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哲學家為什麼幾乎沒有?哪些因素在影響著女性成為哲學家?

2020-12-19 小虎有話說

何止哲學家,多數科學領域,女性所佔比例都不大。表面上來說是對女性的歧視,探究本質來看,女性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她們的生育艱苦,要突破領域層次,是件極大的困難,好在女權覺醒,聲張自己的權益,未來的世界,男女的比例不會太過於失衡。但田園女權的存在是種禍害,一方面對男性的迫害,一方面對女權的損害。

因為現在哲學已經是一種死亡學科了,大家都喜歡的霍金也說:哲學已死。現在的哲學專業,只不過是學哲學史。哲學家都在歷史中,而歷史中女性地位就是不高啊。

尼採

各行各業確實存在性別歧視問題。不過,在自然科學界,這幾年女生的佔比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起碼我周圍是這樣。這些女碩女博做事普遍比男性勤,細,穩,競爭力極強。有些做起領導來也不含糊,要能力有能力,要脾氣有脾氣,可以說,個頂個都是條漢子。

社會很有意思,女生想要和男生競爭,就有很多人開始拉女生下去,反而鼓勵女生做弱勢,並且予以利益,造成了同一水平的男女,女生下限要比男生高,但是上限相對低了一點,就造成了,女生在中層性價比最高,再往上阻力就特別大,答主賽跑那個比喻很形象,這個社會大部分觀點還是把男生塑造成一個賽跑的人,從出生就告訴男生滾去跑去,跑不完別回來,反而女生被影響著說跑個一半就行。作為一個男孩有時也覺得,並不公平!

羅素

最近在家聽了很多兒歌,發現裡面好多提到爸爸的歌詞,比如「賺得多、花得少、日常很忙」之類的。想了想,其實在這樣的社會觀點裡,男性也是辛苦的,方式不一樣而已。因此看到男女對立,總覺得灰燼和塵埃你必要相互憎恨。

女性要是在男性構建的舒適區裡生存,可以活得非常舒服。但是當她想要突破這個天花板的時候,阻力難以想像。哲學算是貴族學科了。基於日後經濟方面的壓力,如今選擇哲學的男生並不多(其他冷門專業也是如此)。而女性由於社會對她們經濟方面的期望小一點,更容易選擇這些冷門專業。但是,隨著學術生涯發展,其他社會壓力(生育、婚姻、年齡)就開始壓迫她了,逼她考慮其它的事情,這些問題並不容易解決。而同時,男性這方面的壓力則會小一點(只要接著讀,總能出頭,經濟壓力也可以解決),以後的生活裡,影響他們搞學術的外界壓力就不多了。所以,參加跑步的女生比男生多,但放棄的人也多。相比之下,男生更容易跑到最後。

亞里斯多德

女生要真正去和男生競爭的時候,就會發現不僅僅是競爭的難度了,還有外界不希望女生競爭的難度,假如,100米路程,外界對女生的期望是70米,前30米有些還送個自行車,跑40米,但是70-100米這裡就開始加大難度,背後很多人開始要拖著汽車,難度係數越來越大。男生基本上就是前10米給你個自行車,後面90米開始跑步,一路跑到終點,難度基本保持穩定。我一向很不喜歡用「科學家男女比例」、「國際理科類競賽金牌男女比例」、「x學家、xx系等等男女比例」所謂數據來證明什麼——女性理科思維就不如男性了,女性鑽研得就不深了云云。

這些數據毫無參考價值,怕是各位忘了女性從深閨裹腳習女德、相夫教子不聞天下事的封建道德束縛脫離到今天算是普遍能上學工作(不包括仍有偏遠落後地區墮女胎、不讓女孩上學等現實情況)也才過了一百多年。更別提我國落後的自然科學研究是從晚清京師大學堂才開始成立第一個數學系、物理系之類。一百多年,相較於人類文明誕生的千年,相較於科技開始改變命運的數百年,算是寥寥無幾。然後人們在女性開始創造財富構造世界時,開始用這一百多年與千年、百年比較,告訴她們女性「一直」不行,也真的是有趣。即便我受到了高等教育,也依然不能避免用有色眼鏡看待女性。

柏拉圖

我們本科時候,老師講阿倫特,相比於其他男性學人的風流韻事,女性學者的私人關係問題更能吸引我的注意力。這不就是一種結構性的心靈鋼印嗎?我覺得核心問題在於男性突破家庭制約投身事業的成本遠遠低於女性,反之女性放棄事業投入家庭的成本也遠小於男性,於是性別身份的不斷固化居然成了一種利益計算後的理性選擇。

