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沒有大量閱讀,還能學好高中語文嗎?只能這樣補救了

2021-01-19 理書少年

從小沒有大量閱讀,還能學好高中語文嗎?

我今年長胖了不少,到了夏天覺得沒衣服適合自己,於是下定決心減肥。我去向一位減肥達人諮詢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快速瘦下來,最好在半個月之內能減掉20斤肉肉。

她想了想,問我道:「你覺得你人生30年一口又一口吃出來的肉,是你少吃一口兩口就能甩掉的嗎?」

我無言以對,因為我心裡明白她說的是對的。可是感情上,我還是希望能找到一種減肥速成法……這種心情就像我的學生們希望能找到一種高分速成法是一樣的。他們經常問我:「老師,有沒有什麼方法讓我快速提高語文分數?」

請允許我誠實地回答:沒有。語文學習是需要長期積累的,沒有什麼七天速成法、21天速成法……這點道理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都明白了,可是在明白的同時他們也開始失望了:我們都已經上高中了,哪來時間去補救?

這就是我今天要說的事:從小沒有大量閱讀,還能學好高中語文嗎?

其實,是可以學好的。我們從小閱讀培養的是語感、是語文素養、是大量的知識……這是學習語文的正道,是最值得提倡的路子。可是,那些沒有豐富閱讀基礎的學生到了高中,語文就活該學不好,就活該淪為語文學渣嗎?其實高考語文是有考察範圍的,說到底還是應試教育。既然是應試,我們就有應對的辦法。

敲黑板,劃個重點:我並不是想歪曲事實,我也肯定廣泛閱讀的重要性。我只是想說如果從小讀書不夠多,到了高中我們還是能夠補救一下的。

從小沒有大量閱讀,還能學好高中語文嗎?只能這樣補救了……

1、背語文書,讀作業上的閱讀材料。

閱讀開始的越早越好,原則上來說從孩子會發第一個音節開始家長就要有規律的帶他讀書了。比如有的孩子1周歲左右就會說話,那從1周歲開始家長就要帶他讀書。

閱讀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即使已經到了高中我們也要閱讀。我想起了《北京晚報》的一篇報導: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86歲開始使用電腦,86歲建立了自己的網站,還打算當「博客」呢!這就是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高中生雖然學習緊張,但這種不斷學習的精神咱們還是要具備並且把它運用到閱讀上來的。不過有一個問題我們必須搞清楚,那就是高中生最需要讀的是什麼?

如果學習效率高,有比較多的閒暇時間那可以去讀名著讀厚書。不過現實情況是大多數高中生時間都很緊張,因而讀厚書不太現實。所以,我給學生們的建議是讀好語文書!

何謂讀好語文書?即語文書上的課文要全部讀通、讀懂、讀透,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熟讀成誦,即會背誦。

除了語文書,還有作業上的、試卷上的閱讀材料也要好好讀。其中有價值的還要把它們剪下來貼到自己的素材簿子裡,以便於時時翻看。

2、準備糾錯本,題題攻克不留死角。

學以致用,高中生讀書也好背書也罷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應對高考,所以光學不練那是假把式,學練結合才能出成績。

在做練習的時候有個細節必須要注意,即做題之後要及時訂正,錯題要歸納到錯題本上去,以便翻看、複習。學習絕不可抱僥倖心理,我們要做到題題攻克不留死角,這樣才能萬無一失。

3、多聽多觀察,把聽來看到的靈活運用到作文中。

高中語文一半是閱讀一半是作文,從平時教學中來看學生覺得作文難主要是因為缺少積累,寫出來的東西乾巴巴的沒有可讀性。

作文跟文學有共通性:最能打動人的都是那些來源於生活的,有血有肉有真情實感的東西。我們的學生大部分時間花在學校裡,小部分時間花在輔導班裡,剩下來的時間裡基本都是累趴下了的狀態,哪裡還有時間去體驗生活?小小年紀也沒什麼生活經驗。因而寫起作文來除了人云亦云就是生搬硬套,作文自然就成了老大難。

高一上學期按照大綱要求學習寫作寫人敘事類作文。在學習寫人之前我布置了一項作業:請同學們幫助負責咱們年級部衛生的清潔工阿姨們一個星期,並在不打擾她們工作的情況下多與清潔工阿姨們聊聊天。

布置這項作業的目的就是要學生留意生活,多聽多看。後來那次作文練習非常成功,全班55號人沒有一個說難寫、沒話可寫……

留意生活,多聽多積累,這是獲取作文素材最好的方法之一。倒不是說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立刻就要把它寫進作文裡。這些人、事、物我們留在記憶裡,說不定那次寫作業就用上了。這也是積累素材的一種方式,本質上跟通過讀書去積累素材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來源於書本,一個來源於生活而已。

