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108將為何結局那麼慘?一是宋江見識太小,二是此人作孽太多

2020-12-12 靜者為王的江湖

《水滸傳》中梁山108將的最終結局,一直讓人心痛。也許前面太輝煌了,誰也沒想到會是這種結局。這大概是許多人在讀完《水滸傳》後,最深的感觸了。

於是長久以來,許多人從各種角度入手分析,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結局?但不知有人意識到這樣一個很實在,卻又很普遍的規律沒有。所謂「魔鬼在細節」,梁山108將的慘烈結局,也是遵循於此的。概括說來,筆者認為如下這兩個原因非常重要!

其一:宋江見識太小

誰也否認不了,宋江是梁山上最有遠見的。尤其是把宋江跟王倫、晁蓋,放在一起對比過後,宋江簡直如「神」一般存在!同時,這也是絕大部分梁山好漢,對宋江的認知。

哪怕牛逼如魯智深,在被官府抓住後也是這樣高喊:「我死倒不打緊,洒家的哥哥宋公明得知,下山來時,你這顆驢頭趁早兒都砍了送去。」

但問題是宋江神一般的遠見,實則是一種比較級。首先是王倫和晁蓋太弱,同時梁山好漢也是智者少,勇者多,打打殺殺、吃吃喝喝都沒問題,可一讓其思考問題、未來等,普遍都抓了瞎。

因而宋江的遠見,就要打上一個引號了。因為決定遠見的關鍵因素,是一個人的見識!而宋江恰是見識很小。

在梁山大軍對陣王慶時,宋江率大軍在前面一路破關斬將,可王慶手下也有高人,抓住宋江「用力過猛」之機,偷襲宋江後方重要城池宛州城而來!

無論是朝廷派來督陣的大員陳安撫,還是留守的其他梁山好漢都慌了神,就在此刻蕭讓挺身而出智擺空城,「陳安撫教軍士扛抬酒饌,到西門城樓上擺設」,四門大開,讓其他將領在外布疑兵。

趁對方疑神疑鬼時,突然人馬殺出,內外夾擊,一舉打敗王慶大軍化解了這次嚴重的危機。哪料,這等牛逼戰績宋江得知後卻怒了,道:「倘被賊人識破,奈何?終是秀才見識。

整部《水滸傳》中,梁山打得最巧、最妙且最有兵法精髓的就是這一戰!卻被宋江說成「秀才見識」。這就證明了宋江的見識很小,而恰是宋江的見識,決定了他的用人,和梁山的發展方向!所以,宋江就只能瞅見梁山招安這一條路!

《水滸傳》中說得很清楚有四大寇:山東宋江、河北田虎、淮西王慶和江南方臘!倘若這四大寇,幾乎同時作亂呢?這可是四個方位,那時的情況會怎樣?所以真就只有招安這一條路嗎?

故而宋江的這等見識,導致了他就認招安,然後被當成槍使,狠起來他連自己都滅,四大寇都被他一人給滅了。梁山108將沒個不慘——正面跟方臘、田虎、王慶等血戰,背後有朝廷暗箭,是腹背受敵!且更悲催的是,內部還矛盾重重,只因有一人作孽太多!

其二:吳用作孽太多

吳用號稱梁山大腦和最牛智囊。可問題是翻遍水滸你去看,吳用打沒打過,如蕭讓這種符合兵法韜略的仗?一仗也沒有! 甚至連朱武他都比不過。

那麼吳用的真正作用是啥?兩個字:坑人!朱仝、盧俊義是他直接出手坑上梁山。林衝是他背後扇陰風,火拼了王倫,變相坑林衝!對關勝也是疑神疑鬼,非要安排林衝、楊志隨後「接應」關勝,嘴上卻對宋江說:怕關勝假降,萬一坑了咱呢。潛臺詞就是,倘若關勝不好好幹,就讓林衝和楊志幹掉關勝!

這就是吳用在梁山的作用,坑人太多等於作孽!梁山上有這樣的大腦和智囊,能好得了才怪呢!以至於吳用最後,都產生了當漢奸的想法。在攻打遼國時,對宋江說,遼國的使者歐陽侍郎說的對啊,咱就歸降遼國吧,別受這鳥氣了。

可問題是,歸降了遼國後,梁山好漢們真能揚眉吐氣?這可能嗎!吳用如此作孽,最終的帳,必然會算到整個梁山團隊頭上來。其內部看似義氣如一個人一般,實則早就離心離德了,如朱仝沒招安前根本不出力,招安後這才爆發。

這也是為何,宋江被毒死後,吳用都不敢招呼其他剩餘好漢替宋江報仇,相反卻吊死的真正原因。都說自作孽不可活,他卻由於地位特殊,還生生連累了梁山108將。

其三:總論

任何一個結果的出現,都有其必然原因。所謂風起於青萍之末!梁山108將的慘烈結局,其實從這個意義上告知了我們如下兩點。

其一,團隊老大的格局見識,決定著團隊的方向和規模。這屬於「道」(方向)的層次,方向錯了,越努力越失敗!

