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四方面軍參謀長李特,36歲被誣陷錯殺,58年後追認為烈士

2020-12-19 大麗歷史說

說起李特這個名字,想必很多人都沒聽說過,然而在紅軍時期,他可是我軍高級指揮員,曾擔任實力最強方面軍的參謀長。李特早年追求進步,曾在蘇聯留過學,回國後被派往鄂豫皖蘇區工作。他先後擔任紅二十五軍副軍長,隨營學校、紅軍學校教育長,在訓練部隊,培養軍事人才方面卓有成就。

除此之外,李特還為鄂豫皖、川陝蘇區的創建和發展,為紅四方面軍的發展壯大,作出過重要貢獻。懋功會師後,已經擔任紅四方面軍參謀長,紅軍大學教育長的李特,卻迎來他一生中最大的汙點。當時李特奉陳昌浩的命令,阻攔中央紅軍北上。本來李特只是奉命行事,大家都能理解。但他自己本人卻態度傲慢,在主席面前出言不遜,大喊大叫,導致在場之人對李特均無好感,這也為他日後的命運打下伏筆。

李特

1936年,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為了打通國際聯絡,中央決定組建西路軍。李特被任命為西路軍參謀長,隨兩萬多西路軍將士渡過黃河,與馬家軍血戰於河西走廊。結果大家都知道,西路軍最終因為寡不敵眾,慘遭失敗。李特和李先念等人率領殘部,轉入祁連山區,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遊擊戰爭。歷經九死一生,最終他們在中央代表的接應下,順利來到了新疆,脫離險境。

在新疆,李特和黃超等人拒絕返回延安,不同意對紅四方面軍和西路軍的否定,並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938年初,李特被王明誣陷,以「託派」的罪名被秘密處死,終年36歲。關於李特和黃超的死,至今仍是一個謎,有人說他們遇難於蘇聯,有人認為他們沒死,屍骨葬在哪裡,至今仍然無從知曉。

後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相繼爆發,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時,曾路過李特的家鄉安徽霍邱。當時一位耄耋之年的老太太蹲在路邊,舉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徐克勳我兒歸來」。一般幹部戰士對徐克勳一無所知,但有的老紅軍卻知道,那是李特的另一個名字。李特這位曾任紅四方面軍參謀長、紅軍大學教育長、西路軍參謀長的高級幹部,此時已經犧牲快十個年頭了。

在1996年6月5日,李特被錯殺的58年之後,他終於獲得了烈士的追認,後來還收錄於《軍事百科全書》,概括評語為「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李特的功與過,最終得到了正確的評價。

