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綜合作戰能力最好的坦克:黑豹中型坦克

2021-01-09 騰訊網

戰爭模擬遊戲《戰爭雷霆》裡的黑豹坦克

作者:薩沙1921

黑豹的誕生

德國設計師在研究黑豹坦克之前,檢討了他們從1型到4型坦克的設計思路。這些設計師們覺得以前的坦克過於強調機動性,一定程度忽視了防禦能力和攻擊 力。這些坦克非常勝任德軍在蘇聯的閃擊戰,它們可以長距離穿插幾百公裡,把大量蘇軍分割合圍,在戰爭初期殲滅了數以百萬計的蘇軍。

它們面對蘇軍老式坦克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這些坦克的防禦能力和攻擊力都無法適應戰爭變化的需要。

T-34坦克做為蘇軍的制式坦克,無論防禦能力還是攻擊力都比德軍所有坦克高出一大截,它的機動能力也不比德國坦克遜色。

德國設計師對性能卓越且容易製造的T-34很欣賞,對其新式的傾斜裝甲和裝載的大口徑坦克炮也深感欽佩。

研發計劃交給了德軍坦克製造業的兩大巨頭,戴姆勒奔馳公司和MAN公司,制定開發計劃編號為VK3002,也就是5型坦克的研發計劃。

兩家公司趕在1942年4月元首希特勒的生日上拿出設計藍圖,元首希特勒較有興趣的聽了兩個公司設計師的匯報。

戴姆勒奔馳公司的設計思路幾乎是T-34坦克的德軍翻版,設計簡單,採用了眾多T-34的簡單技術,比如車身,炮塔,柴油發動機,駕駛系統,懸吊系統及履帶等。這些都讓這款坦克具有T-34的大部分優點,性能優越,結構簡單。

元首對這個方案並不滿意,他認為這個方案太過於創新,在獲得T-34優點的同時,丟掉了很多德軍坦克本來具有的優點。

元首認為,必須在保有德國坦克固有優勢的基礎上,加上一些T-34設計的優點。所以希特勒斷然否定了戴姆勒奔馳公司的方案,軍方高層對這個方案也不滿意。

大名鼎鼎的MAN公司的方案則完全符合元首和軍方的需要。它以傳統德國坦克技術做為基礎,很大程度上源於現役的4型坦克的設計。這是一個設計精密且高效能的作戰機器,採用了很多新式技術,兼有了德國坦克和蘇聯坦克的優勢。

該方案在1942年5月被德國軍方採納,並要求MAN公司加快研發進度。

1942年9月,MAN公司拿出黑豹坦克的2輛樣車,元首和軍方高層看了以後非常滿意,元首還特地將其命令為黑豹中型坦克(軍方編號是5型坦克),要求立即投產。

---黑豹原本的名字叫做5型坦克,希特勒在生日上看到黑豹的表演以後,龍心大悅,親自給其取名為黑豹坦克。

只是,MAN公司在批量生產期間,卻遇到了一些麻煩,直到12月份,黑豹正式型號的D型才能以一定規模量產。由於黑豹結構複雜,車載儀器精密,需要較高的加工生產技術,產量一直上不去。

1943年,元首希特勒下令必須在5月12日之前生產出250輛黑豹坦克,參加即將開始的庫爾斯克會戰,另外必須生產出750輛黑豹用於東線其他戰場。由於MAN公司生產能力不能滿足軍方的需要,沒有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元首的目標。

希特勒聽到報告以後震怒,把負責生產的幾個德國將軍痛罵了一頓以後,他下令戴姆勒奔馳公司,MNH公司,HS公司全部加入該坦克的生產。

軍方給這些公司的要求是月生產250輛黑豹坦克,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主要還是結構複雜),黑豹坦克在1943年每月僅能生產148輛,T-34在同年月生產1000輛。

到了1944年,黑豹坦克月生產量也不過只有200多輛,直到戰爭結束,黑豹坦克一共才生產了6000多輛。

黑豹坦克大部分技術,仍然是傳統的德國技術!有人說除去傾斜是裝甲和大威力火炮,黑豹坦克幾乎是四型坦克基礎上的發展版。

黑豹的成本是11萬7100馬克,4型坦克10萬3462馬克,虎式25萬0800馬克。黑豹僅僅比4型坦克貴1萬馬克,性能上則有一倍的增長,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優勢

1.強大的火力

黑豹坦克的火力非常強大,在二戰眾多坦克中,算是數一數二的。即使著名的虎式坦克的88毫米KwK36 L56火炮,也只能和它持平。

黑豹坦克裝備萊茵金屬公司生產的75毫米KwK42 L70長管火炮,攜帶79發炮彈。分別是爆炸裝藥穿甲彈和鋼心彈頭穿甲彈。

其中爆炸裝藥穿甲彈的初速為925米/秒,在900米的距離上命中角為90度 時,穿甲厚度為133毫米。鋼心穿甲彈的初速為1120米/秒,在900米距離上命中角為90度時,穿甲厚度為170毫米。火炮瞄準鏡為優秀TZF12型雙目瞄準鏡,使得炮擊非常精確。

