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是怎麼來的?模仿中國皇帝,隔空對唱,卻淪為精神象徵!

2020-12-09 騰訊網

說到日本天皇,號稱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君主制度,從日本神話時代到現在,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種「家天下」的統治都已經基本結束,取而代之的更多是民主制度。

那麼日本的天皇制度為何到現在,還一直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都知道日本天皇都要負很大責任,甚至美蘇都曾想廢掉天皇制度,但是最終還是保全了日本天皇制度,由此可見天皇對於日本的影響有多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日本天皇是怎麼來的,以及能過2000多年一直統治著日本。

天皇的一些傳說

我們都知道「徐福東渡」的故事,這個故事與日本天皇制早期的國內宣傳有很大關係。

《史記》《淮南子》中就有記載:秦朝建立後,方士徐福替秦始皇出海尋找仙藥。徐福出海尋找仙藥沒有成功,於是帶著三千童男童女和各類工匠去了荒無人煙的日本島。徐福自立為王,成為日本初代天皇,三千童男童女繁衍為日本民眾。

日本民間有許多祭祀徐福的活動,日本列島今還有四十多處與徐福有關的歷史遺蹟,比如「徐福廟」「徐福祠」等等。這些遺蹟甚至出現在本州島北端,說明有關徐福的崇拜傳播廣泛、流傳久遠。

徐福「東渡尋找仙藥」,「東渡」就是指中國的東方海外,也就是日本。日本人描述的第一位天皇是神武天皇,傳說他是日本最高神——天照大神的五世孫:當初神武天皇的祖父,也就是天照大神的孫子,曾經受命下凡來到日本九州地區管理日本,他帶著族人東徵,最後輾轉到達今天本州島的奈良縣,成為日本的開國天皇。

徐福東渡的故事就幫忙驗證了日本人的描述:隔壁中國也這麼認為東方的日本是神國,有仙山、有仙人。甚至在秦朝的時候,中國皇帝還大費周章派人來我們日本神國求取仙藥。這不正說明了天皇確確實實是神嗎?

天皇的發展史

有中國這樣一個文化吸引力巨大的實體在身邊,日本政府宣傳「天皇是神的後代」,但上到國家機構、下到生產技術,學習的都是中國的方式。日本統治者採用了很多措施,其中一個重要手段讓天皇向中國皇帝隔空唱對臺戲,以此拔高天皇的神聖地位。

中國古代皇帝號稱「真龍天子」,「龍」這種神獸,象徵著至高無上,被皇帝獨享。中國古代的皇帝是「真龍天子」,那日本就是「鳳中天皇」,也就是說,象徵日本天皇的神獸是鳳凰。北宋初年,日本天皇和朝廷開始把象徵永生不息的鳳凰,和象徵吉祥、長久的植物竹、桐合稱為「桐竹鳳凰」,用作天皇家的代表圖騰,繡在禮服上。

為什麼日本強調鳳呢?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日本天皇希望自己能與中國的「真龍天子」平起平坐。

《三國志》記載,三國時期,日本的一位統治者曾派使者出使魏國,曹操的孫子魏明帝曹叡冊封這位統治者為「親魏倭王」。「倭王」指的就是日本的統治者。

在中國民間,鳳凰被稱為百鳥之王,它又名丹鳥、火鳥。鳳凰在中國古人心中的高貴位置、以及與火的緊密關係,後來更為精緻的鳳凰形象傳入日本,日本人就把它發展為一種可以與中國龍對標的符號,以此抬高日本天皇。

幕府時期的天皇

天皇號稱是天照大神的後裔,在日本社會中享有獨特的地位,所以歷來再怎麼強大的幕府,都不能貿然取而代之。因此幕府做的事情仍然是抬高天皇位置,具體辦法是「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出自《春秋公羊傳》,意思是「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後來傳入日本,並實現本土化。

天皇過於尊貴,世俗的瑣事不應該煩勞天皇分神,幕府將軍從天皇手上接過了「大政委任權」,行使駕馭各地諸侯和武士的權力。以前幕府將軍雖然也可以憑藉武力,佔有天皇的權力,壓制地方的勢力,但有了「尊王」的論證,通過拔高天皇的神性,讓自己的世俗權力更加穩固。

