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養生之精神養生法

2020-12-22 太極小叔

養生方法多種多樣,有精神養生法,睡眠養生法,飲食養生法,運動養生法,藥膳養生法,雅趣養生法,經穴養生法,四季養生法,體質養生法等等。今天我們來講講精神養生法。

黃帝內經上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從這句話中我們就能看出精神對於身體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淮南子》中也說到,神清志平,百節皆寧,養性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腹,供嗜欲,養性之末也。可見養生貴乎養神。

對於年輕人來說我們應當勵志養生,志向,理想,信念是生命的主宰,戰勝疾病的動力,是有利於健康的。當人生有了目標,有了方向,就會發現自己渾身充滿了力量,而如果對未來毫無方向感,人生充滿了消極,那身體也將毫無活力。所以《靈樞。本髒篇》中說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對於老年人來說,生活同樣要有目標,有方向,這樣身體才會健康有活力。

有德行的人心胸開闊,因此氣血和暢,能形神合一,所以講道德也是養生的一個重要方面。孔子曰,德潤身,仁者壽,《中庸》中也說到大德必得其壽。連一代藥王孫思邈都這樣認為,他說到德行不充,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說神太用者勞,其藏在心,靜以養之,可見養神之道貴在清靜。靜則神藏,躁則消亡,心神清寧,血氣平和。《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雖說真正的心靜不在乎外界,但是一些法門的確能起到很好的靜心作用,比如打坐,聽音樂,看書,抄經,或者認真的去做任何一件事,哪怕是打掃衛生。

但是人非草木,畢竟是有感情的,會情緒化。現代研究情緒刺激會削弱白細胞戰鬥力,降低免疫力,而我們的中醫則認為內感七情是直中內臟的,會直接導致氣機紊亂。所以當情緒來時我們要學會疏導宣洩,防微杜漸,合理管控自己的情緒。當情緒來時,可以通過呼喊,大笑,唱歌,痛哭,摔東西,撕報紙,打沙袋等方法來直接宣洩,也可以找好友傾訴來間接宣洩,或者用情緒轉移法,移情易性,比如琴棋書畫,當然也可以升華超脫,看淡看遠。

