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第一書院,孕育了百家爭鳴的盛世,稷下學宮一個思想家的搖籃

2020-12-09 東東讀史

#家庭教育百家爭鳴#春秋戰國時代,雖然戰亂紛飛,但是在中國文化的思想上也是激烈碰撞,期間百家爭鳴,有道家,儒家,法家,名家,陰陽家,墨家等學派。各種思想的碰撞,才造就了後世中華民族的文化核心。而所有的文化,都要基於一定的培養。而齊桓公田午創立的稷下學宮則為戰國時候各個思想家提供了土壤。

稷下學宮

創建初衷

田氏代齊之後,皇位傳到第三代,也就是齊桓公田午。這個齊桓公可不是春秋五霸的公子小白。

而田午的繼位也不是正統,他是在殺了兄長田剡和田剡的兒子喜之後繼位的。政權不穩,田午需要人幫助他鞏固政權。

田午為了聚集人才,在齊國的國都臨淄創建了稷下學宮。為了吸引人才,他給裡面的學者封官。

壯大

齊桓公田午死後,他的兒子齊威王繼位。齊威王是個有作為的君主。

齊威王在鄒忌等人的輔佐之下,經過改革,齊國進入了鼎盛時代。齊威王和他的兒子齊宣王對稷下學宮也是特別重視,他們都大辦稷下學宮,給了裡面的學者優厚的物質和政治待遇。

頂峰

齊宣王時期的稷下學宮,發展到了最高峰。這時候,稷下學宮匯集了如鄒衍、淳于髡、田駢、接子、慎到、環淵等七十六人,都成為了上大夫。而稷下學院門下的先生更是多達上千人,學士也有數百人。

消亡

齊國的君主一直保留著稷下學宮,直到秦滅掉了齊國之後,稷下學宮也就被廢棄了。

主要學派

稷下學宮是以黃老之學為主。但又兼容百家之學,多元思想並立,各家平等共存,學術自由,相互爭鳴,彼此吸收融合。

這種能兼容不同的學說的品質,是我們現代更要學習的,所謂海納百川,便是如此。

巨大的影響

對齊國

對齊國而言,稷下學宮本設置的最初衷便是成為國君的智囊團,國君從學者們的爭論中,尋求治國稱霸的良方。

而稷下學宮中的先生在給國君充當智囊的時候,又培養了一大批學生,這也為齊國培養了不少人才,逐漸也成了齊國的教育中心。

對列國

齊國招攬人才,讓列國也看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而加大了吸引人才的籌碼,給予人才和學者們豐厚的待遇。這也是戰國時期經常有學者奔走列國尋求仕途的原因,因為各國都在不同程度地招攬天下名士。

對後世

稷下學宮對後世的最大影響就是給戰國的百家爭鳴提供了溫床。思想的碰撞,極大地豐富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這也讓我們現代人能看到有不同的思想流派,不同的學術見解。