其二,團隊的內部建設平衡,決定著團隊的生死!這屬於「術」(方法)的層次,一旦方法錯了,搞得內部烏煙瘴氣,矛盾重重,終究一場空!

相關焦點

  • 梁山兩大奇才,若一位被宋江重用,梁山108將也不會結局那麼慘
    這點在《水滸傳》中的宋江身上,體現得最明顯。由於他一直想招安得富貴,因此被宋江重用的人才,自然也要符合這一格局。故而造成了梁山108中,人才的浪費。比如這兩位梁山好漢,堪稱梁山兩大奇才,若一位被宋江重用,梁山108將也就不會結局那麼慘了!
  • 梁山108將誰的結局最好?唯獨他早看透了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返
    梁山上108將,個頂個英雄好漢。剛開始,在梁山大當家晁蓋的領導下,弟兄們大塊喝酒、大塊吃肉,可是在其死後,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後,逐漸傾向於招安,向朝廷靠攏。最後,梁山好漢在歸順大宋朝廷之後,被「借刀殺人」,奉命前去徵遼、討方臘。戰場上刀槍無眼,連年的大戰,水泊梁山的108條好漢傷亡慘重,最後只剩下了27個人。
  • 梁山108將他戰力第一,本事超林衝,宋江若重用他,梁山不會覆滅
    喜歡讀《水滸傳》的朋友,一定會為梁山好漢的結局而感到惋惜,原本108個好漢在山寨上面大塊喝酒,大碗吃肉,好不快活,梁山泊主宋江卻並不顧兄弟們的反對,一意孤行,接受招安,導致梁山四處徵討疲於奔命,損失慘重最終覆滅。要說宋江的決策是錯誤的吧?
  • 《水滸傳》梁山108將是被封印的妖魔轉世,其結局註定不完美
    108將是洪太尉誤放的被封印的妖魔轉世,他們註定被再次封印古人講究因果循環。梁山108將的前世是被老祖大唐洞玄國師封印在「伏魔之殿」裡的妖魔,他們因為為非作歹被封印。此後歷代天師,都會親手添一道封條,使其子子孫孫下敢妄開,以免放走了妖魔。
  • 「天上的星星參北鬥」,梁山108將的北鬥是誰?不是宋江晁蓋
    「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鬥」每當聽到這首膾炙人口的《好漢歌》時,不由得思考一個問題,天上的星星指的是梁山108將,那北鬥到底是指誰呢?北鬥是權威,誰是指引梁山好漢的北鬥呢?有晁蓋在,梁山就無法真正壯大,因為他格局非常小,沒有容人之量,見石秀楊雄時遷偷雞被捉,就要殺石秀楊雄二人,這種人肯定成不了北鬥。
  • 梁山好漢108將,但這四人卻配不上「好漢」二字,人品太差
    說到水滸傳,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在梁山上一共有108將,而且個個都是好漢。有的時候他們劫富濟貧,雖然不做壞事但是有些人背地裡卻做了不少的壞事。實際上在這108人當中,有很多人都是草菅人命之人,他們都是受過了朝廷的管制而逃上梁山。
  • 梁山有108將,但有四人卻不配稱為「好漢」,李逵是其中之一
    在施耐庵的小說《水滸傳》中,梁山共有108將,而很多人都喜歡將這108將稱為「108條好漢」。但事實上,這108人中有很多人都是草菅人命之人,根本配不上「好漢」二字。那具體都有哪些人不配稱為「好漢」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如果梁山108將不招安,結局會怎麼樣?
    這個結局,無數讀者為之傷心。許多人甚至痛罵宋江「坑死一群好兄弟」「踩著兄弟的屍體上位」「107個王者帶不動1個青銅」等。顯然,讀者對這個招安後的結局不滿意,於是各種假設也就隨之而來。有人說宋江應該打到東京,有人說宋江應該割據稱王,還有人說宋江應該聯合方臘對抗宋朝等。
  • 宋江的梁山108將聚義為何說是小吏造反?
    那麼一有風吹草動,這些下級軍官極易造反。——林衝連自己的妻子都保不住。可見軍官待遇。 而且在那時候,權力和責任又不是成正比的。當官的有權有勢卻不辦事不負具體責任,做小吏的無大權,待遇不高卻責任重大。正如今天所說:「上面千根針,下面一條線」,任何重大的事情,必須通過小吏才能在基層落實。
  • 水滸108將中,唯此人被梟首示眾,犧牲最為慘烈,綽號早暗示一切
    梁山108名好漢中,大多難有好下場。本是一群被生活所迫,官府所逼的江湖人士,反上梁山後,卻在宋江的領導下,向曾經為難過自己的朝廷投誠。 這樣的關係,梁山好漢不甘願,大宋朝廷也不敢放心用,因此將他們派去做一些最為危險的事,比如說徵討方臘。去時108位好漢,回來只餘寥寥2、30人。
