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兩位國學大師,錢穆和南懷瑾用不同的方式推算了國運,錢穆是儒家的大師,用的是火珠林法,南懷瑾則是用易經理論結合《推背圖》上的預言,雖然方式不同,但結果類似: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將迎來100年左右的上升大運,這期間將重返中國古代世界第一的霸主地位,也就是今天提倡的「中國夢」,會在這期間實現,這是一個大的國運。
我個人對於宏觀國運也算略有研究,總的來講,我是認同錢穆和南懷瑾兩位大師的推算的。但是最近這一年,面對美帝的打壓,以及國內的因應之道,如果說我對於這個預測沒有懷疑和擔憂,那是假的,總的來說,我是擔憂大過懷疑,尤其是前陣子「內循環」這一概念提出來的時候。
擔憂什麼?擔憂被美帝逼回封閉老路,雖然可能是被動封閉,而百年前的衰落,是主動封閉的結果。
中國這40多年的國運,是開放帶來的,如果被逼回封閉老路,那國運就難說了。
所幸,目前的定調,內循環不是封閉,而是為了更好地開放,國內輿論,並沒有導向封閉。
尤其是昨天,《人民日報》公眾號刊發了《任正非最新發聲》,其實也是借任正非表達主張:不會上美帝的當,不會重新封閉。
任正非這篇演講中,有幾段話很重要:
1.今天技術與經濟的繁榮與英、美、日、俄、歐洲當年的技術燈塔作用是分不開的。我們要尊重這些國家,尊重作出貢獻的先輩。
按:這句話講得不卑不亢,顯示了任總的胸襟,也顯示了開放的重要性:不開放,中華文明內生不出這些現代科技,單個國家也無法內生出這些科技,包括美國。所以,理智的做法,是不能情緒化排外,還是要虛心學習「一切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
2.無論怎樣,我們永遠不會忌恨美國,那只是一部分政治家的衝動,不代表美國企業、美國的學校、美國社會。我們仍然要堅持自強、開放的道路不變。你要真正強大起來,就要向一切人學習,包括自己的敵人。
按:這段話更見胸襟和遠見了,最偷懶的做法,就是罵美國,但是無濟於事,只有學習、強大,才是突圍之道。
我的讀者裡面,有不少在國外留學,也有不少準備去國外留學,建議大家,不要被一時的陰霾而阻撓步伐:
有機會出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留學、工作,還是要克服困難出去,去長見識、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理念。
沒有條件出國的朋友,也要儘量學好英文,對標國際,學習與本專業有關的前沿知識,而不是僅限於國內。
一個開放的、具有世界視野的你,才能更好地應驗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