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15: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前言
年末是網絡詐騙的高發時段。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專門開設#給您提個醒#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專題,和您分享那些讓人「著急上火」的受騙經歷,為您分析看似「難以捉摸」的騙人手法,幫您遠離網絡詐騙侵害。專題將長期開設,歡迎持續關注。
真實案例
2020年11月2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刑偵大隊端掉了一個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涉案團夥,現場收繳手機122部,U盾24個及若干涉案設備。
據辦案民警介紹,該案主要涉案嫌疑人楊某依託其公司的20餘名員工通過以實物贈送的方式為誘耳搜集個人信息,用搜集到的數據分析個人健康參數及購買需求,從而為用戶提供所謂量身定製的服務及保健品。
本案中楊某及其員工最大的特點就是「勤快」、「嘴甜」、「用心」,他們前期通過海量撥打電話篩選辨別,以免費贈送保暖衣褲為由重點選擇老年人為工作開展對象,大部分老年人在獲知有實用的贈品之後還會互相介紹,通過回撥400開頭的虛擬電話留下相關個人信息及健康狀況,公司人員還會將這些老人區別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健康狀況,通過數據分析,將有疾病、慢性病、亞健康狀態的老年人進行分類登記。後期,再利用手中收集到的老年人個人信息進行量身定製的健康諮詢等情感服務,待獲得老人的信任後,即將老人列為優質客戶,根據事先策劃好的固定劇本和專業語術與老人套近乎了解其身體狀況,並冒充「健康諮詢師」免費為老人分析病情,贈送保健品宣傳手冊和保健品試用裝,藉機推銷所謂價格優惠的保健品。據楊某交代,這些保健品,保健功效遠不及廣告中擁有的神奇療效,售出和購進價格至少在10倍以上,其保健品產品的廠商均為不知名小商家。經查,被告人楊某因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通過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一款和第三款規定,構成侵犯公民信息罪。
案情分析
盯上「老人」促銷售
近年來,隨著「兒女不如某某寶」等廣告語的興起,讓不少老人群體怦然心動,好多不法分子紛紛打起賺老人錢的發財夢。老年人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加之不願意給兒女填麻煩,他們便利用老人缺少陪伴、耳根子軟、個人防騙意識不強等特點,引導老人們一步步走進「奇效保健品」的暴力銷售陷阱之中。
本案中,楊某組建了一支專門的「電話營銷」團隊通過非法收集公民個人信息,通過大數據分析將有健康需求的老人開展「點對點」量身定製服務,「用心、用情、用價格優惠」推銷能獲暴利的保健品,引誘老人群體上當。
民警支招
一、警惕不法分子以聊天、贈品、健康諮詢為名被竊取個人信息
不要輕易相信陌生推銷員包括網絡推銷員,不經意間的聊天、贈品、健康諮詢等形式就會將個人信息透露給不法分子;也不要在網絡上大量搜索針對性信息,殊不知,騙子會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及大數據逐一篩選對每個人進行量身定製分類推銷,從而一步步將你引向暴力銷售陷阱。
二、不可輕信非官方機構各種以健康為名打折優惠保健品
老年人身體不適或者生病,應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且不可相信網絡推銷神奇藥效的保健品。如想購買藥品也要到正規藥店買正規廠商藥品及保健品。
(來源:網絡安全宣傳周)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洛寧宣傳】聊天、贈品、健康諮詢,這些面向老年人促銷方式存在銷售陷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