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苦逼便利店店長的一天,從早忙到晚,根本沒得閒……

2020-12-27 網易新聞

加盟一間便利商店,就能夠高枕無憂,輕鬆享受當老闆的感覺嗎?事實上,大概率依然只是個血汗工人罷了!

2019年,日本各大便利店加盟制度不合理的問題被曝光:在部分地區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店長反倒成了被壓榨得最狠的對象。

東京電視臺順水推舟,在經濟欄目播出了加盟店店長大倒苦水的內容。

許多店長都反映:需要自己親自頂班的時間太長。記者就實際跟拍了一間7-11便利店店長的一天。

這家7-11便利商店位於大坂堺市,店長藤田先生,今年64歲。

老婆博美今年63歲,現在幾乎天天要在店裡幫忙。

這間店開於2000年,當時幾乎搭上了藤田上班所掙的所有積蓄。藤田原本以為,自己辭職當了老闆以後可以清閒一些。

只是隨著日本勞動力不足的現象日益加劇,如今的現實已經背離了曾經的夢想……2019年的情況更加不容樂觀。

每天早上9點,藤田先生要負責統計與訂購次日的貨物。

老婆則在一旁幫忙打下手,檢查和上架今天的所有商品。

10點半的時候,炸物和關東煮就要下鍋準備起來了。

每天都有10多種品類的炸物要弄。

最忙的中午時段,全員出動協助收銀。

下午1點,客流總算變少,但此刻還不能吃飯,要先打掃店內衛生。

到了下午2點半,終於可以好好休息吃上一頓午餐了。

但是此刻,夫妻二人竟然選擇在店內吃飯,理由是真的抽不開身。

由於店內所有營收都要上報給總部,所以即使有著店長身份,依然也是一名普通顧客,沒有任何特權,午飯錢必須自己掏腰包。

夫妻二人經常是吃飯吃到一半,就要出去招呼顧客。

收發快遞的業務,也是開店之初就必須承接下來的。一到下午,店內就會擠入一堆人來寄取快遞。

夫妻倆常常抱怨,信用卡收費、水電煤繳費等便民業務,實在讓他們喘不過氣。

「周六周日,銀行等機構都在休息,憑什麼只有我們要幹啊?」

更麻煩的是,店長必須想辦法親自招人、親自排班。

像是大夜班缺人或有人臨時請假,那都得夫妻兩人輪流頂著上。

就這樣直到採訪結束,夫妻兩人依然在店裡脫不開身,他們從早上忙到晚上已經工作超過了12個小時……

順帶一提,如果想在日本開便利商店的話,要先準備100萬到300萬日元的加盟費。

總公司會幫你準備好建築和土地,還會教你經營SOP並且選好最初的一批商品。

可是從今往後的所以收入中的60%,都要上繳總部!剩下的40%,扣掉水電、員工之類的其他成本,最後剩下的才是店長真正的收入。

所以加盟便利店還真不是當個甩手掌柜這麼簡單,像上面這個老店長幹的真心不容易,只能寄希望於總部的一些不合理制度早日改善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算法「淘汰」便利店店長,便利蜂正在殺死「解憂雜貨鋪」?
    說到便利店,很多人會把它與東野圭吾筆下的《解憂雜貨鋪》聯繫到一起。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不僅裝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距離人生活最近、煙火氣最濃的地方。日本作家村田沙耶香筆下的《人間便利店》,就將人成長中的情感和生活中的感悟與一家便利店糾纏到一塊。
  • 實拍「中國姥姥」的一天,帶孫子、做家務從早忙到晚,比上班還累
    01實拍「中國姥姥」的一天,從早忙到晚,讓人動容一大早,趁著孩子和女兒都沒起,這位姥姥就到菜市場挑選最新鮮的蔬菜了,她說現摘的更新鮮此時女兒和女婿都上班去了,家裡只剩下一老一小,然而她也根本閒不下來。一邊要照看孩子,一邊準備午飯,把買來的食材收拾一下,做了一大桌子菜。時間差不多,女兒和女婿就要回家吃午飯了,老人就站在窗戶旁邊看,一如小時候等女兒放學回家吃飯。
  • 日本便利店24小時營業的傳統,即將走到盡頭
    1975年6月的一天,位於福島縣郡山市虎丸的一家7-Eleven,成了當地民眾爭相前去觀摩的「熱門景點」。原來是這家店為了進一步提升店鋪「便利」的特質,吸引更多顧客,決定開始嘗試24小時營業模式。這個嘗試十分大膽,在此之前,日本還沒有一家便利店敢全天不休地營業。