在黑豹坦克誕生的時候,根本沒有一款盟軍和蘇聯坦克可以抵禦它主炮的打擊,蘇軍的重型坦克也不是它的對手。

由於火炮威力大,加上德國傳統優勢的火控設備,這樣黑豹坦克成為一個可怕的火炮射擊平臺。

在黑豹最早亮相的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上,蘇聯人發現黑豹坦克可以在2000米的距離上擊毀T-34坦克,甚至有3000米上摧毀T-34的戰 例,這在當時來說是奇蹟!加上德國高效的車載火控系統,一個優秀的黑豹坦克團隊在1000米距離內命中率高達到80-90%。而同一時代普通坦克的命中率,一般最多達到50%。

在實戰中,黑豹擊毀了數量眾多的蘇聯坦克,T-34坦克在火力上根本不是黑豹的對手。

黑豹坦克可以在1000米安全距離外,輕鬆擊毀蘇聯坦克,蘇聯坦克在這個距離無法對黑豹造成威脅。T-34坦克必須在500米內,才可以擊穿黑豹G型的正面裝甲。

在庫爾斯克戰役最開始,一隊黑豹坦克遭遇蘇聯裝備8輛美國援助的M3輕型坦克。黑豹在2200米距離一次齊射就將其全部摧毀。當時德軍回憶,75毫米穿甲彈威力巨大,被擊中的蘇聯坦克都發生劇烈爆炸。

一個黑豹坦克團,參戰僅僅7天時間,就擊毀蘇軍各種坦克268輛,自己在戰鬥中僅僅被擊毀幾十輛。

在東線,黑豹坦克出現讓蘇軍深感恐懼。黑豹坦克的火炮威力大且射程遠,蘇聯坦克無法在同樣距離對黑豹造成威脅。在遠距離上,一輛黑豹可以毫髮無傷的擊毀大量的T-34。

它們被迫創造出一種悲壯的戰術,也就是群狼戰術。

一旦在1000米外遭遇黑豹坦克,多輛T-34立即加速向黑豹衝擊。在被黑豹擊毀數輛T-34以後,剩下的T-34就可以接近黑豹。在數百米的距離上,T-34的76毫米主炮和後面改進的85毫米火炮,還是可以對黑豹造成威脅的。

這種打法,實在是不得以而為之!要知道,黑豹的炮擊很精確,也就是說,T-34在加速逼近過程中,肯定會有數輛被擊毀。

至於近距離逼近黑豹以後,黑豹仍然有防禦能力的優勢。如果數輛黑豹有效協同作戰,T-34仍然會損失慘重,甚至全軍覆沒。

1944年4月3日中午,3輛德軍黑豹坦克在波蘭走廊的華沙市郊外和7輛蘇聯的T-34交手,僅僅不到15分鐘,便將敵人全部擊毀,而自己只損失1輛坦克,而且那輛坦克的人員還都活著。

1944年7月28/29日,黨衛軍第5「維京」裝甲師下屬黨衛軍第5裝甲團2營摧毀蘇軍107輛坦克,包括T-34、M4謝爾曼和瓦倫丁坦克,自己僅損失5輛黑豹坦克。

美國M4A2謝爾曼坦克連長回憶到:黑豹坦克很厲害,他在1000米外就可以擊穿M4A2謝爾曼坦克的正裝甲,這是4型坦克無論怎樣都做不到的,我們的坦克在1200米的距離時連續對他的側裝甲開火19次,但是都被反彈了。

除了主炮以外,黑豹也裝上了兩支MG34機槍,分別安裝於炮塔上及車身斜面上,有助於掃除步兵及防空用途。

黑豹的主炮威力巨大,據說在西線曾經一炮擊穿兩輛並排停放的M4謝爾曼坦克。

2.高超的防禦能力

黑豹坦克是德國第一種使用傾斜裝甲的坦克,這讓它的防禦能力大大增強。

其斜甲則採用了優質鋼板,經過焊接及鎖扣後變得更為堅固。此外,最初生產的豹式坦克只有一塊60毫米的斜甲,但不久就加厚至80毫米,35度的斜角使防護效果相當於150毫米裝甲;側面是60度斜角的50毫米裝甲,防護效果相當於58毫米;炮塔正面的彈盾厚110毫米,側面65度斜角的裝甲厚45毫 米。傾斜裝甲使豹式坦克的防護能力,甚至優於虎式坦克,實戰證明很難被擊毀。豹式D型以後的型號,更把炮塔裝甲加強至120毫米的上限,以保護炮塔的前端。

它的正面裝甲相當強大,遠遠超過T-34,側面和後部裝甲則和T-34差不多。

庫爾斯克會戰中吃了黑豹大虧的蘇聯人,戰役後研究被繳獲了黑豹。

蘇聯人用自己服役的十多種反坦克武器,對黑豹坦克進行實彈射擊測試。讓他們震驚的是,只有85毫米高射炮和122毫米大口徑加農炮,才能射穿黑豹的裝甲。

測試中,蘇聯人用T-34/76的76毫米火炮在500米距離對豹式坦克的前裝甲進行直射,然而結果讓他們瞠目結舌的!

