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斯克戰役:二戰最經典「坦克會戰」,從此希特勒一蹶不振

2020-12-18 騰訊網

文|鐵血君

1943年8月23日,蘇聯軍隊收復哈爾科夫,德國軍隊敗退至第聶伯河防線,庫爾斯克戰役結束。庫爾斯克戰役是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後為奪回戰場主動權發動的戰役,是蘇德戰爭軍事上的根本轉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也是二戰最大規模坦克會戰。

德軍與蘇聯紅軍共出動了8055輛裝甲車。參戰雙方共投入了約281萬名士兵,空軍部隊參戰飛機超過了2100架,庫爾斯克戰役失敗後,庫爾斯克戰役是蘇德戰爭分水嶺。戰役之後,德軍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蘇軍從這裡開始了收復國土的大規模的全面進攻。從此希特勒一蹶不振。

庫爾斯克會戰同時也被視為東部戰線的又一個,也是最後一個關鍵轉折點。蘇聯參戰1910361人 ,德國參戰912460人,蘇軍損失80萬人、坦克6000輛、火炮3000門、戰機1600架,德軍損失50萬人、坦克1500輛、火炮5200門、戰機1000架 。主要指揮官朱可夫、弗裡茨·埃裡希·馮·曼施泰因等。

埃裡希·馮·曼施坦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與隆美爾和古德裡安並稱二戰德國三大名將。1943年2月,曼施坦因被任命為德國南方集團軍司令,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失敗後,1944年被解職,1945年被英軍俘獲。1949年被英國軍事法庭判處18年徒刑。1953年獲釋。

德軍參戰坦克為虎式、豹式、斐迪南等,蘇軍參戰坦克 T-34系列、KV-1系列等。德軍失敗最重要原因是缺乏後備力量,無法長期作戰。

虎式坦克從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國投降止,一直活躍於一線。在戰爭中摧毀大量敵軍坦克,盟軍坦克都以擊敗它為榮,它無愧二戰王者。自身重量56噸,發動機功率700馬力,越野性能較差,過大的重量使虎式的故障率高,維護複雜困難。

