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八二版)

2020-12-24 懂球帝官方

孔乙己(八二版)

巴薩的教練格局是和其他球隊不同的,都是高層很支持,戰績差也不會主動辭退,只等自己辭職。高層的人,夏窗冬窗開了門,每每花上幾億歐元,買幾個球星——這是幾年前的事了,現在身價要跌幾千萬了——替補席坐著,喝著水打打遊戲。倘若肯多花幾千萬歐,就可以再買幾個三十歲的熟男,或是青訓小妖,送上場續命了。如果出到一個億,就能買一個大腿然後用廢了,但這些高層,大抵沒有這麼魄力。只有世界第一主教練,才走進球場旁邊的替補席裡,搖頭嘆氣,慢慢得用廢。
​我從世界第一主教練開始職教起,就在屏幕前看巴薩的比賽。八二說,好好看,讓我們接下來看看會發生什麼。就先贏個國家德比吧,外面的巴薩球迷,雖然容易說話,只要幹了皇馬就什麼都好。他們要看著皮克那充滿魔性的五指山,再看蘇亞雷斯包攬十個進球的五個,又看到一年三殺皇馬進十球丟一球,這才放心。在重建陣痛期的皇馬,​贏球也不難。所以過了幾天,球迷都說八二幹不了主教練。幸虧大雄的面子大,辭退不得。便改為專門破各種記錄這一神奇差事了。
從此我就在屏幕前,看著巴薩的比賽。雖然拿了聯賽冠軍,但總覺得有些單調,有些無聊。主席是一個老好人面孔,球員也都很陽光。只有八二到比賽現場,大家才會板著臉,所以至盡還記得
八二是世界第一主教練又每年花幾億歐元的唯一一人,他身材很結實,黃白面色,皺紋間總夾著憂愁,一張很慈祥的老好人面孔。雖然是世界第一主教練。可是各種逆轉,似乎好多場沒有贏,也沒拿分。他對人說話,總是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叫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叫巴爾韋德,人們就照著紅紙上的「長鼻猴」這一神奇物種裡,給他取下一個外號,叫做八二。八二一到報紙頭條,所有看球的便都看著他笑。「八二,你又被人逆轉了」他不回頭,到夏窗說「要個德容,再來一個格列茲曼」便排出1.95億歐元。「你一定又要把他們用廢了」八二便漲紅了臉「讓我們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看什麼,前年我看到你到了羅馬,被迪弗朗西斯科吊著打」八二便漲紅了臉,臉上汗水顆顆流出,爭辯到「逆轉不能算用廢,一場比賽,能算是用廢嗎」接下來便是好玩的話,什麼接下來看看,什麼再接再厲:轉會窗充滿了快樂的氣息。
聽人家背地裡談論,八二首回合也大比分贏過,但終究沒有把握住,又不會隨機應變。戰績越來越差,終將要下課了。幸而有一個外掛梅西,時不時給續續命,換一碗飯吃。可他有一個壞毛病,就是依賴梅西。梅西缺陣幾場,他就從開始到結束,唉聲嘆氣。如是幾次,客場連一場勝利都沒有了。八二沒有辦法,偶然靠靠蘇牙法蒂。但他在教練界,品行倒是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著急。雖然連著輸了幾場,暫時丟了幾分,但只要有梅西,分數定然撈回又在聯賽前幾名的位置。
八二逛了半個夏窗,漲紅的臉色漸漸復了原。旁人便問到「八二,你當真是世界第一主教練嗎」八二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他們便接著說到「那你怎麼連續兩年被大逆轉呢」八二立刻顯出頹唐不安的模樣,臉上蒙上了一層灰色,嘴裡說著一些話。這回可是全是一些魔鬼主場之類的話,讓人忍俊不禁。在這時候,眾人也都鬨笑起來,評論區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三球乎,不多矣」。
有幾回,別家球迷聽見笑聲,也趕熱鬧,圍住了八二。他便一人解釋一句,球迷取笑完,仍然不散,眼睛盯著八二。八二著了慌,伸開五指用手捂著臉,彎下腰說到「別問了,讓我們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直起身又看看逆轉盤點,自己搖頭說「米蘭哥,巴黎弟,拜仁兄,我們四兄弟」於是這一群別家球迷就在笑聲中走散了。
八二是這樣的令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
