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奇女子,隱姓埋名30年研究原子彈,82歲去世鮮少人知

2020-12-15 叮噹貓說歷史

說到中國的原子彈,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有鄧稼先、郭永懷等人,不知大家找到沒有,這些我們熟悉的名字,大多是男的,女的很少,但這並不代表沒有,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一個新中國的奇女,也是我國原子彈事業的創始人,一代英雄,她叫王承書。

王承書1912年生於上海,自幼在數學方面就顯示出很強的天賦,18歲時考入燕京大學物理系,在該校13個新生中,只有她一個女生,四年後,王承書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然後繼續深造,兩年後再獲碩士學位,與此同時,她還收穫了自己的愛情,一位燕京大學的教授,張文裕,

二人很快就結婚了,對當時的女子來說,結婚生子,相夫教子,這是許多人的選擇,但王承書卻說:「女子能否成事,決不會看婚不婚!」一九四一年,她在美國密西根大學讀博士,此後,王承書的事業大獲成功,她與導師以自己的姓創建了「王承書-烏倫貝克方程式」,該方程式一發表便轟動世界,至今仍為科學界所採用。

一九五六年,面對貧窮落後的祖國,王承書毅然踏上歸途,回到祖國後,她在日記中寫道:「一九五六年十月六日,是我難忘的一天,在祖國離別十五年之久,第一次看到空中飄揚的五星紅旗,心中說不出的激動。」從那時起,王承書就從事著鈾同位素分離工作,在她的領導下,中國首次獲得了純度90%以上的濃縮鈾235,不僅如此,他還是中國首臺大型濃縮鈾擴散設備的總工程師。

一九六一年,錢三強請來年近五十的女科學家王承書到自己的辦公室,鄭重地說:祖國需要自己的科學家研製原子彈。這項工作的機密性很強,你不能再參加任何公開會議,更不要參加國際會議。要不要終身隱姓埋名?」從他說「我願意」開始,王承書隱姓埋名已有30年之久,她的名字在世界物理學界中逐漸消失。

高濃鈾是決定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與否的關鍵,王承書,就是這方面的負責人,1964年1月14日,王承書所在的504廠,成功生產了第一批高濃鈾合格產品,中南海傳來了毛主席非常高興的消息,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王承書看起來非常高興。

從那時起,王承書就為國家的科學技術做出了貢獻,他曾經是大型氣體擴散機的總設計師、科技部總工程師等,1994年,王承書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在王承書死後,她的名字仍然鮮為人知,時至今日也是如此,不過,有人記得,歷史會記得,在那熱血沸騰的年代,有一群年輕人,像流星一樣,照耀著中國。

