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天幕紅塵》:你賺的錢僅僅只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

2020-12-22 小雨喵喵C

這兩年有段話特別火:

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內的錢,除非你靠運氣,但靠運氣賺到的錢,往往會憑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所虧的每一分錢,都是因為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這個世界的公平在於:當一個人的財富大於自己認知的時候,這個社會有100種方法收割你,直到你的認知和財務相匹配為止。

現在想想,豆豆的《天幕紅塵》其實講的就是認知變現的故事。也就難怪,這本書一直被金融圈投資圈的人所追捧。

我們先來看失敗的例子。葉子農送給羅家明「見路不走」四個字。這四個字的核心意思是:實事求是!可是羅家明並沒有領會這其中的意思。他領會的可能是走別人不走的路。所以他借了很多錢走了一步必敗的險棋。

為什麼是必敗呢?因為商人的投資賺錢一定要建立在國家政治穩定的時局中。而當時的蘇聯已經是政治風暴的漩渦中心。政治的力量是一種不可控的因素,在不可控的因素中投入資本,這並不能成為投資,只能稱為賭博。既然是賭博便有一半的機率是輸的。所以他最終輸得傾家蕩產,連命也搭了進去。

這便是這個世界對羅家明認知缺陷的收割。

再來看成功的例子:葉子農為什麼能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就賺到100多萬美金呢?

100萬美金對於現在仍然是個不小的數字,而90年代初就更是一個天文數字。他是怎麼做的呢?

利用中國與匈牙利在1988年籤訂的互免籤證協議,在匈牙利以籌建勞動力密集型的工廠,招募一批指定名單的出國勞工為由,而實際上卻是在法律沒有不允許的範圍內幫助想移民的人變相移民到東歐。

每個勞工收取1萬美金的保證金,到了匈牙利以勞工違約為由取消建廠。

一個勞工收取一萬美金的保證金,輸出100多個,100多萬美金就到手了。

這件事情難不難辦呢?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很難,首先你要了解法律,了解時政,還要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沒有這些基礎,就難於登天。可是一旦你了解了這些,就算是一個資質平平的人,要辦成這件事,也不算太難。

所以賺錢就是你認知的變現。一個項目賺不賺錢?不是聽別人怎麼說,而是自己要去分析實際情況,從實際情況出發去判斷各種條件是否可行。可行就幹,不可行,就等待時機可行時再幹。

現在中年人抱怨為什麼賺錢越來越難,那是因為這個世界你越來越看不懂了。以前或許可以憑運氣賺錢,但運氣卻不會永遠都有。

2008年和2015年兩波牛市的時候,好像傻子進去也能賺錢。賺了錢及時退出來的,那就是憑運氣加一點點判斷力賺得。而更多的人則成了被收割的韭菜。我們再來看本文開篇的那段話:憑運氣賺的錢,往往會憑實力虧掉。

在股市裡賺錢的永遠只有一小部分人,因為只有這一小部分的人看得清楚股市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解股票到底是什麼。大部分的人,只是想憑著運氣去投機一把的。

所以很多人已經談股變色,因為曾經他總是一買就跌,一賣就漲。怕了。如果你懂的股票為什麼會跌又為什麼會漲,那你買不買呢?

寫到這裡可能會有人會說,知道股票漲跌的那不就是神了嗎?還記得《天道》中芮小丹說:所謂的神話竟是這麼平淡簡單,原來能做到實事求是就是神話!原來能說老實話,能辦老實事的人就是神!

從前我還不太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現在又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所謂的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實事求是其實是建立在你對一件事的認知足夠清楚的基礎上。如果你對一件事情認知還不夠清楚就不能算實事求是。

我們在被社會毒打過後,終於開始承認自己是一個普通人,但認識到自己是個普通人還是不夠的。認識自己是一個普通人,所以只能按規律來辦事,這樣才能認識到原來我們對於事物的規律一無所知。

但認識到這裡,就為你的人生打開了另一扇窗,是一個新的起點了,因為一無所知,所以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認知。

共勉!