解決的關鍵在於跳出性別身份的圈子,讓女性投入事業的成本降低,讓男性投入家庭的成本也降低,後面的我一時半會想不出來了,大家一起想想吧!可是作為哲學的最高樂趣以及榮譽難道不就是研究第一順位問題並取得成果麼。雖然現代哲學已經直接奔向第二順位問題,因為第一順位人力所不能及。 不過絲毫不影響整體女性缺少思辨能力以及追求純粹理性和世界運行規律這一結論。

至於提到的這個關懷,倫理上的哲學。的確可以納入哲學體系中,但很勉強。 畢竟比起探究宇宙和世界的運行規律,人類已經夠渺小卑微了,更不要說卑微的人類的倫理了。從這個角度了來看就回到了前邊所提到的,女生並不適合研究形而上的哲學。

我的感覺就是之前的哲學理論都很高度抽象,注重邏輯推理,但是和實際出入不小。哪怕是落到倫理學層面也是這樣,比如邊沁和密爾的功利主義有天然缺陷,正義論裡面假設的無知之幕現實中根本不存在。但是到關懷倫理的時候,我確實感受到了實在的能改變世界的思想力量。

這是人類天性使然,男人們吃飽了會聚在一起,要麼進行體育運動,要么喝酒抽菸吹牛。女人吃飽了聚在一起?那可聊的就多了,反正就是不會很嚴肅的討論哲學問題。還有,說句實話吧,現在的哲學體系,都是男性思維邏輯構建的,女人理解起來就很費勁,真要做出建樹?那就更難了。這和玩遊戲還不一樣,遊戲只要有天賦肯花時間(氪金)就能玩好,但是哲學這種東西。真不是女人能隨便理解並玩好的。還有就是,現代的哲學體系,對女性真的不是特別友好。

本來就因為邏輯方向和方式有差異,女性學習男性構建的哲學體系就有一些障礙,再加上男性屬於先發者,構建的哲學體系已經相對完善,現在還要求後發一方的女性有建樹,這就有點強人所難。也許以後女性可以構建出另一套女性版本的哲學體系,但現在,真的不能強求。哲學的發展也是需要時間,需要過程的。但女性哲學體系正是缺乏時間,也缺乏足夠的優秀女性去構建。

黑格爾

就好比男性和女性比賽建房子,男性一方從兩三千年前就開始打地基,到現在,房子已經快封頂了。女性一方呢,因為受教育和各種原因吧,現在還在打地基階段,而且,人數也不存在優勢,甚至可以說是完全劣勢。這就導致惡性循環,讓屬於女性的哲學體系不能進入良好的發展過程,導致大幅度落後男性哲學體系的發展。即使有個別優秀的女性,能做出建樹。

但是,哲學這一塊,幾乎所有的規則和標準都是男性制定的,這對女性就更不友好了。強行要求女性在男性主導的哲學體系內有建樹,只能適得其反,搞出不倫不類的女性版本。這對之後女性哲學體系的發展可能障礙性更大,畢竟——男性哲學和女性哲學,真的是兩個體系。

盧梭

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思考同類型問題來解答:譬如「為什么女政治家很少」「為什么女CEO很少」之類。無論從前還是現在,哲學家的圈子也同樣是人的圈子,性別壁壘是很多圈子普遍存在的問題。但確實很多女性少數的圈子,現在也漸漸更加開放和包容了。「某特定性別天生就是擅長XXX」這種論調去回答問題的人,請尊重個體差異性。

根本的還是要反對一種標籤化。另外如果支持某種「因為男性女性有某某差異,所以我們要將男女作為兩個部分分別賦予權利」的邏輯,諸如「因為聰明人和笨蛋有差異,所以要把聰明人和笨蛋分成兩個部分來賦予權利」這種感覺的邏輯自然也是合理的,並且從實踐上來說,大部分男權主義者也都是一定程度的表達。

不過稍微特殊一點的是,這種標籤化是一種完全經過男權化的標籤化,所以它總會在適合的時候止步,比如最多細化到男女,但絕不細化到男性之間的強弱之分,比如男性標籤下的貢獻是全體男性共享,女性標籤下的貢獻則是只有那些貢獻的人是「真正的女權」,其他人不僅不能享受到這個貢獻,還要因此被進一步貶低。

阿基米德

我突然覺得很可悲,因為我雖然並不是哲學學科的人,但我姑且憑藉興趣看過一些哲學著作以及兩本哲學史(都是一直從古代到近代的較厚的書)。一本嚴肅一些的一本輕鬆一些的。在我的回憶裡這些書中對於女性哲學家的記錄居然少得可憐,甚至連隻言片語都沒有。