相關焦點

  • 「氫彈之父」于敏去世!曾隱藏身份30年,被稱「國產土專家1號」
    來自中國科學院的消息,我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于敏,於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歲。2.國產土專家一號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自恃核武器威脅中國。此時,身在北京大學的于敏並不知曉,他的命運已經隨著戰爭時局和國家發展的需求開始發生轉變。1951年的一天,在北大當助教不足一年的于敏,被神秘地帶入了新中國的第一個核科學技術研究基地——近代物理研究所。接待于敏的是我國核科學事業的奠基人彭桓武先生。
  • 日本導演大林宣彥因肺癌去世享年82歲
    大林宣彥時光網訊據日本媒體報導,當地時間4月10日晚間,曾創作出《北京的西瓜》以及《轉校生》《穿越時空的少女》《寂寞的人》「尾道三部曲」的日本導演大林宣彥因肺癌去世,享年82歲。《海邊電影院》是大林導演時隔20年再度回到故鄉尾道拍攝的作品,講述的是一個關於電影院的穿越故事:尾道唯一的一座電影院「瀨戶內影院」即將關門,在影院內觀看日本戰爭片影展的三個年輕人,機緣巧合下穿越到大銀幕內的世界裡——原子彈被投下前一夜的廣島。
  • 一起暗殺慘案上熱搜,讓我明白了他們「隱姓埋名」的真相...
    這也就是我們國家研究原子彈,研究核武器的科學家,為什麼要隱姓埋名,為什麼要去荒無人煙的地方,連自己愛人都不能透露的原因。因為你一旦讓某些國家知道你是研究尖端武器的人,對方會不計一切代價來刺殺你,甚至連你的親人都有危險。
  • 造出原子彈用了六年,鄧稼先卻需埋名28年,離世前一個月才解密
    圖 | 少年的鄧稼先一1950年8月,獲得美國普渡大學博士學位的鄧稼先,拒絕了導師帶他去英國繼續深造的好意,在拿到博士學位後的第9天,便從洛杉磯匆匆登上了回國的輪船。此時,鄧稼先年僅26歲,加之長了一張娃娃臉,人送綽號「娃娃博士」。回國後不久,鄧稼先就被錢三強召至麾下。在8年的工作時間裡,他的聰明、努力和忠誠深深打動了錢三強。
  • 隱姓埋名28年 為國鑄核盾
    來源:中核集團誓言無聲隱姓埋名28年用無私的精神鑄就大國之盾牌他,就是鄧稼先 ——1948年,鄧稼先遠渡重洋進入美國普渡大學就讀物理系。1950年8月,獲得博士學位。就在同一年,他毅然踏上歸國的輪船,迫不及待投入祖國的懷抱。1958年8月,第二機械工業部和中國科學院共同選定34歲的鄧稼先作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理論設計的總負責人。
  • 伊朗科學家遭暗殺:終於明白中國核科學家為什麼要隱姓埋名!
    1958年,中國的核計劃啟動。 而此時的新中國剛剛建立九年,國內還潛伏著大量的國民黨特務。 整個中國,水平達到能當核武器帶頭人這個地步的,只有寥寥幾人。 如果能把這幾個人給「定點清除」,可以直接了當的扼殺中國的核武器,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 《權力的遊戲》荊棘女王扮演者去世享年82歲
    《權力的遊戲》荊棘女王扮演者去世享年82歲時間:2020-09-11 08: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權力的遊戲》荊棘女王扮演者去世享年82歲 9月10日,據BBC新聞報導,英國女演員黛安娜裡格女爵因癌症去世,享年82歲。
  • 奇女子——三毛
    那時候,我想,什麼樣的奇女子三毛?啊,在20世紀下半葉,當大部分地區仍處於戰爭狀態時,我們可以在萬水千山各地旅行。因為她的行為,畫家張樂平為主人公創作了《三毛流浪記》,這幅漫畫曾經在孩子們手中變成了珍寶。一個女嬰在重慶出生,她父母給她起名「陳懋平」,這就是20世紀下半葉震驚文壇的奇女子-三毛。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
    我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于敏,於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歲。1961年他又毅然決然地從研究原子核轉向研究氫彈原理這意味著他不僅要離開研究了多年的學術領域而且需要隱姓埋名長年在外奔波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從接受這份任務開始于敏的名字和他從事的事業一起成為國家最高機密「國產土專家1號」
  • 捷克著名導演伊利·曼佐去世,享年82歲
    捷克著名導演伊利·曼佐去世,享年82歲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2020-09-07 16:08 來源:澎湃新聞
  • 為「兩彈」隱姓埋名的「五廠三礦」
