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挖黃荊做盆景,栽植要注意這幾個細節,才能提高成活率

2021-01-09 養花小院

秋季是很多花卉植物上盆、換盆的好季節,很多盆景愛好者也會利用這段時間去採挖一些比較有型的野生樹樁,後期經過不斷的修剪整形後製作成美觀的盆景來觀賞。今天就再給盆友們介紹一下秋季挖取黃荊樹樁和上盆要注意的一些細節。

一、採樁注意事項

黃荊根部發達,大多都生長在山嶺地區,多年生的黃荊,一般都是根部造型奇異,製作成盆景後非常的美觀。野外採樁要選擇比較有型的老根樁,通常黃荊的最佳採挖時間是在春季的3~4月份和秋季的9~10月份,這個階段栽植後成活率高。在挖掘黃荊老樁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好根部,黃荊老樁的根部粗壯發達,而且多是不規則的疙瘩形,因此挖掘時要儘量減少根部的創傷,以提高栽植成活率。

二、栽植養樁

在挖掘回來樹樁以後,要儘量栽植,以免水分流失過多。養樁可以選擇地栽或者直接上盆養樁,栽植前先要對根部作一下修剪、殺菌等處理,將一些過於雜亂的根系,以及過長影響栽植的長根進行剪除或者截短,再用0.2%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殺菌處理。晾乾根系後用疏鬆、透氣、溼潤的培養土或者河沙進行栽植養樁。

三、澆水要求

剛上盆栽植的黃荊不要澆水過多,一般保持土壤稍溼潤即可,此時根部的吸收能力不強,澆水過多反而影響根系呼吸。這個階段可以經常向植株和周圍灑水,以保持周圍空氣的溼度。待植株完全成活後,再根據「見幹見溼」的原則來進行澆水。在春季植株生長期間應保持盆土水分充足,若是盆土長期過於乾燥,會不利於生長,也會導致葉片發黃、脫落的情況。

後期為使黃荊枝節變短,葉片變小,增加觀賞性,可在植株萌發芽階段,進行適當的控水控肥管理,以增加美觀度。

三、保持環境通風

黃荊栽植以後,要保持養護的環境通風良好,如果環境封閉不通風,植株容易發生病蟲害,還會出現黃葉、落葉的現象。尤其是新栽植的黃荊,一定將它放在通風透氣的環境中養護。

四、注意遮陰

黃荊剛栽植不久,很怕強光直曬,秋季雖然光照沒有夏季強烈,但是也不能直接放在強光下暴曬,可以適當接受一些散射光照。待完全成活以後,可以修剪增加光照。後期若是植株缺少光照,枝葉就會長得細長,甚至會長出很雜亂的枝條,也會影響觀賞效果。因此在春秋冬季要保證有充足的陽光,夏季光照過強時,可以適當做遮陰處理,並經常向植株噴水降溫。

五、冬季做好保溫措施

如果是在秋季栽植的黃荊,由於植株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的生長,它的抗寒能力很差,在入冬後要為其做好保溫防凍措施,可以將盆栽轉移到室內養護。地栽養樁的黃荊,儘量栽植在背風向陽的地方,冬季溫度過低時,可以用稻草等遮蓋防寒,以使其安全越冬。

六、後期造型

在黃荊完全成活以後,後期再通過修剪等手法進行造型處理。黃荊大多根部造型奇特,主要的觀賞部位也在根部,造型時可以只保留若干主枝起襯託的作用,其它過於雜亂的枝條可以剪掉。平時修剪也是主要剪掉徒長枝、交叉枝、重疊枝、枯枝等影響樹型的雜枝。另外還可以對保留枝進行蟠扎,來達到理想形狀。

在蟠扎枝幹時,儘量在還未完全木質化時,對枝條進行蟠扎造型,因為黃荊的木質化後的枝條較脆,造型時容易折斷。

黃荊盆景造型奇特,蒼勁嶙峋,枝葉秀美,而且樹材易得,適應性也強,養護起來比較簡單,很適合初學盆景者練手,喜歡的話就養上一盆來觀賞吧!

想了解更多養花知識,請關注養花小院,每天與大家分享養花經驗!