  • 日本留學生便利店打工福利,可以免費吃到便利店裡的任何一種食物
    不了解日本的人,看到這裡或許會覺得小李很可憐,其實不然。在日本便利店工作過的人都知道,便利店有一種福利,可以免費吃到便利店裡出售的任何一種食物,當然,指的是廢棄食品。日本的食品上一般有三個日期:賞味期限、製造年月日時、消費期限。麵包等保質期短的食品上一般只有「賞味期限」和「消費期限」,而沒有「製造年月日時」。
  • 日本留學生活:昨天下大雨,那個越南同事打著傘來給店長送禮物
    小李打工的這家羅森便利店,只有小李一個中國人。另外還有三個日本人,五個越南人。所有的員工當中,店長最喜歡一個小個子越南男生,給他的排班最多,而且都是輕鬆且高時薪的夜班。即便如此,其他員工也並沒有什麼牢騷,就連私底下也沒有。包括小李在內,所有人都覺得安排得很合理,因為他的工作表現真的非常優秀。
  • 四次元口袋《我的便利店》做一個哆啦A夢店長
    像哆啦A夢的四次元口袋能隨時掏出想要的東西那樣,街上的便利店感覺就像是百寶箱一樣的存在,面積不大,卻容納了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種東西。越來越多樣又有情懷的便利店出現在大街小巷,裝潢漂亮,零食、日用品、料理等應有盡有,還可以在店內用餐,這樣的便利店你也可以來一個。
  • 連便利店店員都是畫手?日本全員畫師是個大誤區
    日本的學園祭相當於開放日,可以供校外的人參觀學校。每年的這一天,學生門都會各出奇招展現自己的班級,而動漫文化就是他們最常用的展現方式。日本的漫展數不勝數,還有很多大型的國際性展會,在日本的漫展中各種新奇的文化形態層出不窮,是二次元愛好者的天堂。要說動漫文化在日本發達表現的例子,就不得不提前段時間在日本網絡上引起熱議的便利店店員作畫的事件。
  • 機智的店長生活,不會錯過《我的便利店》商品活動噠!
    《我的便利店》夏日祭活動已於7月29日結束了,店長們在這段時間裡有沒有好好享受日式夏日祭,感受獨特的日式風味呢?如果你錯過了夏日祭,或是覺得夏日祭讓你意猶未盡都沒關係,因為店內又有新活動啦!《我的便利店》 秉承著不會讓店長無聊的宗旨,讓大家開開心心賺錢的同時還能享受花式樂趣!
  • 24小時便利店的一天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楊小東是羅森便利店(合肥1912店)的店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每天一早進店的頭一件事,從上報前一天的營業額變成了用酒精給全店消毒。近期,隨著合肥多個行業陸續復工復產,兄弟門店也傳來了好消息。
  • 日本的24小時便利店在沒落,中國的什麼樣?
    松本成為第一個對總公司說不的店長如果說1974年5月15日,第一家7-Eleven落地日本東京標誌著日本便利店進入元年,那麼2019年2月1日,松本成為第一個與總公司公然對抗的店長,則標誌著日本24小時便利店文化的全面衰落。
  • 大阪街頭的內臟鐵板燒,當地顧客圍成一圈來吃,老闆從早忙到晚
    說到日本的鐵板燒,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大阪這個地方了,大阪的鐵板燒可以說是日本最有名氣的了,其實別說是日本了,就算是在全世界範圍來看,大阪都是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的。鐵板燒其實現在是比較普遍的了,我們中國很多小吃攤都是用鐵板燒的方法來做小吃的,畢竟可以兼顧炒炸烤的功能。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便利店大國搖搖欲墜
    從2018年的15.1%到2019年的10.3%,行業增速有所放緩,尤其結合地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來看,一二線城市規模率先觸頂。據CCFA發布的《2019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顯示,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便利店市場已趨於飽和,不僅面臨著開店成本與日俱增的挑戰,門店資源的稀缺性也在持續擠壓行業發展空間,開店難度不斷增加。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疫情對日本便利店的衝擊有多大?