    一個地圖上找不到的城市    在神秘的404,建成過中國第一個軍用核反應堆,也曾造出原子彈。直至今日,這個代號404,幾乎全封閉的半軍事化小城,在公開發行的地圖上,依舊不能查詢到其確切位置。當時,他們中的許多人,自己也不清楚所從事的是原子彈事業,只是每天坐著專列進廠礦上班。對於工作的具體內容,「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
  • 童年回憶 《迪迦奧特曼》編劇因肝癌去世 享年82歲
    當地時間1月9日,據日媒報導,日本知名動畫編劇(腳本家)、特攝上原正三於1月2日因肝癌去世,享年82歲。上原正三,出生於1937年2月6日。曾擔任《賽文奧特曼》、《怪奇大作戰》、《歸來的奧特曼》、《迪迦奧特曼》、《秘密戰隊》等作品的特攝和編劇。
  • 【功勳】于敏:幹驚天動地事 做隱姓埋名人
    他說:「我這人不大流淚,也沒有徹夜無眠,回去就睡覺了,睡得很踏實。」  1926年,于敏出生於天津。1949年,他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績從北京大學畢業,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大學畢業生。1951年研究生畢業後,他被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彭桓武選中,來到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蘇聯等國相繼成功研製出原子彈和氫彈。
  • 必勝客聯合創辦人去世 享年82歲 600美元開創「披薩帝國」
    必勝客聯合創辦人去世 享年82歲 600美元開創「披薩帝國」 2020-12-03 18:20: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必勝客聯合創辦人去世 享年82歲】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披薩連鎖品牌必勝客創始人之一弗蘭克·卡尼(Frank Carney)因肺炎病逝,享年82歲。
  • 必勝客聯合創始人因肺炎去世,享年82歲
    美國快餐業連鎖巨頭必勝客聯合創始人弗拉克·卡尼2日因肺炎在家鄉堪薩斯州威奇託市去世,享年82歲。據當地媒體《威奇託鷹報》報導,卡尼2009年確診俗稱老年痴呆症的阿爾茨海默病,先前感染新冠病毒,但不久前已康復。卡尼的妻子說,卡尼2日凌晨4時30分在一家療養院離世。
  • 豆瓣評分9.3《橫空出世》|為了祖國,你願意一輩子隱姓埋名嗎?
    最近,一篇在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雜誌發表的文章的研究結果顯示,2019年12月中旬新型冠狀病毒的密切接觸者之間就已經發生了人際傳播,2020年1月1日到11日已有7名醫護人員感染。影片中的陸光達選擇了後者,從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拿到博士學位後,陸光達毅然回國參加建設,當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國民經濟落後,國家安全籠罩在美國核威脅的陰影下。陸光達放棄在國外做研究的康莊大道踏上了一條艱辛的改革發展道路。
  • 為何說「原子彈下無冤魂」?看看二戰日本女子都在幹啥,個個罪行滔天
    【女孩們和出徵士兵緊急結婚】1945年8月美國分別向日本廣島、長崎投下了原子彈。原子彈的爆炸,致使日本數十萬民眾死亡。可有人卻說,「原子彈下無冤魂」,這是因為日本民眾助紂為虐,他們積極支援日軍發動侵略戰爭。筆者用日本女子在二戰期間的所作所為,來論證「原子彈下無冤魂」。
  • 新中國第一代舞蹈家、著名歌唱家胡松華之妻張曼茹去世
    新中國第一代舞蹈家、著名歌唱家胡松華之妻張曼茹去世 北京頭條客戶端5月6日消息,3日凌晨1時58分,新中國第一代舞蹈家、著名歌唱家胡松華之妻張曼茹在京逝世,享年83歲。
  • 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插雷管的陳能寬:我的祖國窮,但沒理由不愛她
    那一年,這個叫陳能寬的年輕人32歲。回到祖國後,他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整整過了20多年隱姓埋名的生活。成為了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插雷管,也是最後一批走下塔架的那個人。1923年5月13日,陳能寬在湖南慈利縣出生了。
  • 戰後美國本答應幫中國研究原子彈,後來又變卦了,這是怎麼一回事
    但老蔣一直對原子彈研究缺乏信心,他知道美國在原子彈研製方面投入了多少資金,用了多少人才,而這一切在當時的中國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所以這只是老蔣的一個「夢想」。本來也不敢用日本人研究原子彈的老蔣,對日本人是多麼陰險狡詐,一向瞧不起中國人,怎能不服輸,給中國人提供服務,製造出可以打日本的致命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