測試中,76毫米火炮共向豹射出了30發炮彈,其中居然有29發成為跳彈,直至第30發才成功擊毀這輛豹式坦克。

蘇聯人研究戰場上被摧毀的30輛黑豹坦克,發現沒有一輛坦克被擊穿了正面裝甲。

蘇聯人由此趕忙將T-34改進,加裝了85毫米坦克炮,仍然只能在500米距離內擊穿黑豹的正面裝甲。而黑豹則可以在1000米距離上,輕鬆擊穿T-34。

蘇聯人如此,他們的盟國也好不到哪兒去。

諾曼第戰役中,美國人和英國人也吃盡了黑豹的苦頭。其中美軍第2裝甲師在兩天裡就損失57輛M4謝爾曼坦克,傷亡363人。

美國M10殲擊連長回憶到:這是我們剛登陸以來遇到的最大的麻煩了,他的坦克甲實在太厚,我們在1500米外打他的後裝甲都沒辦法,只好用英國人的17磅76.2毫米坦克炮來打他,不料這也拿他沒什麼辦法。」

1944年7月1日中午,一輛德軍黑豹坦克在諾曼第西部的海灘上和至少30輛M4A3中型坦克在350米的距離相互開火,只用了30分鐘,黑豹坦克 就把17輛美軍坦克打成了廢鐵,而黑豹卻在暴露了後裝甲的情況下在美國人的炮口下逃跑了。逃跑前它的正裝甲頂住了至少26發76毫米炮彈,側裝甲至少頂住了17發76毫米炮彈。逃跑時,後裝甲又挨上了11發76毫米的高速破甲彈,可見其防禦力之強。

1944年7月27日諾曼第戰役中,隸屬黨衛軍帝國裝甲師的中士巴克曼和他的豹式坦克正在追趕大部隊,途中發現美軍15輛M4謝爾曼坦克和一隊卡車 沿公路逼近。巴克曼將坦克停在十字路口,單槍匹馬攔住美軍去路,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擊毀9輛謝爾曼坦克和數輛卡車。美軍不得不呼喚攻擊機前來救駕,這才用航空炸彈擊傷了巴克曼的豹式坦克。最後巴克曼從容不迫全身而退,事後獲得騎士鐵十字勳章.

戰爭中,美國也繳獲了一輛黑豹坦克,急忙送回後方的研究基地。在靶場中,美國陸軍裝備的所有火炮都對其進行試射,結果也讓美國人大吃一驚。美軍主力坦克M4謝爾曼的M3 型75毫米L/40短管坦克炮,根本無法擊穿黑豹正面裝甲。即使在幾十米的距離上射擊,炮彈也往往被彈飛。M4現有火炮幾乎對黑豹沒有威脅。

一向被美國人自豪的M10殲擊坦克大威力76毫米L/50加農炮,必須逼近黑豹200米處才可以擊穿它。

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反坦克能力最強的M36殲擊坦克的90毫米L/50加農炮。它根據理論數據,可以在500米內擊穿黑豹。實際測試中,必須逼近到300米左右,而且跳彈率高達百分之五十。

測試的結果美國人大驚失色,他們很快將M4謝爾曼改進型換裝一門75毫米53倍長身管火炮,1000米距離上的穿甲能力從60毫米增強到89毫米,這門火炮實戰效果不太明顯,仍然無法對付有備而來的黑豹,打打伏擊倒還勉強。

英國方面也加快了螢火蟲坦克的生產,讓它的坦克中至少有一種可以對付黑豹。

好在美國人已經控制了西線的天空,大量的戰術轟炸機讓德國坦克部隊幾乎無法有效作戰,大大限制了黑豹威力的發揮。

黑豹的裝甲防禦能力也很強,注意它厚實的傾斜裝甲。一般來說,在較遠距離上盟軍和蘇軍坦克不容易對它造成威脅。

3.優越的機動性

傳承前輩的影響,黑豹具有良好的機動性。它重達46噸,700馬力的HL 230P30發動機,使豹式坦克的推重比達到每噸15.6馬力,接近謝爾曼坦克M4的水平(M4謝爾曼比黑豹輕13噸)。這讓它的最大公路速度達到46公裡,最大公路行駛距離有250公裡。