相關焦點

  • 做好這5點,秋季採挖黑松做盆景,能提高成活率
    黑松作為盆景素材,有下山樁、園林樁、苗圃樁三種來源途徑。其中以下山樁最為適宜,根、幹形態俱佳,無論是做成多幹、懸崖、斜幹還是文人式,都要比苗圃樁省心省力。6月24日的文章中,筆者曾經介紹過黑松的生長特點、採挖、造型等諸多內容,本期文章與盆友們分享如何提高黑松樹樁的成活率。
  • 如何正確給黃荊盆景換盆,要注意些什麼?
    ——— 黃荊是非常優良的盆景素材,分布比較廣泛,它的樹樁大多都奇形怪狀,蒼古奇特,是廣大盆景愛好者製作盆景的素材之一。剛換盆的黃荊樹樁葉子打卷,說明換盆中操作不當,造成根系的傷害才會呈現的症狀。換盆時原土坨去土太多或者是換盆時盆內加入了過多的肥料,都有可能造成葉片打卷,植株傷根緩苗和肥害傷根都是很多花友換盆時常遇到的事情。
  • 春季三月尖葉木樨欖繁殖,樹樁移栽提高成活率縮短緩苗期
    春季三月尖葉木樨欖繁殖,樹樁移栽提高成活率縮短緩苗期。尖葉木樨欖中文正名鏽鱗木樨欖,別名吉利樹,在雲南、廣西等原產地俗稱「鬼柳」「木西蘭」 為木樨科木樨欖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製作盆景可採挖老樁,在其主要產地雲南,秋冬季節移栽有著較高的成活率,在1月或10月,即便是裸根移植也能成活。尖葉木樨欖大樹移栽時傷根較多緩苗期,延長為了提高成活率縮短緩苗期主要掌握的技術要點。
  • 黑松精品盆景,都是這麼做,造型的實用程序
    黑松幹蒼勁,根虯曲,壽命長,四季長青,做成盆景易於保型,深受大家喜愛。但許多盆友並不了解黑松的生長習性和製作過程。那麼黑松盆景怎麼製作?筆者在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曾經大規模栽植過沿海黑松防護林,最近15年多次做過黑松盆景。現將黑松盆景造型的多年做法和體會與盆友們分享一下,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 盆景製作|山松下山樁的採掘和製作養護經驗淺談
    然而山採方式成活率較低,過度耗費時日,如果對山松習性不了解,很多優質素材都被浪費,一則破壞自然環境,再則暴殄天物,因而筆者建議,山採方式要謹慎。當然,還有不少人採取「童子功」方式,從山松幼株就開始製作培育。這是鄰國日本盆景界經常採用的方式,他們經常一盆松柏盆景,經過幾代人的製作和養護,造型優美,匠心獨特,這點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佩。
  • 想知道你的下山樁為啥成活率不高嘛,我來告訴你
    從山上挖下來的樁嗎?其實下山樁包含從山上挖下來的樁但不僅限於山上,從野外挖的也是,準確的說非人工自小培育的樁材統稱為下山樁。盆景的養成,很大一部分素材來自下山樁,最常見的像杜鵑、金彈子、黃荊等等。但是無論如何還是得提一句,挖樁可以但儘量不要破壞生態平衡,不要因挖樁導致自身受限制(你懂得),已經有人被請進去免費吃住了。就像我籤名寫的一樣,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節制些。
  • 樹態優雅的綠寶樹,一定要注意這5點,才能長得茂盛且有生機
    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園林應用前景,是熱帶城鎮、街道、公園、庭院等園林綠化的優良樹種,深受盆景愛好者的喜愛。如何種植綠色的寶樹?有人把綠色的寶樹養大枯萎了。原因是什麼?讓我們和你分享如何養綠寶樹。1.陽光綠寶樹是一種喜陽光的植物,也比較耐陰。春天、秋天和冬天都可以直接曬太陽。
  • 給黑松枝條扦插,如此才能是提高成活率的方法,簡單有效,易生根
