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開啟航海旅程前的他,為什麼拋棄葡萄牙

2021-01-09 火莉莉

好幾年前,我在旅遊時,抵達了一個義大利的海港城市,熱那亞。這裡溫柔安逸,海風緩緩,隨處可見慵懶的貓咪們趴在地上休憩,是個令人非常放鬆又開心的地方。直到今天,讀了這本《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我才知道,原來大名鼎鼎的哥倫布就出生在這裡。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通過航海,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這一發現,讓歐洲人又有了新定居的兩個大陸,也有了能夠改善歐洲經濟的礦藏資源和原材料,更是成就了歐洲人在之後幾個世紀的海上霸業,也讓工業文明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這本書以哥倫布的航行為線索,描繪了大航海時代各國的眾生相,以及海上時代的種種傳奇。它告訴我們大航海時代是怎樣緩緩拉開世界序幕,人類文明中心又是怎樣從地中海地區轉移到大西洋區域的,更讓我們知道西方的海洋文明時代是如何崛起。這是一部令人讀完後也欲罷不能的傳奇書籍,航海旅程中種種驚心動魄的經歷,探險家們的雄心、政客的虛偽、新大陸原住民的抗爭……各種精彩紛呈,盡在書中顯現。

本書作者華盛頓·歐文是19世紀的美國傳奇作家,也是牛津大學名譽博士。他的《見聞札記》於1819年出版,引起當時歐洲和美國文學界的重視,他更使美國文學逐步脫離了英國文學傳統的影響,被稱為「美國文學之父」。而這部《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是由他翻閱多種文獻,做了多次採訪之後才寫出來的作品,我們可以看成這是文學先驅對航海先驅的一種文字致敬。

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主要是想解析一下哥倫布在第一次航海前在葡萄牙的經歷,正是由於有了這些經歷,強烈的好奇心,對海洋澎湃的熱情以及周到縝密的計劃,還有得到了教會支持,他才能開啟他的第一次航海旅程。

01. 哥倫布的早期經歷

哥倫布出生在義大利的熱那亞,這個海港城市,讓他從小就充滿了對海洋的好奇心。14歲時,他就有了第一次的海洋經歷。不過,那可不是冒險,而是作為海員跟著當時的海上戰隊去打仗。也是這次的經歷,讓他有了對海洋,對航行的知識基礎。

而他的家庭也對他的海洋夢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家裡不僅讓他學習了文法算術等基本科目,還讓他學習了拉丁語、繪圖與設計,甚至還讓他去讀了短期大學。在大學裡,他學到了幾何、地理、天文和航海等知識。這些學到的知識,都對他未來的航海旅程起到了極大的幫助。

哥倫布在1470年來到了葡萄牙的裡斯本,那時的他是一位非常虔誠的教徒,在一家修道院參加宗教活動時結識了他的妻子,一位義大利騎士的女兒。在他們結為連理之後,哥倫布就在葡萄牙定居了下來。他的嶽母在察覺到女婿對航海的興趣後,就把已故丈夫的所有航行和探險經歷都告訴了哥倫布,並毫無保留的把丈夫的所有文件、航海圖、日誌和備忘錄統統給了他。

02. 對海洋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心

在那個年代,靠近海洋居住的人都會對海洋充滿幻想與熱情。哥倫布通過自己的研究比較,點燃了自己的想像力與好奇心,對那些未知的地方充滿嚮往。

在當時生活拮据的哥倫布,靠著繪製地圖和航海圖養家餬口,也偶爾會參與幾內亞海岸的航行。而當時著名的科學家保羅·託斯卡內因為哥倫布的才華而與他經常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在不斷比較航海圖與地圖中,哥倫布發現了世界上還有很多未知的地方,並開始思索探索未知世界的方式。

哥倫布妻子的妹妹嫁給了一位當時著名的航海家,他與哥倫布會常常相聚交談,他們的話題常常都集中在沿非洲海岸的發現,通往印度航線的漫長尋找,以及西方一些未知地的可能性等等。這些讓哥倫布投身於航海事業的熱情又更進了一步。