黑豹採用先進的懸吊系統由前方的驅動扣鏈齒輪,後方的導輪和八個塗上橡膠的鋼輪所組成。負重輪分兩排,交錯排列,傳統德國坦克設計,有著優秀的越野能力。這讓它具有其他坦克無法企及的優秀越野性能,能通過各種複雜的地形。

代價是,黑豹的造價比較昂貴且生產相當費時。

德軍坦克手在長距離行軍過程中,不容易疲憊,不像他們的蘇聯同行那樣。二戰蘇制坦克比較落後,高溫,煙塵汙染重,噪聲極大而且行駛非常顛簸。一般身體強壯的男青年在坦克裡面呆上半個小時就疲憊不堪。

初期黑豹的發動機技術不成熟,經常停機甚至起火,主要是引擎的問題。中後期通過改造以後,這種問題基本杜絕。

黑豹符合傳統德國閃電戰的需要,相比忽視機動性的虎式1型和2型坦克,它的總體性能要強一些。

虎1式坦克也生產了1000多輛,它強調火力和防禦能力的同時,忽視了機動性。虎式機動性很差,而且機械故障太多,無法執行傳 統的德國閃電戰。它更多時候作為一種坦克殲擊車使用,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德國坦克。在機動性,火力,防禦能力三者性能的綜合上,虎式明顯遜於黑豹坦克。

黑豹的實戰

實戰中,黑豹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黑豹初期亮相,是在庫爾斯克會戰!希特勒對新式武器,如黑豹中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和斐迪南自動火炮有很大期望。

由於黑豹生產難度較大,最終只有200輛黑豹組成一個坦克團(第51和第52裝甲營),參與了戰役。

黑豹初期表現並不好,激戰15天以後,只有41輛黑豹可以使用。

剩下的58輛黑豹全損,16輛回國大修,85輛需要維修。

真正被俄軍摧毀的不多,大部分是因為自身故障或者觸雷損失掉得,其中機械故障高達44輛。

俄軍戰役中調查德軍全損遺棄的31輛黑豹,發現其中有22輛是被俄軍擊中摧毀的。由於發動機容易著火,22輛中的10輛被完全燒毀。

同時,雖然黑豹正面裝甲防禦非常優秀,沒有一發俄軍炮彈擊穿正面裝甲,但是側面和背部裝甲仍然相對較弱。

俄軍得出的結論是:俄軍現役所有火炮都無法貫穿豹式車身正面裝甲,但是側面和背面的裝甲卻相對容易貫穿。即使對俄軍的反坦克槍,在100米的距離也能射穿車身側面下部裝甲,其它火炮都能在不同距離下擊穿豹式側面擊背面。

中後期,黑豹加強了側後的裝甲防禦能力,讓這個缺點大大減小。

瑕不掩瑜,黑豹坦克在庫爾斯克戰役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1943年7月17日,裝甲兵總監古德裡安一級上將提交陸軍總參謀長蔡茲勒一級上將的親筆報告 中寫到:黑豹主炮性能優異,炮射瞄準鏡精度非常高,裝甲貫穿威力大,在1500米到2000米的遠距離上已經擊毀了超過140輛T-34(開戰一周內), 已經確認,1輛豹在3000米距離上摧毀了1輛T-34。

之後黑豹逐步投入東線各個戰場,成為蘇聯坦克的惡夢。

後盟軍在諾曼第登陸,一部分黑豹又調往法國參戰。只是盟軍在法國享有絕對的制空權,德國裝甲部隊作戰非常困難,損失也慘重。

諾曼第戰役中,德軍所使用的黑豹損失了400輛之多。

以下有幾個典型戰例

1943年9月13日科洛馬克附近,黨衛軍第2「帝國」裝甲師下屬黨衛軍第2裝甲團1營的7輛黑豹坦克在霍爾澤上尉(其座車戰術編號為101)指揮下同蘇軍大約70輛T-34坦克作戰。20分鐘戰鬥中,28輛T-34坦克被摧毀,黑豹」坦克無一損傷。

1944年10月26日清晨,4輛德軍黑豹坦克在巴黎城郊外的23號公路設下埋伏,但是在距離美國M4謝爾曼中型坦克800米時被發現,美軍的8輛 M4A3坦克先後24次向1輛德軍坦克開火,炮彈全部被反彈,而這輛黑豹坦克為掩護同伴撤退,向盟國的坦克衝來,25分鐘內將28輛M4A3打成了一堆廢墟,而後安然逃跑。

1944年1月6日,在義大利北部的拉爾威克小鎮,德軍14輛黑豹型坦克和42輛M4謝爾曼坦克交手,距離為1400米。M4在前方有12輛,兩側各 15輛,黑豹坦克集中攻擊敵人的兩翼,在23分鐘內將敵人兩翼的30輛坦克都摧毀,而自己沒有損失。兩輛M4謝爾曼曾向編號為507的黑豹坦克的側裝甲連 開火30多次,全部被反彈。

