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大象財富邀請到全球最大資管公司之一貝萊德的公司董事兼新興市場及全球行業和主題投資策略師——貝皞晨先生為大家詳細分析當下科技市場行情及後市投資機會!
貝先生有著多年的市場從業經驗,尤其對中國宏觀經濟和市場策略有著豐富的研究。在加入貝萊德之前,他是馬來西亞聯昌證券(CIMB)首席中國策略師暨中國研究部總監。在此之前,貝先生任職高盛公司中國策略師。他也曾在摩根史坦利研究部工作。
政策對新興科技企業長期影響有限
今年10月21日,美國司法部和11個州對谷歌提起訴訟,指控矽谷這家科技巨頭利用其市場主導地位打擊競爭對手,違反了公平競爭法。同時,針對蘋果、亞馬遜和Facebook等公司的反壟斷調查也在發酵中。
美國上一場反壟斷風暴卷沙揚塵已經是22年前的事了,當時全球最大的作業系統公司微軟被送上了審判席。71年來,儘管反壟斷在美國爭議不斷,但有一點卻毋庸置疑,給科技巨頭們戴上鐐銬後,美國確實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產業創新浪潮。
科技板塊的核心競爭力來自創新,不停的創新
大選後市場投資者們越發關心一些政策層面對科技行業潛在的影響,但貝萊德認為科技股依然具有吸引力。長期來看政策對科技行業的影響是有限的,而且也只是針對個別公司為主。例如最近大家密切關注的反壟斷相關的政策,其實從整個科技行業長期發展來看,反壟斷並不會對這個行業帶來顯著的負面影響。相反,正是這種鼓勵競爭的氛圍,才會促使科技企業不斷的創新和提升,也不停孕育著新的科技龍頭。
科技行業是帶有顛覆性特質的
過去很多年科技行業不停產生新的科技,來取代舊的科技,也從很多傳統行業裡分一杯羹。從投資者角度,我們是希望看到科技行業充滿著競爭以及願意去擁抱那些經過競爭洗禮的成功企業。當然,任何可能存在的反壟斷政策,或會對某些企業短期帶來一些影響,但同時也會有更多的企業可能因此獲得更好的成長空間。這是一個主動型管理投資者可以通過自下而上的分析選股帶來投資回報的機會。
疫苗進展對科技行業有正面影響
最近一段時間新冠疫苗進展較為樂觀,或許不久後人們的生活可以走出疫情,經濟重回正軌。只有經濟重回正軌,在科技領域的研發和投入才能持續和提升。我們認為疫苗的進展對科技行業整體來看是有正面影響的。
在疫情之前,受益於雲端和線上活動的便利性和成本效應,相關領域的需求也早已呈現一個高速發展的狀態。而在疫情期間,科技對各個行業的重要性更是凸顯得淋漓盡致。如果員工可以在家辦公,使用雲端數據和軟體,那該公司受到疫情的影響可能就相對較小。例如教育或者醫療服務提供商,也可通過線上媒介得方式在疫情期間繼續提供服務。雖然說有些科技領域因為疫情的影響在今年需求有顯著的增加,但我們認為這些領域都是一個長期趨勢,類似危機管理帶來的需求仍會持續,這類結構性趨勢也不會因為疫情的消退而改變。
另一方面,對於一些和線下活動相關度較高的科技行業需求,例如部分硬體和半導體行業,電動汽車行業等,都會因為疫情的結束而得以修復。所以,整體看我們認為疫苗的出臺有望帶來疫情的消退,對科技行業的基本面是正面的。
從市場來看,有投資者擔心當經濟重回正軌,科技行業的估值溢價可能會有所收窄,因為資金通常會偏好和宏觀經濟更加緊密的行業,例如金融,能源和製造業等傳統行業。但其實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更應看重基本面趨勢而不是短期的情緒和資金流流向。 貝萊德認為科技行業長期發展趨勢是不變的。它包括了科技行業本身的進步來取代以往的舊科技,也包括了科技領域進入傳統行業獲得一定市場份額,包括金融,能源和製造業等。要想在各個領域獲得競爭優勢,科技水平是核心競爭力,傳統行業和科技行業並不是相互排斥,反而是相互輔助的關係。
另外,從成長性來看,科技行業也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該行業在過去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期來看都是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裡表現最好的行業的主要原因之一(注)。 我們相信科技行業的成長性會在未來維持,科技創新也會繼續。所以要想從股票投資中選擇具有較高增長性的領域,那在後疫情時代科技行業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註:指數表現僅供參考,投資者不可直接投資與指數
科技股當前估值過高?
