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不到兩周發現公司很「坑」,果斷離職會影響找下一家嗎?

2020-12-14 創騏雲課堂官方帳號

在職場面試的過程中,我們總容易被HR問到這樣一個問題:

你為什麼要從上一家公司離職呢?

很多人一般會從這幾個方向去回答:1,吐槽上一家公司怎麼不好,福利待遇差,領導不好諸如此類的;2,表現自己有多優秀,只是原來的平臺不夠大,難以施展自己的一身才華;3,感覺所做的工作不合適自己,就辭了。

這樣回答,看似沒問題,但是可能會影響你在HR心中的印象。那麼,當HR問你之前的離職意願時,TA究竟想知道的是什麼?

在職場江湖行走,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早在之前,領英發布了「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95後平均7個月就跳槽,大多數人在初入職場時往往會有過高的期待,以致無法適應工作內容及工作節奏,於是很多職場人便開始頻繁地跳槽更換工作。

為了追求自由、追求更滿意的工作,大家選擇在跳槽中摸索,也可以理解。

但是,對於企業來說,這意味著人才培養的風險。試想一下,公司在剛開始培養新人時,往往會投入很多資源,讓團隊參加專崗技能培訓、各種經驗分享會,以儘快適應崗位的工作。

這對於企業來說,就是一筆不小的人力資源投入,而如果成員的穩定性較弱,經常跳槽,那麼企業在招聘這類人員時就會再三斟酌,畢竟企業也不想幫別人培養人才啊。

但是站在應聘者的角度想,很多時候,跳槽也絕不僅僅就是自己的問題。

比如,有個朋友跟我說,她之前去一家公司試工,做的是活動策劃,一開始我每天都聽她誇公司怎樣怎樣好,有多好的福利,但是結果她做了不到兩周就決定離職了,我問她為什麼會這樣。

她跟我說,那公司實在太坑了,掛羊頭賣狗肉,剛開始是以一家比較有名的公司讓她去參加活動策劃崗的面試,後來錄用後做了一段時間,公司卻讓她負責另外的業務,活動策劃崗也調為電商運營崗。

後來,這個朋友仔細問了問部門主管才知道,如果過了試用期,她要跟這個老闆的另外一家剛成立的公司籤合同,雖然薪資一樣,但做的卻是另一個崗位的工作,於是這個朋友做了不到兩周,就果斷辭職了。

如果仔細揣摩,你就會發現,這個公司的老闆其實是想為自己另外一家剛成立的公司招募人才,但是卻擔心公司剛成立可能很難招到人,所以就借用另一家公司的名義到市場上發布招聘通知,等把人招來了再調崗。

如果立場不太堅定的夥伴,可能就這樣被忽悠過去了,但是畢竟這關乎自己以後的職業規劃,可能一步錯,步步錯,遇到這樣的情況,大家就應該果斷辭職!

但是,隨著離職而來的又是一個新的煩惱,朋友可能會面臨這樣問題,在一家公司只做了不到兩周就跳槽,這樣會不會影響下一家公司對於自己的印象和評判呢?

注意,在一家公司做了不到兩周的話,個人履歷上其實也沒有公司的社保記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不用特意在簡歷上寫明在那家公司的就職情況,直接忽略跳過就可以。

但是如果是做了3個月以上,而且有社保記錄了,這時自己才發現公司很「坑」,我們該怎麼辦?

我的建議依然是,果斷選擇離職,很多人可能會擔心自己會因為頻繁跳槽很難找到下一家,然後強迫自己繼續在這一家不靠譜的公司待下去,但是奉勸一句,千萬不要!

當你果斷離職後,在應聘下一家公司時,HR可能會問你,為什麼會在這麼短時間內離職,你可以這樣跟HR說:

「在應聘時,我對於工作內容的期望是XX,但是在工作期間,我發現崗位的工作內容遠遠地偏離了自己的職業規劃方向,跟自己的預期完全不符合,所以我就選擇離開了,我覺得自己更適合於做XX的工作,而且也積累了XX的經驗,在我看來,做自己更擅長的事,才能在崗位上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價值。」

這樣一來,你就很好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和價值觀,而且也把事情說明白了,這才是HR真正想要了解的。在回答HR關於離職意願的問題,我們就儘量避免吐槽原公司不好、團隊氛圍太糟糕,而是從職業的角度去重新看待離職這件事,展示自己在職業規劃方面的想法。

畢竟HR心裡也明白,如果一家公司發展前景好、福利待遇好、職業發展空間大,團隊氛圍好,誰也不願意做幾個月就跳槽啊。

不過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只是因為自己的「任性」而頻繁跳槽的話,比如,目前已換了三份工作,分別只做了3個月,4個月和5個月。

在HR看來,這跳槽就跳得太頻繁了,加上這個崗位本身要有軟技能加持的話,比如編輯、運營、銷售這類的工作,太頻繁地跳槽並不利於工作技能的磨練和經驗的積累,幾個月的工作經驗含金量其實不大,公司很大機率會淘汰這樣的簡歷。

