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兒保中心:如何讓寶寶擁有大長腿?1歲前這4個行為要避免!

2020-12-22 騰訊網

如何讓寶寶擁有大長腿?1歲前這4個行為要避免!

在這個拼顏值的時代,高顏值大長腿是標配,特別是一雙又直又美的大長腿,更能襯託出人的氣質。因此父母們都希望孩子能有一雙筆直的大長腿!那麼想要孩子有一雙大長腿,先要了解孩子腿型發育的規律。

孩子腿型發育規律

寶寶剛出生時,腿部呈X型或者O型都是正常的。這是因為胎兒時期生長空間有限,胎兒無法將腿完全張開,雙腿呈蜷縮狀,所以出生後腿部也不是直的。

大約到2歲左右,寶寶腿會變直,接著因為生長發育原因,腿部會呈「X「狀,這是正常的,到7、8歲左右,孩子腿又會變直,接近成人腿型的彎曲度。

寶寶的腿型,除了受先天的影響,後天的養育方式也會帶來很大影響。因為小寶寶骨骼發育中,沒有完全定型,易受外界影響,尤其是在一歲內,家長別做下面4件事!

導致寶寶腿部變形的行為

01綁腿。老人為了防止寶寶羅圈腿,生生將寶寶雙腿綁直直的、緊緊的~其實,寶寶腿部彎曲是生理彎曲,跟羅圈腿並沒有關係,等到寶寶長大就會自然而然正常變直了。

反倒是綁腿對寶寶的腿部傷害更大一些,用布帶之類的綁腿,操作不當可能壓迫血管,導致肢體遠端缺血。因為綁腿會阻礙寶寶的活動,長期下去會導致腿部的血液不流通,容易引發寶寶肢體發生壞死,這是非常危險的。

02過早讓孩子學會站立。通常寶寶10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站著了,但是有些寶寶發育比較晚,父母就讓寶寶過早的學站立,扶著孩子學站。

這是很不科學的做法,寶寶生長發育旺盛,骨結構以軟骨成分為主,可塑性較強,但肌肉力量薄弱,太早讓寶寶站立,腿部承重過早,骨骼容易彎曲變形,導致腿部畸形。

寶寶的「坐、站、走」都不是學出來的,而是隨著發育水到渠成的事情。父母可以幫助寶寶訓練,但是切忌「揠苗助長」,否則害的是寶寶。

03寶寶的坐姿不正確。之前朋友圈看到有人曬娃的照片,寶寶呈「W」型跪坐在地上或者床上。

這種姿勢會讓寶寶的骨盆向外擴張,導致大腿骨內轉,長期下去,身體的重量都會壓在小腿上,便會加重小腿彎曲的情況,進而影響腿型發育,變成O型腿。

因此寶寶坐姿不正確也會導致腿部正常發育的狀況,寶媽要避免寶寶這種坐姿的出現。

04過早讓孩子學走路。很多家長都對寶寶的生長存在一定攀比心理,尤其是對於寶寶能站會走這件事兒,覺得走路越早說明發育越好,孩子越聰明。於是就盲目用一些自以為正確的「方法」,讓寶寶早點學會走路。

一種是讓寶寶坐學步車。寶寶的骨骼還沒發育到可以完全支撐身體全部重量的時候,過早使用學步車讓寶寶學走路,由於寶寶的腳跟基本不用力,就會出現寶寶習慣性的用前腳掌走路的姿勢,容易導致骨骼變形彎曲,出現O形腿、X型腿等情況。學步車可用,但過度依賴學步車只會影響孩子發育的正常節奏,影響孩子的腿型。

一種是人為扶站。家長扶著孩子的身體使其站立,大多數情況都是架著腋下幫孩子站立。這種情況,堅決反對。

如何讓寶寶擁有大長腿

擁有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能讓孩子身體發育更棒,也是身體長高的前提。同時也有利於寶寶腿部骨骼的生長,要想擁有大長腿,睡得好也是必要的條件。

營養豐富,注意維D補充。很多媽媽總是會說,給孩子補了很多鈣,但是個子也沒見長,就是因為沒有給孩子補充它,它才是逆襲基因之戰中最關鍵的——維生素D!

在於鍛鍊。讓腿部骨骼生長最快的運動就是蹦蹦跳跳。所以在還在到達一定年齡以後,可以嘗試讓孩子多跳,比如打籃球、打排球、跳繩等,能使身高和腿長的生理效應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寶媽注意:孩子的大運動發育,不是學出來練出來的,而是隨著發育水平的提高水到渠成。我們不要因為一時的虛榮心、攀比心,拉著孩子成長。把成長的節奏還給孩子自己,而不是由我們來掌控,這樣,孩子才會站的更穩,走的更好。

