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陽朔縣成立民兵直升機偵察救援排

2020-12-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廣西陽朔縣成立民兵直升機偵察救援排

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何濤 李源俊責任編輯:烏銘琪2020-12-24 09:24

廣西陽朔縣成立民兵直升機偵察救援排

新質力量入列 應急能力倍增

中國國防報訊 何濤、李源俊報導:「著眼新時期國防動員建設,根據民兵組織規模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經縣人武部黨委研究決定成立民兵直升機偵察救援排,其建設納入縣後備力量『十四五』發展規劃……」年終歲尾,廣西陽朔縣人武部召開黨委議訓會,部長彭劍輝的一席話獲得與會代表的一致贊同。

今年6月初,陽朔縣境內發生百年難遇的洪澇災害,導致普益鄉大山村發生嚴重山體滑坡。其時,村裡路封網斷電停,儼然成了一座孤島。望著越漲越高的洪水,市、縣兩級防汛抗旱指揮部領導心急如焚,直接下死命令:務必在1小時內報告大山村的災情。

接到命令後,陽朔縣人武部協調轄區內的一家通用航空公司陽朔分公司,徵用2架直升機,搭載偵察員冒雨飛抵普益鄉上空。不到半個小時,大山村水庫、道路等受災情況,就被快速準確地傳到了縣、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為救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這次行動給軍地領導提供了新思路。「陽朔地理位置複雜,如果有一支輕型空中偵察救援力量能夠隨時調動,對應對類似自然災害將大有益處」「應儘快出臺方案,把空中偵察救援力量納入陽朔應急救援體系,造福家鄉人民」……災後總結會上,軍地領導以及群眾代表的發言,讓彭劍輝感到沉甸甸的責任。很快,由人武部牽頭,軍地領導登門與這家通用航空公司反覆協商,將該公司編入陽朔縣民兵應急連,並成立直升機偵察救援排,共編1名排長,20名民兵,2架民用輕型直升機。

「未來5年,我們將繼續聚焦『平時應急、戰時應戰』的總體目標,科學謀劃高技術國防後備力量布局,編實建強空中偵察救援力量,提升民兵遂行任務的綜合能力。」彭劍輝翻開桌上厚厚的《陽朔縣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稿)》,語氣堅定。

筆者在意見稿上看到,這支新編空中偵察救援排的建設規劃共分人員、裝備、經費管理等5大部分16項具體工作,涵蓋政治教育、軍事訓練、搜救演練、後勤補給、經費保障等內容,從人員到裝備,都有了明文規定。

在油料經費保障上,人武部與該公司籤訂「軍民通用裝備預徵預儲協議」,規定根據裝備使用時間和次數給予航空公司經濟補償,行動結束後一次性撥付;在裝備保養上,規定航空公司應當加強通用裝備的維護保養,使其始終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確保隨時能夠徵用等。

在軍事訓練、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健全黨組織上,意見稿明確,21名民兵須按要求定期參加民兵集訓、黨支部(小組)會、組織人機偵察搜救演練、投送物資演練以及開展國防動員教育等。

「此外,我們還與航空公司達成共識,將適時根據需要開展合作演練,拓寬偵察救援功能,在國防資源調查、保障部隊作戰和參加非戰爭軍事行動等方面探索實踐。」言及未來發展,彭劍輝信心滿滿。

「我是中國民兵,我宣誓: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積極參加國家建設,忠實履行國防義務……」在直升機偵察救援排成立大會暨授旗儀式上,21名民兵面對黨旗、連旗宣誓,鏗鏘誓言響徹長空。