從作者書中可以看出,13世紀義大利的旅行商人馬可·波羅寫的《馬可·波羅遊記》也對哥倫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在書中描述的富庶東方更是極大的點燃了哥倫布的熱情。其實,哥倫布的航海本意是為了去尋找中國與印度,沒想到,誤打誤撞,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成就了另一番的天地。

03. 周密謹慎的計劃

哥倫布並不是一個光有夢想和激情的人,也不是不經思索就做事的衝動派。他在開啟第一次航海前,做了大量的資料搜集,學過大量的航海知識,做了許多的研究,與無數相關人員都做過很多關於航海的交流。

而且,當時關於未知地的幻想有很多,流傳的謠言也很多。但哥倫布並不相信這些說法,而是根據自己的研究探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論與觀點。他認為依據自己的理論,根據自己設計出來的航海路線,會很容易到達亞細亞海岸。

雖然他製作成了一個尋找新大陸的周密計劃,但是他沒錢,怎麼辦呢?他首次去嘗試向當時的王室尋求幫助。當時天體觀察儀正好被當時的科學家發明出來了,應用於航海。有了這項底氣,哥倫布才去勇敢的向王室要資助。因為當時葡萄牙朝廷表示過,對於航海發現給予大量的幫助或獎勵。

但聽了哥倫布的陳述後,當時的國王並不滿意,也未採取任何行動。當時的大主教為國王出了一個壞主意,騙取了哥倫布的航海方案,極大的惹怒了哥倫布,讓他決定徹底拋棄葡萄牙這個國家。

1484年,他帶著兒子離開了葡萄牙。

寫在最後

哥倫布在葡萄牙的經歷並不算太愉快,但是他在後期也並不順利。在開啟大航海前的過程中,他是一路乞討著去求一個個宮廷,向他們提出要去發現新世界,請求他們的援助。

但也是有了這些經歷,才會讓他之後變得更加勇敢成熟,做事更加縝密周到。也是有了那份對海洋不變的執著心與極大的熱情,才能讓他在後來開啟航海之路。葡萄牙給他的磨難,只是他人生旅程中的一點小挫折,但就是經過種種的失敗,才成就了他未來極大的成功。