貝萊德認為科技行業的估值要從多個角度考量。因為很多科技企業還處在高成長期,對這類企業的估值就需要從成長性和持續性兩方面考量。傳統的市盈率和市淨率等估值方式對初創企業和高成長企業就未必完全適用,若通過長期的現金流模型可能會更好的看到一間科技企業未來的趨勢和長期的價值。
當然,因為過去一段時間的股價表現,整體科技板塊的估值和過去比無疑是更貴了。但我們也認為科技行業值得有一定的估值溢價。相比過去,現在人們的生活和生產肯定是更加依賴科技。這點從日益增加的數據流量和屏幕時間都能體會到。那如果一個行業越來越變成必需品,那估值也通常會有相應的提升和溢價。
另外,大家都知道科技行業有著較高的增長性,但同時,這個行業也是所有大行業分類中負債率最低的行業(注)。健康的資產負債表,也會給一個企業帶來一定的估值溢價。所以我們還是覺得估值需要結合每個企業自身的基本面來分析和判斷。
註:Credit Suisse, 截至2019年6月30日.
後世展望——注重投資主題的持續性和確定性
貝萊德:看好雲端技術、5G相關、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人工智慧及大數據,若干年後會持續存在的科技領域,這樣的主題就會提供結構性投資機會。
1. 雲端技術
我們相信越來越多的數據會被上傳至雲端。將來數據使用者不再需要特定的電腦或者硬體,可以在任何一個輸出端,例如電腦或者手機,適用雲端上的數據。這不但更方便,更有靈活性,同時也會降低成本,因為不需要提前購買儲存硬體。雲端儲存很多時候是按需求收費。另外,雲端服務商通常還會提供備份服務等,避免數據的丟失。除了雲端服務商以外,這個主題還包括了許多其他子行業,例如伺服器及其相關供應商,以及數據中心等等。
2. 5G相關主題
5G的技術會讓更多的電子硬體連接上網際網路,用戶可以更加容易的進行管理和操作。如果說4G的技術主要還是服務了個人消費群體,那5G可能會給企業層面帶來更多的支持。
3. 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
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在未來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畢竟電動車的普及率還比較低。 未來隨著對環保的更加重視以及電動車本身技術的提高,成本的降低,普及率會逐漸提升。更何況自動駕駛除了在汽車層面外,還可以有很多其他領域的應用,例如倉儲管理和配送等。
4. 人工智慧及大數據
人工智慧及大數據這類技術會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例如在電子交易中,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可以幫忙甄別錯誤交易和可疑交易等,極大的提升了金融體系監察的效率。另外也有實驗證明,人工智慧和人類醫生同時給患者的檢測結果做出診斷,會比單獨依靠人類醫生準確度要更高。所以人工智慧的結合,將來可能在不同的範疇帶來投資機會。
貝萊德:新華爾街之王
貝萊德(BlackRock)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資產管理集團、風險管理及顧問服務公司之一,成立於1988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
貝萊德為全球許多大型企業、公會及產業的退休基金、慈善基金、公營機構等,以及數百萬的個人投資者提供資產管理服務,旗下產品投資於股票、固定收益投資、現金管理、另類投資、房地產及諮詢策略。
截至2020年9月30日,貝萊德在全球管理的總資產達7.81萬億美元,資產管理規模長期位列全球前十。貝萊德團隊擁有豐富的行業投資經驗,通過整合對市場的洞察、遍及全球的規模、自行研發的技術等,為投資者提供多元的投資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貝萊德官網
編輯 / Clare
風險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賓的觀點,都有其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以上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