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友:從路邊攤走向世界

2020-12-12 長沙市政府

    文和友致力於傳統民俗餐飲文化的研究,挖掘地域民間小吃,結合潮流文化,形成「文和友餐飲模式」。

  金線街是長沙市天心區太平街附近的一條老街。街不寬,老房子牆體斑駁。單車悅耳的鈴響,總伴著「讓噠、讓噠」的吆喝聲灑滿一路。一路上,儘是賣吃食的攤販。文和友品牌創始人文賓置辦了一輛小推車,賣五角、一元一串的油炸貨。這是2010年。  今天,路邊攤已被多個文和友系列IP取代,走向了全國。超級文和友街區概念餐館甚至獲得德國紅點2019年度最佳設計獎。練攤的「文滿哥」成了長沙特色餐飲代表人物之一。  十年光陰,從路邊攤走向世界,文和友的品牌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文和友集團執行長馮彬講述了從餐飲產品成為餐飲品牌的故事。  在文和友創立前,文賓從事過多種職業,包括服務員、手機客服等。在2010年,他明確自己的創業切入口,就從自己最熟悉、長沙人最喜歡的油炸美食開始。在金線街一個相對偏僻的巷子裡,文和友油炸社開張了。「店面不大,大鍋、土灶、四方桌,布置得很有懷舊特色,推出的油炸產品,貨真、量足、價實,以質量贏得口碑和回頭客,站住了腳跟。」同業競爭,質量打底,推陳出新,這一階段的探索,企業有了初步的品牌概念。  回過頭來看,創新,更新,「新新」不息,是文和友從激烈的餐飲競爭中脫穎而出、走上發展的快車道的核心動力。  在一間油炸社裝不下文和友的事業野心時,向哪個方向拓展,考驗著文賓和他的創業小夥伴們的決策智慧。「經過幾輪激烈的爭論和分析,最後把新的項目定位於小龍蝦,推出了文和友老長沙龍蝦館項目。」馮彬介紹,長沙有一定的夜宵文化基礎,當時小龍蝦也頗有成為夜市單品之王的趨勢,小龍蝦餐飲市場的競爭也很激烈,關鍵還是怎樣讓人耳目一新。  基於這樣的品牌特性,老長沙龍蝦館項目帶給市民的視覺和味覺衝擊,不少消費者至今印象深刻:結算櫃檯上掛著「長沙人很行」的牌匾,有的食客面前堆著上十個豬油拌飯的飯缽子……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相似的文和友拔地而起,市場上一片「你追我趕」。文和友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要給品牌注入更多的特色,烙上獨一無二的印記,這個印記還必須喚起每一個市民的共同情感。  在「文和友」中文商標統領下,文和友臭豆腐、文和友大香腸等一系列小吃成為載體,吸引了糖畫、糖水、糖油坨坨等長沙手工藝攤販的聚集。長沙傳統、童年記憶、兒時味道等諸多要素聚合、碰撞,文和友社區概念初步形成,並衍生出超級文和友。  今天,市民走進海信廣場的超級文和友,無法用餐館、景點、舊物館或民間風物誌中某個詞來定義。在這個7層樓、2萬平方米的營業空間裡,吃到的是小龍蝦、糖油粑粑等傳統長沙食物,黑白電視機播著老紀錄片,收音機放著從前的新聞,幾十家街頭美食、書店、劇院、雜貨鋪、洗腳店等,將人們的神思拉回到上個世紀80年代的長沙城區,充滿著市井煙火氣息,親切、放鬆而又充滿情感聯繫。  10年時間,匠心打造,文和友成為一座擁有文化記憶的美食之城,成為擁有「長沙味道」的特色品牌。  長沙的大中小型餐飲機構有8萬多家,雖各有各的生意定位,但競爭和拼殺非常激烈。文和友能成為獨一無二,其成長過程就體現出品牌企業的一種共同特質:企業對創新的追求有多執著,決定著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走多遠。長沙的企業若都在創新上求廣度、追深度,長沙的「品牌強市」就會有堅實的基礎和底氣。