一般來說,一家公司到底靠不靠譜,我們可以利用一兩個月的時間來認真觀察,過了三個月覺得這家公司還不錯的話,我們可以耐下性子,做滿1年,1年過後再做定奪,而不是剛起步、工作有些成就和起色了就趕緊跳槽。

在我看來,找工作這件事本身就挺「懸」的,自己難保跳出一個坑之後會不會又跳進另外一個坑,原則上,一次兩次的跳槽,問題其實不大。

但關鍵是,當你找到一份比較靠譜的工作後,你願不願意沉下心來磨礪個兩三年,紮實自己的功底,這對於以後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以上與大家共勉。

相關焦點

  • 職域丨離職、入職太衝動,又跳進「火坑」了?又被「白嫖」了?
    小職覺得,一個人不只在結婚、離婚前需要冷靜,在職場的入職、離職,同樣也需要一段冷靜期,入錯行比找錯人更坑,不然你的職業生涯之路會走得異常艱辛。井易因為工作中和同事產生了誤會,衝動離職,冷靜後發現自己還挺喜歡原來的工作,現在覺得後悔不已。
  • 當你決定離職,很多公司會利用這3種套話騙你回心轉意,別相信
    最近,我的一位大學同學和我聊天時發牢騷,他是讀計算機的,在一家公司做項目運營主管。負責管理公司網站日常維護。當初面試時,公司承諾給他5000元工資,但入職三個月後,扣除五險一金,公司只給他發3000元,這與他的理想工資相差甚遠。
  • 年末的一張離職證明,卻讓公司賠償15萬!你還在小看離職證明嗎?
    但是小雨的下一份工作,公司要求入職時要帶上離職證明,最後小雨就因此和公司產生了矛盾。而公司一直不肯批小雨離職,表示是因為小雨手上的工作還沒有人接手,同時公司現在的項目上派了不少人,沒有多的人空出來給小雨的工作。
  • 公司出現這3種情況,堅持還是離職?聰明人都這樣做
    同學曉晴找我聊天,她唉聲嘆氣地說:「現在這份工作做得很不開心,也不知道要不要辭職。」我回道:「如果你們公司出現這3種情況之一,還是果斷走吧,早離職早快活!」最後我還是撂擔子不幹了,一家公司如果一點都不體恤員工辛苦,只想著用最低的成本讓員工幹最多的活。這樣的公司還是早早離開為妙。
  • 入職華林證券僅50天,「國信泰九」開創者張定軍為何匆匆離職?也許...
    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張定軍系個人身體原因主動申請離職,目前誰來接替他的職位,公司還沒有定。不過,上述人士也表示,張定軍的離職對公司的影響不大。入職50天便離職有著26年金融從業經歷,並且作為國內「最牛營業部」國信證券深圳泰然九路證券營業部(以下簡稱「國信泰九」)開創者的張定軍,在2018年揮別國信證券離開券業後,一直少有其聲音。
  • 海底撈員工離職率超過30%,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其實很恐怖!
    餐飲員工離職留下的坑,需要找10個人才能填上,招人不是一般的難。導語餐飲企業一個員工離職後留下的坑,並不是想像中的找個人填上就萬事大吉了,如果是優秀員工,善於做服務員的員工,離開了那就是餐飲企業的巨大損失。
  • 入職六天辭職賠償數十萬元:我走過最遠的路,就是公司的套路
    你一定見過好不容易通過面試進入公司後,結果發現公司和面試所描述的「天差地別」,進而憤怒離職的例子。但你有沒有見過,因為入職六天後發現公司不對勁,卻被公司要求賠償十萬元的無良民企呢?據媒體報導,重慶有兩個大學生小張和小楊,籤約了一家傳媒公司,想從事主播行業,然而,入職後才發現與想像的不太一樣,便提出離職。可是,下面發生的事情卻讓兩人直接崩潰:老闆拿出演藝合同,說離職可以,但要賠付十萬元違約金。老闆告訴兩個員工,入這行都是需要籤訂演藝合同的。你們現在想提出解約,晚了!
  • 畢業生實習如何防入坑?
    「準職場人」除了決定和哪些公司、單位籤約,還應留意自身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保障。   記者採訪獲悉,畢業生遇到勞動合同、社保待遇等問題時「蒙查查」並非孤例。事實上,不少學生都在籤約後不久「踩坑」。如何防入坑?專業教師、資深HR和律師來支招。
  • 離開大公司才一年,簡歷就無人問津。26歲的他到底錯在哪裡?
    就提出了離職,由於表弟這次離職是已經在年底就考慮清楚了。所以提前讓朋友們提前幫忙內推了不少公司,也自己投遞了幾個公司。最後表弟加入了一家自己有過了解的,已經完成了B輪融資的創業公司。月薪漲了60%,老闆說年底會有項目分紅。
  • 月薪七千程式設計師離職後被公司索賠幾十萬,籤了競業協議還能跳槽嗎
    爆料稱,一名程式設計師從原公司離職入職新公司後,一個多月後收到原公司2400元競業協議補償款,沒過幾天又收到原公司的勞動仲裁,理由是該員工違反競業協議,並要求其賠償公司損失35萬元。最終勞動仲裁結果為原公司勝訴,該程式設計師賠償公司18萬多。
  • 離職後不能說的話,不要隨便找理由,告訴你背後的原因
