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常識系列之一:告訴你中國古代如何確定左右、陰陽方位

2020-12-24 京畿道老人

和朋友聊天時,總是碰見有的人老是分不清北京老城的左安門和右安門,將右安門的事,說成左安門的,或者相反!

有的人看到講述古代「文左武右」,不知道以哪個方向定左右,心裡總是不明不白!

有的人看到瀋陽、遼陽、洛陽、漢陽…一串帶「陽」字的城市不知所以然!

有的人看到「河左」「江右」,更分不清哪邊是哪邊了!

其實,這都是中國古代小常識,告訴你非常簡單,一看就明白:

一、如何確定左右。

面朝南,定左右。就是說,當古人在說方位的左右時,是以面向南方而定的左右,因此,我們很容易就確定,左安門一定是在東側;右安門一定是在西側。

紫禁城之武英殿

當我們看到「文左武右」文字時,文臣一定是在皇帝的左手一邊,即東邊,因為「面南背北」是帝王寶座的標準方位;武將當然就在皇帝的右手一側,也就是西邊。因此,「文左武右」也就有「文東武西」一說。所以,當你去故宮,想去武英殿時,你都不用查地圖,它肯定在故宮中軸三大殿的西側。

二、山和水的陰陽是怎麼劃定的?

中國古人以山之南為陽,山之北為陰;水之北為陽,水之南為陰。

根據這個標準,我們僅從地名就能判斷出這些城鎮的位置,例如華陰縣一定是在華山的北面。

華陰位置圖,位於華山之北

全國有很多這個陽,那個陽的城市,我們可以很容易斷定,這些城鎮最初建立的時候,一定是在某河或某水的北面。比如瀋陽一定是在瀋河的北邊,遼陽必然在遼河的北岸,洛陽一定在洛河的北面,漢江一定在漢陽的南側,以此類推。當然,這個城市名前邊的字一定要有水字旁才行。

瀋陽位置圖,在瀋河(渾河)之北

水之南為陰,同理,淮陰侯韓信的老家淮陰,最初一定在淮河的南側。晚清名臣左宗棠是湘陰縣人,湘江必定是在湘陰縣北側流過。那麼江陰市一定是在長江南岸。

江陰位置圖,在長江之南

三、何為江左,什麼是江右?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經常會出現「江左」、「淮左」的稱謂,還有左堤、右岸的一些說法,讓人不知道說的是什麼地方?其實,這也非常簡單,只要弄明白古人是如何確定河流方位的,這些疑問就會迎刃而解。

長江右岸鎮江段述

古人確定河流方位,是臉順著江河流向,其左手為江左、河右,右手一側為江右、河右。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在古文中,很多時候江、河、淮就是長江、黃河、淮河的專稱,因此,當我們看到「江左」、「河右」、「淮左」這些詞,就應知道是指「江東」-長江以東,河西-黃河西側,「淮東」-淮河東部。在雨季的時候,我們有時會在新聞聽到,說永定河左堤加固,這一定是指永定河的東岸大堤。

永定河右岸大堤

四、產生這些說法的原因。

我國古代之所會有上述的這些說法,和我國的地理位置、文化傳統是分不開的。首先,我國在北半球,太陽位於南方,對於中國人來說,太陽對於人們的生產、生活影響至深,面南、向南會有陽光和溫暖,面北,向北會有陰溼及涼寒。因此,在東、西、南、北四面,以向南的方向為貴。

其次,中國古人對於朝南的方向的看重,使得他們在建造宅院時,只要條件允許,必定選擇坐北朝南。而宅院內最好的房間也是坐北朝南的北房。人們在實踐中得到經驗是,四面的房屋中,北房最宜居,冬季陽光充沛,室內溫度比其他三個方向的房屋暖和。夏季室內光線好,但屋內不熱。所以老北京有一句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夏天熱冬天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坐北朝南的紫禁城

第三,皇家宮殿、壇廟等典章建築,更強調以南為貴—坐北朝南。自然而然,帝王在寶座上必定是向南而坐,因此,「面南」幾乎成為帝王的代名詞,「面北」成為臣服的代名詞,連打了敗仗都叫敗北,而不說敗南,雖然這裡的「北」是背向而逃的意思。