想要閱讀才女作家豆豆「三部曲」的,直接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看過《遙遠的救世主》後,再看《天幕紅塵》,你有什麼感悟
    我一直以為,從歷史背景出發,天幕紅塵要早與背叛和遙遠的救世主,但是從思維境界來說,應該是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也可以這麼理解,天道都是那個天道,只不過背叛裡面闡述的是人性,遙遠的救世主闡述的是文化,天幕紅塵闡述的是紅塵,毫無疑問,人性才是最核心的部分,文化只不過是約束人性的籠子,甚至道德、法律、倫理、文化觀念都是這樣的存在。
  • 《天幕紅塵》:道理作為果存在是有條件的,取決你的覺悟和認知
    一個85後,酷愛解讀《天道》與《天幕紅塵》。每日一更,喜歡的話,請點個關注。我們對這個話的解釋是節約。可能在看過《天慕紅塵》之前,我們很多人對句話都感覺很正確。可是我們卻從來沒有想過一分錢怎麼能掰成八瓣花?當資本條件有限的時候,節約成本是最起碼的,可是如果你不浪費,你節約什麼?
  •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生活不是彩票,你永遠掙不到認知範圍以外的錢
    有人曾說過,「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之外的錢,除非靠著運氣;但是運氣賺到的錢,最後往往又會靠著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所虧的每一分錢,都是因為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而造成的。」
  • 作家豆豆《天幕紅塵》中的「見路不走」是啥意思?很多人悟不透
    《天幕紅塵》除了繼續保存豆豆小說特有的世界背景,商戰風雲和人生思考之外,政治元素的介入,顯得非常突出,從蘇聯解體,石油大亨羅家明一夜之間破產自殺寫起,始終不離「政治」。而主人公葉子農作為一個「西馬」的信奉者,企圖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終於被海外右翼勢力殺害。
  • 《天幕紅塵》才是豆豆的最終之作,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天道》?
    《天幕紅塵》才是豆豆的巔峰之作,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天道》?近期一直被《天道》這個詞刷屏,點開一看,才發現裡面空談詞論,答非所問。甚至有很多人引用現象都然後強行表達這就是《天道》告訴我們的道理。天幕紅塵裡,那些普通人的想法和做法,才是我們真正可以去借鑑,去實現到行動中去的。而不是殺富濟貧,嫁接資源的方式。《天幕紅塵》,這本書的出現,讓我以前所有的疑惑有所解答。「見路不走,既見因果,見相非相,既見如來」這句禪機,我可真沒見過幾個人去談論它,反而看到一堆人在聊「神是什麼?
  • 《天幕紅塵》:立場的本質,不管你品出什麼,都是真實,有根據的
    一個85後,酷愛解讀《天道》與《天幕紅塵》。每日一更,喜歡的話,請點個關注。《天道》解析,每晚十點,公號——煤球青年全網首發《天道》如果是一本秘籍,那麼《天慕紅塵》即是《天道》的心法。看不懂《天道》,也就沒有辦法參透《天慕紅塵》說了什麼?
  • 《天道》葉曉明給窮人的啟示:你一定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的錢
    「聰明」使他從貧窮的井底爬出來,扒著井沿,看到更大的世界。「小格局」使他做出錯誤判斷,最終又掉回井底,重新做回窮人。為什麼葉曉明會做出錯誤判斷?根本原因是在於他的格局太小。葉曉明格局小影響到了他對事物的認知,他無法看清楚丁元英這波商業操作背後的本質,在他有限的認知範圍內他能做出的決策就是權衡利弊,找出目前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法,所以葉曉明會退股正是因為他永遠無法賺到超過自己認知的錢。
  • 從《遙遠的救世主》到《天幕紅塵》,一窺「見路不走」的高深禪機
    看《天幕紅塵》得益於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看完就迷上了,立即搜索豆豆的其他作品,可惜豆豆是個「產量」比較少的作家,一共就出了三本書,分別是《背叛》、《遙遠的救世主》以及《天幕紅塵》,這三部曲依一個修行的次第而作,個人覺得作者豆豆意在開悟凡塵眾生,如此功德圓滿而封筆退隱。
  • 《天幕紅塵》細思極恐的秘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見路不走」
    《天幕紅塵》是豆豆的長篇小說,是既《背叛》和《遙遠的救世主》之後的由一篇巨著,因為好的文學彰顯人性,同樣,天幕紅塵的內容和信息量不比《遙遠的救世主》,而且深度還要深,只不過,角度上升到指導方針、治國方略、甚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天幕紅塵》葉子農帶給我們的智慧是什麼?
    電視劇《天幕紅塵》是由豆豆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了一個擁有血色浪漫背景的「guan二代」葉子農,在追求自我幸福路上的點點滴滴,而且通過父母走過的路,完全理解父母信仰背後的邏輯,更深層次到解答了自己對於生命和人生價值的「困惑」。
