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衡南老百姓的錢袋子鼓了、日子富裕了,幸福生活也要曬一曬。智慧衡南推出「笑臉2020」系列海報,我們走進15個扶貧記錄村,拍攝最樸實老百姓的開懷瞬間。這一組組照片,也記錄了一個個激勵人心的脫貧故事,燦爛的笑臉,是他們幸福生活的最好詮釋。
因妻子患先天性小兒麻痺造成下肢癱瘓無勞動能力,加上自己與兒子患有B肝等多種慢性病,以前全家靠在衡陽市租房打零工維持生活。村支兩委與駐村工作隊通過幫助打深水井解決飲水困難,組織參加科技培訓,老兩口返鄉居住,通過養殖湘黃雞、種植農產品,在村內打零工,兒子在外務工,全家2018年脫貧。今年,老陳又被安排管理村級光伏電站,現全家日子終於穩定下來,實現真正的安居樂業。
種水稻、養殖黑山羊、黃牛、辦湘黃雞養殖場……劉繼健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書寫著一個農村老人創業故事。連續經歷老伴與兒子相繼離世,留下一個重度精神殘疾的兒子與1歲多孫女,這幾年,他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養殖黑山羊10頭、黃牛1頭、湘黃雞300餘只、種植水稻6畝,全家2016年脫貧。現在孫女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家裡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因身材矮小,患有間隙性精神分裂,家境貧窮使他未能成家。在幫扶幹部與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李啟友先後搬進了新家、打了深水井。通過養殖專業技術培訓後,他在新房旁邊建起了養殖場,現養殖牲豬3頭,湘黃雞30隻、鴨20隻,養殖草魚等300餘尾,加上在村內打零工、村部保潔員,年純收入達到15000元,2019年脫貧。如今,家庭面貌大大改善,新添了電視機、空調等等。現在李啟友最大的願望就是早日脫單。
妻子因幼年燒傷,造成左腿殘疾,因家境困難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造成腿部發炎,無法勞動,加上家中3個子女讀書,家庭的重擔一直壓的他喘不過氣來。通過駐村工作隊幫扶,其兒子參加大三湘「授漁計劃」,妻子長年腿疾,已於2018年動了截肢手術擺脫了病患的影響。如今,老陳在家門口青蛙養殖基地入股分紅、務工,每年增收2萬多元,還在村內打零工,2017年脫貧。現在兒子與女兒分別在外面務工,妻子也能從事簡單的勞動,老陳身上的擔子越來越輕,笑的越來越甜。
妻子智障,兒子就學困難,讓這個憨厚的老實人無法外出務工,為了照顧家庭,只能依靠種植水稻、農閒時在村內打零工維持這個家庭。通過村支兩委、駐村工作隊幫扶安置參加公益護林員後,每年增加收益4000元,另外自己還在村裡青蛙養殖場務工,加上養殖湘黃雞、種植水稻,兒子職專畢業後外出務工,家庭收入達到人均20000元。
因丈夫2012查出患尿毒症,加上3個子女讀書,每年8到10多萬元的治療費和學費使原本幸福的家庭變的舉步為艱,家中變賣了鎮上的商品房,還是杯水車薪。通過教育助學、醫療救助、社會救助,極大的減輕了家庭負擔,周正英與丈夫分別被安排負責村部保潔、村主幹道養護、鎮政府保潔員等公益性崗位,兩夫妻每月工資4320元。預計年人均收入達15000元,能順利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