相關焦點

  • 年收過億,超級文和友如何讓場景為餐飲服務?
    年收過億,火爆的超級文和友在長沙最繁華的地段上,在一座大樓中坐落著超級文和友,樓有7層,2萬平米的內部空間人群攢動,其中有迪斯科舞廳、照相館、理髮店等,超級文和友也被稱為亞洲最大的龍蝦館、中國美食界的「迪斯尼」、長沙的美食地標、餐飲界的「司馬遷」,超級文和友被譽為「餐飲界的新物種」。
  • 從路邊攤到6萬人排號等位,文和友「有點東西」
    疫情之下的黃金周,長沙超級文和友破了去年的紀錄——排號4萬、等位2萬,10月4日客流峰值達6.8萬。自2011年老長沙油炸社開業至今,文和友成長已快10年。網紅打卡地、長沙新名片……當下國內餐飲界,恐怕幾乎無人不識「文和友」。
  • 超級文和友「超級」在哪裡
    國慶期間「超級文和友」6.8萬的日客流量用數字驚豔了大家  「取號30000桌,等位超過10000桌」。國慶期間,這一組數字驚豔了大家,也讓大家的視線再次聚焦到這個驚人數字的創造者——湖南長沙企業文和友打造的主題街區「超級文和友」。  為什麼說再次呢?畢竟,連續排隊12  小時的瘋狂紀錄曾經讓「超級文和友」成為了「懷舊」街區的頭部代表。
  • 號稱「餐飲界迪士尼」,「超級文和友」爆火背後到底有什麼魔力?
    2010年,23歲的文賓拿著5000塊錢,準備在坡子街夜市上擺路邊攤,他拿著兩千多塊錢做了一輛車、旅遊打卡地,更是長沙「全新文旅地標」、「城市會客廳」,就連外國人對文和友也給予高度評價。
  • 超級文和友毀譽參半,文賓的「餐飲界迪士尼」夢能成嗎?
    文/曾競來源/熔財經「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個東西上面都有一個保質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文賓後來通過超級文和友給出了一份自己的答卷。1987年出生的文賓是文和友的創始人(取自文賓和他的朋友),早期曾在個人微博裡多次調侃自己為「坡子街王家衛」,日後採訪中常常固執的說著長沙方言。他生長於長沙老城區的坡子街,創業也始於這條街的一個路邊攤,在舊城改造的一片拆字圍城中,兒時的街區消失了,路邊攤變得不合時宜,取而代之的是一條仿古的民俗美食街,文賓收起攤在這開了個十來平的油炸社。
  • 創新驅動,民企有後勁③|文和友:從路邊攤到文旅地標的極速之路
    「來長沙了,首先要吃一頓文和友。」外地來到長沙的年輕人,朋友圈裡炫萌總少不了這句話。近年來,文和友三個字也頻頻登上熱搜,很顯然,文和友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了長沙的一個文旅地標。可讓人驚奇的是,這麼一個地標文化,它發源於路邊小攤,而其成長壯大的歷程也僅四五年時間。文和友的創始人文賓,85後青年,也是一個地道的長沙人。
  • 穿透文和友的「易容術」
    海信廣場店誕生之前,與「文和友」綁定最深的是各種長沙小吃:文和友老長沙油炸社、文和友大香腸、文和友臭豆腐。這家公司的得意之作是文和友老長沙龍蝦館(共有3家),一個被外地遊客稱為來長沙必須打卡的地方,本地人也足夠捧場,從業績就能看出來——面積1400平方米的杜甫江閣店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   2017年拆遷導致杜甫江閣店營業中止,是文和友品牌畫風突變的開始。
  • 穿透文和友的易容術
    據說,目前長沙超級文和友單店在「兩微一抖自媒體」的曝光量累計超過60億次。那麼,文和友是怎麼從一家地方性餐飲品牌,進化成覆蓋全國範圍內年輕消費群體的文化品牌的?這種進化成功了嗎?文和友的商業模式是否發生了本質變化?
  • 廣州超級文和友設計師楊巖:設計一座市井美食的主題樂園
    時空錯亂的恍惚中,不經意走進一間年代感十足的屋子,尋不到主人,隨手翻看桌上的書,看到文和友這家不尋常餐廳的圖文故事。芒果TV之後,關於長沙的最熱門的話題就是茶顏悅色和超級文和友,一家奶茶店,一家餐廳,都是極具特色的新商業品牌,新生代消費人群追捧,媒體紛紛跟進傳播。
  • 超級文和友模式的利與弊!
    2015年,文和友重新定位為「文化公司」,而「非餐飲公司」。彼時,文和友還只是個「地方性知名品牌」,真正使其成為「超級網紅」的,是超級文和友的誕生。2018年5月,文和友攜手唐人神斥資1億元在長沙打造「文和友海信廣場店」,以龍蝦品類切入,全速進軍「夜場經濟」。近5000㎡的龍蝦館橫跨7個樓層,讓食客瞬間回到80年代老長沙街頭巷尾熱鬧哄哄的場景。
