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給藥的靶向B7-H3 CAR T細胞可用於治療ATRT

2021-01-09 科學網

局部給藥的靶向B7-H3 CAR T細胞可用於治療ATRT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30 11:06:18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Crystal L. Mackall研究組近期取得新進展。他們發現局部給藥的靶向B7-H3的CAR T細胞可用於治療非典型的類畸胎/橫紋肌瘤(ATRT)。相關論文於2020年4月27日發表於《自然-醫學》雜誌上。

他們表示,ATRTs高表達B7-H3 / CD276,這不是由SMARCB1的失活突變引起的,該突變驅動ATRT中的腫瘤發生,但需要BRG1 / SMARCA4介導的殘留的SWItch /不可發酵蔗糖(SWI / SNF)活性。與ATRT的胚胎起源一致,B7-H3在產前大腦中高表達,但在產後大腦中卻不高。與靜脈注射CAR T細胞相比,在腦室內或腫瘤內施用的B7-H3.BB.z-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介導對小鼠腦ATRT異種移植物的有效抗腫瘤作用,具有更快的動力學,更大的效力和降低炎性細胞因子全身水平。

施用ICV的CAR T細胞也從中樞神經系統(CNS)轉運到周圍。在清除ATRT異種移植物後,腦室內或靜脈內施用的B7-H3.BB.z-CAR T細胞介導了抗原特異性保護,使其免受大腦和周圍區域的腫瘤攻擊。這些結果表明,B7-H3是這種無法治癒的小兒腫瘤的引人注目的治療靶標,與局部輸注CAR T細胞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的全身遞送相比,局部區域具有重要優勢。

據了解,ATRT通常出現在3歲以下兒童的CNS中。儘管進行了密集的多式聯運療法(外科手術、化學療法以及在年齡允許的情況下進行放射治療),中位生存期仍僅為17個月。

附:英文原文

Title: Locoregionally administered B7-H3-targeted CAR T cells for treatment of 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s

Author: Johanna Theruvath, Elena Sotillo, Christopher W. Mount, Claus Moritz Graef, Alberto Delaidelli, Sabine Heitzeneder, Louai Labanieh, Shaurya Dhingra, Amaury Leruste, Robbie G. Majzner, Peng Xu, Sabine Mueller, Derek W. Yecies, Martina A. Finetti, Daniel Williamson, Pascal D. Johann, Marcel Kool, Stefan Pfister, Martin Hasselblatt, Michael C. Frhwald, Olivier Delattre, Didier Surdez, Franck Bourdeaut, Stephanie Puget, Sakina Zaidi, Siddhartha S. Mitra, Samuel Cheshier, Poul H. Sorensen, Michelle Monje, Crystal L. Mackall

Issue&Volume: 2020-04-27

Abstract: 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s (ATRTs) typically arise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of children under 3 years of age. Despite intensive multimodal therapy (surgery, chemotherapy and, if age permits, radiotherapy), median survival is 17 months1,2. We show that ATRTs robustly express B7-H3/CD276 that does not result from the inactivating mutations in SMARCB1 (refs. 3,4), which drive oncogenesis in ATRT, but requires residual SWItch/Sucrose Non-Fermentable (SWI/SNF) activity mediated by BRG1/SMARCA4. Consistent with the embryonic origin of ATRT5,6, B7-H3 is highly expressed on the prenatal, but not postnatal, brain. B7-H3.BB.z-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 T cells administered intracerebroventricularly or intratumorally mediate potent antitumor effects against cerebral ATRT xenografts in mice, with faster kinetics, greater potency and reduced systemic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compared to CAR T cells administered intravenously. CAR T cells administered ICV also traffic from the CNS into the periphery; following clearance of ATRT xenografts, B7-H3.BB.z-CAR T cells administered intracerebroventricularly or intravenously mediate antigen-specific protection from tumor rechallenge, both in the brain and periphery. These results identify B7-H3 as a compelling therapeutic target for this largely incurable pediatric tumor and demonstrate important advantages of locoregional compared to systemic delivery of CAR T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CNS malignancies.