    最近,日本全家被伊藤忠商事收購、成為其旗下全資子公司的新聞,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到了。據日媒報導,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對全家便利店的股份進行全資公開收購,預計到8月24日將完成。作為日本著名的貿易巨頭、世界500強企業之一,伊藤忠商事此前就已持有日本全家50.1%的股份,等此次收購結束持有率會提高到100%,完全掌握全家。全家是日本三大便利店之一,店面遍布全國各地,平均單店日銷售額能達到53萬日元!但近年來,日本零售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又遇到用工緊張、成本增加等問題,還有電商、配送物流等行業崛起,大大壓縮了便利店的生存空間。
  • 這種忙千萬不能幫,惹禍上身就晚了!
    這種忙千萬不能幫,惹禍上身就晚了!便利店主莫名收到轉款一名陌生男子來到阿財的便利店,自稱微信出了點問題,因為急著用錢,希望借用阿財的微信收款碼,讓朋友將699元轉至其微信,再讓阿財以現金的形式把錢交還給他。
  • 日本的食物質量管理超嚴格?在日留學生超市便利店打工經驗談
    金時訪問到3位來自亞洲圈的超市便利店店員,想問問他們實際在日本超市便利店裡遇到的事情,沒想到小小的超市便利店裡其實也隱藏了不少文化差異!中國人「日本超市便利店集結了各種現代最新技術!」目前在日語學校就讀,來自中國的J先生告訴小編,當初為了多多練習、應用日文,而選擇了這個服務業最前線的工作。
  • 解析:7-11、全家、羅森等日本便利店真正商業模式
    初到日本的人,往往很難抵抗這種入微的關懷。   1974年,日本第一家便利店(7-Eleven)自東京一間小小的家傳酒坊裡開出。時至今日,像這樣面積在60 - 200平米之間,全年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已經遍及全日本,總數超過56,000家,平均每百萬日本民眾擁有 388家便利店,在中國,這個數字是54。
  • 囊中羞澀,日本人現在更喜歡到便利店買咖啡(組圖)
    但是一旦仔細審視,便會留意到咖啡市場其實危機四伏。  高井尚之在《CAFE與日本人》中,引用了「全日本咖啡協會」所作的調查報告,對象由中學生至79歲的成年人,內容是不同飲用場所每人每周的咖啡杯數,結果發現數字的變化是頗為驚人的。
  • 疫情時期,日本便利店成了最大贏家
    毫無疑問,疫情讓日本的經濟陷入了一定的困頓——即使還沒有顯現出來。但總有一些商業形態依然煥發著生機,引人注目。在東京街頭隨處可見的便利店裡,燈光依舊璀璨,顧客雖然不多,但依然能見到有人走進走出的身影。在這個特殊時刻,便利店幾乎成了日本人的消費救贖。
  • 中國的無人便利店都已經跌落風口,日本羅森怎麼才剛開始
    2月18日,日本連鎖便利店羅森(Lawson)在日本川崎市開設首家無人售貨便利店。這家便利店將於2月26日開始試營業,顧客下載app、選購商品後就可以直接離店,商品會自動通過app裡綁定的信用卡結算。
  • 小店開門啦①丨濟南這家35平米的社區便利店一天要賣七八百斤蔬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2月27日訊(記者 鄭昊 儀首歌)26日下午3:30,中海國際社區A2社區,蘇尼特·熊貓羊便利店店主郝娜採購的一車蔬菜比預計的時間晚到了「昨天正式開門的,現在每天都忙得有些暈頭轉向,大概每天能賣出七八百斤的蔬菜加上其他生活用品,確實有點累。」1987年出生的郝娜,很豪爽地打開了話匣子。5個人、6小時、35平方米的小店,很難想像,這家規模不大的社區便利店,一天為周邊的居民提供了七八百斤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