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的最強騎兵團(隋唐-明清篇)

2020-12-14 俇攘

巍巍昭陵六駿,彰顯著中華最鼎盛時代的四夷來朝的繁華茂盛,正好印證了那個奔騰快意的年代。具裝騎兵經歷了南北朝時期的厚重,到隋朝時期具裝騎兵發展到了鼎盛,成為了騎兵主力。隋朝具裝騎兵在楊素等良將的帶領下,三次對突厥進行了大反擊,曾在靈州之戰,重創突厥主力,突厥統帥達頭可汗也身負重傷。

隋朝重甲騎兵

然而具裝騎兵在經歷初唐戰爭之後,在盛唐又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騎兵以速度和機動性見長,重騎兵開始精簡,特別是在盛唐之後,北方遊牧民族崛起,最後隨著騎兵的發展,重裝騎兵成了騎兵中的精銳,卻並非是騎兵主力,騎兵以輕騎兵為主,具裝騎兵成為了騎兵的撞城錘。

那接下來就盤點一下中國從隋唐到明清時代的最強騎兵團!

玄甲軍
玄甲軍

1、玄甲軍

身披明光甲,腳踏輕雲駒,一日行千裡,舉步崑崙虛。聞名天下的玄甲軍自然是具裝騎兵,但是卻和南北朝和隋朝時期的重甲騎兵有著很大的區別,因為具裝採用的是鐵材質,而且比較薄,所以玄甲軍雖然具裝,但是卻屬於具裝輕甲騎兵。

玄甲軍應該是起源於李淵時期,因為李淵長期與突厥作戰,重甲騎兵只適合正面衝鋒,卻不適合長途奔襲,所以李淵仿造突厥騎兵打造了一支善於奔襲突擊,且善射的具裝輕騎兵。

在李世民擊敗西秦霸王薛舉和薛仁杲父子之後,兼併了薛舉手下最為精銳的隴右騎兵。然後就打造了後來無敵於天下的玄甲軍,由秦瓊、尉遲恭等統領。一舉超越張須陀和宇文化及手下的騎兵團,成為了當時天下第一騎兵團。

在與劉武周的對戰中,玄甲軍日行二百餘裡,連續追了三天,機動性極強,大破宋金剛和劉武周。唐夏虎牢之戰,李世民率領數千唐軍與十幾萬夏軍對峙,其中就包括3500名"玄甲軍",李世民曾用1000玄甲精兵大破王世充,斬俘6000餘人。

在決定天下歸屬的虎牢關之戰中,竇建德率領精銳主力十餘萬人前來支援王世充,李世民僅用3500名玄甲精兵為前鋒增援虎牢關,結果大破竇建德十餘萬眾。

沙陀騎兵
沙陀軍

2、沙陀騎兵

唐末,玄甲軍早已成了儀仗隊,而另一支騎兵卻崛起了,那就是沙陀騎兵。唐末黃巢起義,天下分崩,唐軍無力平叛,而一支由唐末梟雄李克用的打造成的騎兵,進入了唐僖宗的視野。

李克用得令後,統帥三萬鐵騎揮師南下,兵鋒直指黃巢控制下的長安。沙陀騎兵黑衣黑袍黑馬,如一把利刃,頃刻間便切開了農民軍的防守,李克用在良田陂(另作梁天陂,今陝西華縣西南)大敗黃巢屬將尚讓,斬殺農民軍數萬,史書雲伏屍三十裡,出兵四月,便兵臨長安城下,很快便收復了長安城!

