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站名裡的故事:16號線中段「孝心」多

2021-01-13 騰訊網

北京地鐵站名裡的故事:16號線中段「孝心」多

新年伊始

北京又開通了

兩條軌道交通線路

分別是16號線中段

和房山線北延段

由此使北京地鐵線路

總長突破700公裡

地鐵是很多市民朋友

出行通勤離不開的一種方式

也總有幾個地鐵站名

是經常在大家的生活中出現的

但是對於這些地鐵站名的淵源

它們背後的掌故趣聞

您又是否了解呢?

我們的小專欄

《地鐵站名裡的北京故事》

請到了北京文史專家

《北京地鐵站名掌故》

一書的作者戶力平

跟您聊聊

北京地鐵站名裡

藏著的那些趣聞和美景

今天,咱們先從新開通的

地鐵16號線中段說起

北京地鐵站名為何值得一說?

說起來也算是一個偶然

大概是2008年

有一天戶力平先生

乘坐地鐵1號線

聽到兩位乘客聊天

「公主墳埋的是哪位公主?

傳說是還珠格格嗎?」

「那說這八寶山到底有哪八寶?」

「芍藥居種過芍藥嗎?」

這類問題大家可能也在

地鐵上聽到過但沒有細究

這樣的問題卻引起了

戶力平的興趣

他多年來一直業餘研究

北京史地民俗

其中地名研究的比較多

也收集了許多

與北京地名有關的史料

便以「地鐵站名掌故」為題

撰寫介紹性短文刊發於報端

受到讀者青睞

說起北京地鐵站名的特點

戶力平歸納了幾點

您聽聽有沒有同感:

第一個特點是尊重歷史

大量採用老地名

既貼切又具厚重感

而有些城市的地鐵站名

很是「高大上」

什麼廣場、大道、大廈

沒有突出地域特色

而咱們北京的地鐵站名

非常尊重歷史

站名很有厚重感

如2號線以「門」而稱的站名

為北京明清時期的老城門之名

第二個是特點是

符合人們對地名的習慣稱呼

方便公眾識別與使用

如2號線「前門站」

本稱「正陽門」

但老北京人習慣稱「前門」

還有東單、西單、東四、西四等

也源於人們習慣的叫法

第三個特點是直觀

使人們易知易記

也就是尊重人們

對地名喜歡用的稱呼

如二裡溝、三元橋、四道橋、五棵松

六道口、八寶山、九棵樹、十裡堡

東大橋、南鑼鼓巷、西土城、北沙灘

既有數字感

又有方位感

第四個特點是京味京韻

儘量反映北京地域特色

北京有著3000年建城歷史

800年建都歷史

留下許多老地名

頗為老北京人所青睞

反映在地鐵站名上

獨具地域特色

使人感到親切

叫著也上口

如什剎海、鼓樓大街、燈市口等

其中4號線上的

「靈境胡同」站

最有京味

只可惜北京300多個地鐵站名

只有一個以「胡同」命名的

目前國內已有30多個城市

開通了地鐵線路

但尚無一個城市

能從文史角度

系統而全面地

將地鐵站名的歷史與掌故

彙編成集,公開出版

《北京地鐵站名掌故》

可視為介紹北京地鐵站名

歷史與人文的「簡明讀本」

每座車站的介紹包括

站名、所屬線路、所在行政區

所處方位、站名由來

以及沿革、景觀、風物

民俗、掌故等

約30萬字

老照片百餘幅

萬泉河橋站:乾隆皇帝寫詩提名

新開通的地鐵16號線中段

共開通5座車站

自北向南分別是

萬泉河橋站、蘇州橋站

萬壽寺站、國家圖書館站、甘家口站

二裡溝站和蘇州街站

暫緩開通

這條線路上有多座車站的歷史

都聯繫著「孝」這個關鍵詞

比如蘇州橋站、萬壽寺站的歷史淵源

都透露出乾隆皇帝的孝心

萬泉河橋站

位於海澱區偏東南部

西北四環路

與萬泉河路交會處

萬泉河源出

今天海澱區萬泉莊西平原中

這一帶在歷史上有泉群分布

匯集諸泉而成溪

故稱萬泉河,又稱巴溝

屬溫榆河水系

為清河支流

本世紀50年代以來

泉水斷流

於1983年

西引京密引水渠水

成為此河新水源

「萬泉河」之名

據目前可知的資料

最早為乾隆皇帝在詩中提及

此前,萬泉河無名

稱之為「水」

或雲「大河」

「萬泉」一名始見

乾隆八年(1743年)

弘曆詩中云:

「萬泉十裡水雲鄉,蘭若閒尋趁曉涼」

「萬泉十裡接西湖,兩度舟行憂喜殊。」

這條河從此有了名字

乾隆還疏浚萬泉河

同時開闢了水田

到了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春又加墾治

由此使萬泉河之水

得到有效的利用

1860年和1900年

先後遭到英法聯軍

和八國聯軍破壞

沿河樹木被毀

1984年對萬泉河故道

進行治理

主要功能是

汛期洩洪和風景觀賞

2000年3月

在西北四環路

與萬泉河路交會處

興建一座

定向互通式立交橋

由跨路主橋、跨河橋

通道橋及匝道橋等組成

同年12月竣工

因跨越萬泉河及萬泉河路

故稱「萬泉河橋」

蘇州街站、蘇州橋站:

念念不忘江南景

16號線有兩座地鐵站名

與「蘇州」有關

一是暫緩開通的

蘇州街站

另一座是蘇州橋站

它們確實與蘇州有關係

蘇州街站位於

海澱區東南部

開通後可與10號線換乘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

乾隆皇帝下江南時

皇太后遂其南下

時年已六旬

是第一次去江南

大開眼界,玩的盡興

回宮後仍念及江南的景色

乾隆皇帝以

為聖母祝賀七十大壽為由

仿照江南的街景

從萬壽寺開始一直往北

到海澱鎮、暢春園沿線

大興土木

建成了一條

長達數裡的蘇式商業街

得名「買賣街」

俗稱「蘇州街」

「街長三裡許,肆宇櫛比,錯落有致。

五步一樂亭,十步一劇臺」

各種商店均仿照蘇州樣式

並從姑蘇城裡

選派商人在此經營

喧鬧的街景商鋪

熙熙喃喃的吳儂軟語

使人真好像置身於

繁華的蘇州街頭

老太后每當想起

江南的景色

就到此遊賞

很是歡欣

在祝壽期間

從紫禁城西華門

到暢春園大宮門

一路設置點景建築、戲臺、經棚

此後,歷代皇太后、太后

乘轎出西直門

在綺紅堂大船塢

或樂善園上船

在長河上岸後

進萬壽寺行宮小憩片刻後

經蘇州街進海澱鎮

前往暢春園

頤和園裡的蘇州街

1860年「英法聯軍」

侵入北京後

古樸典雅的蘇州街

也被「英法聯軍」焚毀

民國時因長期失修而破敗不堪

直到1949年以後

才開始對其路面

和兩側的店鋪進行修繕

並以倒座廟為界

分南北兩段

北段樓堂店鋪較多

南段兩側多為農田

1983年和1984年修建

西北三環路和萬泉河路時

各佔其部分路段

其餘之南北兩段

仍以「蘇州街」而稱

但已無昔日勝景

而蘇州橋站

則因橋梁架於蘇州街之上得名

蘇州橋站

實為三義廟

因歷史上曾建有

三義廟而得地名

三義廟始建於明嘉靖年間

正殿供奉劉備、關羽和張飛

配殿供奉觀音菩薩

和釋迦牟尼像

廟前有山門、後有佛塔

水井和禪房

還有兩通石碑

立於何時,何人而立

無從考證

清代該廟曾香火旺盛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

莊親王支持

義和團的滅洋活動

他的王府

和由他捐資修復的三義廟

也成了義和團拳民

經常集結活動的據點

蘇州橋站概述圖

不幸的是

義和團的大刀長矛

抵擋不住八國聯軍的洋槍洋炮

在莊王府裡

數以百計的義和團拳民

被侵略者殺害

苦心經營多年的王府

也被侵略者放火焚毀

慈禧太后對莊親王的舉動

十分不滿

於是下令賜其自盡

三義廟由此也被冷落下來

由於年久失修

到了民國後期

該廟已顯得很破舊

香火也逐漸蕭條

1966年該廟突然失火

被燒的只剩下了殘垣斷壁

1967年有關部門在此徵地

三義廟被徹底拆除

附近開闢了三義廟大街

並興建了居民區

而三義廟的舊址

建起了三義廟小學

其位置在今天的

蘇州橋東北部

今已不存

附近今有三義廟路

三義廟社區

蘇州橋歷史照片

蘇州橋建成於1994年

由於與萬壽寺橋

為公橋相距較近

且三環路西北處

原有三義廟

建設之初

三橋曾總稱「三義廟橋」

建成後因該橋處於歷史上的

蘇州街中部

故定名為「蘇州橋」

萬壽寺站:

因明神宗之母所建寺院得名

萬壽寺站位於

海澱區南部

長河北岸

緊鄰西三環路

萬壽寺站扶梯洞口藝術牆

萬壽寺始建於明朝

萬曆皇帝的母親

李太后出資而建

主要用做藏經卷

後經板、經卷移至

番經廠和漢經廠

萬壽寺便成為

明代帝後遊西湖(昆明湖)

途中用膳和小憩的行宮

清朝時又經幾次重修擴建

西路於乾隆朝時改為行宮

遂成為規模宏大的皇家重寺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

和二十六年(1761年)

清高宗弘曆

曾兩次在這裡

為其母祝壽

萬壽寺站站臺層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

慈禧太后重修萬壽寺行宮

成為集寺廟、行宮、園林

於一體的皇家佛教勝地

是清代皇家

祝壽慶典的重要場所

當年慈禧往來於

頤和園與紫禁城之間

都要在萬壽寺拈香禮佛

在西跨院行宮吃茶點

故有「小寧壽宮」之稱

北京萬壽寺

北洋軍閥時期

萬壽寺曾作為兵營、療養院

1920年,由於寺內年久失修

常年閉置,雜草叢生

此時該寺已無香火

寺院佛殿中的造像

除大雄寶殿之外

分別於1958年前後

和1967年前後

被遷往它處或拆毀

1982年,因管理不善

導致該寺西路部分建築失火

焚毀了行宮前正殿

及其所屬配殿、遊廊

垂花門等古建築

20世紀60年代

至80年代初期

萬壽寺前半部分建築

曾為四季青人民公社

萬壽寺大隊使用

當時已很破舊

尚存部分佛像及法物

1984年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

接收了該寺的中路

隨後進行了大規模修繕

1985年闢為北京藝術博物館

國家圖書館站:緊鄰「國圖」

國家圖書館站

位於海澱區東南部

可與4號、9號線換乘

因地處白石橋北側

初設站時稱「白石橋站」

國家圖書館站

白石橋始建於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

橫跨長河

因所使用的石料為白色

時稱「小白石橋」

明代重建後稱「白石橋」

清代改建為

單孔、米黃色花崗巖砌築的

梯形石橋

依然稱「白石橋」

橋的結構上部為條石樑

下部為條石砌築

橋長10米

兩側立有石刻護欄

兩端戧以抱鼓石

是北京地區保存較好的古橋之一

為了適應現代交通的需要

1982年在古橋西側

又建了一座鋼筋混凝土

梯形跨河公路橋

兩橋「合二為一」

1998年改擴建白石橋路時

拆除了舊石橋的護欄

在擴展後的兩側

修建了白色的新欄杆

二裡溝站:

歷史上有個二裡溝渠

二裡溝站

目前暫緩開通

位於海澱區和西城區交界的

車公莊西路與三裡河路交會處

開通後可與6號線換乘

此站因東南側緊鄰

西城區百萬莊

初設地鐵站時稱「百萬莊站」

後因緊鄰歷史上的

海澱區二裡溝村

改稱「二裡溝站」

二裡溝曾是

海澱區東南側的一個聚落

據傳明代有一道南北向

二裡多長的土溝而得名

民國時此地多為墳地

附近僅有十幾戶人家

以開荒種地為生

但二裡溝依存

附近還曾有過一個

漢白玉的大龜

馱著一塊石碑

20世紀50年代以後

逐漸開發建成居民區

今屬甘家口街道轄域

該站東南為百萬莊

其名系「白莊子」

「百莊子」諧音而得

早年間這一帶為

阜成門與西直門外之間的

一大片荒地

城裡人去世

多抬出城門後

就近埋葬在這片地區

日久天長被俗稱為「百萬墳」

據傳,大約在清道光年間

有從關外而來的白姓逃荒人家

在此搭建窩棚

定居下來

以養羊為生

幾年後又有一些人

在此地居住

逐漸形成聚落

因「百萬墳」不雅

便將村落改成了

「白莊子」「百莊子」

民國時又改稱「百萬莊」

1942年出版的

《北平四郊詳圖》上已有標註

甘家口站:

因清代總督葬於此得名

甘家口站位於

海澱區與西城區

交界的阜成路

阜成門外大街

和三裡河路交叉路口

明代今天的甘家口一帶

屬宛平縣玉河鄉池水村

「甘家口」之名

始見於乾隆年間

因清代尚書甘文焜

葬於萬壽寺村東南

而得名「甘家墳」

多年後在墓地旁有一個

南北、東西交叉的路口

而改稱「甘家口」

甘文焜生於

明崇禎五年

即清天聰六年(公元1632年)

漢軍正藍旗人

清初將領

歷任直隸巡撫

雲貴總督

甘文焜塑像

康熙十二年(1683年)