稷下學宮是戰國思想史的一個高峰,正是有了它提供的環境,才讓我們中華文化極大地豐富起來。

相關焦點

  • 戰國時期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荀子為校長,為何被秦始皇取消?
    【一】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暢所欲言才能出真學問。我們知道歷史上有一個非常璀璨的時期,叫做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動蕩的時期,同時也是一個有著獨特魅力的歷史時期。那個時代,思想學問井噴式迸發,創造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再這樣的背景下,中原大地一所世界一流大學應運而生。這所世界一流大學叫做稷下學宮。稷下學宮是世界上最早的,又官府創辦的高等學校。也是我國歷史上最牛的大學。稷下學宮是在齊桓公田午在位期間創辦的。學校地點在齊魯大地的臨淄。
  • 學派戰國——稷下學宮
    這也使得戰國時期的諸侯國為了富強,無所不用其極,不論手段,只論結果,從而衍生出來了很多為了變強而設計的學術學派,戰國時期的另外一個戰國——學派戰國!戰國初年,法家學派盛極一時,因為商鞅在秦國的變法成功,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諸侯國都會用法家來進行改革。在東方的齊國,各種各樣的流派匯聚在一起,談天論地,爭論不休,最為著名的學派戰國組織就是稷下學宮。
  • 春秋戰國稷下學宮,柏拉圖阿加德米學園,有哪些異同?不同人才觀
    導語:春秋戰國稷下學宮,柏拉圖阿加德米學園,有哪些異同?稷下學宮和阿加德米學園,都處於大「亂世」,一個是戰國七雄爭霸,向大一統趨勢上升的社會狀態,一個是從霸主地位由盛及衰的轉變;不同的社會歷史背景,使兩者又在內容、作用上有諸多不同,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似曾相識的稷下學宮與阿加德米學園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稷下學宮,與古希臘時期阿基米德的阿加德米學園似曾相識
  • 戰國最高學府:稷下學宮
    在教招考試中,教育學部分會涉及很多學校,各朝各代都有,今天中公講師為大家介紹我國古代戰國時期最高學府:稷下學宮,做客觀題備考。稷下學宮,又稱稷下之學,戰國時期田齊的官辦高等學府,始建於齊桓公田午。「稷下」即齊都臨淄城的稷門附近,齊國君主在此設立學宮,故因學宮地處稷門附近而得名為「稷下學宮」(這與東漢時期的「鴻都門學」得名由來相同)。
  • 讓諸子百家走向高潮名垂千古的稷下學宮,規模人數時間令後世驚嘆
    稷下學宮前後左右歷經大概一百五十餘年為了招攬天下人才,探尋治國的理論,戰國時期的學術中心——稷下學宮,一所官辦的高等學府和智庫機構出爐了。這座學宮坐落於齊國都今山東臨淄稷門口,為田氏齊國吸引住四方之士來此授課授業、著書立說,並推動家喻戶曉之勢。
  • 輕鬆一課丨稷下學宮 世界上第一所高等學府
    世界上第一所高等學府是哪所?答案是:戰國時齊國的官辦學府——稷下學宮。稷下學宮始建於齊桓公時,又說是齊桓公的兒子齊威王才是它真正的創辦者。在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的一處城門——稷門附近,齊國君主在此修築校舍,劃撥經費,聚集人才設立學宮。因為學宮地處稷門附近而得名「稷下學宮」。稷下學宮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學府。
  • 百家爭鳴之中心,各方學士心嚮往之,什麼樣的學府有如此魅力?
    大家知道世界上第一所官辦學府是哪一家嗎?知道被譽為可與當代哈佛大學比肩的學府是哪一家嗎?知道孟子荀子都曾在此任教的學校是哪一所嗎?答案是:戰國時代齊國的稷下學宮。稷下學宮由齊桓公所創建,注意,此處的齊桓公不是我們熟悉的名為姜小白的齊桓公,姜小白那可是春秋五霸之首,促使齊國逐漸強盛並成為第一個中原霸主的功勳卓著的人物。創立稷下學宮的這位齊桓公,名喚田午,在政治上沒有什麼大的建樹,如果提起一個典故,你肯定會很熟悉,就是「扁鵲見蔡桓公」,蔡桓公諱疾忌醫,最後體痛致死的故事。
  • 先秦最早的大學:中國稷下學宮與希臘阿加德米學園,有何不同?
    到了戰國中期以後,從各國的發展來看——三晉常年戰爭、秦國被打壓、楚國疆土被吞併、燕國地處偏遠,只有齊國處於一個較為和平與安穩的境地,這對眾多學者來說,自然是一個極有誘惑力的吸引條件。在這種內有政策扶持、外有人才趕來的情況下,稷下學宮便在政府的推動下自然而然地成立。
  • 封建社會——戰國、秦、漢時期的山東
    ▲齊國長城 示意圖|稷學宮與百家爭鳴戰國時期,山東的思想文化領域學派紛呈,思想活躍,學術繁榮國都臨淄是當時中國的文化中心,稷下學官成為百家爭鳴的發源地。稷下學宮因建於臨的稷門而得名。它開創于田齊桓公時,至戰國末結束,前後達150餘年,它是齊國為四方雲集臨淄的專家、學者們傳道授業、著書論辯而設立的一個場所和機構。同時還是政府的智囊團和議政機構。
  • 王者榮耀裡的稷下學院歷史上真的存在嗎?(番外篇)
    孔子而在中國戰國時期。以孔子開始先後出現了一批思想巨人,他們從禮崩樂壞的現實中出發,試圖梳理著這個世界的秩序。由此打開了一個無比廣闊的精神世界。他迫切需要有眾多人們的支持他的正統地位,一個是民心,一個是人才。「士」的階級,印在在齊恆公田午的心裡。如果一個君主足夠重視士的存在,禮賢士的諫言,聽從士的理論,那麼「士,可以為知己而死」(忠心耿耿)士的階層,在戰國時期是各國都爭相爭取的人才,各國養成了禮士,養士之風,在那一時期「士」是最揚眉吐氣的時期。
  • 稷下學宮與北大改革的相似性