有一天,大約是歐冠決賽的前兩天。球迷正在看逆轉盤點,看完視頻,忽然說「八二已經好久出現了,他去年還輸了羅馬三個球呢」我也覺得他長久沒出現了。一個喝酒的人說道「他怎麼會出現,要出新的逆轉盤點了」球迷說「哦」「他扔總是首回合大比分,這一回自己發昏,竟踢了利物浦三比零,紅軍利物浦,三比零的得嗎」「後來怎麼樣?」「怎麼樣?到了安菲爾德,就丟球,踢了大半場比賽,就0比4」「後來呢」「後來就被逆轉淘汰了」「逆轉了怎樣呢」「怎樣?誰曉得,許是進了新的逆轉盤點了」球迷也不再問,低下頭默默地看新的逆轉盤點。
新賽季後幾輪,秋風一天涼比一天,看著就將近初冬。我整天地看著恥辱記錄,也需熬夜看著比賽了。一天的下半天,評論區沒有一個人,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聽得一個聲音「讓我們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看時又全沒有人。打開視頻一看,那八二就在場邊蹲著,他臉上愁雲密布,已經不成樣子。穿一身筆挺的西服,蹲著兩腿,兩隻胳膊扶著頭,眼睛盯著球場。見了記者,便說道「球員狀態不好,我們會調整,讓我們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球迷也伸出頭去,一邊說「你又把格列茲曼用廢一半了」但他這會卻不十分分辨,但說了一句「讓我們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發生什麼,打西甲升班馬都一平一負5輪僅積7分」八二低聲說到「梅西,梅西不在」他的眼色,很像無事發生,不要再提。此時已經有了幾條評論,大家都笑了。我看了新聞,就碼了幾個字,離開了評論區。他從嘴裡說出幾個大字,告訴記者。原來這幾個字是讓我們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不一會,接受完採訪。便又在別人的說笑聲中,慢慢回去了。
自此以後,又長久沒有看逆轉盤點。到了晚上,球迷看完逆轉盤點「八二會不會上第三次啊」又過了幾天「八二會不會上第三次啊」又過了幾天沒人說了,到了比賽後也沒了他的消息。
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也許他真的會上第三次吧

相關焦點

  • 重讀《孔乙己》:你我已成書中人,活成現實版孔乙己?
    不過,在多年之後,重讀《孔乙己》,或許才能領悟到不一樣的味道。主人公是孔乙己,但卻是作為第三人稱被描述的,小說中的「我」則是孔乙己常去的那個小酒館的夥計。如此表現手法,似乎更能看出孔乙己一生的沉浮。小說開頭,魯迅將孔乙己描述為一個「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 再讀《孔乙己》,曾經我們不屑做孔乙己,但最終卻活成了孔乙己
    學生時代看《孔乙己》時心中有過不屑,有過嘲諷,更有過悲憫。我們曾經很鄙視孔乙己這個人物,因為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活成孔乙己的模樣,我們不想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笑談。多年後重新閱讀《孔乙己》才發現,我們曾經的不屑、曾經的鄙視已不復存在,因為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活成為了現實版的孔乙己。
  • 再讀《孔乙己》:我們曾經嘲笑過孔乙己,但最終我們也成了孔乙己
    學生時代看魯迅先生的《孔乙己》曾感覺此人太迂腐,甚至暗暗發誓此生不做孔乙己這樣的人。但多年後再次閱讀《孔乙己》後,感覺我們曾經嘲笑的孔乙己,就是現在的我們,最終我們還是成了「孔乙己」。孔乙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類人,他們用精神麻痺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
  • 品讀《孔乙己》:我們曾嘲笑過孔乙己,但我們最終也活成了孔乙己
    學生時代讀魯迅先生的《孔乙己》曾經嘲笑過他的迂腐,曾感覺到這個人物的可悲,甚至曾悲憫過這個人物的不幸,但最終我們很清楚的知道沒有人想要活成孔乙己的模樣,我們不想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笑談。但多年後重新閱讀《孔乙己》才發現,我們曾嘲笑過孔乙己,但我們最終也活成了現實版的孔乙己。
  • 《孔乙己》:理想、現實、社會,壓垮孔乙己的稻草,到底是什麼?
