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高數部分中,極限毫無疑問是重點中的重點,極限的思想貫穿於整個高數部分。
對函數極限和數列極限的區別與聯繫進行深刻的了解,將有助於後續的複習。
1. 函數極限的概念
在高數中,函數極限的含義就是自變量無限趨近而不取到某值時,因變量的變化情況。比如在正切函數中,正切函數的自變量x不能取到П/2,但是可以無限趨近П/2。
從正切函數圖形中可以明顯發現,自變量x可以從兩個方向無限趨近П/2,即分別從П/2的左邊和右邊趨近。從П/2的左邊無限趨近則為正無窮大,從從П/2的右邊無限趨近則為負無窮大。分別採用下面的表達形式來形容這兩種趨近結果。
但是,有一點切記,自變量無限趨近而不取到某值並不是說在函數中,自變量在該點沒有定義!
如函數f(x)=x+1,函數在x=0處有定義,而函數在x=0處的極限也是存在的,這個極限值也就是函數在該點的定義值。
注意,在上述計算過程中,並沒有涉及到+和-號,這是因為函數f(x)無論從x=0的左邊和右邊趨近,函數的形式(即x+1)和趨近結果(即趨近結果都為1)都沒有發生變化,因此,這種情況下無需區分左趨近和右趨近。
2. 函數極限如何計算
函數極限的計算其實很簡單,就是把趨近的x值直接帶入函數進行計算即可。但是,切記畫蛇添足!
當然,如果左趨近和右趨近時,函數值均為無窮大(包括正無窮大,負無窮大),且函數形式都一樣,函數極限的計算過程可簡寫,而不用單獨擰出左趨近和右趨近。
3. 數列極限與函數極限的聯繫與區別
提到數列極限,很多同學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中學學過的數列。高考的數列一般都是壓軸題,且難度係數較高。因此,對數列極限心存敬畏之心。
其實在考研中,數列極限不難,這點不同於高考中的數列。掌握數列極限的關鍵之一就是去除高考數列留給你的心理陰影,從而心懷坦蕩去學習它,而不是迴避數列極限。
函數極限,分左趨近和右趨近,而數列極限,只有一種趨近,就是趨近於無窮大,什麼意思呢?
在函數極限中,自變量的取值是連續的,如函數f(x)=x+1,在自變量x無限趨近於x=0時,自變量x可以去0.01,0.001,0.0001……
而在數列極限中,自變量的取值是離散的,即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
相信大家對數列極限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那麼如何對數列極限進行計算了?
由於數列極限的計算內容較多,且很多同學在計算數列極限時,經常不知不覺丟分,丟分後,也不知道錯在哪,小編將在下期進行詳細說明,對易錯點進行一一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