    離職後不能說的話,不要隨便找理由,告訴你背後的原因當自己不想做事的時候,就會提出辭職,到時候免不了會被上司問及原因。通常辭職時的理由:工資太低了維持不了自己的生活;公司晉升體制不好,呆在沒有什麼意義;領導很難相處,花費了太多時間在領導上面;地點太遠了,同時兼顧不了公司和家庭兩個地方;環境太差,交通不便,會影響健康等。
  • 2020年勞動法:離職時這張紙要比勞動合同更重要,切記定要保管好
    隨著疫情逐漸的得到控制,各大企業工作也進入了正軌,今年可以說是特殊的一年,尤其對於求職者來說,如果你是這段時間找工作,你會發現,工作機會真的很少,很多公司基本上不招人,只出不進,減少企業成本,往年的金三銀色的求職高峰期,在今年顯得格外的冷清。
  • 公司不籤合同就入職?被炒魷魚沒有賠償金?沒籤勞動合同的怎麼辦
    員工主動離職,單位也要賠償,4條勞動法相關規定》,其實很多時候,公司都會利用勞動者不懂法或者怕惹麻煩的心理,在違法的邊緣瘋狂試探,侵犯勞動者的權益,這種現象不僅僅出現在小公司,有時候一些大公司也會出現。
  • 如何判斷一家初創型公司,值得加入?
    這位讀者朋友的心情,我很能理解, 一方面也確實渴求一份好的崗位,畢竟每天一睜眼就要各種花錢; 另一方面也確實不知道下一個公司,會不會又是一個畫大餅的坑? 今天,也借這個機會從2個方面來聊聊: 如何判斷一家初創型公司,值不值得加入? 文章有點長,但耐心看完的人總會有收穫。
  • 工作5年後我才發現:90%的職場問題,都無法通過辭職解決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 辭職一時爽,求職悔斷腸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講一個我助理的故事。 他之前第一份工作是在國內一家百強企業的做前端開發,公司大、平臺好、福利多,是不少人都羨慕不來的好工作。
  • 離職後,是休息一段時間,還是馬上找新工作?先處理好這5個問題
    有的不做銷售業務,而是做行政管理的公司,雖然業務沒有受到疫情影響,但由於所在城市人口密集,存在疫情再次復發的風險,大部分人選擇了離職,回老家發展。我的表哥最近也因為受到疫情復工後,公司經營慘澹,發不出工資的影響,離職了,他在這家公司已經幹了8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 打工人:離職高峰期莫盲目,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才能逆風翻盤
    老鄭的情況不是個例,很多人大學專業自己不喜歡,迫於生計又不得不圍繞專業找工作。對於這類人群,頻繁跳槽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更應該去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對自己進行重新定位後再去選擇工作。那如何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 辛苦多年考上「教師編制」,入職幾天卻選擇離職,來自教師的心聲
    辛苦多年考上「教師編制」,入職幾天卻選擇離職,來自教師的心聲教師是很多人喜歡的鐵飯碗,雖然不是很熱門,但也算是細水長流,最近幾年的就業環境不太友好,大學生找到合適的工作比較難,所以很多畢業生都開始主攻「鐵飯碗」,教師就是其中之一。
  • 入職不足兩月就離職,600億泰九神話締造者張定軍揮別華林證券
    作者 | 吳婷婷來源 | 券業觀察近日,國內「最牛營業部」、600億「國信泰九神話」締造者張定軍從華林證券(002945.SZ)離職的消息引起業內熱議。畢竟,這距離張定軍入職華林證券不足兩個月,而且張定軍當初加盟消息確認之時頗為轟動。
  • 女大學生苦求offer,我辛苦幫她爭取成功,入職2個月後我後悔了
    對於很多求職者而言,拿到一家公司的offer,無疑是他們最想要的。經歷過應聘的人都知道,想要在一家好的公司拿到offer是非常難的。一般人都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但是也有的人偏偏就不懂這機會的寶貴。在職場論壇上,有這樣一個帖子被網友熱議:我辛苦給女大學生爭取到offer,入職兩月後她竟然不幹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位網友在校招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即將畢業的女大學生。這名女大學生一直擔心自己拿不到公司的offer,在面試的時候就一直向她訴苦,不停的向她表達自己的擔心。同時也懇求這位網友能幫助自己。這位網友曾經也經歷過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的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