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老鄭,鍛造有趣靈魂
這是鄭說老子第19篇
壹
愛好學習不是一件好事嗎?
如果一個小孩子愛好學習,他一定會成為家長、老師心目中的「寵物」;
如果丈夫好學上進,那他也一定會成為妻子心目中的「績優股」;
如果一個人好學,那這個人最起碼也是個「可教」之才,具備了成為卓越人才的基礎。
既然「學習」有這麼多好處,為什麼老子還要勸誡世人要斷絕學習呢?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九章裡說: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
絕偽棄詐,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拋棄智辯,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
棄絕偽詐,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
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自然就會消滅;
智辯、偽詐、巧利這三者都是裝飾,不足以治理天下。
所以要讓人有所歸屬:
保持樸質,少私寡慾。
只有斷絕了(智辯、偽詐、巧利)的學習,才可保無憂。
一般來說,都認為老子這一篇是說給執政者或管理者聽的。
告誡管理者要減少欲望,心懷樸素,老百姓才能安定、安寧。
不可否認,這是一種解讀方式。
但老鄭還是認為,老子道德五千言都是針對人心而發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好好的「愛自己」。
愛自己有真愛、有假愛,正如學問有真學、有假學。
智偽善辯、假仁假義、投機取巧這樣的「學問」,在社會上是人人推崇的顯學,但卻是無益於身心修養的假學問,自然也不是真的愛自己,所以要拋棄、斷絕。
教人樸素、無私、寡慾的學問,本於「愛自己」的初心,是真正符合「道」的學習,這自然而然不在老子所說的「絕學」之列,相反應該大光其道,好好發揚。
貳
老鄭有一個哥們。
零幾年的時候,在北京七湊八湊買了個小戶型房子。
當時北京的房價雖然低,但對於一個剛畢業的人來說,湊齊首付也是很不容易的事。
房子買上以後,本心裡是打算住的,但沒想到房價一下子坐上了火箭,幾個月的功夫就翻了一番。
這哥們就把它賣了,然後再首付買了一套大一點的。這麼一折騰,手裡剩下不少錢,房子又變大了,雖然還款壓力相應增加,但還在可承受範圍內。
手裡有了活錢,這哥們的日子開始瀟灑起來,那時候韓國的化妝品還沒有臭大街,有一些品牌還是很過硬很有市場的,他就專門用這些品牌,早上洗臉的一套配置沒個萬八千也拿不下來。
萬八千對於富豪來講也許算不了什麼,但對於一個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人來說卻是太奢侈了。
奧運會前後,北京房價飆升,這哥們一看暴利時代已經來臨,就把那大一點的房子又給賣了,然後雄心勃勃的拋棄遠郊區縣,轉戰三環。
當時我們一幫朋友戲稱他為「三環一郎」,因為他在三環外一處地段非常好的區位置業,被認為是眼光獨具,出手不凡。
如果就此打住,以他的職業收入,以他的發展前景,穩步紮根北京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可是,他對於房產的短期操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首先,每一次買賣都能使手裡的現金流增加,這足以支撐他「相對奢侈」的生活;
其次,房子越來越大,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來講,房子就是實力,房子就是前途。
雖然還款壓力越來越大,這哥們倒也不以為意,開始了房產短期投機的鑽研。
哪地段好,哪有高端人群,哪的消費能力強,哪的人口密度大,哪有大的商業綜合體入駐,哪有政府有利的規劃……關於炒房致勝的關鍵要素,毫無遺漏,全都研究的明明白白的。
後來他覺得工作實在是來錢慢,乾脆就把工作辭了,專業倒房。
2009年,北京房市出現一次大回調,接著政府接連出臺一些列限購限貸政策,出其不意的打亂了這哥們布局京城炒遍天下的迷夢,使他一下子陷入資金鍊的斷裂當中。
他光顧學習炒房了,卻沒有學習相應的財產管理之道,加之「奢侈生活」的騎虎難下,他只好變賣房產以回收資金,戰線從「三環一郎」再次退步到「通州翁」,沒幾年就轉戰燕郊、大廠去了,最近聽說回防故土,效力鄉梓去了。
後來,國家提出房住不炒,對炒房客加大限制打擊力度,這哥們感覺「生不逢時」——研究了那麼多的炒房秘籍竟然無從發揮,工作又不想幹,生活一下子陷入渾噩。
由於什麼都不像炒房來錢快,於是什麼都不想幹,或者,想幹什麼有些興頭,後來覺得太慢了,就又放棄了。這麼接二連三接五連六的,到現在也是一事無成,困守愁城。
人生短暫,什麼時候是一站呢!
叄
這哥們的例子告訴我們:
學習如何投機取巧,是在內心布設羅網。獲利越多,羅網越厚。最後受困的是自己。
有鑑於此,老子才呼籲世人斷絕這種戕害心靈的有毒之學。
反觀世人,怎樣才能快速賺到錢,如何能快速成功,如何能獲得滿分,如何能快速嫁入豪門,如何傍富婆……只要能快,就受推崇,至於長遠的效果,誰會去想呢!
為了一夜暴富,為了儘快的功成名就,有的人削減了腦袋鑽營,學習所謂的生存「智慧」,學會了虛偽和爾虞我詐,不再憑自身的努力去奮鬥,而是見風投機,逢人取巧,最後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非人非鬼,又是人又是鬼。
說到底,就是苦了這顆心。
這顆心的靈澈消失殆盡,這顆心的溫潤遁匿無形,這顆心的明淨汙染無遺!
這顆心離道心越來越遠。
最後千瘡百孔,漠然無情。
老子為了拯救這顆心,開除了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這個藥方。
見素抱樸,就是不尚文飾,回歸淳樸;
少私寡慾,就是別太自私,知足常樂。
虛偽狡詐,假仁假義,巧言令色,這就是文飾的東西,就像女人臉上化的妝,鉛華洗盡,榮光不再,不足以憑恃,或許還要化學中毒;
做人保持一顆真心,靈臺不染一物,自然是常新常樂,歲月能奈我何!
所以,真正的學問是修心,把這顆心把持住了,修持好了,那就任這個世界風雲變幻,滄海桑田,我自巋然不動了。
有 趣 的 靈 魂