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鎮江的了解,第一,是來自於白蛇傳中水漫金山白蛇被困的橋段,我知道了金山寺就在鎮江;
第二,是來自王安石詩中的千古名句:「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瓜洲就是現在的鎮江。
但真正引起對鎮江這座城市濃厚興趣的,卻是因為來自於辛棄疾詞中的那一句「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一句充滿英武俠氣的絕妙好詞,讓我對北固樓頓生好感,便想去鎮江一遊。
北固樓,一直是我心中嚮往的登臨之地,甚至迫切的心情,遠遠高於對於四大名樓的願望。
遊歷鎮江,發現這是一個有歷史的城市,也是充滿詩意的江南之地。
與大部江南城市略有不同,也許它不似蘇杭天堂般的模樣,也許它不似揚州煙花般的爛漫,但鎮江卻於秀美清婉之中不乏一股英雄之氣。
鎮江,滔滔幾朝史,悠悠三千秋。
鎮江,雖處江南柔美之地,但因其地勢險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此發生過很多的軍事戰役,也使這座城市增加一股雄偉的英雄氣概。
六朝時期歷史最大規模的永嘉南渡,大部分都是在這裡的金陵渡登陸,而載入史冊;
唐代討伐武周時,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寫下了文採斐然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的文章;
南宋時期的韓世忠與梁紅玉在焦山大敗兀朮,取得了抗金勝利的鑮江大捷,而名揚天下;
三國時期著名的孫劉聯姻,成就龍鳳呈祥的一段千古佳活,就在北固山上的甘露寺。
鎮江,文武英傑出,詩意冠千古。
在北固山,王灣心生暢快,寫下了「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在芙蓉樓,王昌齡別友贈詩,寫下了「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在瓜洲渡,王安石明月感懷,寫下了「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在北固樓,辛棄疾登臨抒懷,寫下了「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一座北固樓,半部三國史;一座金山寺,千年神話傳。
這就是鎮江,可縱遊觀史,可漫步賞詩;
這就是鎮江,有英雄俠氣,有翰墨書香;
這就是鎮江,既厚重雄渾,又清奇瑰麗;
這就是鎮江,攬氣勢豪邁,納勝景如畫。
金山寺中尋神跡,北固山上望江山;芙蓉樓下辭故友,西津渡外憶烽煙。
《焦山望松寥山》唐 李白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駕天作長橋。
仙人如愛我,舉手來相招。
《芙蓉樓送辛漸其一》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其二》唐代 王昌齡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次北固山下》 唐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題鶴林寺僧壁》唐李涉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題金陵渡》唐 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州。
《題潤州李尚書北固新樓》唐 張祜
躡石攀雲一徑危,粉廊朱檻眺江湄。
青山半在潮來處,碧海先看月滿時。
樹色轉煙城鬥峻,水光浮草岸遙卑。
西樓又起公羊意,坐對寒潮向渺彌。
《登萬歲樓》唐 孟浩然
萬歲樓頭望故鄉,獨令鄉思更茫茫。
天寒雁度堪垂淚,日落猿啼欲斷腸。
曲引古堤臨凍浦,斜分遠岸近枯楊。
今朝偶見同袍友,卻喜家書寄八行。
《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宋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遊金山寺》宋 蘇軾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 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波濤。 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風萬頃靴紋細,斷霞半空魚尾赤。
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中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
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警我頑。
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
《遊鎮江登金山、焦山》明 唐寅
人間道路江南北,地上風波世古今;
春日客途悲白髮,給園兵燹廢黃金。
《登北固樓》清 黃仲則
振衣直上最高樓,吳楚青蒼一望收。
此地山形常北顧,千年江水自東流。
乾坤莽莽魚龍氣,今古愔愔花月愁。
不盡狂瀾走滄海,一拳天與壓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