日本人認為除中國王朝以外,朝鮮、琉球都是低日本一等的「藩國」。而日本列島北方的蝦夷族,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等這些來到東亞地區的西歐國家更是未開化的「蠻夷」。日本人認為有神明加護,絕不能與藩國、蠻夷等同,更不接受被壓迫和威脅。所以以天皇為尊的日本必須要抵抗蠻夷,保衛國家的神聖性。

幕府時代還學著中國編纂《大日本史》,他們普遍認為:日本之所以能走出戰亂,享受數百年的太平盛世,全都歸功於天皇與將軍之間的君臣關係順應了「天命」,社會才井然有序。「尊王攘夷」思想與幕府統治是互為因果的相當於給幕府統治進行了一場精緻的合法性論證。不過到了幕府統治末期,隨著社會矛盾加劇,再加上幕府一連串的外交失利、內政失誤,「尊王攘夷」反而變成刺向幕府的尖刀,葬送了1000年的武士統治歷史。

近代時期的天皇

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走向上現代化之路,但是與日本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的革新不同,日本天皇制的一些內容卻顯得越來越保守。最大原因是因為日本保守派的長期執政,天皇制對於日本文化產生了深刻影響,天皇是日本「國家和國民統合的象徵」不可輕易打破。

再者日本社會也形成以天皇為核心的神道教,這是日本傳統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源泉。神道教的很多祭祀活動都是由男性天皇主持的,女性成員一律無法參與,直白地否認女天皇出現的合法性和正當性日本古代曾有8位女性擔任過10任天皇,各個時期也從未明令禁止女性擔任天皇。但明治維新後,日本編訂《皇室典範》,第一章第一條就規定,只限擁有天皇血統的直系男性成員來繼承天皇之位,直接否定了女性成員的繼承權。

日本天皇的形成,不僅僅是效仿中國皇帝制度,更多的是抬高整個大和民族的地位。如今的天皇,更多是國家和國民的象徵,雖然沒有掌握政治、經濟和軍事權利,但是卻成為日本文化的精髓。天皇制在日本國民心目擁有較正面的評價,而且保守勢力仍然控制國內政治,因此天皇制度只是作為了國家象徵,思想的統一而已!

參考資料:

1、《幕府時代》

2、《菊花王朝:兩千年日本天皇史》

相關焦點

  • TFBOYS與小虎隊隔空對唱,兩代人的回憶
    但是這個願望已經實現了,今天,某食品公司放出了宣傳片,主打著兩代人的青春回憶,讓TFBOYS與小虎隊來了一個完美的隔空對唱。以前全民瘋狂的迷戀小虎隊,尤其是那一首《愛》,這首歌有手語操,最起碼那個時候,很多的人都會做,到現在這首歌也是很火,很多人依舊念念不忘這個手語操,畢竟太經典了。
  • 如果秦始皇長子扶蘇繼位,秦朝皇帝會如日本天皇,萬世一系嗎?
    但基本沒出現末代皇帝做了亡國之君還會被當做傀儡的。 日本天皇卻是能夠萬世一系,天皇也稱菊花王朝,是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沒有出現改朝換代,就是昭和天皇發動的二戰在戰後也沒有被廢除。從日本神話中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到現在的令和天皇,天皇一共傳承了126代。
  • 日本天皇家族為什麼持續了2000多年?
    日本天皇現存的最古老的皇室,也是現代唯一一個使用年號的國家,比如令和、平成、昭和、大正等。現在的日本天皇是第126代,也就是持續了2600多年。就好像秦始皇的子子孫孫到現在還是皇帝,令人驚訝。奇怪的是,日本天皇幾千年裡都是同一個家族,那麼為什麼沒有其他家族篡位呢?
  • 親口承認自己的祖先為亂臣賊子,日本天皇是啥意思?
    君主制國家中,皇權的正統性是政權合法性最重要的依據,在東亞特殊的人文環境中尤其如此,中國歷代王朝的後繼君主通常都要對先祖表示相當的敬重,以象徵自己的政權合法性,有時候在特殊情況下甚至還會親自幹預輿論,比如雍正皇帝就寫了個《大義覺迷錄》。
  • 日本人與天皇之間,存在著怎樣的紐帶和羈絆?
    說了這麼多,相信會有讀者質疑:「日本難道沒有學習、引入中國古代文化,然後活用?」「歷代天皇不也大量引進中國制度,以便統治嗎?」為了證明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同時為大家在進入本書核心前熱身,先以一例來引導大家思考。
  • 象徵VS權威:古代日本為何長期處於二元或多元政治,天皇是擺設嗎?
    日本是一個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國家,大和民族的核心是神道教,而天皇則是「神」的化身。從古至今,天皇都是日本國的象徵,是日本國民整體形象的代表。但從權力上來講,雖然天皇的地位非常尊貴,卻沒有握有實權。一、人們需要一個精神領袖,天皇承擔了這個職責日本天皇制度和中國皇帝制度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中國的皇帝雖有祭祀的功能,但是祭祀性質的職能一般來說是從屬於世俗權力政治的。皇帝是國家政治權利的中心,所以有祭祀的權利。但是日本的天皇雖然有祭祀的權利,卻沒有實際的政治領導權。
  • 義大利居民相約快閃 隔空對唱喊豎琴也搬來演奏
    於是,住在高樓大廈裡的居民們,也上演起了中國人熟悉的一幕,或站在陽臺上或打開窗戶隔空對唱,以提振精神打發居家管理難熬的日子。昨天,義大利全國不少民眾再次相約舉行快閃活動,在特定的時間或者同唱國歌和義大利足球隊的歌曲,或者進行音樂演奏,並高呼「加油」口號,互相打氣,呼籲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戰勝疫情。
  • 二戰之後,失去所有權力、淪為吉祥物的日本天皇,每天都幹什麼?
    自1947年開始施行的《日本國憲法》,z戰敗後的日本雖然把天皇制保留了下來,但是,天皇在日本政治中的地位已發生明顯改變。天皇不再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在位天皇不能主宰國政,也無法處理任何國家事務。原本高高在上的天皇,成為了這個國家象徵性的君主代表。
  • 日本天皇的年薪有多少呢?你可能一輩子都賺不到這麼多錢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國家,一共經歷了十六個朝代的更迭,如果咱們從秦王朝算起,中國古代歷史上曾有408個人登上帝位。不過辛亥革命之後,封建制度被推翻,從此中國就沒有皇帝了。大家也知道,現在的英國和日本,依舊是有皇室的存在,像大家都知道的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和日本天皇德仁。
  • 《愛》的交接,小虎隊、TFBOYS隔空對唱!
    昨天肯德基的一則廣告刷爆了微博,廣告的內容是TFBOYS時空對唱小虎隊的《愛》。看著小虎隊粗糙的畫面,聽著TFBOYS的青春的歌聲,心中有些淡淡的失落:我們這一代最終要交接了嗎?小虎隊是絕大部分80後的偶像,我們都是聽著他們的歌長大的。