T-34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由蘇聯哈爾科夫共產國際工廠設計師米哈伊爾·伊裡奇·科什金領導設計。重32噸,發動機功率500馬力,最大公路速度7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400千米,T-34中型坦克被公認為二戰最好的坦克。是一型火力、防護力和機動性都很突出的坦克 。(文中配圖均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庫爾斯克戰役德軍並未慘敗,為何從此一蹶不振?耗光了戰略預備隊
    德國軍史學家卡雷爾對蘇德戰爭兩大階段的評語是:「德國(可能)的勝利提前結束於史達林格勒,而德國的失敗始與庫爾斯克」,這是無限接近精準的詮釋。那麼,德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並沒有像史達林格勒那樣遭到慘敗,也沒有集團軍甚至軍級建制被蘇軍全殲,怎麼就從此一蹶不振進而發展到整個東線戰場崩盤呢?最專業的軍事術語解答是:德軍戰略預備力量的徹底喪失。
  • 假如穿越了:45輛99式坦克加入庫爾斯克會戰,德軍能反敗為勝嗎?
    因為具有專業的軍官和士兵,高昂的士氣,高效的作戰體制,精良的武器,靈活的戰術,德國陸軍成為二戰期間最有戰鬥力的軍隊。然而取決戰爭勝負的更多是一個國家的總體規模、工業能力和戰爭潛力,所以現在我們只好在遊戲中體會純粹的武器和戰術帶來的勝負。
  • 一天埋下敵軍坦克的三倍數量的地雷,庫爾斯克會戰,德軍怎麼贏?
    第二種選擇是離開庫爾斯克,全軍繼續後撤,放出一個口袋,已經上了頭的史達林一定會命令補給不足的紅軍進攻,當紅軍進入口袋,德軍就可以安然地殲滅他們。為此,曼施坦因還特意給希特勒準備了詳細的作戰計劃。可曼施坦因萬萬沒想到,希特勒沒選擇「反手一擊」,也沒選擇後撤讓出口袋,反而做出了一個不倫不類的「堡壘計劃」。
  • 庫爾斯克會戰,德軍有哪些失誤?是否有勝利的機會
    而在隨後,局勢朝著蘇聯有利的方向發展,而直到二戰結束。如果說,哪一場戰役是蘇德戰場的分嶺,那就不得不說……庫爾斯克會戰。庫爾斯克會戰這一場戰役,雙方都下夠了本錢,投入總兵力280萬,坦克5000輛,飛機5000架。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經典的戰役是哪些?我國入選戰役令人想不到
    迄今為止,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世界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的20億以上人被捲入戰爭中,共有九千餘萬的軍民傷亡。二戰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經典且著名的戰役,人們評選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四大經典戰役,我國也有一戰役上榜。
  • 二戰庫爾斯克戰役,曼施坦因如果先進攻羅斯託夫會贏嗎?輸得更快
    1943年7月5日,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正式打響庫爾斯克戰役,但這場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東線坦克大決戰,並沒達到德軍預期的效果。不僅仗打成了虎頭蛇尾,還讓曼施坦因把4個月前奪回的哈爾科夫又還給了蘇軍。一些人認為,如果希特勒按照曼施坦因當初的想法,先進攻羅斯託夫然後再包圍庫爾斯克突出部,德軍就會打贏這場戰役。事實真是這樣嗎?
  • 二戰中的納粹黨衛軍老照片,骷髏師和帝國師軍容很不一樣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二戰中納粹德國黨衛軍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納粹黨衛軍在歷史中留下的這些影像。照片拍攝的是在二戰蘇德戰役中的納粹黨衛軍骷髏師(黨衛軍第三裝甲師),德國在發動二戰後,最令歐洲各國感到恐怖的便是武裝黨衛軍,其中又以黨衛軍中的骷髏師、帝國師、維京師、希特勒衛隊裝甲師最為出名。
  • 二次世界大戰的十大經典戰役
    史達林格勒是希特勒指定要「從地球抹去」的城市,由於蘇聯軍民以大無畏的精神進行拼死抵抗,讓法西斯德國遭遇到了其開戰以來最嚴重的戰略失敗,不僅終結了德國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來的攻勢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蘇聯與德國總體力量對比的根本變化。從世界範圍看,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與同時期發生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及阿拉曼戰役一起,構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戰爭大轉折的標誌性事件。
  • 二戰庫爾斯克戰役,如果德軍三月份開始進攻,能否取得勝利?
    庫爾斯克戰役,如果德軍三月份進攻,筆者個人認為勝利不是沒有,但卻很險。在經歷了史達林格勒的嚴重的失利後,到1943年3月15日,曼施坦因通過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暫時讓東線局勢穩定下來,德軍又恢復了一些士氣,而在庫爾斯克為中心的區域出現了一個突出部。而對於庫爾斯克突出部的攻勢,曼施坦因在3月10日就有了打算。當時希特勒卻很猶豫。
  • 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德軍第216突擊裝甲營蘇軍T34坦克噩夢