隨後,李克用累積高功,入駐晉陽,成為天下最強諸侯之一。繼李克用而起的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更是五代時期的騎兵戰神,他統帥下的沙陀騎兵,北破幽州,橫掃燕代河北,而後南破後梁,短短數年,便攻下了天下三分之二的疆域,武功之盛,冠絕五代十國。

幽州爭奪戰,七萬沙陀騎兵,大勝數十萬遼國騎兵,斬殺數萬契丹騎兵,契丹十年不敢南下。

契丹鐵林軍

3、契丹鐵林軍

遼國是馬背上的民族,自然有一支傲立於世的騎兵,而鐵林軍則是遼軍中的王牌,鐵林軍穿的是仿造西夏王牌軍鐵鷂軍的鐵鷂子盔甲。手裡用的是宋帝國的騎兵弩(遼國鐵林軍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有記載使用騎兵弩機的,宋帝國以外國家,當時,也就遼國的鐵林軍和宋帝國的騎兵使用騎兵弩)。

擁有宋和西夏的這兩個優勢,再加上遼國馬好,遼國鐵林軍自然勝過當時宋朝騎兵和西夏鐵鷂軍。但是由於後來宋遼和談,這支騎兵並沒有太多展露的機會!

鐵浮屠
背嵬軍

4、女真鐵浮屠、拐子馬,嶽飛背嵬軍

金國騎兵,是繼遼而起的又一支北方鐵騎。而金國騎兵並非契丹一般全民皆兵,而是擁有著兩支王牌騎兵團,鐵浮屠和拐子馬。

鐵浮屠很好理解,就是具裝重騎兵,用於中軍衝鋒陷陣的;而拐子馬,就是輕中型騎兵,善奔襲、善射,也就是兩翼突襲的輕中型騎兵,拐子馬分為兩種類型,一為衝鋒陷陣的"重槍拐子馬",後者為輕裝上陣、側翼突襲的"弓箭拐子馬"。

鐵浮屠衝擊力極強,拐子馬機動性極佳,鐵浮屠和拐子馬相互配合,馳騁中原,無人能擋,連續滅了遼國和北宋。但是這支王牌軍最後卻在江南密布的河網中遇到了重重險阻,幾乎全軍覆沒!

與女真騎兵同時代的,還有嶽武穆打造的一支強力騎兵,背嵬軍。

嶽飛起初手下精良的騎兵,在牛皋和楊再興的兩次針對偽齊軍的奇襲成功後,獲得戰馬一萬五千餘匹,這批戰馬為嶽飛組建強大的騎兵部隊奠定了基礎,先後擁有了踏白軍、遊奕軍和背嵬軍三支騎兵部隊。而其中背嵬軍因戰鬥力最強而名垂史冊,成為嶽家軍的中流砥柱。

正是因為這支強力騎兵,讓嶽飛在與金國拐子馬交戰中還屢屢處於上風,甚至擊敗過金兀朮的騎兵團,可見背嵬軍是一支不弱於女真騎兵的南宋騎兵團。

怯薛軍

5、怯薛軍

繼金國之後崛起於中國北方的一支騎兵是蒙古騎兵,蒙古騎兵橫掃整個歐亞大陸,東滅遼東,西平中亞,波斯一路推到了萊茵河。而蒙古騎兵中也有一支由成吉思汗親自組建的王牌騎兵,那就是聞名天下的怯薛軍。

怯薛軍主要由貴族、大將等功勳子弟構成,每名普通的怯薛軍士兵都有普通戰將的薪俸和軍銜,他們的統帥是元初"四傑":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博爾朮,又被封為"四怯薛"。

怯薛軍數次擴編,最終的數字應該在一萬餘人,是蒙古可汗的親軍,能徵善戰,射術極佳,構建了蒙古帝國的統治基礎。

6、徐達、常遇春騎兵

元末天下,論水師,無人能出陳友諒之右。若是論及騎兵,則能稱得上強力騎兵團的只有王保保手下的蒙古騎兵,和朱元璋手下的徐達和常遇春統領的騎兵。而後者實力更為強勁。

徐達和常遇春正是依賴手下的這支騎兵,從南到北,一路奔襲,從山東到大都,再從河北到太原,從太原到蘭州,一次次戰勝了不可一世蒙古騎兵,將大元打成了北元,最終一統天下。最經典的有太原之戰,徐達充分運用了騎兵的機動性,擊敗王保保;而後來常遇春慶州之戰,冒雪奔襲數百裡,更是將騎兵的速度發揮得淋漓盡致。

三千營

7、朵顏三衛、三千營

儘管明初,大明騎兵橫掃殘元,但是明軍騎兵的戰鬥力實際上是不如蒙古騎兵的,不過是因為有徐達常遇春這樣的善於使用騎兵的良將,所以戰績斐然。明初的最強騎兵團應該是朱棣時期的朵顏三衛。朱棣靖難時期,若非有這支騎兵,恐怕早已死無葬身之地也!

