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記者搜索發現,加瀨曾宣稱,二戰期間的「慰安婦」是自願隨軍妓女,還多次在南京大屠殺問題上大做文章。旅日華人、日本問題專家蔣洪接受採訪時表示,二人均非日本主流專家學者。
《英國記者看同盟國戰勝史觀的虛妄》封面
原作者斯託克斯
譯者藤田裕行
譯者加瀨英明
一名英國記者的暢銷書「否認」存在日軍南京大屠殺,近來頗受日本右翼勢力歡迎。然而,日本媒體8日晚間報導,這些否定歷史的內容其實是日本譯者擅自添加的。原作者英國人斯託克斯說,當他得知自己作品遭日本譯者添油加醋,頓時「驚得目瞪口呆、毛骨悚然」。
病中口述:日本譯者「添油加醋」
日本共同社報導稱,美國《紐約時報》前東京分社社長亨利·斯託克斯的暢銷書《英國記者看同盟國戰勝史觀的虛妄》中,主張不存在日軍南京大屠殺,還為日本在二戰期間犯下的暴行進行辯解。這本書很快登上日本的暢銷書排行榜,令75歲的斯託克斯在日本右翼勢力中大受歡迎。
由於斯託克斯患有帕金森氏病,無法敲鍵盤或用筆寫字。他把著作出版工作委託給譯者藤田裕行和日本右翼激進歷史學者加瀨英明,對藤田口述170小時後,由藤田把他的口述資料翻譯成日語,再結集出書。
然而,斯託克斯最近接受日本共同社採訪時說,他對日語只是略知一二,並不清楚自己口述的內容被翻譯成日文後「書中寫了些什麼」,但他肯定,日版書中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內容,並非他的原作,而是譯者擅自添加的。
據悉,斯託克斯在書中主張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把亞洲各國從歐美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的戰爭。譯者藤田裕行在書中添加道:「作為歷史事實的『南京大屠殺』不存在,是中華民國政府捏造的宣傳手段。」
強詞奪理:譯者稱外國人的話有說服力
藤田坦言:「如果由我寫這本書,人們會說我是右翼分子或歷史修正主義者,不會相信我說的話……但是如果由一個外國人來替我說話,不管內容是什麼……人們都會感興趣。」
儘管曾有家人和朋友提醒斯託克斯,要「小心」藤田替他譯書之舉,但斯託克斯沒把這些提醒放在心上,把藤田等人視為私交深厚的「親密朋友」。後來得知自己書中「主張」南京大屠殺從未發生過,斯託克斯回憶道,他「驚得目瞪口呆、毛骨悚然」。
譯者藤田承認在書中添加了他自己的話,但辯稱他是按照斯託克斯的原意添加內容,「我覺得兩人的理解存在偏差,若發生了誤解,我有責任。」除了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段落,藤田拒絕透露還有哪些內容是他擅自添加的,也拒絕公開斯託克斯當時的口述錄音。
不過,藤田似有意將「責任」推給另一位譯者,他說,自己多次與加瀨商議這本書的話題設置,以及應該問斯託克斯哪些採訪問題,「如果沒有加瀨老師,這本書就不可能出版。」
不出他們所料,兩人通過借外國人之口「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做法的確使書籍熱賣。此書去年12月出版,5個月內銷量達10萬冊,受到日本右翼勢力大力追捧。
共同社報導稱,「雖然該書採用了斯託克斯單獨著書的體裁,但大部分內容是藤田根據對斯託克斯的採訪用日語寫成的。藤田裕行持否定日本戰爭責任的立場,他並未向斯託克斯解釋書中的詳細內容,斯託克斯不太懂日語,在接受共同社採訪前對問題之處並不知情。」
作者發火:怒斥譯者做法愚蠢
斯託克斯不太懂日語,他在接受共同社採訪時表示,譯者藤田曾向他保證,書中「90%至95%」的內容是基於對斯託克斯的採訪。
斯託克斯用「滑稽」、「愚蠢」、「笨得像驢」等詞形容試圖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做法,認為是日本右翼「赤裸裸的宣傳」。「我的立場與這類言論有天壤之別,」斯託克斯說,「我的立場是,那些可怕的事曾在南京發生。」