哲學畢竟是一門解釋世界的學科,倫理只能算是一個其中一個角度。人類歷史上能算得上哲學家的人,本來也不多,至於女性能不能稱成為哲學家,而且有地位,最重要的還是有沒有一套成熟的解釋世界,認識世界的理論體系。

相關焦點

  • 古希臘時期的女性哲學家
    很少哲學系學生有機會思考或閱讀古代女性哲學家著作,安妮康威(Anne Conway)、瑪格麗特卡文迪什(Margaret Cavendish)、沙特萊侯爵夫人(milie du Chtelet)等近代女性哲學家的作品正以緩慢速度納入課程中,那為什麼會沒有希帕提亞呢?主要原因在於,我們沒有留存下她的任何哲學著作。
  • 你有成為哲學家的憧憬嗎?
    1.我沒有成為哲學家的憧憬,但我喜歡哲學性的思考,正如錢鍾書所說:中國沒有哲學家,只有哲學家學家。因此成為一個哲學家學家,每天拜讀這些哲學家的思想著作,啟發啟發自己,未嘗不是一件趣事;2.我乃一介還需要靠辛勤勞動來解決溫飽的草民,居然有時還會來一些哲學思考,非常難能可貴。
  • 完全沒有哲學家的感覺,「末日曙光」公布女性配角謝楓樺人設圖
    完全沒有哲學家的感覺,「末日曙光」公布女性配角謝楓樺人設圖 動漫 178ACG ▪ 2017-08-21 10:20:20
  • 《教育家叔本華》叔本華式的哲學家,才是真正的哲學家
    但是1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這些庸人仍然在不能做自己的鐐銬生活裡徘徊,成為自己仍然是一個遙遠的彼岸。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天才的哲學家,不能成為尼採或者叔本華。尼採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如果問一個去過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旅行家,這些國家人們的最大共同點是什麼?」他也給出了答案:「是懶惰的傾向。」
  • 哲學家的正義與被迫
    如何理解或化解這一色拉敘馬霍斯式的結論,成為了學者爭論的基本動機。我們的分析表明,上述動機來自一種誤解,以為服從城邦正義的要求而去統治,體現了樣式在哲學家靈魂中造成的正義。實際上,按照《理想國》的論述,只有哲學生活才能體現那種正義;而服從城邦正義的要求,只能體現一種非哲學的正義。從這一角度我們才能夠重新發現整個解釋爭論背後蘊含的真正問題。
  • 哲學是人類的鄉愁,宇宙是哲學家的故鄉
    哲學家的故鄉是什麼?哲學家是一群喜歡思考的人,他們總喜歡問為什麼。當別人在匆匆行路時,他們在心無旁騖地仰望星空。哲學家們喜歡孤獨,卻關心著整個世界。周國平在《敢於孤獨的勇氣》中提到:哲學家的祖國是宇宙。哲學開始於天文學,最早的哲學家幾乎都是天文學家。
  • 海登·懷特:作為分析的心靈哲學家
    但直至離開劍橋之前,我從未聽說過海登·懷特這號人物,史學家們也不比我更了解他,即使後來對他有所耳聞,也沒有把他當回事。正如保羅所觀察到的,認為懷特有對歷史學家們造成影響只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想法②。尤其對於科學哲學家而言,有這樣一個例子,它將歷史的非相關性明確為一條準則:所有的物理學家都有他們各自的「牛頓」和「愛因斯坦」,但這兩位人物實則被剝離了他們的歷史情境,被非歷史化地理解了。「牛頓」和「愛因斯坦」成為兩個為了方便當代物理學教學和理論構建而被生造出來的重要概念。例如,歷史上真實的牛頓曾受神秘學思想的影響,不論歷史學家或古物學家對此有多大興趣,它都與科學毫無關聯。
  • 十大著名哲學家的十大怪癖!
    等等這些問題時,往往能得出超出常人的真理,所以他們成了著名的哲學家,但是哲學家在生活中就很完美嗎?等你看完這些哲學家的怪癖,你絕對不會這麼想了。請看——十大著名哲學家的十大怪癖!1、叔本華(1788-1860)——愛養捲毛狗叔本華是精神上的流浪兒,他認為自己不屬於任何地方,也不屬於任何人。
  • 偉大哲學家,尼採,筆下的「男人與女人」
    偉大哲學家尼採筆下的「男人與女人」尼採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他真誠思考生命的意義,一位個性鮮明哲學家。在1886年到1887年《善與惡的彼岸》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二本書本對於「男人和女人」深刻見解。
  • 林語堂說,什麼使中國人成為哲學家的?不是孔子,而是老子
    林語堂在《中國哲人的智慧》一文中說到:「什麼使中國人成為哲學家的?不是孔子,而是老子。誰製作廣傳在中國民間思想中最好的格言?不是孔子而是老子。……老子是世界上第一個深藏不露的哲學家,教人用質柔如水的力量。……老子的影響是大的,以心靈及才智而論,老子比孔子有深度。
  • 馮友蘭之女宗璞:受大哲學家影響至深的作家(圖)
    馮友蘭對女兒影響至深,但並沒有使女兒走上研究哲學的道路  馮友蘭是個大哲學家,深受父親影響的宗璞卻沒有走向研究哲學的道路,而是成了一位著名作家。  1928年7月26日,馮宗璞生於北京。最早她居住在東城門外,故居現在已經拆遷。前幾天,宗璞在先生蔡仲德的陪同下去特地去故地重遊,結果只看到一片廢墟。