吳三桂反叛

殺死巡撫朱治國

雲貴諸將多附叛軍

甘文焜死不從叛

十二月自殺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其靈柩由其子

從鎮遠護送其父棺槨至京城

到達北京之日

葬於萬壽寺村南塋地

時至清光緒年間

甘文焜墳塋尚存

附近已成聚落

且有南北、東西兩條大道

在附近交匯

清末民初甘文焜墳被廢棄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

出版的《北平市城郊地圖》已標註

1949年之前

地面建築基本無存

只有幾棵老松樹

周邊多農田

由附近村民耕種

以莊稼、蔬菜居多

1958年屬海澱區

玉淵潭人民公社的一部分

此後這一帶被逐漸開發建設

先是多處工棚

後又逐漸興建住宅區

1963年成立甘家口街道

而今已成為京城繁華之街區

今日嘉賓

北京文史研究專家

《北京地鐵站名掌故》作者

戶力平

相關焦點

  • 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年底試運營
    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年底試運營北安河至甘家口僅需要49分鐘 房山線可與10號線換乘融媒報導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和京投公司了解到,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和房山線北延兩條重要地鐵線路將於年底開通試運營
  • 地鐵16號線中段昨日開通
    截至昨日17時,地鐵16號線中段國家圖書館站換乘量超過2.3萬人次本報訊(記者 劉洋)「新線一開通我每天能少走20分鐘。」昨起,北京開通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和亦莊T1線三條軌道交通新線。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三條線路開通後,北京軌道交通運營規模將達到727公裡、24條運營線路、428座運營車站、64座換乘站。2020年12月31日首班車起,京港地鐵16號線中段開通試運營並與北段貫通。16號線中段北起西苑,南至甘家口,長度10.9公裡,共設7座車站。
  • 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2020年年底開通
    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開通在即,記者昨天探訪發現,兩條地鐵線各站有著獨特的文化特色,基本「一站一景」,與周邊歷史文化相呼應。目前全線進入最後的調試階段,為年底開通試運營做好準備。    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軌道交通目前在建線路共計16條(段)、在建裡程304.6公裡。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兩條重要軌道交通線路年底開通後,將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服務範圍,豐富和完善軌道交通線網。屆時,本市軌道交通通車總裡程將達715公裡。
  • 北京地鐵16號線有了新進展!中段年底可達初期運營條件
    記者上午從市重大項目辦獲悉,今天,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注完成,地鐵16號線豐臺站克服疫情影響,提前兩天完成了車站主體結構封頂任務。豐臺站主體結構封頂後將移交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為豐臺火車站2021年度投入運營創造條件。
  • 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與房山線進入試運行 通車總裡程將超700公裡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作為貫通北京南北地鐵骨幹線的重要一段——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以及北京城南重要地鐵線路,房山線北延(20日)同步進入試運行階段,為年底開通正式運營奠定基礎。16號線中段位於北京市海澱區,北起西苑站,南至甘家口站,線路全長10公裡,共設7座車站,其中換乘站4座。 北京城市快軌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寧表示,這是北京的第一條8A編組的車輛。
  • 北安河—甘家口,地鐵16號線中段首末車時間公布!
    北安河—甘家口,地鐵16號線中段首末車時間公布!好消息,地鐵16號線中段計劃月底開通,16號線中段與北段貫通後,各站的首末班車時間正式公布啦!   好消息!
  • 北京地鐵16號線豐臺站主體結構封頂,中段年底達到初期運營條件
    號線豐臺站克服疫情影響,提前2天完成了車站主體結構封頂任務。市重大項目辦介紹,豐臺站主體結構封頂後將移交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為豐臺火車站2021年度投入運營創造條件。據悉,16號線中段(西苑-甘家口)力爭今年年底達到初期運營條件。地鐵16號線豐臺站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設兩個換乘廳,分別與豐臺火車站及既有10號線實現換乘,將形成鐵路、地鐵及城市公交等多種出行方式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
  • 北京16號線的新站點把「銀杏大道」搬進了站廳裡
    開通在即的地鐵16號線甘家口站,把三裡河這金色的秋天永遠定格了下來。 16號線中段開通在即,目前列車正在試運行。