小學和初中階段如果讀了大量的書,到高中後在語文學習上很可能有比較大的優勢,但是並不代表閱讀量不豐富就一定學不好高中語文。還記得小時候讀過的《三字經》嗎?「蘇老泉,二十七;使發憤,讀書籍。」讀書學習沒有早或者晚之說,只有學或不學之分。

只要努力,最壞的結果不過就是大器晚成。高中的學習,最怕的不是基礎不好,而是以基礎不好為藉口破罐子破摔……

這裡是七公子說教育,關於孩子的教育您有什麼困惑或者建議嗎?歡迎探討與分享。

相關焦點

  • 學好語文,最好的途徑是什麼?六個字三個習慣,讓他從小高人一等
    學好語文,最好的途徑是什麼?我孩子從小開始,基本上也會做到每天堅持以上四項內容的學習。我所認識的朋友當中,凡是比較重視對孩子教育的,一般都會堅持讓孩子閱讀、練字、讀詩的。學好語文最好的途徑是從時開始積累和養成良好語文習慣。當然,這裡面還有很多的細節需要區別與細化。教育的角度來說,背古詩還是其它,區別並不大。實際上,這四項內容可以概括為閱讀(包含記憶,即背誦)和練字兩項。
  • 暑假裡語文學習需要做的事情:閱讀、背誦、積累、生活與作文
    文:惜朝越來越多家長發現,從小學到高中,語文是提分最難、最慢的一科。然而從現在的教改也可以看出,語文一科佔分比重越來越大,甚至可以說:得語文者得天下!暑假即將來臨,如何利用好暑假這段時間,幫助孩子愛上語文這一學科,並且儘可能提高語文成績,是我們所有老師和家長都該考慮的。1、重視閱讀如果規定孩子在暑假只能做一件事的話,那一定是閱讀。
  • 高中「偏科」最難補救的一門?並非數學和英語,學霸都說這一科
    高中偏科哪一門最難補救? 其實筆者諮詢過很多學霸,數學和英語雖然比較難學,但也容易補救,最難補救的學科竟然是「語文」,估計很多人都沒有想到,不少的學霸都說出同一個答案,那就是語文,也就是我們的母語。
  • 學好語文的「五個一」,做起來很簡單,但效果卻非常好
    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何那麼多的學生語文成績不理想,原因不外乎這些——積累少,從小沒有培養語文素養;對語文興趣不足,內心有牴觸;對語文成績期望值不高,有「差不多」心理;急於求成,容易半途而廢。以上這些表現,讓各個學段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上乏善可陳,尤其是高中生,甚至是痛苦不堪——學不好,又不能放棄。
  • 語文特級教師:學好語文,靠的就是「死記硬背」的童子功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曾這樣評價語文:「孩子語文不行,別的學科是學不通的。」這句話直接點明了語文在學習上的重要性。作為所有學科中最特殊的一門,進入大語文時代後,語文的學習越來越被家長們重視。我就開始找各種語文特級老師的教學視頻,但這些特級教師的觀點著實讓我有些驚訝,他們一致認為「死記硬背的童子功是學好語文最好的方法」。現代教育一向對死記硬背嗤之以鼻,認為死記硬背是愚笨的方法。
  • 系統的語文閱讀教學內容是什麼樣子?
    「文選型」語文教材,既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也沒有具體的教學內容,更難以形成語文能力培養序列性。駱建領先生指出:語文教材沒有「提供切實有效的知識和能力體系、閱讀和寫作訓練體系。」(《華聲在線》2017.08.21.《語文教材頻變臉,「部編本」能否力挽狂瀾》)。語文教材本應解決「用什麼去教」的問題,而「文選型」語文教材卻沒有解決這個最現實的問題。
  • 如何學好小學語文?
    很多家長都會很頭疼孩子們的語文成績不好該怎麼辦?對於如何學好小學語文這個問題,作為一個有多年教書經驗的老師而言,那可真是有太多感悟。處於小學階段的孩子,由於年齡太小,他們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對於學習的概念比較模糊。除了學校老師的管理教育之外,還需要家長的多加引導。以下是我針對如何學好小學語文?家長對於孩子們的學習應該有哪些行動?給出的幾點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學好語文重在積累!暑假每天堅持5件事,助力語文成績往上漲!
    文:惜朝學好語文,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積累。「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的這篇《勸學》,不只講遠行和江海,更強調學習需要積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寒窗十年,方有玉汝於成。學習語文不能走捷徑,必須依靠平時積累。堅持做好以下5件事,學好語文不再是難事。一、朗讀課文無朗讀,不語文。可以說,學習語文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朗讀。
  • 中國孩子最該學好的語文,為何總也走不出學不好的困境?
    趙志偉,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結果四年級一次期中考試,語文考了72分。我就覺得,小學就這樣子,以後還怎麼學?我就去找他的語文老師小李。小李老師和我說,這次考試難度大,孩子們分數都不高。我問為什麼難度大,他說開始考察閱讀分析了。我大吃一驚,心想小學剛剛學會閱讀,怎麼就開始閱讀分析了。」尤其是這樣的閱讀分析題,並沒有考慮到孩子自己的閱讀水平、理解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