從諾曼第作戰以來,盟軍無論在東線還是西線,都開始遭遇大量的黑豹坦克,這讓他們頭疼不已。

東線的蘇聯坦克兵遭遇到黑豹,必須使用狼群戰術進行衝鋒,幾輛坦克換一輛黑豹。一旦德國人是處於防禦作戰,有充足的準備,狼群戰術很容易失敗。

黑豹在東線作戰中發揮了巨大的威力,好在蘇聯軍力和坦克數量都數倍於防禦的德軍,才抑制了黑豹作用的發揮。在戰鬥中,黑豹往往可以摧毀數倍數量的敵軍坦克,但是仍然無法挽回敗局。

要麼就是使用威力強大的史達林2型重型坦克,這種坦克裝備122毫米巨炮。該炮口徑雖大,本來不是用作反坦克,威力仍比黑豹主炮稍弱。而且坦克的重量太大,作戰起來不靈活,主炮的射速也慢,只能同其他坦克配合才能有效作戰。

1943年6月4日,庫爾斯克會戰的蘇聯317坦克營長寫到:這是我從前都沒有遇到過的最丟臉的事情,我們的10輛T-34坦克被德國人的2輛黑豹坦克給打壞了,我想得用史達林重型坦克來對付他們。

美國人和英國人遇到黑豹,那麼美國M4和英國克倫威爾這類坦克對其構不成威脅,只能使用美軍的重型坦克殲擊車和英國螢火蟲坦克之內,才能勉強對付。

1943年6月17日,西西里島戰役中,英國M4A2坦克團長寫到:雖然我們取得了西西里的勝利,可是我們的坦克損失慘重,而德國人的損失很小,而且他們逃回了義大利本土,他們的1輛黑豹坦克把我們的4輛M4A2都擊毀了,這簡直是太可怕了。

美國的坦克殲擊車裝甲很薄,有些甚至沒有頂部裝甲;英國的螢火蟲數量又很少,很多時候,黑豹都處於沒有對手的情況下。

戰後美國人統計,每消滅一輛黑豹,美國人要損失4輛M4謝爾曼,蘇聯人則要損失5輛T-34(美國人有些抬高自己),黑豹的作戰能力可見一斑。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德國的敵人們在戰鬥中深深佩服黑豹的優秀性能,他們甚至開始使用繳獲的黑豹來作戰。

從1943年起,蘇聯就繳獲了一些黑豹坦克,這些坦克被裝備到蘇軍的近衛部隊中,比如索丁科夫中尉指揮的近衛連。到1945年春天,這支部隊一直在 使用繳獲的黑豹坦克,布拉格戰鬥的時候,他們就裝備了3輛黑豹A型坦克。蘇軍給予黑豹坦克很高的評價,並認為黑豹坦克是一種有價值的戰利品。繳獲的黑豹坦 克往往作為獎勵交給那些優秀的坦克手。甚至在1944年,蘇軍開始向坦克手們分發黑豹坦克的使用手冊。

英軍也裝備過少量繳獲的黑豹坦克(1944/45年,西北歐,近衛第6「寒流」坦克旅4營),加拿大、法國和美國部隊也使用過。1944年華沙起義中的波蘭本土軍也裝備過3輛。

敵人的這些舉動,從側面體現了黑豹的成功。

缺點

黑豹的缺點,也就是德國武器最常見的缺點。

不錯,黑豹也許是一個優秀精密的作戰武器,任何一個人使用這種武器能夠超越擁有其他武器的對手。

但是,它太精密了,精密的過頭了。

黑豹的很多部件價格昂貴且製造工藝複雜,這樣的結果是黑豹的火炮射擊極為準確,坦克越野性能非常優秀,防禦能力無與倫比。

代價也是明顯的。

過於精密的結果就是:黑豹無法像T-34和M4謝爾曼一樣能夠大量的製造。

從1943年到1945年戰爭結束,結構複雜的黑豹坦克一共只生產了大約6340輛。

黑豹的生產工時高達1萬5000個小時,T-34的生產工時僅僅7000個工時。

生產黑豹需要一些精密的加工工具,對生產它的工廠和工人都有相當的要求。而T-34沒有什麼複雜的技術,山區的簡易工廠一樣可以生產。

而同一時期的T-34產量高達5萬3000輛,是黑豹總量的8倍。

而美國的M4謝爾曼也生產了4萬9000輛,大約是黑豹總量的7倍。

不錯,黑豹確實非常厲害,但一輛黑豹能夠對付7,8倍於己的對手嗎?答案是不能,即使是虎王重型坦克也不能。

黑豹和所有德國鐘錶和儀器一樣,精密,高效,甚至可以說是一件藝術品。

德國人眼中粗製濫造的T-34(由於趕工時,T-34鑄造的裝甲裡面很多氣泡和空洞。坦克出廠以後外殼很快生鏽,裝甲表面甚至有裂紋),就是以絕對數量的優勢一路打到柏林。

