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所高等學府是哪所?答案是:戰國時齊國的官辦學府——稷下學宮。
稷下學宮始建於齊桓公時,又說是齊桓公的兒子齊威王才是它真正的創辦者。在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的一處城門——稷門附近,齊國君主在此修築校舍,劃撥經費,聚集人才設立學宮。因為學宮地處稷門附近而得名「稷下學宮」。
稷下學宮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學府。這裡以黃老之學為官學,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陰陽家等各家各派可以共存,他們互相攻訐、爭辯,然後又相互吸收,不斷地壯大敦實自家學說,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有力促進了天下學術爭鳴局面的形成。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中,稷下學宮學術氛圍之濃厚,思想之自由,成果之豐碩,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這些學派存在的同時,還設置了「學宮長」的位置,也就是後來的祭酒,在稷下學宮祭酒位置上最為知名的是荀子,擔任了三屆祭酒。稷下學宮在齊國很受歡迎,齊王也經常去聽取意見,而且還對稷下學宮的文人學者禮遇有加,賜予俸祿,禮同大夫,宣王時受上大夫稱號之稷下士多達七十六人。
在稷下學宮存續的一百五十年時間裡,先後有《宋子》《田子》《蝸子》《捷子》等學術著作問世。另外《管子》《晏子春秋》《司馬法》《周官》等書的編撰,都有稷下之士的參與。從稷下學宮的施行方針及其成果意義來看,稷下學宮完全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真正的第一所大學,第一所學術思想自由學科林立的高等學府。
小連結
何謂黃老之學?
「黃」,指道教始祖——黃帝;「老」,指道教始祖——老子,後世道教奉為鼻祖。「黃老」,也稱黃老學說或黃老教派,是古代一種宗教流派。
黃老之學,為黃帝之學和老子之學的合稱,是華夏道學之淵藪。黃老學派思想尚陽重剛 ,戰國中期到秦漢之際,黃老道家思想極為流行,其既有豐富的理論性,又有強烈的現實感。作為一種哲學思想,黃老之術形成於東周戰國時代。但是,作為一種廣為流傳的社會思潮,則是在齊國稷下與魏國時期,這一派的代表們尊崇黃帝和老子的思想,以道家思想為主並且採納了陰陽、儒、法、墨等學派的觀點。
文丨解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