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千鳥越冬 長白島成候鳥南遷」驛站」

2020-12-03 大眾網

  

  流經吉林省吉林市的松花江長年不凍,位於江心的長白島每逢冬季都會迎來南遷候鳥。12月2日記者看到,從俄羅斯西伯利亞飛來的候鳥在這片水域棲息覓食,將此作為遷徙途中的「糧草驛站」。

  長白島沿岸,綠頭鴨、赤麻鴨、秋沙鴨等近5000隻鳥類正在嬉戲暢遊。當下,吉林市正在打造生態宜居城市,使得人們在岸邊可欣賞、拍攝水鳥,形成一幅「人鳥和諧」的畫面。(記者 蒼雁 編輯 李佳勵)

相關焦點

  • 南昌創新湖泊溼地管理呵護候鳥越冬
    記者了解到,保護區於2008年1月晉升為國家級保護區,於2020年2月被指定為國際重要溼地,同時也是長江中下遊溼地保護網絡和東亞——澳大利西亞水鳥遷飛區網絡(EAAFP)成員單位。南磯溼地保護區管理局南山站站長萬松賢介紹溼地保護情況(王健攝影)在鄱陽湖越冬的不同鳥類物種對棲息地水深有著特定的要求,水位過高或者無水的湖泊都不適宜棲息。
  • 松花江畔有個「過冬候鳥天團」
    「我每天早晨都會到這裡來看看,撒一把鳥糧,喂喂這些留守冰城的候鳥,希望它們能夠安然過冬」,兆麟公園鴛鴦守護人、市民車春虎告訴記者,今年冬天,「留守候鳥」數量和種類比往年翻了幾倍。松花江哈爾濱城區段,有一處形成了大片清溝,沒有結冰的活水下面,是鳥類天然的「取食倉庫」。常年在這裡觀察鳥類生活習慣的野生動物愛好者車春虎說,清溝裡最多能夠看到三四十隻過冬候鳥,平時也會有20餘只在一起嬉戲,往年這裡只有幾隻「留守候鳥」。車春虎說,這些「留守候鳥」,以綠頭鴨、斑嘴鴨為主,數量能佔到一半以上。
  • 七裏海,津東60裡的候鳥驛站
    七裏海則呈現出另一派活力迸發的景致——數不盡數的候鳥次第起落,悅耳的鳴叫聲宛如天籟之音……也許正是因了它絕美的風景,七裏海在2009年榮膺天津八大特色旅遊景區之一。如今的七裏海,不再是遊客的樂園,又成了候鳥的天堂。天津是全球八大重要鳥類遷徙通道之一。隨著天津溼地治理取得顯著成效,自然環境持續優化,越來越多的候鳥選擇在此停歇。七裏海已經成為候鳥用翅膀投票選中的「五星級驛站」!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鳥類已有452種,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 寒冬,他們在鄱陽湖守護越冬候鳥
    【寒冬,他們在鄱陽湖守護越冬候鳥】江西鄱陽湖是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每年到鄱陽湖越冬棲息的候鳥數量多達60-70萬隻。到鄱陽湖越冬白鶴最高數量達4000餘只,佔全球98%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鶴棲息地,被譽為「候鳥天堂」。
  • 越冬天鵝成新化琅塘鎮新風景,兩個月來增至65隻
    一群「稀客」入住小鎮,眾人自發守護越冬天鵝成新化琅塘鎮新風景,兩個月來增至65隻 專家:遠遠地保護就好,不提倡餵食新化琅塘鎮龍灣國家溼地公園水域,一群身姿妙曼的天鵝在水草邊棲息冬日暖陽下的資江,碧波蕩漾,山的倒影與粼粼波光,把這裡裝點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通過專業的觀鳥設備,記者看到粼粼波光中,儘是天鵝曼妙靈動的身影。它們時而曲頸低頭,閒雅似仙子漫步;時而昂首挺立,神氣似將軍凱旋;時而列隊遊過水麵,似正在接受檢閱的士兵威武雄壯。
  • 候鳥到南方越冬,留鳥怎麼辦?