    大約是死了,因為沒看到也從未聽說過孔乙己的消息,但是結合當時「人吃人」的社會環境,拮据的孔乙己必然活不下去。(一)、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強者發怒,揮刀向更強者;弱者發怒,揮刀向更弱者。」在《孔乙己》這篇文中,充滿著恃強凌弱和弱者不自知。魯迅先生對於國人性格基因的了解,鮮有能出其右者。
  • 《孔乙己》:魯迅對舊社會絕望中的希望,從孔乙己身上的優點說起
    就好像那句話說的一樣:「年少不懂孔乙己,讀懂已是書中人」。這大概就是成年人的悲哀吧!我也非常喜歡「孔乙己」,而且於不同時期都有不同感悟。學校的老師對我說,孔乙己深受封建思想和科舉制度的毒害,所以他生活窮困潦倒,思想很迂腐,精神更是麻木不仁。然後我點了點頭,孔乙己在當時的我心裡應該就是這個樣子。
  • 魯迅小說《孔乙己》:「我」,並不比孔乙己強到哪裡去
    《孔乙己》:「我」在店裡當夥計那段時間,也只有孔乙己來了才能和大家一起快活一會。年少不懂孔乙己,讀懂已不再少年。你看,孔乙己就是這樣,不止孔乙己,連鹹亨酒店的店員「我」都很現實,筆者甚至想說《孔乙己》裡的故事真是「超級」現實。當然這些角色要與「超現實」的阿Q相比,力度不可同日而語,畢竟阿Q已經不面對現實了,只是活著自欺欺人的非現實裡自娛自樂。
  • 淺談魯迅文集之孔乙己——從未消失的上大人孔乙己
    這些種種行為看著詭異,但是在孔乙己身上卻無違和的感覺。即使如此,孔乙己在最後一次偷盜被人打斷腿後用手走來花四文錢買最後一碗酒時,仍然用眼睛懇求著掌柜給他留最後一絲"讀書人"的臉面。而最後那未還清的十九文錢也無情的撕破了孔乙己最後的一點驕傲。
  • 讀魯迅《孔乙己》,從孔乙己的悲催人生中,揭示社會的不公
    最著名的,莫過於《孔乙己》這篇文章,孔乙己作為封建社會的犧牲者,著實令人心寒。書中以小夥計「我」的口吻,以旁觀者的角度,講述了落魄書生孔已己悲慘的一生。那時候,來酒喝酒的客人有著長衫短衫之分,長衫多為下層勞動人民,長衫多為地主階級以及讀書人,他們可以隨意到隔壁房間坐著喝酒。孔乙己就顯得不倫不類,用作者的話來說,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唯一的人。
  • 重讀魯迅最愛的《孔乙己》:從一個人、一群人的「笑」解析孔乙己
    孔乙己是一個不願意甚至不屑透露姓名的落魄書生,因為他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裡,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酒館就是彼時社會的縮影,映射出社會百態。孔乙己的故事發生在魯鎮鎮口的鹹亨酒館。魯迅先生開篇描繪了鹹亨酒館的客人身份,大抵分為三種。
  • 人人都笑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但時代的孔乙己就在我們身邊
    或許是因為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太過於悲慘,所以畢業多年之後,我仍然對這個人印象深刻,腦海裡時常會浮現出這樣的一個人:身材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有一些傷痕;花白的鬍子亂蓬蓬的,穿著一件破破舊舊的長衫。但是,孔乙己就是長這個模樣的嗎?