至於被稱為「朗森打火機」的M4謝爾曼坦克(這個打火機在當年的美國很有名,它的廣告詞是「一打就著,每打必著。」諷刺M4防禦能力薄弱,容易著火),一樣摧枯拉朽的擊敗西線德軍。除了阿登反擊戰,美軍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失敗。

直到柏林戰役,黑豹仍然參戰,保衛帝國的最後一條防線。下面是黑豹的同母兄弟 獵豹坦克殲擊車,它使用黑豹的底盤,裝備大口徑的反坦克炮,威力極為驚人,是二戰中德軍最為優秀的坦克殺手之一。在電影《兄弟連》的市場花園那集,美軍那 個營和數輛英法坦克就是中了1輛獵豹的伏擊,被打得大敗。

蘇美坦克的共同點就是設計時候就考慮到以龐大數量生產的問題,謝爾曼坦克的生產設計廠家是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汽車廠,採用的是亨利-福特倡導的流水線生產線原理,每一個設計都和此有關,因此能夠大批量生產,並且大幅度降低成本。

T-34更是做到了絕,為了大量生產,所有不必要的東西通通減掉,一些零件的質量也不能保證。很多T-34從遠處看就是一堆生鏽的金屬垃圾,開起來履帶咣當咣當亂響,發動機亂噴大量的有毒黑煙,一些部位的鑄造裝甲由於粗製濫造,充滿砂眼和氣泡,甚至能被大口徑機槍射穿。

英美軍隊的M4謝爾曼坦克裝備新式火炮以後,才能勉強和其對抗。但是英美空軍掌握了西線絕對的制空權,無數黑豹和虎式坦 克被空中的坦克殺手擊毀,無法有效作戰。英國皇家空軍的颱風攻擊機一天就可以擊毀200輛德軍坦克,更強大的美軍飛機就別說了。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 那輛虎式坦克就是被P-51野馬式擊毀,二戰中德國許多著名的坦克王牌,都死於英美飛機之手,包括著名的鋼鐵騎士魏特曼上尉(戰爭中他的坐車擊毀敵軍 121輛坦克裝甲車)。

黑豹系統的精密,也導致機械故障較多,小毛病頻發。很多黑豹每1000到2000公裡就要回國大修一次。

總體來說,黑豹在機動性,火力,防禦這三項能力上,都非常平均。它的主要性能都超越T-34,也是二戰最有優秀的中型坦克,足可以稱得上是現代坦克之母。

二戰中的黑豹坦克,大大影響了之後的坦克發展。如果不是德國戰敗的話,黑豹及其改進型至少會被使用到50年代。

黑豹的優越性在《戰爭雷霆》中也當之無愧地被真實再現。玩家可以在遊戲中操作黑豹坦克大殺四方,喊出一句「還有誰!」

《戰爭雷霆》3月18日不刪檔開啟,想要激活碼的軍迷,抓緊回復#黑豹坦克#,小編將於今、明兩天統一將激活碼和VIP禮包發送到軍迷QQ郵箱。

《戰爭雷霆》3月18日不刪檔開啟,搶碼點擊:

PC端:wt.qq.com

移動端:wt.qq.com/act/a20160309bsd/index.htm

相關焦點

  • 「黑豹」是二戰最好坦克?只有打坦克能力強,其他性能一塌糊塗
    誰是二戰最好的坦克?一般來說,普遍公認的是蘇聯的T-34/85中型坦克,但有些看不慣蘇聯坦克的人,卻把德國「黑豹」中型坦克認定為「二戰最優秀坦克」。 第一,「黑豹」的KwK42型75毫米/L70火炮,是二戰最好坦克炮之一。KwK42型火炮,穿甲威力還在「虎」式坦克的KwK36型88毫米/L56火炮之上。使用高速穿甲彈時,在1000米距離上可穿透182毫米裝甲,「虎」式的數據則是128毫米,T-34/85則是107毫米。
  • 二戰匈牙利43M塔斯重型坦克,模仿黑豹中型坦克而生
    在此之前匈牙利雖然有一定的坦克設計經驗,但是對重型坦克卻沒有接觸過,好在當年匈牙利一組軍事技術學院的專家前往德國,曾獲準參觀過黑豹中型坦克,雖然沒有詳細的了解內部結構,但大體上有了一些認知
  • 作為英制巡洋坦克家族的最後成員,彗星坦克的綜合作戰能力如何?
    其實,在英國巡洋坦克家族中,還有一位極其特殊的成員,它作為英制坦克火炮系統的革新坦克,並沒有實質參加二戰歐洲戰場的坦克集群以及步坦協同的作戰任務。有人說,它就是一款吸取戰爭科技,面向現代化裝甲作戰的主戰型坦克,它就是英制彗星中型巡洋坦克!
  • 黑豹是二戰中最好的坦克麼?被稱為坦克之母,最大缺點竟是太精密
    在二戰期間,作為大型戰場上的主要突擊裝備,坦克在進攻作戰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不斷的坦克作戰中,各國通常使用中型坦克,憑藉出色的戰場機動性能在敵縱深上百公裡的作戰區域對敵進行分割圍殲。當時德軍利用這種戰術在進攻蘇聯的戰場上發揮的淋漓盡致。
  • 詳解蘇軍T34和德軍黑豹中型坦克,誰才是二戰最佳坦克?
    理論上黑豹的穿甲能力,可以在更遠距離擊穿T34的正面裝甲,其主炮精度在1000米左右也是相當高的,但黑豹主炮不管如何也只是75毫米的口徑限制,速度衰竭較快,其在遠距離的精度下降的較為明顯。真論遠距離的精度還是比老虎差不少的。不過2戰坦克作戰。從歷史數據來看,絕大多數作戰是在1000米內進行的。而更遠距離的精度無疑需要耗費更多的投入。黑豹定位並非遠距離殺傷性的主力,更小的口徑也能帶來更大的射速。
  • 二戰期間最強的中型坦克 淺析:豹式中型坦克
    特別是遇到了蘇聯的T-34-76中型坦克和KV1、KV2重型坦克。這些坦克無一不是對當時的德國坦克有攻防的優勢。特別是T-34,在攻防速指標上全面碾壓德軍當時最新,最強的四號坦克。在面對蘇軍T-34,KV的時候,往往只能拉出機動並不靈活的88炮才能對付它們。使得德軍往往在戰術層面上受挫。德國迫切需要一種可以在攻防指標上可以碾壓T-34和KV系列的坦克。結果就是二戰中名氣最大的兩種坦克。
  • 二戰最強大的中型坦克黑豹:防禦力、攻擊力和機動性的完美組合
    原標題:二戰最強大的中型坦克黑豹:防禦力、攻擊力和機動性的完美組合 二戰德軍的黑豹坦克,可以說是性能最為均衡的重型坦克。 雖然德軍自己認為這是中型坦克,但44噸的重量顯然是重型坦克。 相比笨拙的虎式坦克,黑豹的火力、防禦和機動性更為均衡。 優秀機動力,讓它能夠承擔傳統的閃電戰任務,而虎式坦克則難以勝任。
  • 二戰時期德國「黑豹」坦克太牛了
    二戰時期比較著名的坦克有:前蘇聯的T-34、德國的「黑豹」和「虎」式坦克、美國的M4「謝爾曼」、英國的「邱吉爾」步兵坦克和「克倫威爾」巡洋坦克、日本的97式等。其中T-34被譽為二戰中最優秀的坦克,在世界坦克發展史上佔有顯赫的地位。今天兵哥要講的就是其中赫赫有名的「黑豹」。
  • 二戰奢侈的武器之五號防空坦克,黑豹坦克雖好,底盤太緊張了
    經典的伊爾2照片當黑豹中型坦克開始服役後,以其底盤為基礎的各種變形車輛也陸陸續續問世,德國國防軍要求萊茵金屬公司在黑豹坦克底盤上研製一種更加專業的自行式防空炮,也就是五號防空坦克。單從技術上來講,黑豹坦克的底盤絕對非常合適,尤其是在D型解決了一些可靠性問題後,底盤承載能力強、尺寸大,穩定的平臺適合防空炮連續開火,更大的空間能容納更多彈藥,提升火力持續性,甚至還能和十字軍自行防空炮一樣自帶簡易的指揮儀等設備。
  • 二戰十大坦克排名TOP10
    二戰時期比較著名的坦克有:前蘇聯的T-34、德國的「黑豹」和「虎」式坦克、美國的M4「謝爾曼」、英國的「邱吉爾」步兵坦克和「克倫威爾」巡洋坦克、日本的97式等。其中T-34被譽為二戰中最優秀的坦克,在世界坦克發展史上佔有顯赫的地位。
  • 作為傳統的炮塔式坦克,M24霞飛輕型坦克的綜合作戰效力如何?