    冬天來了,候鳥飛向溫暖的南方,留鳥如何生存在寒冷的北方呢?每到秋冬寒冷季節,南飛的候鳥都會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但候鳥飛走後,北方並不會變成鳥類的「空城」,還會有一些本地鳥類留下來,在嚴寒中繼續生活。而群居的越冬鳥類,如山雀,在冬天會彼此更為接近,利用群體的力量,互相給予保護和溫暖。如果這些條件都不具備,鳥類還可能會在太陽下找到一個位置,利用太陽能保持體溫,並通過顫抖增加血液循環和肌肉運動的熱量。而且,鳥類的腿腳發揮作用,多半是在休息時。當它站在樹枝上時,並不像人類的想像一樣需要花大力氣來保持平衡,而是消耗很少的能量,類似於「懸掛」在樹枝上。
  • 北遷候鳥飛臨「白鶴之鄉」瀋陽法庫 呈萬鳥雲集場景
    北遷候鳥飛臨法庫。於勝地 常繼民攝中新網瀋陽3月27日電 (沈殿成)3月27日是「世界白鶴日」。記者在瀋陽市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看到,大批北遷的候鳥已經飛臨法庫,寂靜了一個冬天的水面再次熱鬧起來,法庫正式進入最佳觀鳥季。
  • 鄱陽湖越冬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多 萬鳥齊飛的場景隨處可見
    隨著鄱陽湖水位的逐步消退,飛抵湖區越冬的候鳥逐漸增多,萬鳥齊飛的壯觀場景隨處可見。近日,記者隨縣候鳥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前往鄱陽湖朱袍山、三山等水域開展巡護活動。遠遠望去,裸露出來的湖灘草洲綠草茵茵,小天鵝等成群的越冬候鳥,時而在空中飛翔、時而在湖灘上覓食棲息。因今年鄱陽湖水位回落較慢,致使越冬候鳥來馬影湖越冬推遲一個多月。
  • 武漢三環線內有野生鳥類穩定棲息地 黑鸛連續7年來天興洲越冬
    天興洲洲灘越冬的黑鸛。 武漢市觀鳥協會供圖蘆花開了,各種越冬水鳥如期抵達了天興洲。18日,市園林和林業局在天興洲溼地組織開展武漢市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主題宣傳活動。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黑鸛已經連續7年在此越冬。已進入枯水期,天興洲洲頭出現了大面積出水沙灘,岸上蘆花正開,景致充滿了野趣。明亮一邊教大家用望遠鏡觀鳥,一邊介紹:「黑鸛成鳥的體長約1米,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為純白色外,其餘都是黑色,成鳥的嘴和腳呈紅色……」長江日報記者通過望遠鏡,果真看到,在洲頭的岸線處,三三兩兩地站著一排黑色的鳥兒。
  • 含秋白露滴鄉愁,鴻雁南歸越北州
    文/古往今來一年中溫差最大的時節白露,已經到來,此時正是夏季熱風與冬季冷風相互交織的末端,白露炎夏去,蒼穹淡雲高,經過月餘的秋風洗禮,「衰荷半傾倒」,水汽凝珠,露已成霜,「遍渚蘆先白,沾籬菊自黃」;白露又臨近中秋佳節,「每逢佳節倍思親」,故此,白露自然地與「相思」有了干係。
  • 白鶴的「越冬食堂」
    新華社南昌12月23日電題:白鶴的「越冬食堂」新華社記者郭豐慶、姚子云水草豐美的鄱陽湖,每年吸引全球98%以上的白鶴越冬。每年寒意漸濃時,鶴群會跨越萬水千山,從西伯利亞出發,南飛數千公裡,來到食物充足的溫暖家園,度過漫漫冬日。
  • 警方與志願者護送206隻候鳥南下,「候鳥房車」跨越8省區2800多公裡...
    候鳥們的臨時收容所是由志願者主動提供的,「儘管飼養場所是無償的,但我覺得還是應該讓它們回歸自然。」宋警官說,真正讓他產生「候鳥房車」想法的是關於洞庭湖的一個視頻,視頻裡綠樹成蔭,溫度能達零上十幾度,這讓久在北方生活的宋警官眼前一亮。
  • 20萬隻候鳥,南沙、福田、深圳灣……成了它們的遷徙天堂?
    體重只有300多克的斑尾塍鷸是飛行健將,除了少數一口氣飛抵南半球越冬地方,它們中的一些也會選擇迂迴路線,在途中停留補充能量,深圳灣是這樣的地點之一。  作為全球鳥類遷徙通道——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上的重要「中轉站」,深圳灣在春秋兩季吸引大量南來北往的候鳥。觀察許久,我終於可以肯定了它的身份,黑尾塍鷸。它飛行時露出的黑色尾羽是它與斑尾塍鷸的區別。
