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見過世面的叛匪都是土包子?騎兵1團出擊平叛,首戰就灰頭土臉

2020-12-15 看北朝

1958年4月,隨著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民主改革的深入進行,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反動頭人,封建土司和宗教人士紛紛勾結起來,抗拒民主改革,他們利用熟悉當地地理的條件,組織叛亂武裝,並且相互呼應,叛亂很快席捲了西北、西南的大片地區。為了鎮壓叛亂,中央軍委命令當地駐軍部隊立即投入戰鬥消滅叛匪。

▲解放軍醫療隊為少數民族群眾治病

駐甘肅臨夏的我蘭州軍區騎兵第1師團在臨夏集結完畢後,便立即開赴剿匪一線作戰。當時甘肅的叛亂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區的夏河縣、瑪曲縣等地。由於從50年代中期開始,我軍開始實行正規化,部隊的武器裝備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部隊的自動武器大大增加,火力變強,其他方面也有了很大改善,使得部分指戰員開始有了輕敵的思想。

▲在民主改革中,少數民族群眾在清算反動頭人

騎1師1團作為全師的拳頭部隊,是首先進行換裝的。部隊的舊雜式槍械被換成了新式的國產54式衝鋒鎗。這種衝鋒鎗是仿製蘇式PPS-43衝鋒鎗的,摺疊式槍託便於攜帶和馬上射擊,輕便而火力強,因此深受騎兵部隊的歡迎。

▲解放軍戰士手裡的54式衝鋒鎗

而叛匪的武器就差多了,除了少量解放前流散到民間的軍用制式武器,多數還是藏區常用的獵槍,這種槍前面帶著2支杈子,射擊的時候放下杈子,可以提高精度。我軍最初看不起這種武器,但在投入戰鬥後,就發現情況沒想像的那麼簡單。

騎1團在開赴甘南後,首戰旺尕灘,我軍是採用長途奔襲和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但由於此時叛亂已經呈蔓延之勢,叛匪對當地的地形非常熟悉,而且到處都有人通風報信,相反我軍卻是兩眼一抹黑。最終合圍未果,讓叛匪的主力跑掉了。

▲解放軍騎兵部隊在甘南地區進行高原作戰訓練

1團痛定思痛,隨後二戰党家溝。這次我軍的包圍圈拉的更大了,防止敵人突圍,可是由於許多指戰員受高原反應,行動不像在海拔低的地區那麼靈敏迅速,合圍速度太慢,結果叛匪再次在我軍完成包圍之前就開始突圍。

團部隨後命令作為預備隊的2營4連投入戰鬥,希望能截住叛匪的退路,但連長認為控制通道兩側的制高點,以火力封鎖通道就可以了。但這時衝鋒鎗的短處就顯現出來了,由於有效射程較短,無法對策馬狂奔的叛匪形成有力的殺傷,2排長見單靠火力很難徹底封死,就向連長建議衝下去,連長也覺得這不是辦法,便同意2排出擊。

▲我軍剿匪部隊營地

但2排還是來遲一步,但我軍衝過去的時候,叛匪已經基本跑光了,在隨後的搜索中,戰士們看見溝底下有一匹馬,馬鞍上還馱著叛匪的槍和長刀,5班長就走過去想把馬牽回來,但在牽馬的時候,他背著的衝鋒鎗突然走火了,大家剛剛一愣,隱藏在暗處的一名叛匪開槍了,一槍將5班長擊倒。

2排立即向著槍響的地方圍了過去,原來還有幾個叛匪沒來得及逃跑,躲在附近的一條溝裡,5班長的衝鋒鎗走火,他們誤認為被發現了,就立即開槍射擊,幾名戰士匍匐接近了叛匪隱蔽的地方,接連投過去幾枚手榴彈,炸死了2個叛匪,其他的叛匪一面哀嚎一面把槍伸出溝沿,做出要投降的姿態,但2排長見敵人只是伸出槍枝沒有出來,便命令再向溝裡投去1枚手榴彈,直到這時,叛匪才被迫將槍枝丟了出來,乖乖地舉手投降。

▲牧民為我軍剿匪部隊指路

這次戰鬥,4連前後消耗了子彈2000發以上,但戰果就只擊斃2人,俘虜7人,繳了8支槍和幾把長刀,但自己卻犧牲了1個班長,結果遭到了團部的嚴厲批評。但整個1團的戰績也同樣不理想,只有在我軍克服了輕敵麻痺的思想,認真面對這些兇殘狡詐的叛匪,整個剿匪的戰鬥才重新步入了正軌。