  • 文和友究竟是不是餐飲公司?
    並把這些物件做成了一個有趣的畫冊,將它還原在一個立體的空間裡面,也就是超級文和友的雛形。在超級文和友裡面,有一條街叫永遠街,這裡有很多長沙市有名的老的市井小吃。就這樣,文和友慢慢成為了長沙的「網紅」。第一,文和友的商業模式,很像迪士尼,而且他們的創始團隊在公開場合已經說過很多次。通過生產文化內容來獲取流量,來賺取全產業鏈的錢。包括超級文和友的直營店利潤,各類子品牌加盟費,文創周邊的利潤,以及線上商城的利潤。第二,超級文和友是一種多點複合經營的商業模式。
  • 超級文和友,如何「騙」走年輕人的錢
    文|消費界不好糊弄的年輕人,為什麼走進了超級文和友?超級文和友國慶期間,長沙餐飲網紅店"超級文和友"1天取號超過3萬桌,這對於很多餐飲企業是一個想都不敢想的數字。女友後不後悔我們不知道,但是超級文和友肯定是火了。今年國慶節,長沙超級文和友取號超過三萬桌,翻臺率十倍有餘,在抖音上,關於文和友的帖子達到了數百億級別,文和友出圈了。在加上超級二字之前,文和友其實已經有了廣泛受眾。
  • 「文和友」,專注下裡巴人社區
    創始人文賓對「文和友」定位並不只是一家文化公司,而對「超級文和友」的期待,是打造成美食界的迪士尼。這個老社區,不但已經成為長沙市內的綜合商業服務網店,還很快成為了市內特殊的旅遊景點,遊客紛紛到這裡住腳觀賞,然後進去消費。這才是典型的商業+旅遊的成功範例。
  • 從迪士尼到文化公司,文和友給餐飲業的啟示是?
    文和友的有趣之處在於:無論是該品牌的創始人還是對外的門店服務員,問及文和友對發展的看法,即使是在線上公開渠道,這個品牌對外的聲音都非常統一,「文和友不是一家餐飲公司,它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一家文化公司,它肩負著把老長沙美食文化推向世界的使命,一切只為了讓廣大消費者更深入的了解長沙的美食文化」。
  • 風筒輝退出文和友,情懷敘事如何保鮮?
    十一月末的周日夜晚,櫥窗貼滿聖誕裝飾的太古匯燈火通明,旁邊的超級文和友一如既往地打著昏黃的燈光,刻意又倔強地表現著自己的「市井氣」。「風筒輝?早就不做啦!」「阿婆牛雜」的店員告訴識廣。在入駐「市井博物館」——超級文和友太古匯店(以下簡稱「文和友」)不足兩個月後,文和友的「招牌」商戶之一——風筒輝選擇離開。
  • 外地人喜歡火宮殿文和友,長沙人卻很少去這兩個地方,真相很殘酷
    很多遊客來長沙旅遊,除了爬嶽麓山逛橘子洲外,就是好好的吃上一頓正宗美味的湖湘美食,比如說湘菜,長沙口味蝦,長沙臭豆腐等等,而外地遊客大多會選擇火宮殿和文和友,去品味傳說中的長沙小吃和湘菜,甚至帶著一種朝聖般的態度。
  • 首批老字號退場,廣州超級文和友還能走多遠?
    如今再訪廣州文和友,雖然人來人往,但周末晚上飯點時間大概1800多桌,工作日基本不用排隊,對比開業時排號3000桌、平均排隊四小時的場景已經不復呈現。此前更有傳聞最早一批進駐廣州文和友的老字號已退場。超級文和友作為外來品牌進駐廣州,是否水土不服?這種模式還能走多遠?
  • 悠遊廣州——超級文和友 下
    接上期內容,吃完繼續逛逛廣州超級文和友。在過道樓梯上走走拍拍,記錄上世紀廣州老房子的風貌。上世紀常用的馬賽克瓷磚,現在已經很少看到了。承載了多少廣州人記憶的阿婆牛雜,現在也是連鎖加盟店了。熱鬧的文和友,晚上7點依舊有在排隊的人。牆上的小廣告也很還原。廣式涼茶也體驗過了,加多寶和王老吉完全就是糖水嘛。
  • 「小龍蝦之王」文和友,為何能爆紅?
    既然小龍蝦這麼火,也難免會出現很多備受歡迎的龍蝦品牌,文和友便是其中一個。「小龍蝦之王」文和友,為什麼能夠爆紅呢?最高記錄一天取號3萬號,「小龍蝦之王」文和友為何能從10㎡的小攤販脫穎而出,搖身一變成為全國各地的網紅勝地?今天我們來深挖文和友的爆紅路徑。
  • 長沙超級文和友到底有多火
    前陣子很多人都刷到了一張馬爸爸到長沙的照片,照片中一位穿著短褲背心人字拖鞋的年輕人,讓人過目不忘,是誰這麼拽,陪同馬爸爸居然還這麼隨意,這個就是中國目前最火爆的餐廳「文和友」的創始人文賓,1987年出生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