相關焦點

  • 老人走失山林 民兵緊急搜救|搜救|山川鄉|潘小眾|武裝部|高家堂村|...
    「非常感謝你們幫我找回了母親,不然後果真是不堪設想……」近日,浙江省安吉縣山川鄉高家堂村村民高峰緊握民兵陳輝的手不停地表達謝意。5月8日22時許,安吉縣山川鄉武裝部接到高家堂村村主任潘小眾的求援電話,稱村裡一名林姓老人已經失聯十多個小時,請求派出民兵應急救援隊幫助搜尋。
  • 應急救援 無人直升機大有可為
    而無人直升機依靠其獨有的飛行特點日益成為防災減災應急救援重要設備。隨著國務院新設立的應急管理部成立,整合優化應急力量和資源,應對多發的突發性公共事件,無人直升機防災減災應急產業也將大有可為。
  • ​廈門成立空中救援中心 目前常備4臺直升機
    廈門成立空中救援中心目前常備4臺直升機百餘名隊員昨在五緣灣舉行海上救援演練揭牌儀式後,市空中救援中心在五緣灣舉行了直升機海上救援演練。緊握滑索而下的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簡稱「東二飛」)隊員,在直升機螺旋槳捲起的水波中,將「遇險者」救上飛機。東二飛副隊長丁正國說:「此次演練意在展現我們完備的海上救援力量。市空中救援中心的建成,將提升我們應對重特大突發事件的快速響應能力。」
  • 廣西陽朔:應急電送進「孤島村」
    受連續強降雨影響,廣西桂林陽朔縣普益鄉發生地質災害,9個村受災,導致交通、供電、通訊中斷。其中,大山村因山體滑坡、道路大面積塌方,形成「孤島」。6月11日,南方電網廣西桂林陽朔供電局3名黨員突擊隊隊員將發電機送到大山村,為「孤島村」村民接通應急電源。
  • 國外直升機救援體系及裝備的發展
    隨著直升機性能不斷提高和改進,越來越多地被用於搶險救災和醫療救護。在當今社會, 發達國家的直升機救生經歷了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已經形成規模,成立了全國救生協調中心,建立了以直升機為主體的嚴密的救生網絡,輔助以救生艦、救生艇和山區救援小分隊等救援組織。一旦接到遇險求援信號,可以立即出動救生。
  • 市應急管理局運用應急救援直升機開展危化救援訓練
    12月17日上午,嘉興市應急管理局部署桐鄉市應急管理局和應急救援直升機基地開展危化救援訓練。此次訓練模擬嘉興高速公路服務區發生危化品洩露事件,嘉興市應急管理局立即指令桐鄉市應急管理局執行搶險救援處置任務,由於路途較遠,高速公路擁堵,調派應急救援直升機協助桐鄉市應急管理局。
  • 中國為什麼少見醫療救援的直升機?
    直升機救援屬於空中醫療救援的一部分。 空中醫療救援是指藉助航空器,如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將救援力量、藥品器材等快速運送至現場,對個體或群體實施及時有效救援,或在醫療監護下,將危重傷病員快速運至後方醫院,接受進一步全面救治,旨在排除交通、地形等影響,縮短搶救轉運時間,建立無縫式救援鏈。
  • 中國的直升機醫療救援體系還差什麼
    但迄今為止,我國距離建立完善的航空緊急醫療救援指揮體系,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我國可用於醫療救援的直升機依然以軍用和進口直升機為主,專業救護直升機數量較少;而且大多數醫療救援直升機的機型為輕型或中型,可搭載的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數量較少;不僅如此,機載醫療設備均缺乏重症監護功能,救援設備不足。
  • 直升機救援缺口越來越大,但直升機救援越來越重要
    直升飛機可以垂直起飛和著陸,不需要大面積的機場或跑道,可以迅速到達水陸交通不便的作業地點,執行搜救、物資運輸、空中指揮等任務.快速、高效、不受地理空間限制,使直升飛機成為應急救援隊伍的"急先鋒"。那小編就給大家來解釋一下。
  •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連續奮戰搶險救災一線
    西部戰區空軍某預備役高炮師官兵受命奔赴巴南區展開救援工作,共轉移受災群眾370餘人。重慶警備區累計出動官兵和民兵3600餘人次參與駐地搶險救災工作,積極做好轉運群眾、沿江巡邏、搶運物資等工作。連日來,雲南多地發生強降雨。受暴雨影響,昭通市鹽津縣普洱鎮黃坪村發生山體滑坡,武警雲南總隊昭通支隊鹽津中隊迅速出動,搜救被掩埋失蹤人員、疏散群眾、搬運物資。
  • 直升機在應急救援中的作用
    熊熊燃燒著烈火的大片森林、被阻斷道路的地震中心、在沿海水域遇險的船隻、重大交通事故的現場、影響範圍廣泛的風暴或旱災……在這些地域情況複雜、救援情況緊急的事件中,作為航空應急救援核心裝備的直升機是首選應急救援手段 。