編輯/周洪新

更多當代歷史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看北朝,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

相關焦點

  • 班長犧牲子彈打光,我軍戰士空手入白刃,單身力戰30多西藏叛匪
    1959年7月6日下午,11師32團2營4連在納木錯東部搜繳殘匪,此前有群眾舉報說此處有100多叛匪在活動。當部隊逐漸接近一處高地時,突然從前面的塄坎後衝出一名叛匪,8班的機槍手田都來從班長手裡接過一支衝鋒鎗猛撲上去,將其活捉。
  • 馳騁疆場38個春秋 英雄的解放軍騎兵第一師 (2)
    17日,我騎兵團以驚人毅力,通過沒有人煙、沒有道路、遍地淤泥、積水沒膝的黃泛區,多次打退了敵騎兵一旅的衝擊,掩護主力勝利地進入大別山區。  1948年秋以後,騎兵各部分別參加了平津戰役、淮海戰役和配合遼瀋戰役而發動的察綏戰役,綏蒙騎兵旅編為晉綏野戰軍第8縱隊騎兵旅。這次戰役,8縱騎兵旅主要擔負偵察、警戒、追擊、堵擊敵人的任務;察北騎兵主要是出擊察北,配合主力在察綏地區殲敵。
  • 一門炮鎮住3000叛匪,爭取6天時間,四川叛匪尊稱60炮為「槍阿爹」
    1956年4月11日,在長期精心準備後,當地奴隸主馬組織了叛匪三千多人,同時對鹽邊縣城和各鄉鎮政府發起攻擊,叛匪揚言要踏平鹽邊縣,血洗縣政府,要活捉縣委書記和縣長,氣焰十分囂張。
  • 人生如歌(7)清剿、工作隊——甘青南平叛大獲全勝
    克服困難通過了當年紅軍走過的泥濘沼澤的草地,繼續追剿分散逃竄到青海東部邊境山區的叛匪。寶玉則周團長帶頭深入森林滅叛匪  8月初,騎四團進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久治縣,匪徒在紅土亞河設防阻擊,被我擊潰,逃入年寶玉則山區。
  • 「騎兵連,進攻」
    「騎兵連,進攻!」盛夏的巴塘草原上,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西部戰區陸軍某旅玉樹獨立騎兵連的官兵駕馭戰馬全線出擊。陽光下,戰刀揮舞,馬蹄生風,鬃毛飛揚,鋥亮的戰刀折射出一道道寒光,騎手的喊殺聲、疾馳的馬蹄聲動人心魄,那磅礴的氣勢提醒人們,在祖國的西北高原,最後的騎兵仍在奮勇衝鋒!玉樹獨立騎兵連所隸屬的某騎兵營,是全軍現在僅有的幾支騎兵部隊之一。
  • 清朝三大奇功:200綠營在新疆砍敗數千叛匪
    告訴你一個不一樣的綠營兵:在新疆2千綠營竟然狂勝2萬蒙古騎兵
  • 相親男:「你的微信頭像,讓我覺得你沒見過世面」
    當然,我沒忘質問那哥們,不料這哥們理直氣壯地說:」你沒聽說過嗎?越是炫耀什麼,就越是缺什麼,連微信頭像都不忘炫耀,處處透露著愛慕虛榮,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我還第一次聽這樣的說法,但事實上,U的為人跟他所描述的完全不一樣。
  • 「看你朋友圈,就知道你沒見過世面」
    #其中有條評論說:「沒見過世面的人,才會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想起我的一位女性朋友,雖然年紀輕輕,但因為工作出色,晉升很快。有時候,她會因為工作需要參加一些宴會,結束後難免在朋友圈發幾張和各個企業家的合影。沒想到卻被一些帶著有色眼鏡的人譏諷:「哎喲你這麼多關係,怪不得能爬的這麼快。」
  • 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的最強騎兵團
    唐末黃巢起義,天下分崩,唐軍無力平叛,而一支由唐末梟雄李克用的打造成的騎兵,進入了唐僖宗的視野。 李克用得令後,統帥三萬鐵騎揮師南下,兵鋒直指黃巢控制下的長安。沙陀騎兵黑衣黑袍黑馬,如一把利刃,頃刻間便切開了農民軍的防守,李克用在良田陂(另作梁天陂,今陝西華縣西南)大敗黃巢屬將尚讓,斬殺農民軍數萬,史書雲伏屍三十裡,出兵四月,便兵臨長安城下,很快便收復了長安城!
  • 索隆:喬巴,最喜歡你這種沒見過世面的
    索隆:喬巴,我最喜歡你這種沒見過世面的
  • 伊吾保衛戰為何能成為經典戰例?108:700,兵力懸殊卻以少勝多
    在近代軍事史上,著名的經典戰例有很多,但伊吾保衛戰為什麼被稱為傳奇呢?在這場堪稱慘烈的戰鬥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以108人的兵力,面對700餘名叛匪的瘋狂圍攻,堅守陣地40天固守待援,一次次擊退叛匪的進攻,最終等來救援部隊,將叛匪一舉殲滅,從而成為軍事史上依靠防禦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 見過世面的女孩子是怎麼談戀愛的