南向的祈年殿

其實,這都源於我國大多地區屬於季風性氣候,冬季多刮西北風,夏季多為東南風,在山的南坡,水的北岸是得到陽光最多的地方。對人而言,冬不冷、夏不熱,宜居住,就是堪輿所說的風水寶地。對植物而言,此地陽光充足,降水豐沛,宜耕種,莊稼、樹木比北坡的長勢要好得多。而山的北面,春夏秋時節,陽光照耀沒有南坡充足,冬季寒冷的西北風直吹此坡,比南坡寒冷的多,因此,既不利於人居住,也不利於植物生長。水的南岸也是冬冷夏熱的地方,尤其不宜居。

作品原創,版權所有,謝絕抄襲、歡迎轉載。引用轉載,請標出處。

您想了解更多的古代小常識,敬請點擊:【京畿道人】,增添關注。

謝謝您的瀏覽!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到明代,有人假託南唐人著作指出,指南正針由大地方位系統決定,而偏角則由天體方位劃分系統所決定。關增建認為,這種說法「體現了傳統指南針理論在陰陽感應學說和磁偏角的存在這一矛盾面前所表現出來的窘迫」。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傳教士來華,帶來西方的指南針理論、地球學說以及相關科技知識。
  • 中國古代風水術與健康
    中國古代有一門學問就是研究地理環境和人的關係的,這被稱為風水,形法,堪輿,青囊,青烏,相宅,地理等稱謂。晉代的郭璞在《葬經》中說:「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是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之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又說:「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深淺得乘,風水自成」等等。事實上,漢代青烏子的《青烏先生葬經》更早些就論及風水。書中說「內氣萌生,外氣成形,內外相乘,風水自成」。
  •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簡介
    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造紙術:發明時期於漢朝西漢時期,改進時期於漢朝東漢時期。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古代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係。東漢元興元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漁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
  • 古代哲學的核心是陰陽五行
    人類文化的創造,就是意顯現為象,象著明為言,任何文化之象,都有一個核心,天,便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因為,不知天,便不能洞悉中國文化的表象的生生體驗,有德者,受天命,失德者,天降喪。由於是萬物之理,人則受命於天,因而人必須「法天」。無論是八個經卦還是六十四別卦都是陰陽爻組成,但陰陽和五行的來源比較複雜。
  • 中國古代的九大神獸,甚至有神獸可以掌控陰陽,操控四季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神奇的神話故事,而其中最讓我們關注的就是其中有無數的異獸,他們或是擾亂人間的兇獸,或是守護一方的祥瑞,或是掌管天地的神靈等等。現在我們就來看一下小年眼中的九大神獸!犼犼是古代神話中的神獸之一,犼的形象成型於明清時期。
  • 清明節:中國古代的諸多「鬼節」,其實是一個完整的系統!
    #中華神秘文化#清明節就要到了,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國古代的「鬼節」。所謂鬼節,顧名思義,就是與鬼有關的節日、祭祀鬼(亡靈)的節日。全世界很多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鬼節。在中國,一年中的鬼節不止一個,今天大家比較熟悉的,主要是清明節和中元節(俗稱「七月半」)。關於清明節和中元節的形成,歷來有很多說法。
  •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裡哪項發明最具貢獻?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無疑都是偉大的發明,都是具有重要貢獻的發明,不然也評不上四大發明。當然,這四項發明的貢獻又有所不同,如果非要選出其中最具貢獻的一項,它會是哪一項呢?這個問題可以用比較法來排除。
  • 《奇思妙想一萬年》:中國古代科技發明創造繪本,見證古代發明的...
    STEAM在線很多家長認為:在對孩子的教育裡,「歷史」是個很重要的類目,特別是中國的歷史。相信每個孩子都閱讀了大量的中國歷史書籍,也都為自己來自「四大發明」古國而感到自豪。但你知道嗎?
  • 中國古代的本命禁忌
    這種習俗是古代本命禁忌的遺存。中國古代的本命禁忌,表現形式要比現代「本命年」複雜得多,受重視程度也更高。在此搜集了一些相關史料,希望對這一題目進行初步梳理。「本命」的概念中國古代的「本命」概念與今天不完全相同。今天所說的「本命」,通常是指某人的生肖屬相或生年地支。古代的「本命」則有廣義、狹義兩種概念。廣義概念與今天大致相當,茲不贅言。