朵顏三衛又稱兀良哈三衛,蒙古一部,後來歸順了明朝,起初是朱元璋兒子寧王的部署,被朱棣強行綁架在了靖難的戰車上。

正是因為這支騎兵,朱棣才能靠繞道突襲,直取金陵,一舉奪得了皇位。

後來朱棣深感蒙古騎兵的強悍,於是借鑑朵顏三衛的特色,組建了另一支精銳,名曰「三千營」,最初以三千蒙古騎兵為骨幹,而後經過發展,成為了一支人數近萬的強悍騎兵,成為朱棣橫掃蒙古的突擊手。

這支騎兵一直存在於明朝京師,嘉靖年間蒙古騎兵發展到約七萬人後改名神樞營。

夷丁突騎

8、遼東鐵騎、關寧鐵騎(夷丁突騎)

明末天下,衛所兵早已只剩下老弱病殘,當初強大的三千營,也早已失去了戰鬥力。而遼東,卻崛起了一支超級騎兵,那就是李成梁父子手下的遼東鐵騎。

擅長騎兵突襲,麾下最精銳的部隊為李家家將騎兵隊,人數約三千,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在徵服蒙古土蠻部和萬曆朝鮮之役中戰無不勝,還多次平定女真各部落的叛亂,清太祖努爾哈赤曾為李氏家奴,在李成梁手下學到了很多騎兵知識,對於後來打造滿洲騎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這支騎兵不僅僅裝備精良,更是有很多極為巧妙的熱兵器,比如三眼神銃,甚至還配備有馬上用的小型火炮,雖然作用不大,但是也足以震懾蒙古和女真騎兵。

與遼東鐵騎一脈相承的是孫承宗籌建的關寧鐵騎,這支部隊在遼東鐵騎之後,承擔了守衛遼土的責任。關於這支騎兵的起源,存在著爭議,有人說是祖大壽組建的蒙古騎兵,也有人說是袁崇煥開發遼東遺民組建的騎兵。但是無論如何,都應該是孫承宗籌建的!

這支騎兵與滿清騎兵對峙數十年,自始至終都沒有讓滿清騎兵攻破關寧防線,最後,這支騎兵也追隨吳三桂投降了滿清,又參加了三藩之亂,最後應該在吳三桂死後,被滿清大軍消滅。

關寧鐵騎已經是精銳,但是精銳中還有精銳的精銳。那就是夷丁突騎,屬於吳襄吳三桂父子的家兵,以吳氏父子、兄弟、親屬及其子弟、家丁組成的三千人的軍事力量,是名副其實的吳家軍,純屬吳氏家族的私人武裝。《明季北略》記載:(吳三桂)部下有精兵四萬,遼民七八萬,皆耐搏戰。而夷丁突騎數千,尤為雄悍。

八旗軍

9、滿洲八旗兵

八旗兵為努爾哈赤所創,起自兵民結合、軍政結合、耕戰結合的八旗制度。八旗在開國時期有親軍營、護軍營、前鋒營、驍騎營、步兵營5個兵種,入關後又增加圓明園護軍營、火器營、鍵銳營和神機營。