相關焦點

  • 紅四方面軍參謀長李特,曾持槍阻攔中央紅軍北上,後來怎樣了?
    說起李特,相信很多人都有點陌生,其實在紅軍時期,他可是我軍大名鼎鼎的高級將領。李特1902年出生,安徽霍邱縣人,早年被派到蘇聯學習。值得一提的是,李特原名徐克勳,因為個子矮小,留學期間被大家以英語戲稱為「Little」,他索性以英語譯音改名為李特。
  • 盤點紅四方面軍的主要將領(川陝時期)
    1932年10月,鄂豫皖第四次反圍剿失敗,紅四方面軍主力撤出鄂豫皖蘇區,向西轉移。二、木門會議之後,紅四方面軍擴編為四個軍(1933年7月)其中原紅一方面軍第五軍團改編為紅五軍,第九軍團改編為紅三十二軍,軍長分別為董振堂和羅炳輝,後面劃歸紅四方面軍戰鬥序列。1936年3月,紅四方面軍南下受挫。4月上旬,攻佔道孚,爐霍、甘孜等地後,部隊進行了整編。
  • 說不盡的紅四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的歷史淵源及主要將領(鄂豫皖時期)
    後於1930年1月20日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33師,開闢了以金家寨為中心的皖西革命根據地。 紅一軍與紅十五軍合編為紅四軍1931年1月中旬,紅一軍與紅十五軍在商南長竹園會合後,兩軍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 陳賡為什麼從紅四方面軍到了紅一方面軍?負傷未必是壞事
    例如,1934年6月,紅一方面軍的程子華被委派到鄂豫皖根據地工作,擔任了紅25軍軍長;一年後的6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紅一方面軍的第4師師長張宗遜調任紅四方面軍的紅4軍參謀長,第1師師長李聚奎調任紅四方面軍第31軍參謀長,紅5軍團參謀長陳伯鈞調任紅四方面軍第9軍參謀長,紅3軍團教導營營長彭紹輝調任紅四方面第30軍參謀長。
  • 開國上將中,這四位將軍同一年被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他們都是誰
    紅四方面軍作為紅軍的三大主力軍之一,曾誕生了700多名開國將帥,而在57名開國上將中,紅四方面軍只佔據了10位,紅一方面軍則佔據了31位,在1935年6月18日,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後,紅一方面軍有四位將軍被調往紅四方面軍工作,後來這四位將軍都成了開國上將,那麼這四位將軍都是誰呢
  • 紅四方面軍改編為八路軍12個營,營長們後續發展如何
    大家都知道,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迅速達成了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定,陝北紅軍統一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其中,紅四方面軍第四、第三十一軍和陝北紅29、30軍改編為129師。紅四軍10師、12師改編為385旅769、770團。紅三十一軍91師、93師改編為386旅771、772團,陝北紅軍則改編為各師直部隊。原來師縮編為團,原來團縮編為營。
  • 紅四方面軍成立時下轄四個師,師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何軍銜?
    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在湖北黃安縣七裡坪成立,由徐向前擔任總指揮,陳昌浩擔任政委,劉士奇擔任政治部主任。部隊下轄兩個軍四個師,其中紅四軍下面有三個師,紅二十五軍單獨設一個師,兵力共計3萬餘人。那麼紅四方面軍剛成立時,四大師長分別是誰呢?建國後授何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
  • 中國工農紅軍有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紅三方面軍去哪裡了?
    1927年12月,由賀龍、周逸群領導創建湘贛西根據地,成立了紅二軍;1930年8月,段德昌又開闢了洪湖根據地,將當地遊擊隊整編為紅六軍,因兩根據地地域貫通,連成一片,遂將紅二、紅六軍合編為紅二軍團,賀龍任總指揮,周逸群任政治委員。長徵到達四川甘孜後,紅二、紅六軍團(任弼時部)及由紅九軍團改編過來的紅三十二軍合編正式成立紅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政治委員任弼時。
  • 紅二,紅四方面軍總指揮是賀老總與徐帥,而一方面軍總指揮又是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要劃分為三個方面軍,瑞金蘇區的紅軍稱之為紅一方面軍,還有就是湘鄂川黔蘇區的紅軍稱之為是紅二方面軍。而且,先後建立起鄂豫皖蘇區,川陝根據地的紅軍被稱之為是紅四方面軍。這三個方面軍,算是當時紅軍隊伍中實力最強,影響最大的三個方面軍。