  • 年少不懂孔乙己,再讀已是書中人!談談孔乙己的矛盾之處!
    1919年的冬季,魯迅先生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一篇短篇小說——《孔乙己》。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文中的孔乙己沒有功名,卻滿口「之乎者也」,常常炫耀著自己的知識。不僅如此,他還像長衣幫一樣身著長衫,卻又像短衣幫站在櫃檯外站著喝酒,顯得格格不入。
  • 再讀魯迅《孔乙己》:大約死了的「孔乙己」,其實又活了下來
    人們拿他取樂逗笑,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年少時我們都是那群取笑孔乙己的人,長大後,才發現我們都是現實中的孔乙己,卻漸漸的活成了阿Q,說不清我們究竟是比他過得更好了,還是比他過得更悲哀。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不上不下,不高不低的,成為了鹹亨酒店的第三種人,短衣幫容不下他,長衫主顧也容不下他,他成為了一種尷尬的不合時宜的存在,自然成為了人們取樂的對象。
  • 重讀《孔乙己》:少時不懂孔乙己,讀懂已是書中人,成年人的悲哀
    「初識」孔乙己的時候是在初三的課堂上,我打著瞌睡迷迷糊糊地聽著語文老師的長篇大論,那時候讀到「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的時候,不禁感嘆魯迅先生的文採,僅一句就將孔乙己生活的窘迫甚至是內心的矛盾描寫到了極致。可那時還是一個孩童的我卻始終沒能理解這篇文章要揭示的內涵。
  • 「孔乙己」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學過魯迅先生寫的孔乙己,小時候總覺得孔乙己只不過是普通的一個名字而已,跟張三李四沒什麼區別,長大之後,總覺得這個名字有點怪怪的,又用為標題,肯定沒那麼簡單。為什麼不用他慣用的寫作技巧,稱之為某生呢? 魯迅先生為啥要給主角取「孔乙己」為名呢?
  • 魯迅《孔乙己》:我們身上都有孔乙己的影子,要麼上進,要麼墮落
    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個小人物。《孔乙己》是魯迅為數不多的直接用人物命名的文章,足以看出這篇文章在魯迅所有作品中的重要性。孔乙己本有一手好牌,相比目不識丁的勞苦大眾,他讀過幾天書,寫得一手好字。他完全能依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但是孔乙己天性懶惰,為了生活經常做一些偷雞貓狗的事情。
  • 品味越劇《孔乙己》
    茅威濤主演的越劇《孔乙己》不好品。這不是那種讓人看過感到很朦朧的戲,它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第一個強烈的印象自然是茅威濤扮演的孔乙己,他太茅威濤化了。與她過去創造的張生形象相比,孔乙己與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聯繫在於內裡的酸腐儒雅一線相牽,區別在於外在精神張力的巨大差異:身處盛世、視功名如探囊取物的張生,與身陷末世、絕了蟾宮之望的孔乙己,是一個社會同一階層中分處幸運與不幸兩極的承載者。
  • 《孔乙己》:穿「長衣衫」的「短衣幫」,眾人口中的笑料孔乙己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裡,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
  • 深度解讀魯迅短篇小說孔乙己:年少不讀孔乙己,讀懂已是書中人
    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是個封建社會的酸腐文人的形象,當時孔乙己生活的時代還是清朝末年民國初年,封建勢力非常強大,幾乎還是一手遮天。當時辛亥革命以後,很多地方表示擁護,怎麼表示呢?這其實還是他們讀書少的原因,讀書沒有讀通的原因,所以孔乙己就比較的傲氣,整天穿著長衫,招搖過市,意思是自己是有身份的人,不是一般老百姓,這是他的實際思想。
  • 現代孔乙己:那些被北上廣「淹沒」的縣城學霸
    北漂失敗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尤其是一批曾在自己縣城裡數一數二的學霸學神們,到最後很多都成了現代孔乙己,大多數是活在自己思想裡罷了。 孔乙己的形象 但凡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對孔乙己這個形象都不會感到陌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