  • 中國古代經濟史系列——4中國古代的土地和賦稅制度
    一、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的發展演變 中國古代的所有制關係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它是一定生產力水平的產物,其產生、發展、衰落均與生產力發展變化密切相關
  • 中國古代蝙蝠圖騰文化告訴您
    在古代中國社會,蝙蝠因諧音「福」字,一直被民間譽為最佳「福氣形象代言人」。而民間關於蝙蝠吉祥圖案的樣式也是豐富多彩的,同時,不同數目的蝙蝠所構成的吉祥物,也具有不同的意蘊和含義。接下來,就讓我們回歸古代民間傳統文化,看看不同數目蝙蝠構成的圖騰,究竟包含著怎樣的吉祥意蘊?一隻蝙蝠: 「福在眼前」「一」,對於中國人而言,這個數字具有重要的地位。
  • 古代如何把天文氣象與「陰陽二氣」聯繫起來,去解釋雨露雪霜
    古代的宇宙創世論是「元氣論」,認為天地世間萬物都是由元氣形成的。而天地日月星辰和天文氣象的形成,更是陰陽二氣的結果。如《列子》說「日月星辰,積氣中有光耀者」。對於雲、霞、雷、雪等,古代文化的認識分別是:陰陽聚為雲;霞者,赤雲氣也;虹,陰陽不當交而交者,天地淫氣也。另外還有「陰陽相薄,感而為雷」;「天地積陰,寒則為雪」。這篇文章要說的是與霧相關的文化。
  • 中國古代發明Top10
    古代文化對人類進步的貢獻方面,中國走在了最前列。以下是這個古代中國的十個最偉大的發明(排名不分先後)。我們從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發明開始說起。傳說火藥是鍊金術士在尋找一種能使人類長生不老的合劑時偶然發現的。然而,這些古代化學家偶然發現的是一項可以輕易奪去人類生命的發明。
  • 中國古代氣象智慧及其書寫
    至殷商,時人開始自覺觀察、認識並記載各種氣象,甲骨卜辭中風、雲、雨、雪、雹、霧、霰、霜、雷、電、虹等氣候現象,是世界最早的氣象記錄之一。周秦之際,在天人關係的艱難探尋中,人們已更加成熟地解釋氣象、預報氣象和記錄氣象,《周易》《尚書》《詩經》《左傳》《國語》《孫子兵法》《莊子》《孟子》《管子》《呂氏春秋》《爾雅》《黃帝內經》等存世文獻,都記載有大量物候知識和氣象信息。
  • 原來是和北鬥七星有關,古代如何分辨四季
    其實這與古代的天文星象有很大關係,而與「北鬥七星」的關係最為直接。據《史記》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也就是說,在古代,確定時辰、四季、方位的都有賴於對「北鬥七星」的觀測。
  • 中國古代神話四大神獸,中國四大神獸是哪些呢?你知道幾個呢?
    中國古代神話四大神獸屬於古代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分別是什麼呢?四獸融入了五行和方位,以不同顏色代表,東方青色為木(青龍),西方白色為金(白虎),南方赤色為火(朱雀),北方黑色為水(玄武),中央黃色為土。 下面就為您詳細介紹一下這中國四大神獸,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古代四大神獸
    在中國古代最令妖邪膽戰心驚並且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就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了。青龍為東方之神;白虎為西方之神;朱雀為南方之神;玄武為北方之神,龜蛇合體。故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天之四靈,以正四方,王者制宮闕殿閣取法焉。」。    在上古時代,古人把天分為東西南北四宮,分別以青龍(蒼龍)、白虎、朱雀、玄武(一種龜形之神)為名。
  • 古代如何把「風」與「天人合一」聯繫起來?風神究竟是誰?
    當古代文化中,關於「風」的形成,仍是結合了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春秋元命苞》曰「陰陽怒為風」。《論衡》載「天地之使也,大塊之噫氣,陰陽之怒而為風也」。怒,指的是「怒斥、激發」;或者風的聲音。按照現代氣象學的概念——風,其實就是空氣流通現象(大氣的水平運動)。
  • 中國古代鮮為人知的大地震
    根據現代地質勘查結果發現在內蒙古大青山山前斷裂發現了一條距今2000年前的地震形變遺蹟,而在包頭麻城附近發現了大量建於公元前52年至公元前33年以後修建的房屋損毀的遺蹟,通過古代地震形變遺蹟以及古代損毀的房屋推測漢成帝綏和二年九月京師一帶的地震震中位於現代的內蒙古包頭市麻池附近,而且這也是內蒙古有記錄震級最大的地震之一。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中國古代經濟之古代農業(一)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中國古代經濟之古代農業(一) 2020-04-09 18:23:42| 來源:中公教育 2020山東事業單位3月22日統考筆試時間將推遲,為了幫助大家提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