明顯:大面積贈送,房子產權面積50平米,實際套內可使用面積達到120平米;還可以享受從高處看美景的體驗。
  • 北京老樓加裝電梯卡在哪裡?雖有政策更要靠人努力
    業主「沉默」將視為同意從上個周末開始,樓門居民群裡又熱鬧了起來,鄰居們都在討論新政策「雙2/3同意就可以了」、「是不是取消一票否決了」,請樓門長王勝張羅重新走程序申請加裝電梯的建議也多了起來。王勝所在的小區位於西四環邊,小區內十幾棟樓樓齡都在30年以上,全部是6層無電梯樓,樓內居民也以老年人為主。
  • 實現「電梯夢」,讓老人的生活不再「懸空」
    繡美香洲 第7期始建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小區,多為5至7層的無電梯建築,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小區變得老舊,住戶也逐漸步入老年,區區幾層樓梯,成了橫亙在老人面前的一道難題。截至12月2日,各鎮街共提交71個增設電梯項目的可行性分析申請,其中55個小區已出具可行性分析報告,籌備進入施工階段,越來越多老舊小區的「電梯夢」逐步實現,越來越多老人的生活不再被「懸空」。「太開心了!就像住在一樓一樣方便!」「要講什麼時候想加裝電梯,時間就久遠了。」吉大海大社區吉大新村221棟業主莊先生回憶。
  • 「舊樓」加裝電梯 住戶笑逐言開
    市區世貿花園小區於1999年建成,有55棟7至8樓的建築,沒有配套電梯,平時,樓上的老人經常不大敢下樓,擔心腿腳不麻利,上下樓太費力。像住在35棟樓層較高的這幾位老人,甚至不得不租住在樓下,三餐還經常得家人帶下來。
  • 這兩個小區居民不用再費力爬樓了~
    住慣了電梯房再去老小區爬樓梯那滋味 ,就倆字兒——痛 苦所以說裝電梯的事兒永大怡景園小區,2005年交付使用,大多數為5層高樓房,一棟10戶,沒有電梯。32號樓1單元,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底板施工,「水電設施已經全部到位,現在進行底層底板作業。」施工人員告訴小編,「我們從梅雨之前開始施工,預計1個月左右,就可以完成施工。」
  • 高層電梯壞了1個月,宿遷這個小區業主上下樓全靠爬
    住在高層住宅,最怕遇到的就是電梯壞了。最近,宿遷經開區開源金桂花園小區的業主們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9層單元樓僅有的一部電梯壞了一個多月,遲遲沒有修好,這可苦了樓棟的居民們。記者來到業主反映的開源金桂花園小區5A棟3單元,看到電梯的屏幕一直顯示「-1、P、PA」等字母,屏幕的右下角顯示「 檢修」字樣。記者也嘗試按下電梯,發現一點反應也沒有。家住六樓的吳大媽,已經60多歲了,因為每天都要送4歲的孫子去上學,一天幾趟樓上樓下地爬,可把她累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