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R雨哥 資深人力資源總監 接地氣的職業發展顧問 領導力教練
現實中,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有一些公司總有幾個職位長期掛在招聘網站上,常年面試,但就是不見招到人;有的公司突然用遠超過市場平均水平的薪資高薪急聘某個崗位,引得獵頭圈一片騷動,談了很多候選人但最後並沒有人入職;有的公司面試時問的問題很細很深很有針對性,很多問題甚至不像是正常招聘該問的,但是面試結束就沒有回音了。。。如果你遇到上述幾種情形,那恭(tong)喜(qing)你,你很可能遇到的不是真招聘,而是假借招聘名義實施的一場諜報戰!
是的!不要以為諜報戰這種情節只出現在小說電影中和國與國之間的鬥爭中,現實的商戰中諜報戰也是無處不在,只是更為隱秘,不為常人所知罷了!
說到諜報戰,就不能不提到大名鼎鼎的《孫子兵法》,《孫子兵法》第十三篇「用間篇」中寫到:「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之。」就是說,凡是要攻擊敵人的軍隊,攻佔敵人的城池,刺殺敵方的重要人物,對於敵方的主要將領、親信的人、負責傳令的人、守門人員和幕僚的姓名,我方務必事先偵查清楚。可見情報工作在戰爭中的重要地位,而商場如戰場,對於企業之間的商業競爭而言,其激烈程度一點都不比真實的戰場差,因此在商戰中要想掌握先機,佔據競爭優勢,獲取競爭對手詳細情報至關重要。現實的商戰裡,某為跟某興、某重工跟某重科、某度跟某數字公司、某訊跟某條,彼此之間互相刺探對方商業情報的諜戰與反諜戰大戲不斷上演,真是跌宕起伏。
而在各種商業諜戰中,最簡單易行又風險最低的莫過於通過招聘面試來獲取競爭對手信息了,所以,不要小瞧一些公司的HR和面試官,他們不僅僅是公司的招聘官,還很可能兼任公司的情報官,每年都有大量關於行業和競爭對手的情報通過他們之手源源不斷的上傳給企業高層,作為公司決策的重要參考。
那對於求職者而言,如何在面試時進行必要的防範以免被套取公司信息,如何識別對方是假借招聘之名而行刺探之實呢?這裡有幾個實用的方法:
1、提升防範意識。
防範意識很重要,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於求職應聘,一定要心懷謹慎,尤其是在同行業的企業之間跳槽,更要謹小慎微,如果身處核心敏感重要崗位,不僅要小心可能被競爭對手企業套取情報,還得小心被自己公司競業限制。
在去同行企業面試之前,先做好功課,網上多查查信息,看看該公司風評如何,之前有沒有假借招聘名義刺探情報的先例,近期面試之後不了了之的情況多不多,招聘的崗位有沒有不合常理之處等等,如果是獵頭推薦的崗位還可以通過獵頭多了解一些更深的信息。
2、醜話說在前頭。
面試時,當面試官問到一些較為敏感的信息時,可以跟面試官說清楚,本人跟公司籤訂過保密協議,不管在職還是已經離職,都有遵守保密協議的義務,或者即使沒有籤訂過保密協議,但因為職業道德的緣故,也不能透露原公司保密信息,請對方理解。把醜話說在前頭,要對方知道,面試可以,正常的問題可以問,但是關於原單位的保密信息咱是不會說的,我們是有職業道德的人,想打歪主意還是趁早死了這條心。
3、對敏感信息進行脫密處理。
面試的時候,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對涉及到的一些具體的客戶信息、數據、獨特的工藝、做法、人員詳細情況、項目進展等信息進行脫密處理,即模糊描述、一筆帶過,用代號、虛詞代指,不要人家問什麼,就竹筒倒豆子,一股腦毫無保留的全部說出去,尤其是對於一些機密的關鍵數據和特殊工藝,一定要留個心眼,核心信息直接略過,讓對方知道咱們是有所警惕的,可不是二傻子。
面試時,如果對方連續問這些信息,你就要提高警惕了:
A. 詳細的組織架構和匯報關係,公司內部派系情況等;
B. 核心崗位人員姓名及負責內容及人員動態;
C. 具體的業務規劃和項目進度;
D. 產品的詳細數據和發展趨勢;
E. 詳細的財務數據;
F. 詳細的薪資信息尤其是問到其他崗位和其他人員的;
G. 目前公司或項目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H. 具體的工藝流程&操作方法;
I. 具體的配方、配料等;
J. 詳細的客戶信息;
K. 具體的營銷方案、策略、預算等;
4、學會反問對方。
面試時不要只被動的回答對方的問題,如果發現對方的問題比較敏感、特別詳細或者不懷好意,可以通過反問的方式試探對方的真實意圖。
反問可以多問一些關於這個職位的細節信息,如果是虛構的職位,細節往往經不起推敲,例如,問問對方為什麼要招聘這個職位?這個職位準備放在哪個部門?向誰匯報?核心職責/KPI是什麼?這個職位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最大的挑戰是什麼?這個職位招聘多長時間了?等等,如果對方支支吾吾答不上來,或者回答時很不耐煩,只想問你問題卻不願意回答你的問題,那多半是有問題的。
5、不隨便提供作品和作業。
如果對方讓你提供作品,可以發一些公開發表的不涉密的作品給對方,或者現場讓對方在你自己的設備上看一下,注意要隱藏涉密信息,且只能看不能拷貝。
如果對方給你留作業,要先看看作業的性質和題目,如果作業是變著法的想獲取你前單位的信息,可以直接拒絕,讓對方換個題目,或者將相關敏感涉密信息刪除後再提供,總之,一定要多留個心眼,既不要被對方騙了創意和作品,也不要被套取了前單位的保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