  • 京港地鐵16號線中段、北段年底貫通 各站首末班車時間公布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今年年底,京港地鐵16號線中段將開通運行,目前,16號線中段正在進行著開通前的各項籌備工作。今日(12月23日),京港地鐵正式公布16號線中段與北段貫通後各站的首末班車時間。中段、北段貫通後,將方便沿線居民的出行,同時有助於緩解圓明園西路、萬泉河路的交通壓力。
  • 京港地鐵公布地鐵16號線中段、北段各站首末班車時間
    12月23日,京港地鐵正式公布地鐵16號線中段與北段貫通後各站的首末班車時間。其中,上行(甘家口至北安河)甘家口站首班車發車時間為05點40分,末班車發車時間為22點45分;下行(北安河至甘家口)北安河站首班車發車時間為05點15分,末班車發車時間為22點30分。
  • 16號線中段和房山線北延開通在即,帶您搶先體驗
    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開通在即,我們一起探訪兩條新線並試乘,這兩條地鐵線各站有著獨特的文化特色,基本一站一景。目前全線進入最後的調試階段,為年底開通試運營做好準備。 市重大項目辦二級巡視員趙洪介紹說,北京軌道交通目前在建線路共計16條(段)、在建裡程304.6公裡。
  • 16號線中段和房山線北延開通前記者先體驗
    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開通在即,今天下午,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探訪兩條新線並試乘,這兩條地鐵線各站有著獨特的文化特色,基本一站一景。目前全線進入最後的調試階段,為年底開通試運營做好準備。市重大項目辦二級巡視員趙洪告訴記者,北京軌道交通目前在建線路共計16條(段)、在建裡程304.6公裡。年底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兩條重要軌道交通線路開通後,將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服務範圍,豐富和完善軌道交通線網。屆時,本市軌道交通通車總裡程將達715公裡。
  • 16號線甘家口站內景曝光,太驚豔!
    16號線甘家口站內景曝光,太驚豔!) 在咱海澱,有一條全國聞名的路,那可是出了名的美,這就是釣魚臺國賓館「銀杏大道」。每到秋末冬初,在國賓館牆外及周邊道路,總會有一片金燦燦的銀杏樹,吸引著大家的光顧,這裡已成為北京觀賞銀杏的一個地標。
  • 我們分析了3447個地鐵站,發現了中國城市地名的秘密
    搭個地鐵就好像在「翻山越嶺」一般:爬完4號線的九華山、聚寶山和靈山,轉S7號線翻無想山,再轉個S8號線,還可以看到鳳凰山。光是念這些古樸的名字,你都能想像到那秀麗、清幽的畫面了。靠山的城市,地鐵名多「山」,而靠近江河湖海的城市,地鐵的「含水量」也會噌噌噌地往上漲。
  • 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具備開通試運營(初期運營)條件
    21日、22日,市交通委分別組織軌道交通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試運營(初期運營)前評估評審會。全國軌道交通系統25名行業專家分別對兩條線路各系統進行了全面檢查,一致認為:軌道交通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完成了設備設施綜合調試、列車按圖空載試運行、各項政府專項驗收及運營籌備等工作,達到了預期目標,具備開通試運營(初期運營)條件。
  • 地鐵16號線中段與北段貫通滿一周,客運量共計67.2萬人次
    2020年12月31日,京港地鐵16號線中段開通試運營並與北段貫通,到今天貫通滿一周。據統計,首周客運量總計達67.2萬人次,日均客運量為9.6萬人次,最高日客運量為13.1萬人次,出現在開通當日。截至1月6日,16號線中段與北段各車站總進出站量達82.7萬人次。
  • 地鐵16號線中段12月底將開通5站
    原標題:地鐵16號線中段12月底將開通5站   貫通後運營時間延長   16號線中段與北段貫通運營後,將延長運營時間。西苑上行首班車比貫通前提前3分鐘,末班車延後7分鐘﹔北安河下行首班車更比貫通前提前10分鐘,方便乘客出行。在發車間隔方面,16號線中段與目前北段一樣,高峰間隔6分鐘,平峰間隔8分鐘。
  • 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年底開通 七座車站「一站一景」
    16號線中段年底開通 七座車站「一站一景」  16號線中段與16號線北段實現貫通;房山線北延與10號線、在建16號線形成換乘;新線多站可換乘  據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北京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共計16條(段)、在建裡程304.6公裡。年底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兩條重要軌道交通線路開通後,將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服務範圍,豐富和完善軌道交通線網。屆時,北京軌道交通通車總裡程將達715公裡。
  • 地鐵16號線中段年底通車
    記者日前從區住建委獲悉,地鐵16號線中段將於年底前通車,通車後將與先期開通的16號線北段實現貫通運營。屆時,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北京自貿區科技創新片區、中關村西區、三裡河沿線的中央政務區,將可以通過軌道交通實現連通。「京廊古韻」一站一景地鐵16號線是北京市軌道交通路網中一條南北向骨幹線路,16號線北段(北安河—西苑)20公裡已於2016年底通車。
  • 野生動物園地鐵站距離目標很遠,在上海地鐵16號線卻可以看到裡面
    上海地鐵16號線的野生動物園站是一個高架站,這個站點也幾乎就是上海地鐵16號線的中點。上海地鐵16號線的野生動物園站其實距離上海野生動物園站並不近,除了野生動物園地鐵站,需要走將近2公裡才能到真正的上海野生動物園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