    稷下學宮與北大改革的相似性在教師招聘類考試中,稷下學宮是中國戰國時期的重要考點之一;而北京大學是中國近代時期的重要考點之一,兩者有著一定的相似性。一、歷史背景的相似性稷下學宮:戰國時期,中國社會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時期,生產力實現了一次大的飛躍,又受到同時期養士風氣的影響,在齊國國都附近創辦。北大改革:近代社會,正處在清政府向南京國民政府的過渡時期,社會比較動蕩,繼續大量新式人才以救亡圖存。相似性:動蕩時期,急需人才。
  •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諸子百家,是如何出現的?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盛況。這是我國思想史上的第一次大解放,奠定了我國傳統文化的格局,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這一現象的出現,有其歷史必然性。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分析這些因素,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先賢聖哲們的偉大思想,理清我國傳統文化的濫觴。
  • 韓非與李斯同出稷下學宮,命運卻迥然相異,僅僅是因為選擇不同嗎
    劇中還有兩個角色,很值得放在一起探討一番,他們就是同出稷下學宮的韓非子和李斯。隨著《大秦賦》在央視的熱播,現在劇情已經來到了秦王即將統一六國的尾聲。秦王嬴政在最開始決定攻打趙國受挫,並損失了上將軍桓齮,這讓秦王嬴政痛定思痛,並調整了自己的戰略,決定選擇六國之中實力較弱的韓國,先行滅之。
  • 百家爭鳴,是戰國背後的戰爭!從顱內爭霸的視角,呈現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這春秋戰國數百年的思想激蕩,在歷史書中,也只是兩頁帶過。為什麼會出現百家爭鳴?百家爭的是什麼?諸子的思想,又有什麼本質的不同?歷史的狡黠之處在於,它總會誘惑我們用刻舟求劍的眼光,去審視歷史變遷,具體地說來,以今人的眼光看古人的歷史。
  •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一)形成的原因(百家爭鳴,啟於春秋,興盛於戰國,它是特定的歷史時代的產物): 經濟: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
  • 戰國百家爭鳴產生巨大影響,漢初的思想解放,卻只是部分人的狂歡
    戰國從衡,真偽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殽亂。思想是幫助人類進步的重要工具,更是人類意識行為影響客觀行為的直接體現,時至今日,思想仍然在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可是在給思想做出充分定義這件事上,我們還無法達成共識。
  • 春秋戰國時代的文化勃興與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也是中國思想史上最燦爛的時代。這個時代究竟是如何發生的?一直是人們思考的最重大的課題。西周末年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的變動,也引起了文化上的巨大變動,最顯著的現象是官學衰敗,私學興起,最終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西周時代的學術、文化、教育等活動,與宗教和祭祀活動密切相關。祝、宗、卜、史等官員掌管著宗廟祭祀、記言記事等有關的文書管理的事宜。思想文化活動就是從這些事務中產生的。
  • 漢初也曾有過思想解放,為何比起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對社會影響...
    戰國從衡,真偽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殽亂。 思想是幫助人類進步的重要工具,更是人類意識行為影響客觀行為的直接體現,時至今日,思想仍然在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可是在給思想做出充分定義這件事上,我們還無法達成共識。
  • 百家爭鳴爆發於春秋戰國的四個原因
    春秋晚期到戰國的三百年間,中華文明迎來一次璀璨的升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諸子百家是後人對先秦時期各學術派別的總稱,實際上遠不止百家。《漢書·藝文志》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隋書·經籍志》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歷經三皇五帝夏商周,為何諸子百家沒有出現在夏商,偏偏突然出現在了春秋戰國時期?
  • 戰國:從分立到統一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思想自由的第一個高峰,亦是仰慕西方的知識分子們津津樂道的盛景。但大家只注重了「爭」的一面,卻忽視了「融」的一面。幾十年來陸續出土的戰國簡帛印證了「諸家雜糅」相融相合的現實。郭店簡中,可以看到儒家與道家混同;上博簡中,可以看到儒家與墨家混同;馬王堆帛書中,可以看到道家與法家混同。「德」不為孔孟獨享,「道」不為老莊專有,「法」不由商韓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