相關焦點

  • 武漢兒保中心:快住手!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新生寶寶
    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新生寶寶,別再做了! 寶寶出生後,很多媽媽將全身心的愛給寶寶,恨不得二十四小時都將寶寶帶在身邊。 但媽媽也是新手,寶寶出生,身體等都很不成熟,經不起大人的各種折騰,所以在新手媽媽照顧寶寶的時候,這幾種危險的行為千萬別做,不然會傷害到可愛的寶寶。
  • 想讓女兒變成大長腿,寶寶一歲前這些動作不能做,再「萌」也不行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一到夏天,女生「大長腿」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筆直纖長的腿是所有女孩都想擁有的。作為父母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女兒有這樣一雙「大長腿」。但你不知道的是,女兒的大長腿可能她們1歲前就被你「毀」了。可愛的鴨子坐小萱的女兒剛剛6個月,最近小萱發現女兒學會了「鴨子坐」,覺得女兒這樣十分可愛。覺得孩子已經6個月了,也該練習坐立了,就經常讓寶寶這樣「鴨子坐」。
  • 寶寶1歲前常用這種坐姿,往往易長成O型腿,日本女生就是典型案例
    寶寶一歲前做這些動作,挺傷腿。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夏天就是露腿的季節,此時一雙大長腿就顯得足夠亮眼,優勢十足,所以,幾乎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家女兒長大後也能擁有大長腿,但殊不知,孩子小時候的一些壞習慣,早已讓這個美夢幻滅了。
  • 寶寶1年長几公分正常?要是不達標,可要注意這幾個黃金增高期了
    在不同的年齡段,寶寶的身高增長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抓住寶寶身高增長的黃金時期,給寶寶補足營養,讓寶寶長個高個子。縱觀寶寶各個年齡段的身高,身高增長速度的確不同,如果能注意這些快速增高的階段,你想要的長腿歐巴一點不是夢。寶寶不同年齡的身高標準下面是衛生部《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2009年)
  • 別對寶寶做這4個「親密」行為,可能會傷害娃,再疼愛也不合適
    可是,那些在父母長輩眼中看似對孩子的「親密」行為,實際上卻對孩子存在殺傷力。行為一:過早豎抱寶寶寶寶出生後的生長發育特點是頭大、頭重、骨骼膠質多且相對鬆軟、肌肉力量薄弱且大腦袋需要靠頸部的肌肉和韌帶支撐。
  • 武漢兒保中心:給寶寶吃「糖」有講究
    因此,內源性糖、多糖雖然和游離糖一樣能提供相同的能量,但是對身體的影響沒有游離糖那麼大。 2019年WHO又針對3歲以下的嬰幼兒提出了特別的「禁令」:禁止食品生產商在3歲以下嬰幼兒市售輔食中添加游離糖。對4-6歲的孩子來說,每天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相當於每日攝入糖應該低於19g;7-10歲約24g;11歲以上約30g。
  • 3歲寶寶讀幼兒園前,家長要培養4個能力,娃會很快愛上幼兒園生活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若能注意這些問題,會讓寶寶更願意去幼兒園!多大的寶寶可以上幼兒園?當然,寶寶多大去上幼兒園還得根據自己寶寶的情況來定,比如說自家2歲半的寶寶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自理和表達能力,這時候送去上幼兒園完全沒問題。讀幼兒園前,寶寶最好掌握這4個能力1.
  • 4個方法讓你擁有楊冪、劉雯的大長腿
    你羨慕楊冪、劉雯等女星的大長腿嗎?她們嚴於律己,身上沒有多餘的贅肉,還有一雙傲人的大長腿,每次秀出大長腿都能成為全場的焦點,讓人移不開眼。 夏天是個露肉的季節,女孩都希望穿上短裙短褲,秀出自己的好身材。而肥胖的女孩,苦惱的是怎麼減掉身上多餘贅肉,告別大象腿,擁有細長的筷子腿。
  • 寶寶4種坐姿會越坐越「矮」,基因再好也無緣大長腿,家長要規避
    文/小雪媽媽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個子高,畢竟擁有一雙「大長腿」,天然外在條件無形中都高了一截。很多人都會說,孩子個子多高主要看基因。4種坐姿寶寶會越坐越「矮」第一種,鴨子坐鴨子坐又叫做「W坐姿」這種坐姿經常是年幼的孩子,兩個小腿往後彎曲,貼近臀部兩側,可以坐得更穩當,不過一般成年人不會這樣坐,這樣坐很彆扭不舒服。
  • 1歲內有這3個表現,證明寶寶要「長個」,錯過青春期也補不回來