選擇正確的事情,勇敢放棄那些帶來負能量的人和事,帶著信心滿滿的正能量,向著自己的目標堅定前行,才能讓我們達到成就巔峰。

相關焦點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哥倫布是開闢者,還是人品惡劣的騙子呢
    在印象當中,一個叫哥倫布的人有一天突發奇想並付諸行動,而後便開始了三次海上探索之旅,最終發現了新大陸,開闢了大航海時代。可最近卻發現有人說哥倫布就是一個只會說大話的騙子,別說什麼拉開全球化時代的序幕了,就連他去過冰島,也被說為是無稽之談,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哥倫布到底是一個偉大的探索者,還是一個滿口謊言、人品惡劣的騙子呢?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幸運總是眷顧那些低頭做事的人
    談起大航海時代,就一定會談起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談起哥倫布,就一定會談起新大陸。為了基建這個發現美洲大陸的歷史第一人,在美國專門設立了哥倫布日,為了紀念他發現新大陸,開闢了新的紀元。在大航海時代,那麼多人選擇了航海,為什麼最成功的是哥倫布,美洲大陸被發現後,到底給新大陸帶來了什麼樣的希望和苦難,幾次航海,哥倫布是怎麼從英雄成為囚犯的?
  • 哥倫布開始的大航海時代:歐洲的崛起,世界的洗禮
    明萬曆年間,明神宗,確是一個神奇的皇帝,在明朝最繁榮的時代,開啟了28年不理朝政的局面。那時的中國是太強盛了,財富差不多佔世界的一半了。還是應了那句古語「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對比整個15-16世紀的世界格局和後續的發展,中國輸給了大航海時代後的歐洲,而歐洲在這時崛起是必然的。我們就攫取其中的一段,看一下歐洲是怎麼從大航海時代開始崛起的。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我會證明我是對的!」
    打開一張世界地圖,國家有哥倫比亞、加拿大有卑詩省,光美國以哥倫布命名的州、城市、鄉鎮達70多處,全世界都能看見哥倫布的名字,他在「推動人類進步的100名人榜」上排行第九,遠遠超越那些帝王將相。在大航海時代興起之時,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改變了世界格局,影響了全人類。
  • 我們的徵途是大海與新世界:哥倫布與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
    這一切都起源於大航海時代,大航海時代的探險者們幫助歐洲認識了世界;而對世界的正確認知,也拉開了世界各個文明之間的交流、融合、對抗與侵略。哥倫布是義大利的探險家,航海家,是大航海時代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是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他在1492年發現了美洲大陸,雖然他一直以為自己到達的是印度,對當地土著民也稱之為「印第安人」。說起哥倫布的航海經歷,不能不提的一個貴人就是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夢為帆,迷惘堅定交織的大航海時代
    航海也一樣,第一個敢於以無畏的勇氣投入一場看似無望的航海大冒險的人,才是一個值得被歷史記住的英雄。哥倫布無疑在大航海時代屬於這樣一個堪稱獨佔鰲頭的人物,他的成功背後百折不撓的毅力確實非常人所能為也。但除了這些勵志的正能量的意義之外,他在九死一生的航海大冒險中,所經歷的充滿著冒險、欺詐、義氣、背叛、血淚等諸多元素的豐富多彩的細節更令人耳目一新。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在大航海時代發現新世界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是19世紀美國傳奇作家華盛頓歐文的作品,這本將近六百頁的圖書,一共包含了十三卷,其中包括哥倫布的出身、早年生活、早期的航海經歷、三次航海的經歷以及在美洲諸島嶼上的殖民經歷。作者整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旨在以最為客觀的角度為我們展現出哥倫布的真實形象和他的大航海事業。
  • 探訪葡萄牙裡斯本貝倫區,重回大航海時代的榮光
    標誌著葡萄牙大航海時代的主要建築——大航海紀念碑、貝倫塔、熱羅尼莫斯修道院,以及世界上最好吃的葡撻都在裡斯本的貝倫區,所以我們就選擇了貝倫區好好遊覽一番。熱羅尼莫斯修道院是裡斯本北侖區必遊景點之一。其外形是由打磨光滑的白色花崗巖修砌而成,被腐蝕性極強的海風吹拂了五百餘年,還如此平整光潔,實屬難能可貴,和政府不遺餘力的修護密不可分。
  • 大航海時代丨達伽馬穿越好望角開啟海上絲綢之路,鄭和本應更早
    — 配合本期節目閱讀文章 —01 人類文明史分界點 大航海時代 2019年11月22日,正好是葡萄牙航海家達迦馬穿越好望角的522周年紀念日。在1497年的11月22日,他帶領的船隊穿越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找到了一條從歐洲大陸出發,從海上繞過非洲大陸,進入到印度洋,最後抵達東方的航線,那是整個大航海時代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瞬間。
  • 船艦啟程:勇敢的西方冒險家,大航海時代的開啟!