    多希望有個溫暖的懷抱,可是到最後也才發現,除了自己,其實什麼都沒有。你剩下的就只有自己而已,接下來,如果你自己都不擁抱自己,該多冷冽的悽壯。愛情只是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那些真正見過世面的女生。她們早已在花花世界裡獲得了「眼界滿足」,更專注火力地去追求「心界滿足」。她要麼獲得過豐盈的愛,不會輕易被一個男人的情話打動,要麼自己能創造愛,有高級的人生追求。
  • 七龍珠:界王神為什麼給人一種沒見過世面的感覺,真有那麼不堪嗎
    七龍珠:界王神為什麼給人一種沒見過世面的感覺,真有那麼不堪嗎界王神第一次登場還是出現在《龍珠Z》魔人布歐篇章的時候,剛剛登場的時候,還是一副大BOSS的既視感,但這麼帥氣維持沒一會兒,馬上就看到這裡吃驚,看到那裡也吃驚,這個時候的彈幕也紛紛吐槽界王神完全就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 八路軍戰將極限微操作,激戰6小時斃敵100多,打的鬼子灰頭土臉
    在山西戰場上,八路軍第771團2營積極向敵後挺進,他們在團長徐深吉的帶領下,深入到同蒲路以東地區伺機行動以配合友軍。第771團一邊行軍一邊進行抗日宣傳,不斷地向當地老百姓宣傳鬼子的殘暴。為了擴大抗日武裝,八路軍積極吸收積極分子加入,一時間, 好我熱血男兒紛紛加入,他們明確表示國家有難,好男兒就應該為國出力。
  • 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的最強騎兵團(隋唐-明清篇)
    具裝騎兵經歷了南北朝時期的厚重,到隋朝時期具裝騎兵發展到了鼎盛,成為了騎兵主力。隋朝具裝騎兵在楊素等良將的帶領下,三次對突厥進行了大反擊,曾在靈州之戰,重創突厥主力,突厥統帥達頭可汗也身負重傷。唐末黃巢起義,天下分崩,唐軍無力平叛,而一支由唐末梟雄李克用的打造成的騎兵,進入了唐僖宗的視野。李克用得令後,統帥三萬鐵騎揮師南下,兵鋒直指黃巢控制下的長安。
  • 「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的人,沒見過世面」願你我都能互相尊重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沒見過世面的人,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你贊同這個觀點嗎?我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先說一位身邊朋友的故事。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時期的中國騎兵
    這隻騎兵的番號很難查找,我只找到了一個疑似的番號:志願軍炮兵210團,由騎兵31團成建制改編,前身是烏蘭夫組建的內蒙古軍區騎兵獨立師。入朝參戰時,他們是一支成建制參戰的騎兵隊伍,雖然頂著炮兵的名義。 中國軍隊,窮啊。我們曾經有一支坦克部隊入朝,一輛坦克都沒有,任務就是把繳獲的美軍坦克開回來。認窮,但不服窮,這是一代代PLA的錚錚傲骨。
  • 我軍端了一桌麻將,換來珍貴情報,騎兵團1對2打垮國軍收編馬匪
    為了配合我東北民主聯軍主力部隊攻打四平,我騎兵23團奉命向鐵嶺以西、四平以南一帶地區出擊,以牽制當地的敵人,破壞敵軍的交通線,擾亂敵軍後方,伺機殲滅敵人。▲我東北民主聯軍於1947年6月起發起夏季攻勢7月底的一天,我23團從駐地出發,沿著遼河向西南方向進軍,搜索敵軍的蹤跡。
  • 外國美食家首次吃中餐,給出的評價亮了,網友:沒見過「世面」!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其實中國菜確實是有著自己的特色,相比較之下我過的一些美食都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受到了很多的改良,所以跟外國的很多菜都是有所不同的,就比如我們烹飪手法就有很多,只不過一般情況下我們用的最多的就是煎煮,油炸等等這些方式,那麼在外國人看來其實這些烹飪手法都是非常新奇的,讓他們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