    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期間,德軍可謂各路精銳部隊,群英匯集,準備跟蘇聯打一場決定東線戰役未來兩年局面走向的戰役,按照德軍設想庫爾斯克戰役德軍一旦取得勝利,那麼戰役就會到1941年一樣,德軍百萬大軍再一次兵臨莫斯科城下,但如果德軍失敗的話,那麼具備戰略優勢庫爾斯克突出部,將會變成蘇聯紅軍進行戰略大反攻的跳板
  • 庫爾斯克的豹,豹D早期型是如何影響德軍整體戰略的
    豹式坦克的初陣豹式坦克是二戰德軍在接觸到蘇聯研製的T-34坦克後作出的應對方案,該型坦克與此前德國設計的其他坦克大相逕庭,採用傾斜裝甲,弧形炮盾。豹式坦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譽為是德軍在二戰時期設計的最均衡的坦克,其擁有強大的火力和防護水平,機動性也可圈可點,不過複雜的加工工藝也導致該型坦克產量不佳。
  • 庫爾斯克會戰才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
    提及蘇德戰爭的轉折點許多人最先想到的基本上都是史達林格勒戰役,那麼小編就先向大家講述一下這場戰役再向大家說明小編對這場戰役的看法。當我們認真地解讀了史達林格勒戰役之後就會明白,蘇聯逐漸掌握戰爭主動權就是從此開始的,而真正的掌權還是在庫爾斯克會戰之後。那是德軍最後一次向蘇聯發起的大規模的戰役,在戰爭之前德軍還妄想把主動權搶回來,但是卻完全沒有想到會失敗。不僅喪失主動權還讓50萬精銳部隊也受到了重創。
  • 蘇德戰爭的轉折點是庫爾斯克會戰?50萬精銳德軍被消耗殆盡
    每當回憶蘇德戰爭的歷史時,都會發現其中三場戰役對於局勢的改變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也就是莫斯科會戰、史達林格勒會戰、庫爾斯克會戰。其中史達林格勒戰役最為突出,也是至今都讓世人難以忘懷的一場戰役,蘇聯也正是因為這場戰役才開始轉防為攻。但這戰役真的能稱得上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嗎?
  • 老照片:二戰時期德國的虎式坦克生產車間,看完第一張就服了!
    隨後,虎王又相繼參加了諾曼第戰役、阿登戰役、匈牙利和波蘭中部的戰鬥、柏林之戰。 虎式坦克首次參戰是在1942年9月21日。參戰數量最多是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當時德國一共生產了310輛虎式坦克,在庫爾斯克就投入了182輛。
  • 黑豹是二戰中最好的坦克麼?被稱為坦克之母,最大缺點竟是太精密
    在二戰期間,作為大型戰場上的主要突擊裝備,坦克在進攻作戰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不斷的坦克作戰中,各國通常使用中型坦克,憑藉出色的戰場機動性能在敵縱深上百公裡的作戰區域對敵進行分割圍殲。當時德軍利用這種戰術在進攻蘇聯的戰場上發揮的淋漓盡致。
  • 庫爾斯克戰役中的鋼鐵的碰撞,激戰普羅霍羅夫卡,蘇德坦克大決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坦克之間的交鋒,永遠最為熱血沸騰。而在二戰的蘇德戰場上,蘇德之間爆發了無數坦克戰,其中最為精彩的,當屬爆發在庫爾斯克戰役中的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在這個位於庫爾斯克東南方87千米的小村莊,蘇德雙發展開了人類史上最為悲壯的坦克會戰。 一.焦點!普羅霍羅夫卡!
  • 二戰第聶伯河戰役,崔可夫使用裝甲夜襲,首創聲光心理戰
    扎巴羅熱之戰是二戰蘇德戰爭第聶伯河戰役中,蘇軍在南線對德軍反攻的重要戰役。由於扎巴羅熱是曼施坦因的指揮中心所在地,德軍已經將這裡作為「東方堡壘」防線的中樞來防守。但這場仗,雖然蘇軍佔據著兵力和裝備多個方面的優勢,打的並不順利。直到崔可夫第8近衛集團軍上來後,他使用了三招,用了半個月時間才解決了戰鬥。那麼,崔可夫用的哪三招呢?
  • 德軍實力強大,為何決戰前希特勒選擇撤退?
    二戰期間,在1943年7月,蘇德戰場的庫爾斯克地區,蘇德雙方爆發了一場空前激烈的大會戰。而庫爾斯克戰役還看不到勝利的希望,因此希特勒不顧曼施坦因的反對,決定終止庫爾斯克戰役,抽調部隊去義大利穩定局勢。這場戰役剛剛決戰到高潮,希特勒竟然同意撤退了,曼施坦因再不願意也只能默默的接受。 蘇軍抓住戰機,首先在北線發動了反攻,德軍頑強抵抗,蘇軍遭受了重創。可是在蘇軍絕對優勢的兵力面前,德軍寡不敵眾,只能步步後退,很快就丟失了奧廖爾。
  • 西西里島戰役,義大利投降的導火索,屍體上的假情報騙過希特勒
    希特勒深知西西里島被佔領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所以向西西里島派出了增援部隊,其中包括正在參加庫爾斯克會戰的部隊,增援部隊到位之後就在西西里島構築了一道防線。7月13日盟軍空降部隊降落到了卡塔尼亞,與地面部隊對卡塔尼亞發起了進攻,德軍一直在頑強抵抗,將卡塔尼亞掌控在手中,巴頓將部隊分為兩路,一路支援進攻卡塔尼亞,一路進攻巴勒莫。
  • 二戰綜合作戰能力最好的坦克:黑豹中型坦克
    1943年,元首希特勒下令必須在5月12日之前生產出250輛黑豹坦克,參加即將開始的庫爾斯克會戰,另外必須生產出750輛黑豹用於東線其他戰場。由於MAN公司生產能力不能滿足軍方的需要,沒有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元首的目標。希特勒聽到報告以後震怒,把負責生產的幾個德國將軍痛罵了一頓以後,他下令戴姆勒奔馳公司,MNH公司,HS公司全部加入該坦克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