    然而,隨著盆景愛好者的增多,經驗越來越豐厚,慢慢的也研究出些能利於成活的辦法。根據正確的方法給黑松扦插,可將成活率提高至百分之八十左右。效果明顯不說,也減少了不少的無用之功。這就需從好幾個方面配合進行。1、選枝條枝條的選擇關係著萌發力的好壞,從而也決定了成活的難易。
  • 黃荊喜光沒錯,爆嗮也沒問題?這兩個環節不注意說不得會駕鶴歸西
    黃荊這個植物可以說是大自然對咱盆景人的恩賜,作為盆景,它本受大自然的洗禮,經過風雨的鬼斧神工雕刻,舍利天成、孔洞斑駁,造型獨特還能變化豐富,並且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不挑土,還耐貧瘠,很容易就能養活,然而,容易是容易了點,但是也有盆友就難在了這個容易的植物上,畢竟,地大能物薄,盆景天地小,限制了它的生長也就影響到了原本的抵抗力
  • 榆樹盆景為「盆景七賢」之一,其下山樁如何採挖和上盆?
    再加上榆樹莢果如錢幣,寓意美好,口彩十足,因而被人們在庭院房前屋後廣為栽植。榆樹還是製作盆景的最為廣泛最為常見的優美樁材,被清代蘇靈的《盆玩偶錄》譽為盆景「七賢」之一,是一種雅俗共賞的品種。怎樣挖掘才能減少損傷呢?怎樣栽培能保證成活率高呢?下面我們就給諸位簡單介紹一下。一、挖樁季節由於榆樹在我國野生資源分布廣泛,種類繁多,基本上大多數省份都有分布,因而喜歡盆景的朋友,都可以自己在山野尋找適宜的樁材進行採掘。
  • 秦嶺大山,用糖梨木做盆景,造型比崖柏都耐看
    在我們秦嶺山區農村,有盆景愛好的叔叔、爺爺都是取材於大山,在大山中找尋最合適的樹樁,雖然沒有接受專業的盆景養護技巧,但是他們「自成一派」,也塑造出了個性獨特的盆景!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可能只有我們秦嶺人才會用的樁:糖梨木,用它來做盆景,造型甚至比崖柏都耐看。什麼是糖梨木?這是我們老家農村的叫法,其實糖梨木也叫野梨、鹿梨、鐵梨、棠梨,至於他的學名,我覺得應該是棠梨吧!
  • 這4種花不一般,能做成高端盆景,養久了很值錢,能做傳家寶
    這4種花不一般,能做成高端盆景,養久了很值錢,能做傳家寶現在越來越多的朋友都喜歡在家中種植一些花卉。除了養花,我們還可以打造一些盆景。所以我們在夏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給枸杞通風。3、榆樹榆樹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小榔榆最適合做盆景。這種盆景的葉子非常的細,杆枝幹上有很多隨機而成的瘤狀物,看上去既顯滄桑,又很獨特!
  • 農村常見的榆樹,養成盆景古樸蒼勁,枝葉扶疏,觀賞性強
    榆樹在農村比較多見,很多人喜歡用它來製作盆景,榆樹不僅枝幹古樸滄桑,葉子小巧,它的寓意還非常好,因榆樹開花叫榆錢,與餘錢諧音,所以人們都覺得榆樹養在家裡能夠招財。榆樹的品種也有很多,通常用來製作盆景的都是小葉榆,像大家比較喜歡的榔榆,主幹蒼勁,葉子小巧,製作成盆景後觀賞效果更好。當然普通的榆樹疙瘩樁,製作成盆景也是非常漂亮的,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將普通榆樹疙瘩製作成漂亮美觀的盆景。
  • 黑松盆景鋪設青苔最有韻味,如何操作?該注意什麼?
    養護黑松盆景美不勝收,如果花盆裡面栽上青苔,更顯韻味和美感,給黑松盆景配上青苔該如何操作呢?下面說說給黑松盆景配青苔的問題吧!一,黑松盆景鋪上青苔有哪些好處?所以有了青苔,黑松盆景不但有詩意,更重要的是對黑松也有好處。二,給黑松鋪青苔需要注意什麼?給黑松鋪設青苔,咱們要注意養護方法,先說黑松喜歡溫和陽光,但是青苔不耐曬,不喜歡過於溫和陽光,給黑松鋪設青苔就要解決這個矛盾,怎麼辦?