裝備精良,能徵善戰,在遼東時期,就已經無敵於天下,被譽為當時世界第一騎兵,多次在大明京師直隸劫掠,無人能擋。入關後,又無數次出徵,平定天下,剿滅三藩之亂,收復西藏和新疆,立下了赫赫戰功!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的最強騎兵團
    巍巍昭陵六駿,彰顯著中華最鼎盛時代的四夷來朝的繁華茂盛,正好印證了那個奔騰快意的年代。具裝騎兵經歷了南北朝時期的厚重,到隋朝時期具裝騎兵發展到了鼎盛,成為了騎兵主力。隋朝具裝騎兵在楊素等良將的帶領下,三次對突厥進行了大反擊,曾在靈州之戰,重創突厥主力,突厥統帥達頭可汗也身負重傷。
  • 此制度打造出了中國最長的朝代,超越漢唐,中國歷史上僅此一次
    要說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大概我們會想到秦漢、隋唐、宋元、明清這些,這些都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時代。 有人做過統計,這些時代大概最長的也就在300年左右。所以300年這個數字也大概成了中國王朝的極限壽命了。
  • 古代戰爭史上,騎兵的戰鬥力是不是被誇大了?真的那麼強嗎?
    騎兵作為古老的兵種之一,其特點是機動性強,成吉思汗帶領著蒙古騎兵徵服了亞歐大陸後,騎兵更是到達其巔峰。騎兵的作戰能力是否像表現出的那樣強悍呢,還是被誇大了呢?我們先來說下騎兵的發展進程,騎兵早在商代就有,在殷商出土的廢墟中,就有多個騎馬帶有隨身武器裝備的騎士和馬坑,在用甲午文記載的文獻中有相應的記載。戰國時期,各個國的早期騎兵,是為輔助步兵斷敵人運輸糧草的道路,追擊敵方敗兵而存在。
  • 朝代歌訣,只需八張圖片幫你記住中國歷史朝代!
    朝代歌,其主要是方便記憶我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名稱的歌謠。其形式多為簡單易記、朗朗上口的兒歌,或順口溜。 歷史朝代歌多是配合著「歷史朝代年表」一同使用。編入小學課本。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 騎兵剋星!歷史上最強沒有之一
    據說,唐兵持有陌刀在戰場上可令敵軍人馬俱碎,縱觀各種冷兵器,陌刀絕對是捨我其誰的地位。。眾所周知,在冷兵器時代,步兵遇到騎兵,如果不憑藉弓弩等遠程武器,基本上可以用「被砍瓜切菜」一詞來描述。所以,中原各王朝在對陣遊牧民族,往往是處於劣勢。尤其是與遊牧民族交戰頻繁的唐朝,更是頭疼不已。
  • 古代史上最強冷兵器,歷史上只出現過一次,所有騎兵一遇見掉頭就跑
    如果說歷史上最強的王朝,那必然是唐朝,唐朝相對於其他王朝,可能它的國土面積不是最大的,軍事實力也無法對比,但是唐朝卻在當時整個世界當屬世界第一。其中無論是西方國家,還是唐朝的周朝國家,都對唐朝俯首稱臣,稱唐朝為天朝。
  • 中國隋唐時期最昂貴殺傷力最為強大的武器——馬槊!
    騎兵是古代戰場上最為重要的一個兵種,在戰場上騎兵基本上可以主宰戰爭的走向。在中西方古代戰爭中,騎兵都是最為重要的存在。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以來北方遊牧民族是中原文明最大的威脅。而遊牧民族都是以騎兵為主例如匈奴、突厥、蒙古等。為了應付這以騎兵為主的遊牧民族,中原王朝往往能利用先進的科技,製造出有效應對騎兵的武器。
  • 中國歷史朝代表
    ④ 這時期,在我國北方,先後存在過一些封建政權,其中有:漢(前趙)、成(成漢)、前涼、後趙(魏)、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北涼、南燕、西涼、北燕、夏等國,歷史上叫做「十六國」。⑤ 這時期,除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外,還先後存在過一些封建政權,其中有:吳、前蜀、吳越、楚、閩、南漢、荊南(南平)、後蜀、南唐、北漢等國,歷史上叫做「十國」。
  • 中國通史系列講座 | 話古兩千載——明清篇
    中國通史系列講座 | 話古兩千載——明清篇 2020-12-02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唐朝騎兵為何從人馬具裝的重型騎兵變革為只有人披甲的輕型騎兵?
