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飛彈的誕生使航炮的存在意義成為爭論點。美國率先在F-4戰鬥機上取消了航炮,僅依靠空空飛彈自衛和進攻。但早期飛彈的性能較差,F-4一度被僅裝備航炮的戰機擊敗。在後期型的F-4E上,美國又安裝了航炮。
如今空空飛彈性能大幅提升,且超視距空戰成為主流,人們又重新審視航炮的存在意義。各國對航炮問題的認識不太統一,五代機中,F22、F35A、F35B和F35C均有航炮裝置,殲20卻沒有。
五代機裝不裝航炮這一問題也富有爭議。在沒有預警機或地面雷達幫助時,五代機基本不可能在超遠距離上發現彼此。一旦相遇,則很快爆發近距離格鬥。由於五代機所帶格鬥彈不多,打空後無航炮的一方則處於劣勢。
上述觀點似乎並無問題,但幾乎不可能發生,因為裝備五代機的國家都有自己的空戰體系。作戰時,預警機和地面雷達會齊上陣,且現在空空飛彈的機動性和命中率很高,可將敵機很快擊落。這樣看來,航炮可有可無。
但在四代機身上,各國都安裝上了航炮用於自衛。這可能是因為四代機隱身性差,且爆發近距離格鬥的機率大,所以在四代機上航炮大有作用。 是否應該裝備航炮這一問題並無準確答案,但從保險的角度上來看,裝備航炮自然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