了解更多養生知識請來微信公眾號吃吃吃吃吃你就知道吃

相關焦點

  • 還在「朋克式養生」?快來圍觀植本茶語的草本茶飲養生法
    在漫長的人類發展歷史中,健康和長壽一直是人們嚮往和追求的美好願望,因而養生文化遍布世界。不論男女老少都意識到了養生的重要性,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養生方式。中老年人喜歡按照科學的方法養生;年輕人想要養生卻放棄不了朋克生活,於是便在這個崇尚跨界混搭的時代,將兩件不相關的事情「攪和」在一起,「朋克養生」破繭而出。
  • 佛教養生入門系列之九:密宗的手印養生法!
    佛教養生,妙不可言,今天我們來講講佛教密宗的手印養生法!手印,即用雙手所做的各種姿勢,它是藏傳密宗「三密」之一---身密的主要特徵。關於佛教密宗的手印養生法今天就講到這裡了。 感恩您的閱讀與分享,祝您法喜充滿、六時吉祥!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作者:妙心居士
  • 命根養生才是內經養生的核心,中醫卻沒有,莫要接受道教方法
    岐伯稱之為「天賜人以長生之命,地賜人以長生之根」。所謂長生之命就是指的天的精神,也就是指的天的陽氣;所謂長生之根,指的就是大地的精神,也就是地的陰氣。陰氣是陰精所生,所以陰精就是命根。天陽之內有陰精,與地陰之內有陰精,相合成為陰精的命根。所以命根就是無形之精與有形之精的結合,其實就是天陽與地陰的交合。
  • 胎息啟動實錄2:令人驚豔的道家養生法
    數千年來,道家養生法一直被養生愛好者所崇尚,包括八段錦等身體上的運動,也包括胎息、辟穀等由內而外的調節,本期氣脈通元為大家帶來胎息啟動實錄第二則,讓大家身臨其境的感受頂級養生法的魅力。
  • 廣東年輕人又慫又剛的佛系養生法,真的有用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尋吃,ID:gzlovelif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廣東作為養生大省這裡的年輕人們對養生同樣執著即便生活與工作的節奏日益加快依然沒有落下養生這門學問而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創立了各種流派的「佛系養生法」這個流派的擁躉,大多有一雙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慧眼,堅信世間諸事不外乎就是「你騙我,我騙你,自己騙自己」。
  • 養生竟送命,烏煙瘴氣的養生機構該管管了
    劉尚林無論在自家官網怎麼自我吹噓「對儒釋道醫武的各類養生法都有深入研究和實踐,尤其對道家內丹術和無上瑜伽氣脈明點有獨到成就」,只要沒有行醫資質,又進行具有行醫性質的活動,就涉嫌非法行醫。這些年,「氣功大師」也好,「養生大師」也罷,倒掉的「大師」一撥兒接一撥兒,卻總有新的「大師」浮現。
  • 佛教養生入門系列之八:佛教六字真言咒養生法!
    佛教養生,妙不可言,今天我們來講講佛教六字真言咒養生法!六字真言咒,全稱「觀世音六字大明咒」,在梵文中,原意是:「蓮花盛開現出的寶珠」。六字真言咒是佛教信眾常念的咒語,並涵蓋了佛教的五部心義。站在養生的角度來說,六字真言咒提供了一種用聲音振動的方式鍛鍊呼吸和微循環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六字真言咒是由「嗡嘛呢叭咪吽」六個音節組成,它的標準發音為:嗡(aong)嘛呢(mani)叭咪(bami)吽(hong),以漢傳密宗的發音為準。嗡,是「a」與「ong」的複合音。「a」是人生入世開口發出的「第一元音」。
  • 「常欲小勞」,孫思邈活到一百多歲的養生秘訣
    運動,是養生保健的法寶之一。但運動必須要掌握好尺度,並非時間越長越好,強度越大越好。這個尺度應如何把握?藥王孫思邈有句名言:「道家養生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常欲小勞」的養生原理,孫思邈沒有明言,只用了一個比喻。說它的原理和「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樣,都是因為運動的緣故。實際上,這種養生方法是源於古人對人體生理、病理的科學認識。
  • 延續傳統浸泡工藝,古嶺神成為養生的佳選擇
    延續傳統浸泡工藝,古嶺神成為養生的佳選擇 ,「19oa3l1ru6h」 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持續推進,健康中國理念深入人心,有著中國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養生酒,因具有沁人心脾的精神屬性,適量飲用可以達到養生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成為了眾人聚會歡樂又不失健康養生的佳選擇
  • 延續傳統浸泡工藝,古嶺神成為養生的最佳選擇
    (原標題:延續傳統浸泡工藝,古嶺神成為養生的最佳選擇) 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持續推進
  • 探秘藏藥NO.16——上乘食補,瑪咖養生