  • 救援直升機是這樣「救人」的
    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派出的東部通航救援直升機與珠江醫院醫護人員正在南沙港快速路市南路收費站備勤,得知情況後,廣州交警運營控制指揮中心立即下達救援命令,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東部通航、珠江醫院人員迅速響應,立即啟動直升機救援應急預案。母子危在旦夕、搶救刻不容緩。5分鐘準備後,直升機從備勤點起飛。
  • 贛醫一附院直升機緊急救援71歲病危老人
    急救直升機從贛醫一附院黃金院區停機坪起飛。當日,71歲的患者賴某因胸前區及劍突下疼痛一周,並呈陣發性發作,9時許於大餘縣人民醫院就診,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異常危急。10時20分,患者家屬向贛醫一附院發出空中轉運救援申請。
  • 中國國際救援中心規劃成立應急救援網絡
    原標題:中國國際救援中心攜手兩企業 共同強化應急救援科技力量   央廣網上海11月7日消息(記者楊靜)日前,中國國際救援中心(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國際救援中心)攜手愛心企業籤訂全球戰略合作協議,將規劃成立應急救援網絡,為政府、企業、個人、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 建立航空醫療救援體系 救援直升機飛起來
    讓更多直升機飛起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國航空醫療救護傷病員1085人。我國每百萬人擁有醫療救援直升機不到0.01架,遠不能滿足百姓救援需求。在日前召開的人民救援頻道籤約活動現場,閃淳昌等專家呼籲,建立完善的常態化航空醫療救援體系,讓救援直升機在我國飛起來。
  • 推動民兵力量高質量發展 長沙開福人武部打出一套組合拳
    新媒體大隊成立後,在抗洪搶險水上險情偵察、國防動員、傳播民兵好聲音等活動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但其基本軍事素質不高的短板,一定程度上制約該大隊作用更好的發揮。新形勢下,推進民兵隊伍轉型建設,如何在民兵數量上做減法,在質量效能上做加法?一道討論題由人武部的黨委會,上升到開福區黨委的議戰議訓會。開福區委書記、區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曹再興在討論中說出了答案:組建複合型、一專多能的新質民兵隊伍。
  • 直升機醫療救援面臨的四大問題
    上述內容摘自一起航空醫療救援飛行事故的報告,儘管描述情況並不是每次航空醫療救援飛行都會遇到,但是 航空醫療救援飛行往往是對直升機飛行員飛行技能的全面測試。救助對象所處一些特殊的「場景」,例如遭遇車禍、懸崖跌落或山區遇險等,也會增加直升機航空醫療救援飛行的風險。然而,在上述這些「場景」下,直升機可能是向救助對象提供醫療救助和將救助對象送往醫療機構的最迅速、甚至是唯一的手段。
  • 臺軍陸航部隊直升機發展運用情況
    儘管臺軍陸航部隊編制規模不是很大、直升機數量不是很多,但隨著近年來AH-64E和UH-60M陸續入役成軍,臺陸航部隊的戰力值達到了歷史最高點。    一、發展歷程    臺灣陸軍航空部隊成立於1956年8月,當時僅編有一個輕航空排,裝備2架L-19固定翼炮兵觀察機,主要擔負炮兵偵察觀測和通信聯絡任務。
  • 《緊急救援》中辛芷蕾的座駕S-76D直升機,看這裡!
    《緊急救援》由林超賢執導,彭于晏、王彥霖、辛芷蕾領銜主演,真實呈現了一部海上救援題材的硬核電影。影片延續了《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的製作班底,展現了四場覆蓋海陸空的緊急救援行動,包括海上油田營救、山體滑坡救援、飛機墜海救援,爆炸巨輪處置等,險象環生,絕對硬核。
  • 市應急救援支隊開展首次直升機應急救援訓練
    本報臨河訊(通訊員 布仁賀希格)近日,市應急救援支隊在市消防救援支隊開展直升機應急救援訓練,現場共分為兩組進行,訓練內容包括乘坐直升機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項、飛行觀察技術要點以及空中生活適應等,旨在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手段,夯實學員知識理論基礎,進一步提升救援人員綜合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