  • 紅軍3大方面軍,各走出多少位元帥和大將?紅二方面軍最少
    1928年5月井岡山會師後,創建了最早的紅四軍,這也是第一支打出「紅軍」旗號的部隊,這支紅四軍後來與彭老總的紅三軍團合編為紅一方面軍;第二支紅四軍是賀老總領導的湘鄂西紅四軍,後來發展成為紅二方面軍;第三支紅四軍是鄂豫皖紅四軍,逐漸發展成為紅四方面軍。那麼紅軍3大方面軍,各走出多少位元帥和大將?紅一方面軍
  • 懋功會師之後,紅四方面軍的5個軍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地區(現在是四川小金縣)勝利會師,不斷壯大了紅軍力量,極大地振奮了紅軍取得長徵勝利的信心。在懋功會師之後,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深入交流,紅四方面軍的戰鬥序列也發生了一定變化,下轄有五個軍十二個師。
  • 胡底:潛伏國民黨特務總部,30歲長徵時遇害,46年後被追認烈士
    1921年,16歲的胡底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績考入省立合肥二中。在學校裡,胡底發奮用功,門門功課都是優秀。兩年後,胡底順利考入北京中國大學。這所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以培養民主革命人才為宗旨。李大釗、李達、吳承仕等一批「紅色教授」都曾在這裡講學。
  • 授銜時,為何一野和三野參謀長為中將,二野和四野參謀長為上將
    到1955年授銜時,閻揆要和張震被授予中將軍銜,而李達和蕭克則被授予上將軍銜,為何同樣是參謀長,四個人授銜卻不一樣呢? 三野參謀長張震,1914年生於湖南省平江縣,12歲加入兒童團,16歲加入紅軍,曾參加平江起義。1931年起任紅三軍團連指導員、營長、團參謀長等職。
  • 最悲壯的紅軍軍團,總指揮被錯殺,三位首任軍長無一授銜
    說起「紅軍軍團」這個編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的地位在方面軍之下,一般管轄若干個軍或者師。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軍曾先後成立過十個軍團,每個軍團的領導者都是身經百戰的大英雄,後來封帥授將者不計其數。但著名的紅五軍團卻很悲壯,總指揮被錯殺,三位首任軍長無一授銜。
  • 紅軍時期,紅25軍和紅四方面軍有何淵源?為啥軍史上被單獨列出?
    紅軍時期,當時我軍下轄3大主力軍,除此之外,還有一支部隊,那就是徐海東率領的紅25軍,紅25軍隸屬於紅四方面軍,但是在軍史上卻是單獨列出來的,這是為何?
  • 紅軍有幾個方面軍,總指揮都是誰?徐向前30歲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
    紅二方面軍的成立時間是最晚的,存在時間也不長,全面抗戰爆發後,1937年8月25日紅二方面軍第27、28軍團,獨立第1、2師及赤水警衛營、前總直之一部等部合編為八路軍第120師,賀龍任師長,蕭克任副師長。
  • 紅軍有一、二、四方面軍,為什麼唯獨中間空了「紅三方面軍」?
    在紅軍的歷史上,一共出現過三個方面軍,即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都是主力部隊,長徵的結束也是以三大主力會師為標誌的。不過很奇怪,番號一般都是按照數字來排序的,中間為什麼空缺了一個紅三方面軍呢?這個還要從紅軍的早期說起。
  • 她逃婚當上女軍醫,隨紅四方面軍長徵,後嫁給開國少將
    紅四方面軍是女紅軍最多的主力部隊之一,大約三千人的隊伍中,絕大多數參軍的女娃身世都很悽慘,不是賣給地主為奴為婢,就是早早扛起了家庭的重擔,亦或是嫁做人婦,犧牲了自己一輩子的幸福。但是有些人敢於站出來挑戰封建制度,放開裹腳布,擺脫舊習俗的詬病,勇敢地選擇另一條人生路,秦儀華就是這一類人的典型代表。
  • 四大野戰軍組建,參謀長都是誰?二人開國上將,二人中將
    李達,陝西省眉縣人,1905年出生,他1926年考入的西北軍第二軍官學校(馮玉祥創辦),畢業後歷任馮玉祥部排長、連長、旅部參謀等職,1930年,馮玉祥在中原大戰中失利後下野,李達所在的馮玉祥部被改編為第26路軍,1931年26路軍被派去江西,參加對蘇區的作戰,同年12月,26路軍在趙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的率領下發動了著名的寧都起義,李達也隨起義部隊加入了紅軍,
  • 紅四方面軍十大名將,何人戰功最多
    在鄂豫皖根據地蓬勃發展的中期階段,則有許繼慎、蔡申熙、曾中生、徐向前、曠繼勳、徐海東等名將,這些名將們為紅四方面軍的蓬勃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遺憾的是,除了徐向前、徐海東,他們大部分都犧牲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了,未能見證新中國的誕生,也未能參加1955年的授銜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