    接下來就來介紹下瑪咖的食療養生法。 1.瑪咖泡水(最常用) 瑪咖泡酒是吃瑪咖最能將瑪咖中的營養成分獲取完畢的方法,中國自古有泡酒養生的傳統,就是這個原理。
  • 年輕人的養生神器 九陽K15-D71養生壺
    作為一個90後,筆者實在不願意承認自己已經到了需要養生的年紀,不過當我站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時,我的膝蓋告訴我「你已經不是曾經那個少年了」。少年啊 ,需要養生了。我國在養生方面的文化還是非常豐富的,擁有各種各樣的養生法,其中最簡單也最為人熟知的就是紅棗泡枸杞。不過開水泡需要重複多次才能有那股味兒,因此一款養生壺就必不可少了。九陽K5-D71養生壺就是一款很不錯的產品,並且價格也十分吸引人,僅需89元就能買到一款多功能養生壺還是十分不錯的。
  • 冬至後,養生進補靠「雙湯」
    原創 名醫話養生 東方衛視名醫話養生冬至,是二十四個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傳統醫學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自冬至起,自然界陰氣逐漸消退,陽氣開始回升,人體機能也漸趨旺盛。此時進補,可以更好地增強扶元固本的作用,為來年的養生防病打好基礎。
  • 「偽專家」張悟本:堅持綠豆湯食療養生法,晚年因腦梗住進醫院!
    說起當代一些臭名昭著的江湖騙子,他們打著為善為誠的旗號,行著欺騙之事,這些作為社會的「毒瘤」,令人唾棄。和他們這種卑劣行徑類似的還有一些偽大師,打著治病救人的旗號,只為中飽私囊。更為諷刺的是,一直在堅持綠豆湯食療養生法的他,在2014年因為腦梗塞住院治療,更進一步驗證了他綠豆食療法的虛假性。並且因為年齡的增長,張悟本的身體沒有像他自己說的一樣因為長期食用綠豆湯而十分硬朗,反而越發的蒼老,越發的虛弱,現在身體狀況每況日下,十分慘澹。
  • 朱長學:「以食啟智」「以食養生」「以食育德」「以食立美」
    朱長學:「以食啟智」「以食養生」「以食育德」「以食立美」 2020-10-19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古代「養生秘方」到底是啥?為何孫思邈臨終前叮囑弟子一定要毀掉
    孫思邈作為一名醫者,一生都在濟世救人,他不僅僅是生活了兩個朝代將近142年的長壽之人,更是一個懸壺濟世、有著妙手丹心的老藥師。他一生救人,臨終前也是為了後人讓弟子毀掉了一個「養生秘方」。從不參與政治有關的任何活動,從古至今,一心為了治病救人懸壺濟世的人少之又少,但孫思邈卻能秉承著「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濟世之心堅持一生,毫不動搖,為此他也深受別人尊敬。養生長壽至142歲,臨終前毀掉秘方還記得華佗發明的五禽戲嗎?
  • 千位名醫總結:2021年最簡單的養生法,竟是從1數到10
    如何養生一直是大家關注的重點今天國醫大師健康為大家送上千位名醫總結的不生病秘訣只需從1數到10不花錢也能做到一起學起來吧!">1">每天梳頭一次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首」,人體重要的靜脈和四十多個大小穴位,以及十多處特殊刺激處均聚於此。常梳頭皮,可耳聰目明、醒腦提神,並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淤的功效。每天起床後,花幾分鐘時間梳梳頭。平時也可以常梳,若身邊恰巧無梳子,用手亦可。
  • 炎夏別貪涼 「以熱制熱」更養生
    中醫講養生要順應時節,夏天該熱就得熱,該出汗就得出汗。夏天最好的養生方式其實是:順著季節規律,以熱制熱。和中醫專家學學如何「熱養生」,安然度夏吧!1 夏季受寒易傷陽氣寧夏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針灸康復科主任冶尕西認為,夏天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根據中醫「順應天然」的養生原則,此時應該養護陽氣,不少人用「涼」對抗「熱」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版本很多,但靠譜的極少.如紀念屈原說:農曆五月初五是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跳入汨羅江殉國的日子,端午節就是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的,賽龍舟是為了打撈這位英雄的屍體而演化來的活動,包粽子是為了   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版本很多,但靠譜的極少.
  • 健身功法五講之馬王堆導引術 疏通經絡調和臟腑
    人民體育運動與健康研究院特邀導引養生專家魏勝敏博士,推出五禽戲、易筋經、六字訣、馬王堆導引術、八段錦等「健身功法五講」。教學視頻簡單易學,幫助大家抗擊疫情居家期間,鍛鍊好身體,全家總動員,共同戰疫情! 馬王堆導引術功法設計,主要源於1973年長沙巿馬王堆出土的《導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