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裡走出的孩子「江央」問鼎CCTV星光大道周冠軍

2020-12-16 騰訊網

最新一期《星光大道》7月31日在中央電視臺CCTV1套播出,來自甘肅甘南的歌手江央亮相《星光大道》,用渾厚的歌聲、溫情的演繹贏得了評委和觀眾的好評,奪得最新一期《星光大道》周冠軍。

江央以一曲深情滿滿的音樂《大山走出的孩子》登場,用渾厚的嗓音展現出了濃濃的家鄉情,唱出了自己從大山走出來的生活經歷,訴說著草原人民的樸實與感恩。聽著他的音樂讓我們腦海裡浮現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來自拉尕山山腳下的一個叫立節的小鎮,小鎮裡有樸實的一家人為了生計,辛勤的勞作著……畫面裡閃現出那個家境並不富裕的家庭為了讓孩子能夠走出深山父親壓彎的脊背,母親粗糙的雙手,和孩子感恩的眼神裡無比的堅定。夢想沒有貧賤,是每個人都有權利追尋的事!用音樂講出的故事總是比語言更加精彩,無需修飾就能將我們的情感置於其中……

憑藉《大山走出的孩子》成功晉級後,江央在第二關「才藝大比拼」裡一曲吉他彈唱《花房姑娘》俘獲了評委和觀眾的心。這是一首不同於其他的情歌,江央的「花房姑娘」也來到了現場,那個拿著吉他彈唱的羞澀小夥在現場表白了自己的姑娘,感謝愛人的陪伴與支持,夫妻情深引得全場落淚。

過關斬將來到第三關「家鄉美」。與助演嘉賓更卻才讓老師共同演繹了一曲《青藏高原》。以極具民族特色的演唱形式,生動真實地展現了草原人民的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讓觀眾欣賞到了一場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演出。並在臨近八一這個特別的日子與於文華老師共同演繹《駝鈴》致敬我們無私奉獻日夜保衛祖國的官兵們。

最後以一曲令人淚目的《阿爸阿媽》超越夢想,讓全場觀眾為之動容,不禁想起了我們自己的爸爸媽媽,無論遊子在何方,家裡總有牽掛你的父母。深情的演唱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他的音樂實力。從民族到通俗,江央對歌曲的演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方式,動情就是他詮釋音樂最大的特點,也是最難能可貴的。這次在《星光大道》上取得了周冠軍的好成績和江央平日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每一個早起練聲的日子都是努力的見證,對每一首歌反覆推敲唱法都是他用心做音樂的態度!當然每一個點滴的成功都離不開默默支持他的親人和朋友。唱歌對於江央來說不僅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種人生夢想,祝願江央能夠帶著自己的初心在音樂的道路上不斷拔得頭籌,實現理想!