  • 四個方面分析「梁山108將排名」
    說水滸,就不能不說梁山108將。而說到108將,就不能不說他們的排名。水滸之所以能在士大夫和民間流行,並且流傳後世數百年不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108位梁山好漢有綽號、星號和排名。那麼,108將的排名是怎麼來的呢?在水滸第七十一回,宋江等人正在進行羅天大醮。
  • 梁山108將在對方臘的南徵中為什麼損失慘重?
    (圖片借鑑,侵權可刪)梁山108將替北宋朝廷徵戰無數,經過大大小小的戰役,108將絲毫無損,但在徵討方臘的戰鬥中,108將死亡過半,除了病亡和離開的,僅剩27人回到京師。這一戰也將梁山上下團結得如同鐵桶般的軍心,徹底的擊個粉碎。為什麼梁山108將面對手下只有8員大將的方臘會被打的這麼慘?這裡面有很多原因,總的來說有以下這麼幾點:一、雙方領導的心態和目的性不同。宋江原來是鄆城小吏,誤打誤撞上了梁山,其實也非他所願。
  • 梁山108人,有6人沒有參與徵方臘,他們分別是誰,結局如何?
    《水滸傳》中,梁山最慘烈的一仗便是徵討方臘了,這一仗梁山108將損失了70餘人,可謂是損失非常的慘重。以至於此戰過後,存活下來的人大多都已心灰意。梁山108人中,有6人並沒有參與徵討方臘。他們分別是誰?結局如何?如果有他們的加入,說不定梁山眾人會少死很多人!
  • 水滸傳中最窩囊的不是林衝,不是盧俊義,而是梁山顏值最高的此人
    《水滸傳》中最遭人恨的人,宋江排第二,無人敢排第一;但若說,誰是最窩囊的,人們七嘴八舌說是林衝、盧俊義、晁蓋等人。那是因為你們對《水滸傳》看得還不夠深,梁山108「好漢」中最窩囊的絕不是名頭最響的這幾人。為何這麼說,我們先來看看林衝。
  • 水滸傳中,108好漢結局最好的4個人,最後一人太讓人羨慕!
    梁山108好漢,在被招安之前,一直沒有死傷。但是宋江堅持招安才是正途,不顧一些兄弟的反對,費盡心思終於還是投靠了朝廷。多年的土匪惡霸,成為朝廷的軍官,豈有這麼好的事。為了消耗這些眼中刺,朝廷將梁山好漢派去討伐遼國。 沒想到遼國也忒不爭氣,沒費多大力氣,就被梁山好漢大敗。
  • 梁山108將,如果重新排名,哪些梁山好漢會升遷?至少有7位
    一:宋江意志的體現梁山108將的排位和天罡、地煞的劃分,與其說是「天降石碣」的天意,還不如說是宋江意志的體現。因為排位也是一種遊戲規則。所謂誰制定規則誰受益。宋江是為了招安,自然這個排位就必須要體現出「招安為主導的格局」。
  • 直到宋江喝下毒酒,眾人才恍然大悟,梁山老大既非宋江,也非晁蓋
    《水滸傳》講究一個義,不是家國大義的義,而是綠林好漢們的義薄雲天,但最後這些被逼上梁山的人卻又被朝廷招降,最後被利用著去打方臘,108好漢死傷無數,存活者寥寥無幾,就連宋江最後也一杯毒酒下肚,憋不憋屈?
  • 其實害慘梁山108將的人不是宋江,而是道貌岸然的這位好漢
    此外,接受朝廷詔安,莫名讓大多梁山兄弟慘死等「惡跡」已經讓眾多粉絲忍無可忍,極少數人更是宣稱要將他「胖揍一頓」。說明李雪健老師的演技非常精湛,在俘獲眾多觀眾的同時,也讓人們對宋江的形象敬意深刻。 原型小說《水滸傳》中,宋江的確為了投奔朝廷而不惜犧牲梁山利益,讓許多弟兄在徵討方臘的過程中折損。李雪健老師只不過演活了宋江而已,粉絲們過不了宋江投奔朝廷的檻,對他產生憤怒,實際上恨的是宋江。有人說,讓梁山好漢投奔朝廷的並不是宋江,而是幕後推手吳用。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 李俊為何脫離梁山?只因太心寒,看看被宋江害死的4位兄弟就懂了
    李俊為何極力脫離梁山?僅僅是因為和費保等人有約定嗎?在筆者看來,那不過是個藉口罷了,而你看看被宋江害死的四位梁山兄弟就會知道原因。一、去意已決的李俊經歷了徵遼國、田虎、王慶、方臘之後,對於活下來的那些梁山好漢而言,他們的關係應該是更加鐵了,畢竟一次出生入死了好幾次,這樣過命的交情自然會讓他們擰成一股繩,可為何李俊最後會帶著童威和童猛脫離梁山呢?甚至還不惜詐病騙宋江。
  • 此人留下三句話,宋江不但明白了使命,也知道了自己的結局
    宋江為何會不顧魯智深、武松等大多數好漢的反對、堅定不移地執行招安路線?這個問題看起來非常複雜,其實有個情節揭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