  • 都說雀梅易活難養,其實雀梅盆景養護中澆水是關鍵
    雀梅一、選樹樁陰坡生長的雀梅多為稀疏,高挑清秀,宜製作些簡潔高雅文人盆景。陽坡生長的雀梅多叢生矮狀,蒼老,宜製作蒼勁雄渾的盆景。挖樁時間從一般都在深秋和春天最好,深秋季節採的挖樁要注意出土後做好防風乾的措施,建議根部打泥漿,即時入盆,盆土堆高點。冬季採挖,一定要注意防寒凍傷,出土後,應用包裝袋等物將根系包裝好避免凍傷。春季採挖是最好的時間,成活率也高。二、雀梅的養護方法介紹
  • 西府海棠,如何做成盆景?了解這些,成型不難
    但是主幹整型效果不如天然美,這是因為它本身就是樹姿優美,樹幹如同天然形成的千年懸崖峭壁,如果人工扭曲造型,就失去了西府海棠的美點,還不如平枝荀子和黃荊、酸棗這些草根素材。當然每個人的視角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也不同,僅是筆者的一家之言。今天我們一起看看怎麼把西府海棠做成盆景,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解決措施有哪些。
  • 需要如何嫁接才能提高成活率?
    很多種植戶都比較熱衷於種植桔子樹,基本上種植的第二年就有少量的花果,第三年的時候坐果率已經逐漸提高,是一種見效相當快的果樹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嗎?能夠這麼快就產果的桔子樹全部都是嫁接好的,購買幼苗的時候仔細觀察就能看到刀口痕跡。實生苗桔子樹雖然很容易成活,並且長勢比嫁接苗更好,卻基本上不開花、更不結果,只能作為觀賞性來進行栽培和修剪定型。
  • 農村不起眼的樹,挖一棵做盆景,比買得還要好看!
    在家憋著這一個多月,養花人簡直各出奇招,什麼修剪、換盆、施肥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動手欲了,接下來就要做盆景了!這做盆景的花,也不是什麼名貴物種,身邊隨手可見的就能用,甚至路邊挖的也能用呢!在大門口挖一小棵榆樹,在盆裡養一養,就變成了漂亮的小盆景!雀梅在一些農村地區,隨處可見的雀梅是拿來做盆景的好材料,它的枝幹生長奇特,造型也特別優美,不管是單獨在一個花盆裡,還是跟石頭搭配,都是非常漂亮的!
  • 沒經驗承包大棚栽植甘藍,高投資賺個低收入!看看老菜農怎麼管理
    栽植幼苗後,造成不齊的主要原因【1】栽植過淺:大棚栽植農作物,和露地栽植不同:露地栽植農作物,基本是先澆水後栽植;而大棚內栽植農作物,基本是先栽植,再打開微滴灌進行滲透。由於剛耕過的土壤比較鬆散,滴水較慢,土壤在滋潤過程中逐漸沉實,而栽植的幼苗不能和土壤一起下沉,造成預埋的根系露出土壤表層。這種情況下,如遇陰雨天氣,溫度低,成活率還較高;但如遇晴好天氣,大棚內的溫度一般在32℃以上,土壤表層溫度較高,而移栽的幼苗嬌嫩,很難紮根,因此成活率較低。即使陰雨天氣栽植的幼苗,在晴天后也容易乾枯。
  • 火棘盆景之——《育樁篇》
    火棘在世界上有11個品種,我國產有7個品種:火棘、全緣火棘、細火棘、窄葉火棘、黃果火棘等。山野中有千姿百態的樁頭,要不惜百裡挑一,選那些具有蒼古奇特、曲折、挺拔等特點的樁頭為好,樹齡以久為貴,特別要注意根部和主幹的形態美,不要一味追求怪,怪不等於美,也不要過於追求象形,象形樹樁好,但不等於是盆景藝術的最高標準。樹樁不宜太高太長(高50~80釐米左右為好),要便於栽培,適宜陳設觀賞,有些樹樁雖有缺陷,從發展眼光看是可以彌補的,仍應選取,萬萬不可盲目亂挖亂採,否則會浪費寶貴的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