  • 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在教育學的漫長發展立場中,經歷了萌芽階段,創立階段和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很多的人物以及觀點的出現,那麼在萌芽階段就出現了這樣一個涉獵多個領域的哲學家,因此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他就是——亞里斯多德。
  • 論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他是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與柏拉圖、蘇格拉底一起被譽為「希臘三賢」。亞里斯多德師承柏拉圖,但他卻拋棄了老師所持的唯心主義觀點,認為知識起源於感覺,更注重收集資料和實踐。「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就是他的名言。亞里斯多德一生的著述非常豐富,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哲學上,他提出:「質料」是事物組成的材料,「形式」則是每一個事物的個別特徵。
  • 《蘇菲的世界》:古希臘哲學家們的「永恆」之光
    同樣在古希臘的城邦當中,哲學同樣是賢人們的最高追求,蘇格拉底曾說:「沒有經過反思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可見哲學在古希臘城邦生活中對個人的影響之大。認識到自己的無知便可以清晰地認識審視自己,而認清自己,是成為「人」最重要的開端。哲學就是思考和批判。這是很多哲學家都認可的觀點,包括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等。
  • 輕與重 | 《哲學家與愛》:在哲學經典中探尋愛情的真諦
    為什麼我們會愛人,不管所愛之人是誰:這一問題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場漫漫的智慧之旅——奧德·朗瑟蘭哲學專業畢業,瑪麗·勒莫尼耶也在大學裡學習過哲學。她們的文字震撼人心且富有教育意義,給讀者提供了一個在溫習哲學經典的同時,還能相對緩解內心痛苦的絕妙機會! ——德爾菲娜·佩拉,《快報》成為激情的主人還是最終淪為奴隸?
  • 那位締造嚴肅電視黃金時代的哲學家去世了
    他們談了維根斯坦、摩爾、奧斯汀等影響巨大的現代哲學家,涉及的主題包含宗教、藝術、道德、社會理論,範圍廣泛,讓人明白哲學乃「通衢之學」。麥基初次顯露了他將高深的學問轉化到連平頭百姓都能理解的程度的能力。然而,他不認為這是一個人的貢獻,也不以頭功自居。他曾說,在他上大學的時候(1940~1950年代之交),英國的哲學家、哲學教授們都擅長寫作那些讓大眾能明白的著作。
  • 全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是誰?當今世界公認的偉大思想家在哪裡
    哲學家是不是思想家、中國三大哲學思想、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是誰、世界最偉大哲學家排名、全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如何成為思想家和哲學家、思想家有哪些人、世界公認十大思想家、古代哲學家思想家、中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山東濟南'在『升命學說』理論思想中的真正本意就是『懂、悟,極難』,為何這麼說
  • 虛構故事:生命哲學家
    虛構故事:生命哲學家 2020-06-09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關於「共和」這種政治問題,哲學家也能詮釋?
    一位哲學家,為什麼會在政治領域取得巨大建樹?那麼到底什麼叫做共和體制呢?也許筆者的解釋並不足以說服大家,但是我們可以歷史上的學者們,關於共和體制和共和國的論述思想來獲得啟發。在羅馬共和國時代,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哲學家,他就是西塞羅,那麼就會有人問共和制不是屬於政治體制嗎,怎麼會讓一個哲學家來進行解釋呢?
  • 十大著名哲學家,經典名言
    本期給大家推薦了十個著名的哲學家,我 ,分別挑選了幾個比較好的哲學名句。1.約翰.洛克1632—1704,英國哲學家1.你擔心什麼,什麼就控制你。2.學到很多東西的決竅,就是不要一下子學很多的東西。3.權力不能私有,財產不能公有,否則人類就進入災難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