    1943年3月,美國統帥部授命通用工業公司研發新一代主戰輕型坦克,這便是活躍二戰歐洲戰場的M24霞飛坦克。其實,之所以美軍換裝新型坦克,主要是早期的M3和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已經明顯不具備和同類型德軍三號乃至四號中型坦克進行火力、防護的正面對抗。
  • 二戰美國重型坦克結晶,M26「潘興」的孿生兄弟,T32重型坦克
    其一就是利用現有的汽車等現成工業設施,儘快研發一款適合大批量生產,又具有均衡作戰能力的坦克,這就是M4謝爾曼中型坦克,這款坦克大量使用汽車零配件,達到了設計預期。T20坦克雖然在作戰能力上與M4謝爾曼相差不大,但是在坦克設計上已經完全不同,融合了傾斜裝甲、克裡斯蒂懸掛、主動輪後置等新的設計思路。
  • 鋼鐵雄獅 《坦克世界》十大坦克排名(下)
    IS-2的主要武器是一門122毫米火炮,裝甲最厚處達到120毫米,綜合實力與德國虎王坦克平分秋色。IS-2是前蘇聯紅軍的攻堅利器,也是德國坦克手最畏懼的坦克之一,它和T-34/85中型坦克構成了二戰後期蘇聯坦克的中堅力量。1944年2月,IS-2坦克首次參戰並歷經多次重大戰役,從俄羅斯一直打到柏林城下,取得了赫赫戰功。
  • 坦克世界黑豹(偽裝M10)介紹
    ,其中一輛是黑豹(偽裝M10)。這輛外形比起美軍M10坦克殲擊車要大出一號的坦克究竟是如何來的哪?那我們就要從二戰末期慘烈的阿登戰役說起了!阿登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1944年西線最大的陣地反擊戰,德軍傷亡10萬人,損失坦克和重炮約700輛、飛機1600架。盟軍損失約8萬餘人(包括1萬人死亡,4.7萬人受傷,2.3萬人失蹤),其中7.7萬人是美國軍人。
  • 二戰中的德國四號中型坦克,如何從支援坦克變成了德國主力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開發了多款經典坦克,幾乎每一款都在二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例如縱橫戰場的虎式重型坦克,至今都為人所津津樂道。但在當年的德軍裝甲部隊裡,長期擔任其裝甲部隊中堅力量的坦克,實際上是開發於戰前的四號中型坦克。可是四號中型坦克在開發之初並不是為了擔任裝甲部隊主力,而是為了以提供支援力量為主的支援坦克定位。
  • 腳踢蘇聯T-34,拳打美國謝爾曼,二戰德國的黑豹坦克到底有多牛?
    二戰德軍的豹式坦克和黑豹坦克是沒有區別的,他們同一款坦克,即「Panther」,因為翻譯的不同,造就了其不同的名字,所以可以叫他黑豹,也可以叫他豹式坦克,沒有區別。「黑豹」的全稱是「Panzerkampfwagen V Panther」,所以也可以稱「黑豹」為「5號坦克」。
  • 二戰時期,德國到底有幾種坦克?最後「鼠」式超重型坦克貢獻最小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坦克就以戰場上的新式武器隆重登場,最先使用者不是德國,而是與歐洲大陸隔著英吉利海峽的英國,坦克最先被發明的原因,是想利用這移動的碉堡,掩護陸軍的進攻,拔掉敵方的暗堡等戰場工事,不僅是當時,就算到了二戰初期,英法兩國也依舊沒能將坦克作為能單獨承擔作戰任務的單位,作戰意識不算超前,這就給德國發展坦克,進行二戰前期的閃電戰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 為什麼同為二戰優秀坦克,黑豹坦克輸給了T-34
    戰爭讓科技得到了高速的發展,孕育出了很多的二戰黑科技,但是真正的正面戰場,依然是人與人,坦克與坦克,飛機與飛機之間的對決。 在陸地上,坦克被譽為陸戰之王,二戰又是坦克集群裝甲作戰初次展現威力的時刻,在這一場戰爭中,坦克的威力得到了初次的展現,同時也誕生了兩款威力巨大的坦克,其中一款為前蘇聯的T34,
  • 盤點二戰各型坦克戰力之最,重坦無懸念,中坦爭議最大
    那麼各種型號坦克中,究竟誰才是王者,我今天就為大家分析一下,二戰中重型、中型、哪款坦克戰力最強原因是什麼。二戰重型坦克戰力之最:虎式坦克在二戰的重型坦克領域,有史達林2號、美國潘興、甚至邱吉爾坦克這樣的狠角色,但我始終認為虎式坦克才是二戰重型坦克綜合戰力之最。
  • 坦克世界閃擊戰手遊雜談 日本現代坦克探索之作六一式中型坦克
    隨著坦克世界閃擊戰手遊的不斷更新,一些現代坦克逐漸加入到科技樹中。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輛坦克,便是R系坦克家族中的現代坦克的先驅。它被譽為「R系首款國產現代坦克」。它跟M48中型坦克很像,如果沒有名稱標識的話,在瞄準鏡裡面是比較困難把它和M48中型坦克區分開的。這款坦克就是日本在二戰後研製的首輛國產坦克-六一式中型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