  • 日本學者:日本天皇姓吳,春秋吳國之後
    他就是日本史上唯一的王朝——菊花王朝。據史書記載,日本的菊花王朝由日本的第一代天皇自稱為「天照大神」孫子的神武天皇在公元前660建立。菊花王朝從建立至今已經經歷了126任天皇。日本皇室的家徽是具有16瓣花瓣的菊花,而日本的武士道象徵則是刀。
  • 天皇127代沒斷代,為何日本沒有權力鬥爭?答:天皇不值得!
    很多人對改朝換代的理解是更換皇帝政權,同時也理所當然的把中國的皇帝與日本天皇進行對比。但要知道的是,這個對比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中國的皇帝是最高統治者,而天皇並不是日本最高統治者。天皇與皇帝對比中國的皇帝是古代最高統治者,是切切實實擁有實權的人物。而天皇雖然帶有"皇字",但從根本上只是一個象徵,日本的天皇是一個"虛職"。日本的天皇如果放在中國更像是每朝每代都在爭奪的"傳國玉璽",它只是最高統治者證明自己是正統的工具。
  • 天皇是怎麼失去權力的?日本戰國為何天下布武
    四世紀日本天皇制度確定,可是日本由於之前一直是氏族部落的狀態,及時大和國打下了大片領土天皇出現但日本的實際掌權者還是以蘇我氏為首的幾大氏族。氏族的統治導致大量土地兼併,人民生活困苦成了天皇政變的根基。645年天皇組織刺殺氏族權臣蘇我入鹿,皇室奪權成功後根據中國唐朝的政治和經濟制度實行大化改新。
  • 同樣是維新變法,為什麼明治天皇成功了?光緒皇帝卻失敗了?
    日本是如何崛起的,許多人都知道,因為明治維新成功,所以日本快速地崛起,進入了列強的隊伍裡。而對比中國的光緒皇帝,他也搞了戊戌變法,為何失敗了?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其中的因素。第一,日本的狼群黑船事件之後,日本的國門被迫打開了。
  • 在將軍淪為傀儡的日本戰國,傀儡的傀儡天皇是怎樣維持生活的?
    日本在應仁之亂後進入了戰亂四起的戰國時代,室町幕府的徵夷大將軍也逐漸淪為強力戰國大名的傀儡。既然室町幕府的將軍都淪為傀儡了,那麼被幕府將軍控制的傀儡日本天皇又是怎樣維持生活的呢?在室町時代,日本天皇與公卿所組成公家依然還保留了一定數量領地和莊園。雖然這些領地莊園無法讓天皇朝廷反抗幕府統治,但勉強可以維持最低生活需要,幕府也出於政治需要給天皇一定的經濟支持。但室町幕府在「下克上」的戰國時代淪為傀儡,自然不可能再給天皇多少經濟援助了。
  • 從日本天皇登基大典,看日本皇室成員傳統服飾的歷史傳承
    日本天皇舉行盛大的登基大典,整個儀式按照日本傳統舉行,日本天皇身穿代表皇權的黃袍,而皇后則身穿十二單,參加儀式的皇室成員都身有日本傳統文化元素的服飾,那麼日本天皇登基大典上日本皇室成員身穿的傳統服飾都有哪些歷史的傳承呢?日本平安時代天皇模仿唐朝皇帝穿著黃袍在此次登基大典上,主角德仁天皇身穿的是一件黃袍,稱之為黃櫨染御袍。
  • 謝文欣暗撻MIRROR成員AK 隔空對唱稱對方為MYFINALBOSS
    無線(TVB)小花謝文欣(Ally)今年年初轉投新唱片公司,並在疫情下推出新歌《偶像傳奇》,Ally即時同圈中好友來個隔空對唱。
  • 不具備政治實權的日本天皇平時都幹些什麼
    這種在國民精神意識領域的權威性是負責實際政務的首相及其政府班底成員所不具備的。所以在英國、日本最高領導人這個概念其實是模糊的:王室地位崇高卻不掌握實權;政府內閣手握實權卻並不享有崇高的威望。尤其是在日本天皇長期以來被賦予了高度的神性:中國古代的皇權專制是通過制度實現的有形的專制,而日本的天皇專制是通過精神實現的無形的專制。
  •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無姓無氏,原來他才是太陽的後裔
    天皇是日本國君主的稱號,日本國家的象徵。天皇制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書籍記載於前660年)。由於被認為不同於普通的日本人(在神道教中,天皇是天照大神後裔,故具有神性),天皇與其家族沒有姓(歷史學上稱其為天皇氏),日本憲法也未賦予其公民權。
  • 當年兩大天后隔空對唱!
    這首隔空對唱是2003年7月9日,推出第四張個人專輯《If I Believe》,當中收錄與孫燕姿的合作歌曲《Tonight,I feel close to you》,首周獲得公信榜冠軍 。1982年10月28日出生於日本千葉縣船橋市,日本女歌手、作詞家,所屬唱片公司為NORTHERN MUSIC。1999年12月,發行單曲《Love, Day After Tomorrow》在日本正式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