DOI: 10.1038/s41591-020-0821-8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0821-8

相關焦點

  • 臨床試驗表明:靶向GD2的CAR-T細胞有望治療神經母細胞瘤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患者自身的T細胞經改造後表達靶向GD2表面蛋白的CAR分子,由此產生的CAR-T細胞稱為GD2 CAR-T細胞。GD2在幾乎所有神經母細胞瘤細胞的表面上高表達,但在健康細胞中極低表達。
  • 可治療男性乳腺癌的靶向藥有哪些?|曲妥珠單抗|依維莫司|乳腺癌|...
    由於罕見,許多乳腺癌治療研究很少包括男性患者,因此在男性中使用靶向治療通常取決於該藥物在女性患者中的表現。可治療男性乳腺癌的靶向藥有哪些?曲妥珠單抗可用於治療早期和晚期乳腺癌。當在手術前或手術後開始治療早期乳腺癌時,通常給予該藥物一年。對於晚期乳腺癌,只要藥物有用,通常會給予治療。曲妥珠單抗通常與化療相結合,但也可單獨使用。曲妥珠單抗的副作用很少見且相對溫和。
  •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下面詳細講解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一種針對促進腫瘤生長和存活的特定基因、蛋白質或組織環境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式可以阻止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限制對健康細胞的損害。  針對ROS1基因變化的藥物。ROS1基因的罕見突變會導致細胞生長和分化(細胞從一種類型變為另一種類型的過程)出現問題。
  • CAR T細胞可治療髓母細胞瘤和室管膜瘤
    CAR T細胞可治療髓母細胞瘤和室管膜瘤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30 10:57:53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Cynthia Hawkins研究團隊經過不懈努力而取得新進展
  • 腫瘤靶向藥,你不了解的那些事
    並且,經過充分的臨床證明,分子靶向治療不僅能精準地「殺滅腫瘤」,而且能延緩腫瘤發展進而延長患者帶瘤生存期,腫瘤患者的終極治療目標將從「治癒」轉向「慢性病管理」的理想狀態。就像有人要一直服用降壓藥、降糖藥一樣,癌症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慢性病,只不過是一直服用抗腫瘤藥。那麼靶向治療的適應症,潛在風險,注意事項是什麼呢?讓我帶您走近靶向藥。
  • 一文讀懂:肺癌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一種癌症治療方法,使用旨在「靶向」癌細胞的藥物,而且不會對傷害正常細胞。 靶向治療的目的是發現並攻擊癌細胞中的特定區域或物質,或者可以檢出並阻止癌細胞內發送的指揮細胞生長的特定信息。
  • CAR-T細胞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機遇與挑戰
    2、CAR-T細胞的臨床研究進展及其優勢2.1、CAR-T細胞在血液腫瘤中的研究進展CAR-T技術目前在血液腫瘤的治療中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前期的臨床研究顯示,特異性靶向CD19分子的CAR-T細胞能有效地靶向治療B細胞性惡性腫瘤
  • ...CD79b靶向藥Polivy日本申請上市,治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
    2020年07月04日訊 /生物谷BIOON/ --羅氏(Roche)控股的日本藥企中外製藥(Chugai)近日宣布,已向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提交了Polivy(polatuzumab vedotin)的新藥申請(NDA),用於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
  • 結直腸癌,靶向、免疫治療比化療「高大上」嗎?合理應用是關鍵!
    細胞內部基因的變化是觸發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針對基因的一些治療,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就要精準一些,顯得「高大上」,是不是比化療要好一些呢?結直腸癌主要有5種治療手段,手術、放療、化療是其傳統的「三駕馬車」,手術和放療是局部治療方式,放療多應用於中低位直腸癌。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都有一定的適應症,並不是普遍適用,且多要聯合化療。
  • 血液腫瘤治療界的「天團」——CAR-T細胞免疫治療藥物
    當CAR與T組合,就成為令腫瘤細胞聞風喪膽的殺手天團——CAR-T細胞免疫治療藥物。它能夠精準識別並消滅腫瘤細胞,堪稱「定向巡航生物飛彈「。CAR-T細胞免疫治療藥物活力無限與傳統藥物不同,CAR-T細胞免疫治療藥物是以患者自身細胞為原料生產的一種高度個性化定製藥物。
  • 靶向治療效果好嗎?7大癌種近期靶向治療新進展給你答案
    肺癌  1. 1 奧西替尼  (1)成為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方案  2020年5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非小細胞肺癌指南將「奧西替尼用於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一線治療」推薦級別上調為I級推薦(最高推薦級別)。
  • 一文讀懂乳腺癌的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