    在南北朝和隋朝初年,古代中國軍隊的核心是人馬皆批甲冑、人馬具裝的重型騎兵,但是到了唐代立國,主宰戰場的變成了只有人披甲的輕型騎兵。那麼,為什麼隋唐時期騎兵的形態會發生這種變化呢?這就要結合隋唐時期的軍事實踐和時代背景進行分析了。
  • 請看中國騎兵的馬上雄風
    ——探尋人民解放軍騎兵的歷史足跡(三) 陳 輝 內蒙古是馬背民族,「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當年就發跡在內蒙古。 內蒙古是我軍騎兵的搖籃,歷史上我軍最多時達到19個騎兵師,其中9個騎兵師誕生在內蒙古。
  • 中國軍隊曾下轄19個騎兵師,一個騎兵師,到底有多少兵力?
    首先,我們聊聊騎兵的作用。在世界古代戰爭歷史上,騎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騎兵既可以長途奔襲,又能近距離突擊。由於機動性很強,與步兵相比,擁有天然的優勢。
  • 攻擊強、防禦高,歐洲迷戀的重裝騎兵為什麼在中國被淘汰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無疑是戰場上的絕對霸主,然而在騎兵的發展史上,東西方卻走上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歐洲人始終堅持重裝重甲,並圍繞重裝騎兵發展出了一系列的騎士階層、騎士文化。 反觀中國,重裝騎兵在南北朝時曾一度是騎兵的標配,但在隋唐時期迅速走向衰敗。
  • 從《慶餘年》裡的黑騎入手,談談古代中西方的「超級重裝騎兵」
    而現實中也確確實實曾出現過類似於黑騎這樣的騎兵,它們就是古代的「超級重裝騎兵。」它們是冷兵器時代敵人的夢魘,創造了數千年的輝煌戰史;他們曾經在數個朝代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後來隨歷史車輪的滾動,他們卻在戰爭史上銷聲匿跡了。
  • 中國歷史分冊之——「漫畫」也可以很有趣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而作為「塗鴉中國史」團隊策劃主筆,將中國歷史和彩色漫畫創作結合起來,就講述了從大禹治水統一部落到夏的建立這一系列年代風雲變幻的歷史。
  • 盤點二戰著名歷史烏龍「波蘭翼騎兵衝擊德國裝甲車」來龍去脈
    其實關於「波蘭翼騎兵衝擊德國裝甲車」這個爛梗說起來,不過詭異的是,當我2010年前後還在念初中時,經常在海內外一些著名權威的軍事雜誌上看到這條流傳最廣、經久不衰的烏龍段子。
  • 美騎兵第1師差點被我軍團滅,美軍士兵:這簡直是一場中國式葬禮
    軍人以加入騎兵第一師為榮。但是在韓戰時期,冷兵器時代和騎兵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騎兵第一師多次設立專業,也參加了菲律賓全境。那麼,美軍為什麼這麼喜歡雲山呢?另外,著名的騎兵第一師要親自換防,實際上美軍並不傻。因為雲山是朝鮮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道路縱橫交錯,戰略地位重要。
  • 看似簡單的夾槍衝鋒,是冷兵器時代騎兵武術巔峰?這裡的門道很深
    編者按:要說歐洲的騎士們有什麼標誌性的武器,那麼騎槍絕對算是存在感最強的兵器。尤其是歐洲騎士們將騎槍夾在腋下,一往無前的衝向敵軍,算得上是很多人心中最經典的騎士形象。不過正所謂越是看起來簡單的東西,往往裡面的道道會更多,那麼歐洲騎士們曾經所向披靡的夾槍衝鋒,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拿破崙時代的騎兵的武器裝備
    相信看過相關電影、玩過遊戲的小夥伴都知道,拿破崙時代騎兵以使用冷兵器為主。其實在火槍普及的過程中,手槍一度使刀劍失色,成為了騎兵的主要武器。然而歷史卻開了一次"倒車", 在17世紀的瑞典戰神古斯塔夫Ⅱ展現的威力之下,冷兵器又被帶回了騎兵武器的主宰之位。
  • 中國歷史朝代歌,你會幾首?
    中國五千年歷史,王朝換了一個又一個,因此有人創作了中國歷史朝代歌,巧妙地記憶中國歷史朝代順序。第一首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秦始皇像第二首黃堯舜禹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