在日本《呼聲》雜誌3月刊出的一篇採訪文章中,斯託克斯曾說,他「無法支持」日本右翼勢力關於不存在南京大屠殺的言論,因為那些話「並不真實」。在日本《第一新聞》雜誌4月刊出的一篇文章中,斯託克斯表達了類似觀點。
藤田裕行則解釋稱:「把『南京大屠殺』加上引號,旨在說明並未發生30萬人被殺、2萬人被強暴那樣的『大屠殺』。」但該書中沒有相關說明。斯託克斯批評道:「這是一頭霧水的解釋。」
對自己「糊裡糊塗」成為日本歷史修正主義代言人這件事,斯託克斯說:「如果我被人利用了,我也撇不清干係。這是我的責任,我的錯。」斯託克斯已經要求藤田重新修改此書。藤田表示會在即將出版的英文版中作出修改,但目前無意改動已經出版的日文版。
據悉,有一位負責整理採訪錄音的員工目前已辭職,因為其「故意無視與自己觀點相反」的原作者關於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的論述。
新聞人物 作者挺有名 譯者非主流
據了解,斯託克斯是英國人,在日本已經生活50年,1978年至1983年出任《紐約時報》駐東京分社社長,其間寫過一部較有影響力的日本文學家三島由紀夫的傳記。日本同志社大學一名媒體倫理學教授認為,這讓斯託克斯成為日本歷史修正主義觀點的絕佳代言人。
譯者藤田、加瀨均與鼓吹日本歷史修正主義的日本團體「傳播歷史事實協會」保持密切聯繫。記者搜索發現,加瀨曾宣稱,二戰期間的「慰安婦」是自願隨軍妓女,還多次在南京大屠殺問題上大做文章。旅日華人、日本問題專家蔣洪接受採訪時表示,二人均非日本主流專家學者。
新聞連結 法國二戰紀念館 闢專區講述南京大屠殺
「普通歐洲人對二戰中的太平洋戰爭了解其實不多,特別是對中國戰場。岡城二戰紀念館專門開設中國展廳,就是為了講述西方人長期以來並不了解的南京大屠殺。」法國西部諾曼第地區岡城二戰紀念館館長斯特凡納·格裡馬爾迪對記者說。
5月8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勝利日,6月6日,法國將舉行隆重儀式紀念諾曼第登陸70周年。日前,記者走訪了距離首都巴黎200公裡的法國西部諾曼第地區中心城市——岡城。岡城二戰紀念館不僅是該地區乃至歐洲最大的二戰紀念館,也是在歐洲戰爭紀念館中唯一設有中國南京大屠殺內容的二戰紀念館。
據紀念館解說人員介紹,岡城二戰紀念館不僅關注戰爭本身,還回顧了1918年一戰結束至二戰結束這段歷史,讓人們看到這場歐洲乃至全球最大的戰爭劫難的由來。紀念館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不僅僅局限於法國和歐洲戰事,還增加了歐洲戰場之外的太平洋和亞洲戰場內容;二是專門設有二戰大屠殺展廳,包括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日本軍隊在南京的暴行。
「法國和亞洲相距遙遠,過去普通法國人對亞洲戰場了解不多,我們的紀念館對此關注度也不夠。2010年紀念館重新布置時,我們增加了太平洋和亞洲戰場的內容。此外,當我們想添加戰爭死亡人數資料時,發現中國是死亡人數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蘇聯),所以我們決定必須添加這方面內容,」格裡馬爾迪介紹說,「隨後,我們與中國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合作,專門開設一個中國展廳,講述西方人並不了解的一場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最後我們作出戰爭總結——二戰共造成6000萬人喪生,而中國就有2000萬人死亡,這對一個國家來說非常多。」
格裡馬爾迪說,「今年是諾曼第登陸70周年,紀念館將舉辦各種專題展覽、研討會和多項活動來紀念這場200多萬軍人參加的戰役。法國總統奧朗德將於6月6日來到紀念館紀念戰爭中的死難者。我們歡迎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參觀者,未來有計劃聘請中國翻譯來接待中國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