  • 《天道》原著作者豆豆的《天幕紅塵》:大隱隱於世,內聖而外王
    既然世界上沒有救世主,只能靠自己,《天幕紅塵》乾脆就不再討論救贖的事情,而是直接去拷問天幕,審視紅塵了,然後給出答案:馬克思主義,也就是事實求是、見路不走的思想方法。葉子農說:「實事求是是個很大的概念,很原則,很寬泛,只是你聽多了,不覺得它神道了。見路不走是『見路非路,即見因果』的意思,跟『見相非相,即見如來』是一個道理。見路不走是實事求是的執行和具體,更具提示性,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 評小說《天幕紅塵》:女性的最大弱點就是企圖像男人那樣洞察世事
    這種比較平淡的政治關鍵節點的敘述,與《救世主》在營造到商業最後高潮前後的情景,判若雲泥,至少從小說本身來說,一個區區的大幅跌價,就改變了當時所有書中角色的日後命運,這種高潮的調動完全是嘔血為之,神來之筆,而在天幕紅塵中則沒有看到這一點,除了葉被牽連進去,其他人只是出於友情,感情而主動的或被動的若即若離之介入而已,正因為聚力不足,導致最後葉的殞命之衝擊力也遠未達到預期之噴薄
  • 從《天道》到《天幕紅塵》:認識實相的七種思維模式(上)
    從《天道》到《天幕紅塵》:認識實相的七種思維模式(上)豆豆有三本書,但我只看過這兩本,事實上,能高度體現豆豆思想的也是這兩本書。反覆看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將書中的觀點總結為以下幾點。一:不爭而爭。你需要的就是一雙天眼,一雙剝離了政治、文化、傳統、道德、宗教之分別的眼睛,然後再如實觀照政治、文化、傳統,把被文化、道德顛倒的真理、真相顛倒過來,隨便你怎麼寫怎麼拍都是新意和深度,這就是錢,就是名利、成就、價值,隨便你說的什麼。在天道裡,只有丁元英能做到如實觀。而其它人則只能被表象迷惑,無從得知真相。
  • 《背叛》《天道》《天幕紅塵》經典語錄:總有一句讓你醍醐灌頂!
    你所要關心的是意識形態和思維方式方面的東西。任何文化都有背景,中國的文化教育一直沿襲一元化政治思想體系,而一元化教育雖能造就好公民,卻很難造就在有建樹的文學家。商業行為中,最不可輕信的就是成功者的經驗之談,傳授你賺錢之道的人往往是要看你笑話、希望你破產的人。幸福是相對而言的,是由不幸比較出來的,所以你的不幸就有了價值。
  • 從《背叛》、《天道》到《天幕紅塵》:用死亡來扒拉人的靈魂
    沒有這筆保證金,方子云的公司沒有了錢採購原材料,也沒有錢進行市場推廣,剛剛開始的事業就此夭折。而很多家庭因為失去了保證金家破人亡,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問題。作為名義上的負責人的方子云,雖然不必負任何法律責任,但信念的破滅、現實的冷酷、商戰的血腥,讓他那顆善良、浪漫、純真的心無法承受。
  • 《天幕紅塵》讀後感
    小說《天幕紅塵》,作者豆豆,出版於2013年5月,講述了主人公葉子農在柏林債務會議中,選擇擔責幫助羅家明的妻子林雪紅還債,此決定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以至讓自己陷入政治漩渦,最後命喪巴黎的故事。主人公葉子農的這段人生,讓我見識到了人的另一種活法,也刷新了我對實事求是這四個字的理解。
  • 《天幕紅塵》葉子農「見路不走」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天幕紅塵》是豆豆的最後一篇長篇小說,講述了葉子農如何在複雜的商業環境、經濟環境、政治文化中,找到一條解決問題的辦法,合理合法地幫羅佳明還清債務,以及他自己人生追求的選擇。原來生命的意義是超越生死的。普希金以一首詩是這樣寫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 《天幕紅塵》經典語錄:這世界,真他媽容不下一點美好的
    《天幕紅塵》與《天道》還不一樣,因為《天道》拍成了電視劇,並且臺詞都有到一定的深度,理解起來沒有那麼接地氣,但是《天幕紅塵》卻不一樣,她基本上以比較接地氣的對話,娓娓道來,給大家闡述另一種境界。以下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些對話摘抄,眾口難調,如果大家認為還有其他比較經典的對話和語錄的話,歡迎大家寫在評論區,供大家觀賞!
  • 從《天道》到《天幕紅塵》:認識實相的七種思維模式
    在天幕紅塵裡,有這樣一個情節:老九說:手擀麵比機器面好吃,這是不是路?葉子農:那我給你手擀一個試試。老就說:你這不是抬槓嗎?葉子農說:這不是抬槓,你不能說我的手就不是手。但葉子農在這個問題上,思考的更加深入。他明確指出眾生不只是好惡,同時也是利益、立場的。他們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而他們之所以願意相信某些東西,是因為這些東西給了他們一個美好的承諾。人們要的是好處和利益,所以你必須給他們承諾,並且兌現。
  • 發現豆豆三部書《背叛》《天道》《天幕紅塵》中的細思極恐的秘密
    三部書講的都是一個得救的故事的,如果串起時間線,不考慮空間、事件的因素,你可以試著這樣考慮,這三部書,實際上講的是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的境遇,遇到的同一個問題,拯救自己,順便影響他人,在其過程中,有人發現他的家長,追隨他、仰慕他、求救於他,最終他在世間留下一個個故事的同時,也必將不融於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