相關焦點

  • 體彩為大山裡的孩子追夢築路——《溫暖有光放映隊》系列報導之四
    體操奧運冠軍楊伊琳、演員林永健與任敏組成的「星光放映隊」與觀眾一起,在深山侗寨,循著侗族大歌的優美旋律,感受榕江人民的幸福生活。有著「風情濃鬱、璞玉渾金、無跡不古、山水獨秀」等美譽的貴州榕江,不僅是「紅色革命老區」,還是「貴州省體操之鄉」。
  • 教育幫扶讓更多孩子走出了大山……
    近年來,為了幫助更多大涼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樂山市帶著自己的優質教育資源和誠意攜手大涼山的美姑縣,共同推進教育協同發展。從學校結對共建到教師交流培訓再到學生異地培養,教育幫扶為大山裡更多的孩子插上了知識尋夢的翅膀。
  • 大山裡走出的孩子如今畢業成軍官,寒門出貴子終究不是一個笑話!
    四年前,山村孩子魏凱倫收到了國防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他激動地對著大山喊:「我走出去了!」四年後,魏凱倫從青年學子成長為一名軍官,標定了人生航向。今年7月,他即將本科畢業,奔赴強軍新徵程。主人翁魏凱倫真正意識到需要改變命運,需要突破意識局限還是在初中時代,他說那時候每天騎著單車需要翻越好幾座大山才能到達學校,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是要推著自行車走的,因為山上根本就沒有完整的路可以騎車,漸漸地魏凱倫開始厭倦了上學的那段行程,而他的母親總是鼓勵他:只有努力學習,走出大山,以後就可以再也不用推這輛自行車了。孫宜林,來自河南,世代以務農為生。
  • 助力微信支付知識星光,為大山孩子共建99間圖書室
    9月9日,微信支付聯合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共同發起「為山區小學共建99個星光圖書室」公益項目,由中國扶貧基金會、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聯合執行,把「優質圖書+閱讀空間+閱讀培訓」一起帶到山區小學。在支付成功頁面點擊進入「知識星光」小程序,選擇學校進行助力,成功助力後,用戶可在頁面保存證書,日後可查看助力的圖書室建設進度。0門檻一塊做好事,人人都可以是公益的參與者、傳遞者。微信支付一直致力於用科技力量推動智慧生活的普及,深入縣域鄉村、遍及大國小店。疫情期間,微信支付發起全國小店煙火計劃,扶持小商家挺過難關,為經濟增長創造新活力。
  • 廣東韶關:志願者進大山 助力公坑辣椒「走出去」
    廣東韶關:志願者進大山 助力公坑辣椒「走出去」 2020-08-31 10:00:00來源:央廣網
  • 走出大山看世界 青春築夢「壹嘉壹」
    馬邊縣地處偏遠山區,交通閉塞,經濟落後,大山阻攔了孩子們的視野,但在他們心中,都有一種走出大山看世界的渴望。為了充分發揮大手牽小手作用,12月5日共青團樂山市委、國網樂山公司共同開展了「走出大山看世界」扶智勵志行活動,組織馬邊縣永樂小學、白家灣小學共30名彝族小朋友走出大山、到樂山遊學參觀,幫助這群孩子們在夢想萌發的年紀裡走出大山感受外面的世界。
  • 走出大山再回到大山 只為書聲琅琅
    「我也是山裡的孩子,知識讓我有了走出大山的能力,更可以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韋君玉是這樣回答的。這算得上「現身說法」。韋君玉是大瑤山中一名語文教師,也是從大瑤山走出的女大學生,她選擇回到大山,是想為山裡的孩子們教授知識、傳遞希望。
  • 「回來教書,為了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回來教書,為了讓更多孩子能夠走出大山!」首迎東在日記本裡這樣寫道。 縣裡的領導不這樣想,大材不能小用,融水縣專門安排首迎東這個「香餑餑」進了教研部門,負責培訓教師。 不知不覺間,11年過去了,33歲的首迎東有一天偶然翻看日記,又看到了那句話:回來教書,為了讓更多孩子能夠走出大山!
  • 讓這裡的孩子走出大山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蘭楠攝     法治一線  「以前我總害怕因為我讀書而讓家裡更貧困,多虧了『司法之光』,我終於可以說出自己的願望,走出大山去讀大學。」
  • 大山姑娘崔苗:為上星光大道花了120萬,被騙40萬,如今怎麼樣了
    同樣的,崔苗的家中也有許多的孩子,她排行第四。就算在家中排行比較小,在農村也一樣要幹農活兒。同時,她還要負責照看自己的弟弟。農閒之餘,父親就會父親就會唱上兩句。漸漸的,整個村子裡的人都說:「啊!這個『歌鳳凰』又來了,太煩了」然而,這樣的話語並不能磨滅她對歌唱的嚮往。她一如既往,把自己的歌聲傳遍整個大山。