    其實乳腺癌的治療主要分為兩大類——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手術、放射治療(也稱為「放療」)屬於局部治療;化學藥物治療(也稱為「化療」)、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免疫治療等屬於全身治療。手術的目的主要是處理原發腫瘤和淋巴結,根據腫瘤大小、部位,結合其他因素,可採取乳腺全切手術或包含全部腫瘤在內的乳腺部分切除手術,目的是將乳腺癌的原發病灶儘可能切除,從而降低局部復發的可能性。
  • 國際肺癌日丨肺癌十大問題一次說清楚|靶向治療|基因突變|EGFR|...
    早期非小細胞肺癌可以通過手術的方式達到臨床治癒,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達到80%,10年生存率可達70%,II期患者手術後5年生存率大約為40%-50%,III期患者如果能夠手術,5年生存率也可達到30%,不能手術治療的話,採用傳統放化療治療5年生存率15%左右【1】,根據最新研究,放化療聯合PD-L1免疫治療,3年生存率高達57%,預計5年生存率也可超過50%。
  • 專注腫瘤靶向藥研發!國投創合直投企業艾力斯登陸科創板
    專注腫瘤靶向藥研發!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肺癌是2018年全球和中國發病率最高的癌症種類,其中非小細胞肺癌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發病率約佔肺癌總數的85%左右。2018年,我國新發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人數達到73.7萬人,預計2023年將達到85.9萬人。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將「治療肺癌、肝癌等我國高發腫瘤疾病的毒副作用小、臨床療效高的靶向、高選擇性抗腫瘤藥」納入重點產品。
  • 首個CD123靶向療法!美納裡尼Elzonris歐盟即將獲批:治療母細胞性漿...
    近日,該公司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已發布一份積極審查意見,建議批准Elzonris(tagraxofusp),作為一種附加療法,用於一線治療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BPDCN)成人患者。BPDCN是一種預後非常差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 年終盤點:CAR-T細胞重磅研究解讀
    通過使用機器學習方法,他們分析了在癌症和正常細胞中發現的數千種蛋白的海量資料庫。隨後,他們篩選了數百萬種可能的蛋白組合,以構建出一個蛋白組合目錄,可用於精確地只靶向癌細胞,而不靶向正常細胞。CD19 CAR-T細胞療法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用於治療某些類型的血液癌症,即B細胞淋巴瘤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項新的研究可能會擴大CD19 CAR-T細胞的使用範圍,用於治療可能患有任何實體瘤的患者。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第18期)
    通過使用機器學習方法,他們分析了在癌症和正常細胞中發現的數千種蛋白的海量資料庫。隨後,他們篩選了數百萬種可能的蛋白組合,以構建出一個蛋白組合目錄,可用於精確地只靶向癌細胞,而不靶向正常細胞。圖片來自Cell Systems, 2020, doi:10.1016/j.cels.2020.08.002。
  • 艾力斯——專注於腫瘤治療領域的創新藥企業
    來源:吳國平財經公司是一家專注於腫瘤治療領域的創新藥企業,目前已在非小細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藥領域構建了研發管線。公司具有豐富的創新藥物研發和註冊申報經驗,並取得了顯著的研發成果。2019年11月,公司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甲磺酸伏美替尼片針對既往經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治療時或治療後出現疾病進展、並且經檢測確認存在EGFR 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療(二線治療)的新藥上市申請(NDA)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受理,目前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審評中,並已被納入優先審評品種名單
  • 全球首個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靶向生物製劑貝利尤單抗獲批...
    葛蘭素史克(GSK)今日宣布,倍力騰(通用名稱:注射用貝利尤單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關於擴大適應症人群至5歲患者批准,適用於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仍具有高疾病活動的活動性、自身抗體陽性的系統性紅斑狼瘡(SLE)5 歲及以上患者。
  • 靶向藥治療肺癌還沒起效卻引起了肺纖維化,該如何治療減輕症狀
    對EGFR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病人來說,有靶向藥可用且沒有出現耐藥,算是運氣比較好的。相比較過去傳統的化療,靶向藥低毒高效,而且使用方便,然而靶向藥並非絕對安全的治療方式。在靶向藥的所有不良反應中,有一種不良反應危害極大,那就是藥物相關的間質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