    今天的人們將15-17世紀歐洲的這一探索時期叫做"地理大發現",另一種說法叫做——大航海時代。本文旨在講述這一歷史性時期誕生的始末以及影響。大航海時代正式開始。海上艦隊聯想圖 二、航行:海上開拓的時代——帝國的崛起葡萄牙開創了先河,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派遣達·伽馬走出了國門去往東方。只不過他的目標並不是中國,而是一眼看中了產自印度的香料。
  • 《哥倫布與大航海》|一位中世紀創業者的啟示錄
    《哥倫布與大航海》|一位中世紀創業者的啟示錄「天才,就是別人認為毫無價值的不毛之地,你卻能挖掘出黃金和甘泉來!」-哥倫布哥倫布就如同一位中世紀的商業天才,乘風破浪勇闖入藍海發現商機。《哥倫布與大航海》這本書描述這位創業者發掘新大陸,揭開全球化時代序幕動人心魄的故事。一、作者簡介作者華盛頓·歐文是19世紀美國文學的大作家,著有《紐約外史》《見聞札記》等重要作品,被稱為美國文學之父。他的文筆優雅自然,帶著溫和的幽默。
  • 明朝為什麼沒有參與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又被稱為「地理大發現」,因為它是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系列地理學上的重大突破:達·伽馬開闢了了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直達印度的新航路、哥倫布發現了美洲、麥哲倫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然而,地理學上的重大突破,極大地促進了歐洲國家的海外貿易,刺激了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等國家對美洲
  • 大航海時代是由葡萄牙人開啟的?這款Steam遊戲真實還原了那個時代
    大航海時代是由葡萄牙人開啟的?這款Steam遊戲真實還原了那個時代
  • 教科書裡的航海英雄哥倫布,後來怎樣了?
    上學時,每次學到美洲,哥倫布的名字必然出現。雖然他不是第一個發現美洲大陸的人,但是,他的航海卻使歐洲與美洲從此緊密相連,開創了歐洲探險和海外殖民領地的時代。也正是由於哥倫布的航海,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從此開始了被奴役的悲慘生活。
  • 哥倫布真的偉大嗎?他是歐洲人的航海英雄,卻是印第安人的噩夢
    讀世界史的時候,書中經常介紹哥倫布是一位偉大的航海家、探險家。如果,你知道這位對財富充滿了強烈欲望的義大利人,畢生最大的渴望就是帶著「無敵艦隊」去尋找東方世界的印度和中國,你心裡還認為他「偉大」麼?如果你知道「鄭和下西洋」比他整整早了88年,你還認為他的探險之旅是舉世無雙的無畏嗎?1452年,哥倫布生於義大利熱那亞一個紡織工人家庭。因為家境貧困,他還沒來得及完成正規教育,就一頭扎入了風靡歐洲的航海事業,做了一名小小的船員。很快,他的航海天賦就在無數人中嶄露頭角,並擁有了自己的團隊。
  • 中國,為什麼錯過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 新航路的探索十五世紀,是世界格局大變革的起點。也正是在這段時間,歐洲開始熱衷於探索未知,開啟了大航海時代。不斷地探索中,他們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開闢了通往東亞的新航路,奠定了今後幾百年,歐洲中心論的基礎。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提起哥倫布知道的不應只是雞蛋與新大陸
    很多人對於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的最初認知,是從那個經典的豎雞蛋故事開始的。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歸來後,西班牙女王邀請眾達官貴人舉辦宴會為其慶祝。席間有人對哥倫布表示不服氣,認為他能夠發現新大陸無非是運氣好碰上了而已。
  • 大航海時代達伽馬遠航亞洲,靠無知和宗教狂熱支撐
    在研究了大量文獻資料之後,克利夫把達伽馬的航海探險與中世紀長達200年的十字軍東徵聯繫在一起。他認為,達伽馬去印度洋的探險與十字軍那8次東徵有某種共同之處。在羅馬天主教教皇準許下,西歐封建領主組織軍隊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動戰爭,是宗教動機把「侵略」變成了「收復失地」;而15世紀末的偉大遠航所開啟的野蠻殖民時代,也因「找尋失落的基督同伴國家」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得到正名。
  • 哥倫布畢生的航海信念,引發了萬物互聯、經濟全球一體化的開端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的畢生信念就是嚮往大海,他是義大利探險家、航海家,大航海時代的主要人物之一,是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出生於中世紀的熱那亞共和國(今義大利西北部)。但極為諷刺的是,他在1492年的第一次出海航行時,代表的卻是西班牙王室。
  • 《大航海時代2》:哥倫布只要有一顆星光,就膽敢橫越大西洋
    在1992年,《大航海時代》初代也登上了這兩部主機。 不過讓我國的廣大玩家,真正認識到《大航海時代》系列的作品,自然是1993年2月10日推出的《大航海時代2·新地平線》。在1994年,《大航海時代2》同樣也登上了MD和SFC上,不過在那幾年當中,我國個人電腦的普及速度很快,讓大家更為熟悉的反而是《大航海時代2》的PC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