  • 學好語文:「讀、譯、練」是根本
    *學好語文的關鍵在於提高閱讀能力學好語文的關鍵在閱讀。廣泛的閱讀,能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擴大知識面,活躍思維,而且還可以為寫作提供源泉。因此我們要掌握好閱讀的兩種方式。朗讀是閱讀的方式之一,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朗讀的核心要點為「傳達真情實感」,即將文章所表達的感情,用抑揚頓挫的語調讀出來。應根據句式的長短與特點,讀出不同的節奏和語氣,語勢要錯落有致,具有韻律美。朗讀要做到讀音準確,吐字清晰,音量恰當,速度適宜。
  • 美國高中的中文試卷,中國學生看後懵了:難道我學的是假漢語?
    大家上學肯定都聽過這樣一句話,「語文你都學不好,別的就更學不會了」,確實是這樣,很多老師家長都說過這樣的問題,「孩子數學英語都不錯就語文不行,作文總是被扣分,有時題也讀不懂,
  • 各地高中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作品引發爭議
    中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新學期裡,各地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引起熱議,詳細情況我們來連線今天的新聞編輯曹暢。主持人:先給我們介紹一下新學期,各地語文課本都有了哪些新變化?
  • 浩學雲分享 高中語文學習方法總結
    語文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實際意義自然無需贅言,不經意的3分5分的差距可能就在語文上,語文的學習大致可以分為現代文、文言文、古詩詞、作文與課外補充五大板塊,今天就送你高中語文學習技巧,相信你看完一定收益。現代文對於現代文,我們理解它應該沒有問題,關鍵就是它在考試中的應用,現代文的題目一般都是給你一篇文章,讓你分析結構,鑑賞人物和探究主題。翻來倒去也是這幾點,因此學會分析進並表達出來成為我們首要的任務,這不是朝夕之間的工夫,需要多加練習才能做到。
  • 三個言部首的字「讀記議」教你如何學好語文
    大家都知道,語文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科,一個實用性和應用性都很廣的學科,學習語文跟學習數學不一樣,數學想學好,一般來說刷題,再多學一點兒解題技巧就可以。但是語文如果要想學好,我是有自己的見解和方法的。三字真言「讀記議」。了解下?
  • 大語文閱讀浩如煙海,分享超簡便兩招,迅速搭建人文閱讀十年框架
    英文是這樣,廣度和深度更甚的大語文積累,就更加要有一個明確的總規圖了。而一套成熟的教材,一套嚴謹的考卷,對於已無退路的高三孩子來說,就只能是不得不啃的資料。而對於還有十年時間的家庭來說,它代表的則是一個要達到的能力標準,要實現的學術水平。而首先要了解這個標準的第一人選,正是我們家長自己。
  • 2019年中小學語文教材大改版已小半年,這些差異你真的懂了嗎?
    2019年秋季,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已經在全國範圍內統一啟用了。這個版本從2017年開始走入課堂, 在2019年實現全國覆蓋。雖然部編版全國推廣已半年之久,但你們真的看懂了嗎?與以往的版本比較,部編語文教材究竟有哪些變化?
  • 高中語法與初中語法有區別嗎?高中英語如何學?
    對於高中生而言,學好英語也是一大難事,因為你看它的時候,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你就是想不起來,而且想要在高考中使得成績更好一點,英語是不可以拖後腿的,千萬不要覺得無所謂,讓自己跟大學失之交臂,到最後只能後悔莫及,那高中英語怎麼學呢?衡水中學:離不開以下3個基本方法,要從高一開始抓起 ,認真做到能有好成績,接下來一起學習提分的策略吧。
  • 提升語文閱讀答題能力,助推學好語文,塑孩子優秀文化素養
    我們只有重視孩子的語文學習,才可能為孩子今後的綜合性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才有機會使孩子的文化素養得到全面提升。而語文閱讀能力尤其是語文閱讀答題能力的高低決定著語文成績的未來。如何更有效的開展閱讀答題能力訓練呢?
  • 語文學習最需要做的事情:閱讀、背誦、日記、生活與作文
    ,還要做到大量閱讀、背誦經典、養成寫日記的習慣、超越課堂,走進社會生活等。 大量閱讀 博覽群書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的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說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孩子語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 ...有什麼用、怎樣學好?語文學習「靈魂三問」權威解讀,老師家長...
    結果討論來討論去,最後物理老師、數學老師提出:應該給語文增加課時。為什麼呢?他們說:我們數學佔分最多的題目也是這樣,往往是學生閱讀能力太差,就是抓不住其中的要點,不知道怎麼答,在這個題目上失分太多,就是因為他們的閱讀能力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