    根據嬰幼兒發育規律,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身高會增長25cm左右。 很多寶媽會發現,寶寶出生後好像一天一個樣,這其實並不是媽媽的錯覺,寶寶在頭一年真的「變化」很大。 寶寶在1歲前有7個猛漲期,可以細分成前6個月和後6個月,家長千萬不要錯過哦。
  • 曹格女兒「反敗為勝式」長大,醜萌標籤被摘,完美遺傳媽媽大長腿
    「調查顯示:國內每3個女性中就有1個腿型不正。」、又直的大長腿呢?還擁有一雙又長又直的大長腿更是成為矚目焦點。
  • 4歲寶寶在幼兒園午睡去世,痛心之餘,更應該學會如何避免悲劇
    前幾天看到一條新聞,在湖南益陽,一名4歲的小男孩在幼兒園午睡期間死亡。在監控視頻裡,小男孩一直處於趴睡狀態,直到孩子媽媽過來查看狀態(孩子媽媽也是幼兒園老師),才發現小男孩已經沒有了呼吸。作為一位媽媽,看到這樣的事情真的很痛心,但這件事情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寶寶是很脆弱,尤其是低齡寶寶,我們也經常能看到有嬰兒猝死的新聞。那麼今天,就和你們聊聊,如何護理寶寶,預防嬰兒猝死。
  • 嬰兒有與生俱來的「道德觀」,4個行為懲惡揚善,爸媽要學會引導
    —《善惡之源》保羅·布盧姆 生活中,為什麼寶寶們一見到某些人就開始哭,非常抗拒被他們抱?其實,有時候並不是認生,而是寶寶們天生的「道德觀」在背後無意識的進行影響。 關於寶寶們天生的「道德觀」,家長了解多少?面對這種「嬰兒道德觀」,家長們又該如何對其進行守護和培養呢?
  • 寶寶如果出現這4個表現,多半是長牙的「信號」,家長要多留意
    但事實上,每個孩子的發育節奏不同,長牙的時間也就會出現一些差距,那麼寶寶多大才會開始長牙呢? 其實,寶寶如果出現了這4個表現,那麼多半是要長牙的「信號」,家長們可要多留意呀! 小李是一位新手寶媽,兒子多多已經9個月大了,而她的鄰居齊阿姨是個熱心腸的人,平時沒少幫小李忙。 這天,寶媽帶著多多出門倒垃圾,回家時恰巧碰到齊阿姨的女兒女婿帶著孩子回來探望老人,所以上樓時就一起閒聊了兩句。
  • 你家孩子6歲前如果有這4個特徵,太棒了,寶寶智商不會低
    嬰兒出生後,我們都希望他們是健康聰明的寶寶,這樣我們的父母就會很開心。雖然在看到孩子快樂成長的過程當中,父母也會非常開心,但是孩子也會有很多非常調皮的行為,讓父母們都非常地頭疼。在孩子一歲多的時候,他們開始走路,我們每天都在勞累和緊張中度過,唯恐他們會磕磕絆絆或跌倒。
  • O型腿,是寶寶過早站立造成的嗎?訓練寶寶站立,家長試試這兩招
    在這些條件下,寶寶才可能完成這些動作。所以有時候「快快長大」只是父母的一個心願,寶寶的成長需要一個一個腳印,急不得。閨蜜沐沐,兒子6個月的時候開始上班,現在寶寶由奶奶幫忙照顧著。前兩天下班回家,看著婆婆在幫兒子練習走路,可把沐沐嚇壞了。寶寶剛剛滿7個月,很多老人都說,寶寶太小站立,將來會變成O型腿。
  • 寶寶的眼睛看起來正常,其實已經被損傷!這4種行為不可做
    前幾天跟媽媽走親戚,發現親戚家的4歲的寶寶長了一雙溜溜大的眼睛,又黑又亮,真是太引人注意了,我就誇了兩句,沒想到親戚卻憂慮的說:「眼睛再大管什麼用,前幾天去體檢,眼睛已經近視200多度了!唉」!對此,我也表示非常震驚,才4歲的孩子就近視了,這也太可怕了。在這裡還是要提醒家長,別看孩子水靈靈的大眼睛看起來很正常,如果很多小細節不注意的話,眼睛可能已經受損了。近視、散光、弱視等,我們只憑眼睛看,是看不出的哦,原來是這些小習慣在傷害視力,快看看你有沒有在做!
  • 1歲健康寶寶腦出血,只因奶奶用老方法哄睡,家長要引以為戒
    奶奶老辦法帶娃「失控」,1歲的健康寶寶腦出血幾天前聽一位護士朋友說了一位接診的案例,半夜一位才1歲的寶寶因為突發腦出血被送到了醫院。其實原因也不是什麼事故的造成,而是來自奶奶的一次帶娃「失誤」。因為這位孩子的家長都太忙了。
  • 家玥月嫂提醒:關於寶寶O型腿這個謠言,寶媽千萬別信!
    直到寶寶學會走路以後,才會引起家長注意,但這時,就已經很嚴重了。所以,針對這個問題,還是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家長和照料者一定要警惕。那麼,如何才能發現異常呢?三、寶寶長腿關鍵期,這3件事一定要注意!01、運動要適當科學的運動方法,有利於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促進軟骨細胞增長,幫助寶寶鍛鍊健康腿型。
  • 幼兒1-2歲生長發育指標,你家寶寶一樣嗎?
    文/可馨育兒 幼兒1-2歲生長發育指標,你家寶寶一樣嗎?一、前滷門閉合寶寶長到一歲半的時候,大多數寶寶的前滷門已經完全閉合了,發育快的寶寶甚至在一歲半以前就已經閉合了,即使還沒有閉合,也已經很小了,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