  • 新聞周刊丨候鳥班車出發!從哈爾濱到洞庭湖
    哈爾濱的冬天氣溫降至零下,追求冬暖夏涼、常年遷徙的候鳥們,正躲在室內避寒。我們在發現這批鳥類的時候,就發現鳥已經在籠裡養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了,已經錯過了這些鳥類最佳的南遷的時間。當北方的寒冬來臨了以後,這鳥如果盲目地放,這種就是「草菅鳥命」,容易被凍死餓死。  草率放生可能讓鳥兒凍死,而室內圈養又違背了野生動物的本性,陷入兩難的公安和志願者們決定,用交通工具代替鳥兒遷徙,把它們送回適宜生存的環境中。
  • 天津成為鳥類「五星級驛站」
    溼地環境不斷改善 保護意識明顯提升  天津成為鳥類「五星級驛站」  本報記者 陳 曦  「遠處這些正在悠閒散步的就是東方白鸛,今年秋季以來,在七裏海及周邊地區發現的瀕危鳥類東方白鸛逾5000隻,
  • 冬日候鳥樂園
    冬日,江西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白鶴等候鳥的越冬樂園。鳥兒在保護小區飛翔、覓食,讓保護小區熱鬧起來,成為鄱陽湖區一道特別的風景。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12月21日,白鶴等候鳥在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溼地中覓食。 冬日,江西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白鶴等候鳥的越冬樂園。鳥兒在保護小區飛翔、覓食,讓保護小區熱鬧起來,成為鄱陽湖區一道特別的風景。
  • 旌湖越冬水鳥種類數量又雙叒叕增加了
    因為可愛的鳥兒旌湖成了你的最愛網紅打卡地但你了解旌湖野生水鳥家族嗎?有多少種?數量有多少?……不認識、數不清?沒關係有了下面這份報告一切So Easy!2021年1月9日成都平原越冬水鳥調查在全省36個調查點同步進行這項調查已經持續五年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成都觀鳥會德陽市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等全省十二家機構共同發起德陽市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7名志願者沿旌湖從青衣江橋出發全程徒步7.12公裡
  • 新疆博爾塔拉河谷泉水不結冰 大批候鳥前來越冬-中新網
    ) "← →"翻頁 12月3日,新疆溫泉縣查幹屯格鎮莫都停浩呼圖村前的博爾塔拉河谷內出現候鳥齊飛的震憾場面
  • 走進雲南香格裡拉的候鳥天堂
    1月17日,納帕海溼地棲息的候鳥。近年來,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為保護好納帕海溼地,通過生態補償爭取當地民眾支持,積極整治周邊水環境,使溼地生態環境得到修復,冬季候鳥種群與數量逐年增加,成為候鳥越冬天堂。
  • 「守護之星」護兒童居家安全,疊北小候鳥驛站四年堅持這樣幹!
    在剛剛過去的2020桂城街道「安全可桂·幸福滿城」安全文化建設暨第四屆「創安之星耀桂城」人物頒獎典禮上,疊北小候鳥驛站項目社工簡燕東獲「守護之星」獎項。同年,疊北社區小候鳥驛站帶著「兒童居家安全手冊」走進社區,以一對一家庭探訪的形式,通過與社區單位或志願者的合作,在探訪過程中了解流動兒童在家庭的安全狀況和安全知識掌握情況,並根據實際情況提供相應的知識或服務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