  • 凡人歌|大山裡的築夢人
    大山裡的築夢人(10:16) 本片為澎湃新聞·湃客眼光欄目首發紀實影像作品。
  • 對生活絕望的張桂梅,卻給大山裡的孩子帶來了真正的希望!
    或許對於張桂梅來說那些日子是自己人生裡最幸福的一段時光了吧!從不讓班裡的學生輟學,到改變一群人的」命運「在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的時候,張桂梅看到學生中有許多的雲南麗江大山裡孩子讀著讀著就輟學了。那時候還是初三班主任的她把自己的工資生活費用來留住自己班裡那些輟學的學生,張桂梅說那時候自己能做的就是不讓自己班裡的任何一個學生輟學,確實她做到了,一開始她的想法是「我的出現就想救人,救一個算一個啊,救一個是一個。
  • 《舞動奇蹟》完美收官 「一諾千金」問鼎冠軍
    金晨、黎諾懿獲冠軍  7月3日晚湖南衛視全景舞蹈體驗秀《舞動奇蹟》第三季在歷經兩個多月的精彩賽事後,完美收官,「一諾千金組合」以評委分加上場外觀眾人氣投票的總分58.80的最高分,問鼎本季《舞動奇蹟》的冠軍寶座,並為他們幫助的孩子來自的平江大山裡的小可愛
  • 領到「新年禮物」,玉池大山裡的孩子笑得像花兒一樣
    拿到新文具和食品禮包,學生們紅彤彤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笑容,轉身歡快地奔向教室……這是1月6日下午發生在汨羅市弼時鎮玉池學校裡的一幕。 玉池學校位於玉池大山深處,共有147名學生。這裡既有幼兒園孩童,也有初中生。因大人們大都走出大山謀生計,學校80%的學生是留守兒童,有60多名是貧困家庭的孩子。
  • 鄉村教師白樹德堅守山區40餘載 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在上下班途中,每當遇到下大雨,他總會護送五六個孩子蹚過兩條河道。到了冬天,天黑得早,他還要護送孩子們經過一片亂墳崗,直到孩子們安全回家。2003年,白樹德擔任左家學校校長。他來到學校看到的是,教室牆皮脫落,操場長滿雜草,教師的情緒比較低落。面對此情此景,白樹德首先從整頓教師隊伍,提高教學質量人手。
  • 新聞調查丨走出大山 呂梁山護工的脫貧之路
    在之後的5年時間裡,她完成了從普通保姆、月嫂到家政公司老闆的數次蛻變。即通過對貧困群眾進行家政、養老、母嬰護理等技能免費培訓,讓大伙兒掌握一技之長,並幫助其走出大山、實現穩定就業,從而帶動全家脫貧。短短一個月的護工培訓,讓薛雲梅走出了大山,四年來,憑藉著當護工,她不僅學習到了更多的知識,還開闊了眼界,在改變家裡貧困生活的同時,也讓孩子有條件獲得更好的教育。
  • 最後的脫貧戶|廣南女童班教育扶貧,助五百餘名女娃走出大山
    25年前,她只是一個光著腳丫上村小、從沒走出過大山的瑤族女孩。 此前,廣南縣是國家深度貧困縣,人口多、面積大、經濟底子薄,「重男輕女」的陳舊思想觀念也影響著當地的發展。上世紀90年代,不少偏遠地區仍奉行「狗不耕田,女不讀書」的傳統觀念,當地的少數民族貧困女童,十五六歲就要面對結婚生子或是外出打工的選擇。
  • 貴州大山裡 有群「小畫家」
    12月3日,由貴陽龍湖攜手喜馬拉雅舉辦的「大山裡的小畫家」公益行第二季正式開啟。數十幅來自大山裡孩子的畫作,將通過公益畫展的形式,走出大山與大家見面。「我們希望更多人看到孩子們的才華。」活動主辦方說。
  • 走出大山越過大海的呂梁山護工
    每一期呂梁山護工走出大山都會舉行熱烈的歡送儀式。育兒月嫂悉心呵護。養老陪護專業耐心。家居保潔認真細緻。照料病患盡心盡力。圍著鍋臺轉、圍著老公轉、圍著孩子轉,呂梁山上的農村婦女曾被社會戲稱為「三轉婆姨」。大意是這個群體思想觀念保守、專業技能差、就業意願弱。搭乘脫貧攻堅的政策東風,成千上萬的「三轉婆姨」走出大山,一技傍身闖天下,實現一次次蛻變,活躍在全國各地的家政大市場。呂梁山護工已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家政勞務品牌。
  • 夫妻紮根鄉村支教13年:為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伍輯燕在上課中(資料圖) 曹建華 攝中新網宜昌1月8日電 (曹建華 朱燦義)「只要有更多孩子能學到知識,我們辛苦點也值得。」湖北省宜都市賀炳炎紅軍小學支教老師於小平8日說道。13年來,於小平和妻子伍輯燕紮根鄉村,先後在廣東、廣西、湖北等地支教,為鄉村教育獻出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